刪除表數據有兩種方法:delete和truncate。具體語句如下:
一、RUNCATE TABLE name :
刪除表中的所有行,而不記錄單個行刪除操作。在這個指令之下,表格中的資料會完全消失,可是表格本身會繼續存在。
TRUNCATE TABLE 的語法:TRUNCATE TABLE name ,參數 name 是要截斷的表的名稱或要刪除其全部行的表的名稱。
二、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1=1
1、delete語法:
DELETE FROM 表名稱 WHERE 列名稱 = 值。
2、刪除所有行:
可以在不刪除表的情況下刪除所有的行。這意味著表的結構、屬性和索引都是完整的:DELETE FROM table_name。
(1)在SQL里怎樣刪除創建的表擴展閱讀:
truncate和delete的共同點及區別:
1、 truncate和 delete只刪除數據不刪除表的結構(定義) 。
2、delete語句是dml,這個操作會放到rollback segement中,事務提交之後才生效;如果有相應的trigger,執行的時候將被觸發。
truncate是ddl, 操作立即生效,原數據不放到rollback segment中,不能回滾. 操作不觸發trigger。
3、delete語句不影響表所佔用的extent, 高水線(high watermark)保持原位置不動 。truncate 語句預設情況下見空間釋放到 minextents個 extent,除非使用reuse storage; truncate會將高水線復位(回到最開始)。
4、速度,一般來說: truncate >delete 。
② SQL如何直接批量刪除表
SQL直接批量刪除表的方法步驟:
所需工具原料:phpmyadmin。
1.數據操作前進行數據備份。
2.看需要刪除表的時間段,即什麼時間開始到什麼時間截至。記錄下數據表名稱和時間欄位名稱。
3.點擊上部"SQL"按鈕,進行sql語句執行。
4.打開文本框中輸入命定執行:
delete from wp_posts where `post_date` >='2010-01-01 00:00:00' and `post_date` < '2014-12-14 22:00:00:00'。
【命令語句意思】:從wp_posts數據表的post_date欄位中檢索文章創建日期在2010年1月1日0時和2014年12月14日22時之間的數據進行刪除操作。
5.成功後點擊上部「瀏覽」按鈕查看,表被刪除,sql執行語句成功。
刪除指令解析:
1.全部刪除:delete from table 。
2.部分刪除:delete from table a where nuid in(select nuid from table B)。
注意事項:
1.進行資料庫操作前須要進行資料庫備份。
2.資料庫操作是刪除數據文本,圖片等上傳文件不會受到影響。
③ SQL中刪除表中的內容
(1)如果想清空表裡面的內容可以使用:delete from KF;
(2)如果是想刪除整個表可以使用:drop table KF。
SQL中刪除表中的所有數據的方法:
1、TRUNCATE TABLE 刪除表中的所有行,而不記錄單個行刪除操作。
(1)語法:TRUNCATE TABLE name;
(2)參數 name 是要截斷的表的名稱或要刪除其全部行的表的名稱。
2、DELETE語句,屬於計算機軟體領域,是編程中實現刪除功能的命令。
(1)DELETE語句:用於創建一個刪除查詢,可從列在 FROM 子句之中的一個或多個表中刪除記錄,且該子句滿足 WHERE 子句中的條件,可以使用DELETE刪除多個記錄。
(2)語法:DELETE [table.*] FROM table WHERE criteria;
(3)說明:table參數用於指定從其中刪除記錄的表的名稱。
(4)criteria參數為一個表達式,用於指定哪些記錄應該被刪除的表達式。
(5)可以使用 Execute 方法與一個 DROP 語句從資料庫中放棄整個表。不過,若用這種方法刪除表,將會失去表的結構。不同的是當使用 DELETE,只有數據會被刪除;表的結構以及表的所有屬性仍然保留,例如欄位屬性及索引。
(3)在SQL里怎樣刪除創建的表擴展閱讀:
1、SQL 的支持標准:
(1)SQL 是1986年10 月由美國國家標准局(ANSI)通過的資料庫語言美國標准,接著,國際標准化組織(ISO)頒布了SQL正式國際標准。
(2)1989年4月,ISO提出了具有完整性特徵的SQL89標准,1992年11月又公布了SQL92標准,在此標准中,把資料庫分為三個級別:基本集、標准集和完全集。
2、資料庫對象——表格:
(1)資料庫中的表與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表格類似,它也是由行(Row) 和列(Column)組成的。列由同類的信息組成,每列又稱為一個欄位,每列的標題稱為欄位名。
(2)行包括了若干列信息項。一行數據稱為一個或一條記錄,它表達有一定意義的信息組合。一個資料庫表由一條或多條記錄組成,沒有記錄的表稱為空表。每個表中通常都有一個主關鍵字,用於唯一地確定一條記錄。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結構化查詢語言
網路-DELETE語句
網路-資料庫對象
④ mysql如何清空表
mysql有兩種方式可以清空表。分別為:delete from 表名和truncate table 表名。
delete from 表名,刪除表數據,全部刪除則是可以清空表,相當於一條條刪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欄位是自增的(一般為id),這樣刪除後,id 值還是存在的。舉例來說,就是加入你在刪除之前最大的id為100,你用這種方式清空表後 ,新插入一條數據其id為101,而不是1。
⑤ 在SQL中,建立、修改和刪除資料庫中基本表結構的命令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命令。
在SQL中,建立、修改和刪除資料庫中基本表結構的命令分別為INSERT、UPDATE和DELETE命令。添加、修改和刪除命令是屬於結構化查詢語言的數據操作語言,用戶通過它可以實現對資料庫的基本操作。
INSERT是在指定記錄前添加記錄,把數據插入到資料庫中指定的位置上去。UPDATE是修改記錄或資料庫模式,或在原有數據的基礎上, 產生新的關系模式和記錄。DELETE命令是刪除資料庫中不必再繼續保留的一組記錄,DELETE 對資料庫中記錄作刪除標志。
(5)在SQL里怎樣刪除創建的表擴展閱讀:
SQL的語言特點:
1、SQL可以獨立完成資料庫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動,包括定義關系模式、錄人數據、建立資料庫、查詢、更新、維護、資料庫重構、資料庫安全性控制等一系列操作,這就為資料庫應用系統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資料庫投入運行後,還可根據需要隨時逐步修改模式。
2、高度非過程化。用SQL進行數據操作,用戶無須了解存取路徑,存取路徑的選擇以及SQL語句的操作過程由系統自動完成。這不但大大減輕了用戶負擔,而且有利於提高數據獨立性。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不僅查找結果可以是元組的集合,而且一次插入、刪除、更新操作的對象也可以是元組的集合。
4、以同一種語法結構提供兩種使用方式。SQL既是自含式語言,又是嵌入式語言。作為自含式語言,它能夠獨立地用於聯機交互的使用方式,用戶可以在終端鍵盤上直接輸入SQL命令對資料庫進行操作。
⑥ 如何用sql語句刪除一個臨時表
sql語句刪除臨時表的方法:
一、刪除語句:
droptable#臨時表名;
droptable##臨時表名;
二、#代表局部臨時表,##代表全局臨時表
局部臨時表
以一個井號 (#) 開頭的那些表名。只有在創建本地臨時表的連接上才能看到這些表。
全局臨時表
以兩個井號 (##) 開頭的那些表名。在所有連接上都能看到全局臨時表。如果在創建全局臨時表的連接斷開前沒有顯式地除去這些表,那麼只要所有其它任務停止引用它們,這些表即被除去。當創建全局臨時表的連接斷開後,新的任務不能再引用它們。當前的語句一執行完,任務與表之間的關聯即被除去;因此通常情況下,只要創建全局臨時表的連接斷開,全局臨時表即被除去。
三、創建臨時表的方法
方法1,創建一個沒有數據的臨時表:
create table #臨時表名(欄位1 約束條件,欄位2 約束條件,.....)
create table ##臨時表名(欄位1 約束條件,欄位2 約束條件,.....)
例:
createtable#table_temp(xhint,test_columnchar(10));
方法2,以表格檢索結果創建臨時表:
select * into #臨時表名 from 表名;
select * into ##臨時表名 from 表名;
例:
select*into#table_tempfromtt;
四、檢索臨時表數據,與普通表格一樣
select * from #臨時表名;
select * from ##臨時表名;
⑦ SQL master用戶表中以前自己建立的表應該怎樣刪除
drop table 表名;--這個是連數據帶表結構都刪除
truncate table 表名;--這個是只清除數據,表結構保留
看你想用哪個吧,如果數據比較重要建議備份
⑧ 、SQL語言中,刪除、創建基本表的命令,刪除、更新、增加數據的命令
創建資料庫:Create database bookstore;刪除資料庫:drop database bookstore;UPDATE databases是更新資料庫。
⑨ 在SQL語言中,實現刪除基本表的語句為( )
DROP TABLE,SQL語言中數據定義功能,定義基本表的基本操作有CREATE TABLE、ALTER TABLE和DROP TABLE,其中刪除基本表的語句是由DROP TABLE來完成的。
在SQL中,用於在資料庫中創建、修改和刪除基本表結構的命令分別是insert、update和delete命令。添加、修改和刪除命令屬於結構化查詢語言的數據操作語言,用戶可以通過這些命令實現資料庫的基本操作。
(9)在SQL里怎樣刪除創建的表擴展閱讀
SQL所提供的基本數據類型:(如^00100009b^)
資料庫的建立與刪除
(1)建立資料庫:資料庫是一個包括了多個基本表的數據集,其語句格式為:
CREATE DATABASE <資料庫名> 〔其它參數〕
其中,<資料庫名>在系統中必須是唯一的,不能重復,不然將導致數據存取失誤。
例:要建立項目管理資料庫(xmmanage),其語句應為:
CREATE DATABASE xmmanage
(2)資料庫的刪除:將資料庫及其全部內容從系統中刪除。
其語句格式為:DROP DATABASE <資料庫名>
⑩ 用sqlserver2008創建了1個表,裡面有幾個屬性,其中一個屬性我不想要了,怎麼刪除,
所謂的屬性就是指欄位,可用語句或者直接在樹形結構中刪除。
語句刪除:
altertable表名dropcolumn欄位名;
樹形結構刪除:
1、用MicroSoft SQL Server Manager Studio 登錄到sqlserver2008。
2、依次點擊左邊樹形結構資料庫——指定的資料庫——系統表——要操作的表名——列,找到要刪除的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