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寫sql語句的注意事項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寫sql語句的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 2023-08-31 17:47:12

『壹』 如何書寫高效的sql語句

優化SQL查詢:如何寫出高性能SQL語句
1、首先要搞明白什麼叫執行計劃?
執行計劃是資料庫根據SQL語句和相關表的統計信息作出的一個查詢方案,這個方案是由查詢優化器自動分析產生欀如一條SQL語句如果用來從一個10萬條記錄的表中查1條記錄,那查詢優化器會選擇「索引查找」方式,如果該表進行了歸檔,當前只剩下5000條記錄了,那查詢優化器就會改變方案,採用 「全表掃描」方式。
可見,執行計劃並不是固定的,它是「個性化的」。產生一個正確的「執行計劃」有兩點很重要:
(1) SQL語句是否清晰地告訴查詢優化器它想干什麼?
(2) 查詢優化器得到的資料庫統計信息是否是最新的、正確的?
2、統一SQL語句的寫法
對於以下兩句SQL語句,程序員認為是相同的,資料庫查詢優化器認為是不同的。
select * from al
select * From al
其實就是大小寫不同,查詢分析器就認為是兩句不同的SQL語句,必須進行兩次解析。生成2個執行計劃。
所以作為程序員,應該保證相同的查詢語句在任何地方都一致,多一個空格都不行!
3、不要把SQL語句寫得太復雜
我經常看到,從資料庫中捕捉到的一條SQL語句列印出來有2張A4紙這么長。一般來說這么復雜的語句通常都是有問題的。我拿著這2頁長的SQL語句去請教原作者,結果他說時間太長,他一時也看不懂了。可想而知,連原作者都有可能看糊塗的SQL語句,資料庫也一樣會看糊塗。
一般,將一個Select語句的結果作為子集,然後從該子集中再進行查詢,這種一層嵌套語句還是比較常見的,但是根據經驗,超過3層嵌套,查詢優化器就很容易給出錯誤的執行計劃。因為它被繞暈了。像這種類似人工智慧的東西,終究比人的分辨力要差些,如果人都看暈了,我可以保證資料庫也會暈的。
另外,執行計劃是可以被重用的,越簡單的SQL語句被重用的可能性越高。而復雜的SQL語句只要有一個字元發生變化就必須重新解析,然後再把這一大堆垃圾塞在內存里。可想而知,資料庫的效率會何等低下。
4、使用「臨時表」暫存中間結果
簡化SQL語句的重要方法就是採用臨時表暫存中間結果,但是,臨時表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將臨時結果暫存在臨時表,後面的查詢就在tempdb中了,這可以避免程序中多次掃描主表,也大大減少了程序執行中「共享鎖」阻塞「更新鎖」,減少了阻塞,提高了並發性能。

『貳』 sql語句的優化

由於SQL優化起來比較復雜,並且還會受環境限制,在開發過程中,寫SQL必須必須要遵循以下幾點的原則:

1.ORACLE採用自下而上的順序解析WHERE子句,根據這個原理,表之間的連接必須寫在其他WHERE條件之前, 那些可以過濾掉最大數量記錄的條件必須寫在WHERE子句的末尾.

例如:

(低效)

SELECT … FROM EMP E WHERE SAL > 50000 AND JOB = 『MANAGER』 AND 25 < (SELECT COUNT(*) FROM EMP WHERE MGR=E.EMPNO);

(高效)

SELECT … FROM EMP E WHERE 25 < (SELECT COUNT(*) FROM EMP WHERE MGR=E.EMPNO) AND SAL > 50000 AND JOB = 『MANAGER』;

2.SELECT子句中避免使用』*』

當在SELECT子句中列出所有的COLUMN時,使用動態SQL列引用 『*』 是一個方便的方法.可是,這是一個非常低效的方法. 實際上,ORACLE在解析的過程中, 會將』*』 依次轉換成所有的列名, 這個工作是通過查詢數據字典完成的, 這意味著將耗費更多的時間.

3.使用表的別名(Alias)

當在SQL語句中連接多個表時, 請使用表的別名並把別名前綴於每個Column上.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解析的時間並減少那些由Column歧義引起的語法錯誤.

註:Column歧義指的是由於SQL中不同的表具有相同的Column名,當SQL語句中出現這個Column時,SQL解析器無法判斷這個Column的歸屬。

『叄』 寫sql語句時應注意什麼,怎樣才能寫好sql

高級查詢和子查詢
內連接 外聯結 自連接
多練習一下。

『肆』 如何寫出好的SQL語句

1.選擇最有效率的表名順序(只在基於規則的優化器中有效):
ORALCE的解析器按照從右到左的順序處理FROM子句中的表名,FROM子句中寫在最後的表(基礎表 driving table)將被最先處理,在FROM子句中包含多個表的情況下,你必須選擇記錄條數最少的表作為基礎表。如果有3個以上的表連接查詢, 那就需要選擇交叉表(intersection table)作為基礎表, 交叉表是指那個被其他表所引用的表.
2.WHERE子句中的連接順序:
ORACLE採用自下而上的順序解析WHERE子句,根據這個原理,表之間的連接必須寫在其他WHERE條件之前, 那些可以過濾掉最大數量記錄的條件必須寫在WHERE子句的末尾.
3.SELECT子句中避免使用 * :
ORACLE在解析的過程中, 會將』*』 依次轉換成所有的列名, 這個工作是通過查詢數據字典完成的, 這意味著將耗費更多的時間.
4.使用DECODE函數來減少處理時間:
使用DECODE函數可以避免重復掃描相同記錄或重復連接相同的表.
5.用Where子句替換HAVING子句:
避免使用HAVING子句, HAVING 只會在檢索出所有記錄之後才對結果集進行過濾. 這個處理需要排序,總計等操作. 如果能通過WHERE子句限制記錄的數目,那就能減少這方面的開銷. on、where、having這三個都可以加條件的子句中,on是最先執行,where次之,having最後,因為on是先把不符合條件的記錄過濾後才進行統計,它就可以減少中間運算要處理的數據,按理說應該速度是最快的,where也應該比having快點的,因為它過濾數據後才進行sum,在兩個表聯接時才用on的.在多表聯接查詢時,on比where更早起作用。系統首先根據各個表之間的聯接條件,把多個表合成一個臨時表後,再由where進行過濾,然後再計算,計算完後再由having進行過濾。
6.減少對表的查詢:
在含有子查詢的SQL語句中,要特別注意減少對表的查詢.例子:
SELECT TAB_NAME FROM TABLES WHERE (TAB_NAME,DB_VER) = (SELECT TAB_NAME,DB_VER FROM TAB_COLUMNS WHERE VERSION = 604)
7.使用表的別名(Alias):
當在SQL語句中連接多個表時, 請使用表的別名並把別名前綴於每個Column上.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解析的時間並減少那些由Column歧義引起的語法錯誤.
8.用EXISTS替代IN、用NOT EXISTS替代NOT IN:
在許多基於基礎表的查詢中,為了滿足一個條件,往往需要對另一個表進行聯接.在這種情況下, 使用EXISTS(或NOT EXISTS)通常將提高查詢的效率. 在子查詢中,NOT IN子句將執行一個內部的排序和合並. 無論在哪種情況下,NOT IN都是最低效的 (因為它對子查詢中的表執行了一個全表遍歷). 為了避免使用NOT IN ,我們可以把它改寫成外連接(Outer Joins)或NOT EXISTS.
例子:
(高效)SELECT * FROM EMP (基礎表) WHERE EMPNO > 0 AND EXISTS (SELECT 『X』 FROM DEPT WHERE DEPT.DEPTNO = EMP.DEPTNO AND LOC = 『MELB』)
(低效)SELECT * FROM EMP (基礎表) WHERE EMPNO > 0 AND DEPTNO IN(SELECT DEPTNO FROM DEPT WHERE LOC = 『MELB』)
9. 識別』低效執行』的SQL語句:
SELECT EXECUTIONS , DISK_READS, BUFFER_GETS,
ROUND((BUFFER_GETS-DISK_READS)/BUFFER_GETS,2) Hit_radio,
ROUND(DISK_READS/EXECUTIONS,2) Reads_per_run,
SQL_TEXT
FROM V$SQLAREA
WHERE EXECUTIONS>0
AND BUFFER_GETS > 0
AND (BUFFER_GETS-DISK_READS)/BUFFER_GETS < 0.8
ORDER BY 4 DESC;
10.用索引提高效率:
索引是表的一個概念部分,用來提高檢索數據的效率,ORACLE使用了一個復雜的自平衡B-tree結構. 通常,通過索引查詢數據比全表掃描要快. 當ORACLE找出執行查詢和Update語句的最佳路徑時, ORACLE優化器將使用索引. 同樣在聯結多個表時使用索引也可以提高效率. 另一個使用索引的好處是,它提供了主鍵(primary key)的唯一性驗證.。那些LONG或LONG RAW數據類型, 你可以索引幾乎所有的列. 通常, 在大型表中使用索引特別有效. 當然,你也會發現, 在掃描小表時,使用索引同樣能提高效率. 雖然使用索引能得到查詢效率的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它的代價. 索引需要空間來存儲,也需要定期維護, 每當有記錄在表中增減或索引列被修改時, 索引本身也會被修改. 這意味著每條記錄的INSERT , DELETE , UPDATE將為此多付出4 , 5 次的磁碟I/O . 因為索引需要額外的存儲空間和處理,那些不必要的索引反而會使查詢反應時間變慢.
11.用EXISTS替換DISTINCT:
當提交一個包含一對多表信息(比如部門表和雇員表)的查詢時,避免在SELECT子句中使用DISTINCT. 一般可以考慮用EXIST替換, EXISTS 使查詢更為迅速,因為RDBMS核心模塊將在子查詢的條件一旦滿足後,立刻返回結果. 例子:
(低效):
SELECT DISTINCT DEPT_NO,DEPT_NAME FROM DEPT D , EMP E
WHERE D.DEPT_NO = E.DEPT_NO
(高效):
SELECT DEPT_NO,DEPT_NAME FROM DEPT D WHERE EXISTS ( SELECT 『X』
FROM EMP E WHERE E.DEPT_NO = D.DEPT_NO);
12.sql語句用大寫的:
因為oracle總是先解析sql語句,把小寫的字母轉換成大寫的再執行
13.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NOT
我們要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NOT, NOT會產生在和在索引列上使用函數相同的影響. 當ORACLE」遇到」NOT,他就會停止使用索引轉而執行全表掃描.
14.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計算.
WHERE子句中,如果索引列是函數的一部分.優化器將不使用索引而使用全表掃描.
舉例:
低效:
SELECT … FROM DEPT WHERE SAL * 12 > 25000;
高效:
SELECT … FROM DEPT WHERE SAL > 25000/12;
15.用>=替代>
高效:
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NO >=4
低效:
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NO >3
兩者的區別在於, 前者DBMS將直接跳到第一個DEPT等於4的記錄而後者將首先定位到DEPTNO=3的記錄並且向前掃描到第一個DEPT大於3的記錄
16.用UNION替換OR (適用於索引列)
通常情況下, 用UNION替換WHERE子句中的OR將會起到較好的效果. 對索引列使用OR將造成全表掃描. 注意, 以上規則只針對多個索引列有效. 如果有column沒有被索引, 查詢效率可能會因為你沒有選擇OR而降低. 在下面的例子中, LOC_ID 和REGION上都建有索引.
高效:
SELECT LOC_ID , LOC_DESC , REGION
FROM LOCATION
WHERE LOC_ID = 10
UNION
SELECT LOC_ID , LOC_DESC , REGION
FROM LOCATION
WHERE REGION = 「MELBOURNE」
低效:
SELECT LOC_ID , LOC_DESC , REGION
FROM LOCATION
WHERE LOC_ID = 10 OR REGION = 「MELBOURNE」
如果你堅持要用OR, 那就需要返回記錄最少的索引列寫在最前面.
17.用IN來替換OR
這是一條簡單易記的規則,但是實際的執行效果還須檢驗,在ORACLE8i下,兩者的執行路徑似乎是相同的.
低效:
SELECT…. FROM LOCATION WHERE LOC_ID = 10 OR LOC_ID = 20 OR LOC_ID = 30
高效
SELECT… FROM LOCATION WHERE LOC_IN IN (10,20,30);
18.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IS NULL和IS NOT NULL
避免在索引中使用任何可以為空的列,ORACLE將無法使用該索引.對於單列索引,如果列包含空值,索引中將不存在此記錄. 對於復合索引,如果每個列都為空,索引中同樣不存在此記錄.如果至少有一個列不為空,則記錄存在於索引中.舉例: 如果唯一性索引建立在表的A列和B列上, 並且表中存在一條記錄的A,B值為(123,null) , ORACLE將不接受下一條具有相同A,B值(123,null)的記錄(插入). 然而如果所有的索引列都為空,ORACLE將認為整個鍵值為空而空不等於空. 因此你可以插入1000 條具有相同鍵值的記錄,當然它們都是空! 因為空值不存在於索引列中,所以WHERE子句中對索引列進行空值比較將使ORACLE停用該索引.
低效: (索引失效)
SELECT … FROM DEPARTMENT WHERE DEPT_CODE IS NOT NULL;
高效: (索引有效)
SELECT … FROM DEPARTMENT WHERE DEPT_CODE >=0;
19.總是使用索引的第一個列:
如果索引是建立在多個列上, 只有在它的第一個列(leading column)被where子句引用時,優化器才會選擇使用該索引. 這也是一條簡單而重要的規則,當僅引用索引的第二個列時,優化器使用了全表掃描而忽略了索引
20.用UNION-ALL 替換UNION ( 如果有可能的話):
當SQL 語句需要UNION兩個查詢結果集合時,這兩個結果集合會以UNION-ALL的方式被合並, 然後在輸出最終結果前進行排序. 如果用UNION ALL替代UNION, 這樣排序就不是必要了. 效率就會因此得到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UNION ALL 將重復輸出兩個結果集合中相同記錄. 因此各位還是要從業務需求分析使用UNION ALL的可行性. UNION 將對結果集合排序,這個操作會使用到SORT_AREA_SIZE這塊內存. 對於這塊內存的優化也是相當重要的. 下面的SQL可以用來查詢排序的消耗量
低效:
SELECT ACCT_NUM, BALANCE_AMT
FROM DEBIT_TRANSACTIONS
WHERE TRAN_DATE = 』31-DEC-95』
UNION
SELECT ACCT_NUM, BALANCE_AMT
FROM DEBIT_TRANSACTIONS
WHERE TRAN_DATE = 』31-DEC-95』
高效:
SELECT ACCT_NUM, BALANCE_AMT
FROM DEBIT_TRANSACTIONS
WHERE TRAN_DATE = 』31-DEC-95』
UNION ALL
SELECT ACCT_NUM, BALANCE_AMT
FROM DEBIT_TRANSACTIONS
WHERE TRAN_DATE = 』31-DEC-95』
21.ORDER BY:
ORDER BY中所有的列必須包含在相同的索引中並保持在索引中的排列順序.
ORDER BY中所有的列必須定義為非空.
WHERE子句使用的索引和ORDER BY子句中所使用的索引不能並列.
22.需要當心的WHERE子句:
某些SELECT 語句中的WHERE子句不使用索引. 這里有一些例子.
在下面的例子里, (1)『!=』 將不使用索引. 記住, 索引只能告訴你什麼存在於表中, 而不能告訴你什麼不存在於表中. (2) 『||』是字元連接函數. 就象其他函數那樣, 停用了索引. (3) 『+』是數學函數. 就象其他數學函數那樣, 停用了索引. (4)相同的索引列不能互相比較,這將會啟用全表掃描.
23.優化GROUP BY:
提高GROUP BY 語句的效率, 可以通過將不需要的記錄在GROUP BY 之前過濾掉.下面兩個查詢返回相同結果但第二個明顯就快了許多.
低效:
SELECT JOB , AVG(SAL)
FROM EMP
GROUP by JOB
HAVING JOB = 『PRESIDENT』
OR JOB = 『MANAGER』
高效:
SELECT JOB , AVG(SAL)
FROM EMP
WHERE JOB = 『PRESIDENT』
OR JOB = 『MANAGER』
GROUP by JOB
24.視圖中不要有ORDER BY
視圖裡面有 order by 會干擾執行計劃

『伍』 在寫SQL語句的時候最常犯的錯誤有哪些

.......................
1、多寫空格,『,』等特殊符號
2、因個人思路問題造成的語法錯誤或者因使用不同的庫,因各庫間有差異導致的語法錯誤
3、欄位名,表名寫錯
暫時也就想這些,,,這個出錯的可能很多,開始養成良好的習慣就好,,,

『陸』 sql修改語句

SQL中使用UPDATE語句修改表中的數據。

sql修改語句的寫法:【UPDATE表名稱SET列名稱=新值WHERE列名稱=某值】。

UPDATE語句不僅指定要更改的行,還指定要用作這些行中特定列的新值的表達式。

可以使用UPDATE語句更改表中的單個行、一組行或所有行。與其它數據修改語句(INSERT、MERGE和DELETE)不同,UPDATE語句還可以同時對多個表中的行進行修改。

在所有情況下,UPDATE語句的執行均為原子操作;要麼正確無誤地修改所有行,要麼不修改任何行。例如,如果當前修改的一個值的數據類型不正確,或者在新值導致違反CHECK約束時,UPDATE將失敗,並且整個操作都會回退。

UPDATE語句使用注意事項

1、使用Update語句,如果省略「Where條件」,將更新數據表內的全部記錄。

2、賦值時,注意欄位的類型。若為文本型或備注型,則欄位值兩邊要加引號,若為日期/時間型,則欄位值兩邊要加上#號(加引號也可以);若為布爾類型,則該欄位的值為True或False;若為自動編號類型,則不要給該欄位賦值。

『柒』 請問sql高級查詢應該注意的是什麼怎樣才能寫出高效果的語句

不太明白你所說的高級查詢是高級到什麼程度,但給你一點建議,是一般SQL語句的優化原則
1、盡量少地使用表連接(JOIN語句),一般用的話都不要超過5個,考慮用臨時表代替JION語句;使用JION語句時,盡量不要使用OUTER
JOIN。
2、盡量少使用子查詢,即SELECT
XX1,XX2,(SELECT
XX
FROM
TT)
AS
XX3
FROM
TTT這類語句盡量少使用,
3、盡量少使用視圖嵌套,即視圖中盡量不要再查詢視圖,除非必要
4、LIKE語句中少使用前置的「%」,在數據量龐大的時候,前置的「%」對性能的影響很明顯的
5、WHERE子句裡面盡量少使用OR子句

『捌』 請簡單說明SQL語句書可以提高執行效率的5種需要注意的書寫方法。

之前收集的一些資料僅供參考, 不一定完全正確... 有錯誤望指正

1、操作符號: NOT IN操作符
此操作是強列推薦不使用的,因為它不能應用表的索引。推薦方案:用NOT EXISTS 或(外連接+判斷為空)方案代替 "IS NULL", "<>", "!=", "!>", "!<", "NOT", "NOT EXISTS", "NOT IN", "NOT LIKE", "LIKE '%500'",因為他們不走索引全是表掃描。NOT IN會多次掃描表,使用EXISTS、NOT EXISTS、IN、LEFT OUTER JOIN來替代,特別是左連接,而Exists比IN更快,最慢的是NOT操作. 如果列的值含有空,以前它的索引不起作用,現在2000的優化器能夠處理了。相同的是IS NULL,"NOT", "NOT EXISTS", "NOT IN"能優化她,而"<>"等還是不能優化,用不到索引。

2、注意union和union all的區別。union比union all多做了一步distinct操作。能用union all的情況下盡量不用union。

3、查詢時盡量不要返回不需要的行、列。另外在多表連接查詢時,盡量改成連接查詢,少用子查詢。。

4、盡量少用視圖,它的效率低。對視圖操作比直接對表操作慢,可以用存儲過程來代替它。特別的是不要用視圖嵌套,嵌套視圖增加了尋找原始資料的難度。
我們看視圖的本質:它是存放在伺服器上的被優化好了的已經產生了查詢規劃的SQL。對單個表檢索數據時,不要使用指向多個表的視圖,
直接從表檢索或者僅僅包含這個表的視圖上讀,否則增加了不必要的開銷,查詢受到干擾.為了加快視圖的查詢,MsSQL增加了視圖索引的功能。

5、創建合理的索引,對於插入或者修改比較頻繁的表,盡量慎用索引。因為如果表中存在索引,插入和修改時也會引起全表掃描。
索引一般使用於where後經常用作條件的欄位上。

6、在表中定義欄位或者存儲過程、函數中定義參數時,將參數的大小設置為合適即可,勿設置太大。這樣開銷很大。

7、Between在某些時候比IN速度更快,Between能夠更快地根據索引找到范圍。用查詢優化器可見到差別。
select * from chineseresume where title in ('男','女')
Select * from chineseresume where between '男' and '女'是一樣的。由於in會在比較多次,所以有時會慢些。

8、在必要是對全局或者局部臨時表創建索引,有時能夠提高速度,但不是一定會這樣,因為索引也耗費大量的資源。他的創建同是實際表一樣。

9、WHERE後面的條件順序影響
WHERE子句後面的條件順序對大數據量表的查詢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如
Select * from zl_yhjbqk where dy_dj = '1KV以下' and xh_bz=1
Select * from zl_yhjbqk where xh_bz=1 and dy_dj = '1KV以下'
以上兩個SQL中dy_dj(電壓等級)及xh_bz(銷戶標志)兩個欄位都沒進行索引,所以執行的時候都是全表掃描,如果dy_dj = '1KV以下'條件在記錄集內比率為99%,而xh_bz=1的比率只為0.5%,在進行第一條SQL的時候99%條記錄都進行dy_dj及xh_bz的比較,而在進行第二條SQL的時候0.5%條記錄都進行dy_dj及xh_bz的比較,以此可以得出第二條SQL的CPU佔用率明顯比第一條低。所以盡量將范圍小的條件放在前面。。

10、用OR的字句可以分解成多個查詢,並且通過UNION 連接多個查詢。他們的速度只同是否使用索引有關,如果查詢需要用到聯合索引,用 UNION all執行的效率更高.多個OR的字句沒有用到索引,改寫成UNION的形式再試圖與索引匹配。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否用到索引。

11、沒有必要時不要用DISTINCT和ORDER BY,這些動作可以改在客戶端執行。它們增加了額外的開銷。這同UNION和UNION ALL一樣的道理。

12、使用in時,在IN後面值的列表中,將出現最頻繁的值放在最前面,出現得最少的放在最後面,這樣可以減少判斷的次數

13、當用SELECT INTO時,它會鎖住系統表(sysobjects,sysindexes等等),阻塞其他的連接的存取。創建臨時表時用顯示聲明語句,在另一個連接中SELECT * from sysobjects可以看到 SELECT INTO 會鎖住系統表, Create table 也會鎖系統表(不管是臨時表還是系統表)。所以千萬不要在事物內使用它!!!這樣的話如果是經常要用的臨時表請使用實表,或者臨時表變數。

14、一般在GROUP BY和HAVING字句之前就能剔除多餘的行,所以盡量不要用它們來做剔除行的工作。他們的執行順序應該如下最優:select 的Where字句選擇所有合適的行,Group By用來分組個統計行,Having字句用來剔除多餘的分組。這樣Group By和Having的開銷小,查詢快.對於大的數據行進行分組和Having十分消耗資源。如果Group BY的目的不包括計算,只是分組,那麼用Distinct更快

15、一次更新多條記錄比分多次更新每次一條快,就是說批處理好

16、慎用臨時表,臨時表存儲於tempdb庫中,操作臨時表時,會引起跨庫操作。盡量用結果集和表變數來代替它。

17、盡量將數據的處理工作放在伺服器上,減少網路的開銷,如使用存儲過程。存儲過程是編譯好、優化過,並且被組織到一個執行規劃里、且存儲在資料庫中的 SQL語句,是控制流語言的集合,速度當然快。

18、不要在一段SQL或者存儲過程中多次使用相同的函數或相同的查詢語句,這樣比較浪費資源,建議將結果放在變數里再調用。這樣更快。

19、按照一定的次序來訪問你的表。如果你先鎖住表A,再鎖住表B,那麼在所有的存儲過程中都要按照這個順序來鎖定它們。如果你(不經意的)某個存儲過程中先鎖定表B,再鎖定表A,這可能就會導致一個死鎖。如果鎖定順序沒有被預先詳細的設計好,死鎖很難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