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給位老師:sql中如何使游標不掃描最後一行
1.先統計一下查詢的行數
Declare @Count int
set @Count = 10
2.再加上一個變數@i 記錄循環的次數
3.再在while 條件中寫上 到最後一條不進入循環
while ( @@FETCH_STATUS = 0 and @i <@Count)
❷ 這條sql語句 如何能避免全表掃描,增快查詢速度,下面4個欄位都建立了索引
避免用not in ,not like, <>等等操作
如果是4個欄位的組合索引那麼要注意使用時候的欄位順序
另外提醒下索引使用不當反而會導致查詢效率低下
一句兩句講不清楚的,看你自己的經驗了
❸ mysql sql語句group by和having的執行順序是怎樣的
(1)一般而言在group by語句中,的結果顯示只能是分組欄位,如果有其他欄位那麼必須是帶有聚合函數的,比如count,sum,max,min等,但是這里直接放個*就可以執行了?
(2)如果是在group by之前篩選,那麼怎麼count,是選擇oid=5的進行count么?如果不進行分組,資料庫怎麼能夠知道按照什麼規則進行count.
個人建議,這樣
select cuid,count(oid) from orders
group by cuid
having count(oid)=5
和
select cuid,count(oid) from orders
group by cuid
對比一下,我忘了mysql有沒有minus
如果有的話,
select cuid,count(oid) from orders group by cuid
minus
select cuid,count(oid) from orders group by cuid having count(oid)=5
就應該能看出來了。
❹ SQL語言 怎麼不全表掃描直接提取最新一次的記錄
按times desc建立索引,直接使用select top 1 * from data進行查詢
❺ 怎樣阻止掃描器探測sql的帳號和密碼信息
這種是ASP+ACCESS的網站入侵方式,通過注入點列出資料庫裡面管理員的帳號和密碼信息,然後猜解出網站的後台地址,然後用帳號和密碼登錄進去找到文件上傳的地方,把ASP木馬上傳上去,獲得一個網站的WEBSHELL。
2、ASP上傳漏洞的利用
這種技術方式是利用一些網站的ASP上傳功能來上傳ASP木馬的一種入侵方式,不少網站都限制了上傳文件的類型,一般來說ASP為後綴的文件都不允許上傳,但是這種限制是可以被黑客突破的,黑客可以採取COOKIE欺騙的方式來上傳ASP木馬,獲得網站的WEBSHELL許可權。
3、後台資料庫備份方式獲得WEBSHELL
這個主要是利用網站後台對ACCESS資料庫進行資料庫備份和恢復的功能,備份資料庫路徑等變數沒有過濾導致可以把任何文件的後綴改成ASP,那麼利用網站上傳的功能上傳一個文件名改成JPG或者GIF後綴的ASP木馬,然後用這個恢復庫備份和恢復的功能把這個木馬恢復成ASP文件,從而達到能夠獲取網站WEBSHELL控制許可權的目的。
4、 網站旁註入侵
這種技術是通過IP綁定域名查詢的功能查出伺服器上有多少網站,然後通過一些薄弱的網站實施入侵,拿到許可權之後轉而控制伺服器的其它網站。
5、sa注入點利用的入侵技術
這種是ASP+MSSQL網站的入侵方式,找到有SA許可權的SQL注入點,然後用SQL資料庫的XP_CMDSHELL的存儲擴展來運行系統命令建立系統級別的帳號,然後通過3389登錄進去,或者在一台肉雞上用NC開設一個監聽埠,然後用VBS一句話木馬下載一個NC到伺服器裡面,接著運行NC的反向連接命令,讓伺服器反向連接到遠程肉雞上,這樣遠程肉雞就有了一個遠程的系統管理員級別的控制許可權。
6、sa弱密碼的入侵技術
這種方式是用掃描器探測SQL的帳號和密碼信息的方式拿到SA的密碼,然後用SQLEXEC之類的工具通過1433埠連接到遠程伺服器上,然後開設系統帳號,通過3389登錄。然後這種入侵方式還可以配合WEBSHELL來使用,一般的ASP+MSSQL網站通常會把MSSQL的連接密碼寫到一個配置文件當中,這個可以用WEBSHELL來讀取配置文件裡面的SA密碼,然後可以上傳一個SQL木馬的方式來獲取系統的控制許可權。
7、提交一句話木馬的入侵方式
這種技術方式是對一些資料庫地址被改成asp文件的網站來實施入侵的。黑客通過網站的留言版,論壇系統等功能提交一句話木馬到資料庫裡面,然後在木馬客戶端裡面輸入這個網站的資料庫地址並提交,就可以把一個ASP木馬寫入到網站裡面,獲取網站的WEBSHELL許可權。
8、 論壇漏洞利用入侵方式
❻ 如何騙過fortify掃描 sql injection
除了改變設計以外無解。
因為 SQL 的編譯方式,本來就不接受 "將來源表格或資料庫或資料來源當參數" 這種方式。除非 SQL 廠商改變 SQL 編譯方式支援它。
否則請改變設計,至於要怎麼將同一個 schema 用在多個環境,請參考多租戶架構的資料切割作法。
❼ SQL資料庫,經常不用索引時,會掃到整個表是什麼原因
在資料庫操作中,一個全表掃描(full table scan)可能是整個應用的瓶頸,因此,我們盡量
要避免不必要的全表掃描。而如果你發現一條sql是全表掃描,一般的解決步驟是:
1、運行執行計劃獲得具體的sql語句查詢分析:
方法:explain sql;
分析:至少能或得這些信息,1、表的join順序(按計劃的上到下join), 2、是否
使用索引,3、可能會使用的索引
2、添加對應的索引,或是重寫查詢sql,或更換join順序等
3、如果查詢對當前的結構不滿意,可以考慮重建表
下面分別說一下全表掃描可能發生的情形:
1、在on或者where字句中,使用的列沒有索引,可以考慮加一個索引
2、表很小,大約少於10行,這個沒有什麼危害,因為即使你有索引,優化器也會判斷
在邊讀索引邊取數據時,直接全表掃描快些
3、你在一個where字句中使用含有索引的列,但這個列的值很集中化,比如欄位 gender,
這個的值就兩個值male 和 female,如果使用索引反而會慢些,不使用索引會更快,這
種情況不用擔心
4、這個跟第三條類似,就是當你的一個索引,他的每個鍵對應多個值,即基數很低
(low cardinality),因此可能會選擇全表掃描
下面說一下對與避免發生全部掃描的時間:
1、對於使用or查詢的語句,這種查詢可能會產生全表掃描,他的策略是以一個一個比較
如果符合要求,則選出來,但這樣的操作會很慢,我們可以用union來做這樣的查詢,
當然union要快的前提是,你對兩個條件都有索引,如: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key1 < 10 or key2 > 60
可以更改為: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key1 < 10 union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key2 >60
2、對於使用memory引擎的,建立索引時,默認是hash索引,這個的支出的訪問單行數據很快,
但如果你有類似的范圍操作如>= , <= , between 時,可以考慮建立索引用btree類型的,方法為:
creat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col_name) using btree;
3、當你分析確定必須使用某個索引,但執行計劃卻不使用該索引,可以使用force index,方法為: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force index index_name where clause
4、使用analyze table table_name來更新索引的鍵的分布,這個會影響jion表的順序
用索引和用不到索引的區別:
❽ SQL語句中全表掃描是什麼意思,如何讓SQL語句不進行全表掃描
會引起全表掃描的幾種SQL
1、模糊查詢效率很低:
原因:like本身效率就比較低,應該盡量避免查詢條件使用like;對於like 『%...%』(全模糊)這樣的條件,是無法使用索引的,全表掃描自然效率很低;另外,由於匹配演算法的關系,模糊查詢的欄位長度越大,模糊查詢效率越低。
解決辦法:首先盡量避免模糊查詢,如果因為業務需要一定要使用模糊查詢,則至少保證不要使用全模糊查詢,對於右模糊查詢,即like 『…%』,是會使用索引的;左模糊like
『%...』無法直接使用索引,但可以利用reverse + function index 的形式,變化成 like 『…%』;全模糊是無法優化的,一定要的話考慮用搜索引擎。出於降低資料庫伺服器的負載考慮,盡可能地減少資料庫模糊查詢。
2、查詢條件中含有is null的select語句執行慢
原因:Oracle 9i中,查詢欄位is null時單索引失效,引起全表掃描。
解決方法:SQL語法中使用NULL會有很多麻煩,最好索引列都是NOT NULL的;對於is null,可以建立組合索引,nvl(欄位,0),對表和索引analyse後,is null查詢時可以重新啟用索引查找,但是效率還不是值得肯定;is not null 時永遠不會使用索引。一般數據量大的表不要用is null查詢。
3、查詢條件中使用了不等於操作符(<>、!=)的select語句執行慢
原因:SQL中,不等於操作符會限制索引,引起全表掃描,即使比較的欄位上有索引
解決方法:通過把不等於操作符改成or,可以使用索引,避免全表掃描。例如,把column<>』aaa』,改成column<』aaa』 or column>』aaa』,就可以使用索引了。
4、使用組合索引,如果查詢條件中沒有前導列,那麼索引不起作用,會引起全表掃描;但是從Oracle9i開始,引入了索引跳躍式掃描的特性,可以允許優化器使用組合索引,即便索引的前導列沒有出現在WHERE子句中。例如:create index skip1 on emp5(job,empno); 全索引掃描 select count(*) from emp5 where empno=7900; 索引跳躍式掃描 select /*+ index(emp5 skip1)*/ count(*) from emp5 where empno=7900; 前一種是全表掃描,後一種則會使用組合索引。
5、or語句使用不當會引起全表掃描
原因:where子句中比較的兩個條件,一個有索引,一個沒索引,使用or則會引起全表掃描。例如:where A=:1 or B=:2,A上有索引,B上沒索引,則比較B=:2時會重新開始全表掃描。
6、組合索引,排序時應按照組合索引中各列的順序進行排序,即使索引中只有一個列是要排序的,否則排序性能會比較差。例如:create index skip1 on emp5(job,empno,date); select job,empno from emp5 where job=』manager』and empno=』10』 order by job,empno,date desc; 實際上只是查詢出符合job=』manager』and empno=』10』條件的記錄並按date降序排列,但是寫成order by date desc性能較差。
7、Update 語句,如果只更改1、2個欄位,不要Update全部欄位,否則頻繁調用會引起明顯的性能消耗,同時帶來大量日誌。
8、對於多張大數據量(這里幾百條就算大了)的表JOIN,要先分頁再JOIN,否則邏輯讀會很高,性能很差。
9、select count(*) from table;這樣不帶任何條件的count會引起全表掃描,並且沒有任何業務意義,是一定要杜絕的。
10、sql的where條件要綁定變數,比如where column=:1,不要寫成where column=『aaa』,這樣會導致每次執行時都會重新分析,浪費CPU和內存資源。
❾ Mysql怎麼樣避免全表掃描,sql查詢優化
1.應盡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對欄位進行null值判斷,否則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idfromtwherenumisnull
NULL對於大多數資料庫都需要特殊處理,mysql也不例外,它需要更多的代碼,更多的檢查和特殊的索引邏輯,有些開發人員完全沒有意識到,創建表時NULL是默認值,但大多數時候應該使用NOTNULL,或者使用一個特殊的值,如0,-1作為默認值。
不能用null作索引,任何包含null值的列都將不會被包含在索引中。即使索引有多列這樣的情況下,只要這些列中有一列含有null,該列就會從索引中排除。也就是說如果某列存在空值,即使對該列建索引也不會提高性能。任何在where子句中使用isnull或isnotnull的語句優化器是不允許使用索引的。
此例可以在num上設置默認值0,確保表中num列沒有null值,然後這樣查詢:
selectidfromtwherenum=0
2.應盡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則將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MySQL只有對以下操作符才使用索引:<,<=,=,>,>=,BETWEEN,IN,以及某些時候的LIKE。可以在LIKE操作中使用索引的情形是指另一個操作數不是以通配符(%或者_)開頭的情形。例如,「SELECTidFROMtWHEREcolLIKE'Mich%';」這個查詢將使用索引,但「SELECT
idFROMtWHEREcolLIKE'%ike';」這個查詢不會使用索引。
3.應盡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or來連接條件,否則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idfromtwherenum=10ornum=20
可以這樣查詢:selectidfromtwherenum==20
4.in和notin也要慎用,否則會導致全表掃描,如:
selectidfromtwherenumin(1,2,3)
對於連續的數值,能用between就不要用in了:5.下面的查詢也將導致全表掃描:
selectidfromtwherenamelike'%abc%'或者
selectidfromtwherenamelike'%abc'或者
若要提高效率,可以考慮全文檢索。
而selectidfromtwherenamelike'abc%'才用到索引
7.如果在where子句中使用參數,也會導致全表掃描。因為SQL只有在運行時才會解析局部變數,但優化程序不能將訪問計劃的選擇推遲到運行時;它必須在編譯時進行選擇。然而,如果在編譯時建立訪問計劃,變數的值還是未知的,因而無法作為索引選擇的輸入項。如下面語句將進行全表掃描:
selectidfromtwherenum=@num
可以改為強制查詢使用索引:selectidfromtwith(index(索引名))wherenum=@num
8.應盡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對欄位進行表達式操作,這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idfromtwherenum/2=100
應改為:
selectidfromtwherenum=100*2
9.應盡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對欄位進行函數操作,這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idfromtwheresubstring(name,1,3)='abc'--name
selectidfromtwheredatediff(day,createdate,'2005-11-30')=0--『2005-11-30』生成的id應改為:
selectidfromtwherenamelike'abc%'
selectidfromtwherecreatedate>='2005-11-30'andcreatedate<'2005-12-1'
10.不要在where子句中的「=」左邊進行函數、算術運算或其他表達式運算,否則系統將可能無法正確使用索引。
11.在使用索引欄位作為條件時,如果該索引是復合索引,那麼必須使用到該索引中的第一個欄位作為條件時才能保證系統使用該索引,否則該索引將不會被使用,並且應盡可能的讓欄位順序與索引順序相一致。
12.不要寫一些沒有意義的查詢,如需要生成一個空表結構:
selectcol1,col2into#tfromtwhere1=0
這類代碼不會返回任何結果集,但是會消耗系統資源的,應改成這樣:createtable#t(...)
13.很多時候用exists代替in是一個好的選擇:
selectnumfromawherenumin(selectnumfromb)
用下面的語句替換:
selectnumfromawhereexists(select1frombwherenum=a.num)
14.並不是所有索引對查詢都有效,SQL是根據表中數據來進行查詢優化的,當索引列有大量數據重復時,SQL查詢可能不會去利用索引,如一表中有欄位sex,male、female幾乎各一半,那麼即使在sex上建了索引也對查詢效率起不了作用。
15.索引並不是越多越好,索引固然可以提高相應的select的效率,但同時也降低了insert及update的效率,因為insert或update時有可能會重建索引,所以怎樣建索引需要慎重考慮,視具體情況而定。一個表的索引數最好不要超過6個,若太多則應考慮一些不常使用到的列上建的索引是否有必要。
16.應盡可能的避免更新clustered索引數據列,因為clustered索引數據列的順序就是表記錄的物理存儲順序,一旦該列值改變將導致整個表記錄的順序的調整,會耗費相當大的資源。若應用系統需要頻繁更新clustered索引數據列,那麼需要考慮是否應將該索引建為clustered索引。
17.盡量使用數字型欄位,若只含數值信息的欄位盡量不要設計為字元型,這會降低查詢和連接的性能,並會增加存儲開銷。這是因為引擎在處理查詢和連接時會逐個比較字元串中每一個字元,而對於數字型而言只需要比較一次就夠了。
18.盡可能的使用varchar/nvarchar代替char/nchar,因為首先變長欄位存儲空間小,可以節省存儲空間,其次對於查詢來說,在一個相對較小的欄位內搜索效率顯然要高些。
19.任何地方都不要使用select*fromt,用具體的欄位列表代替「*」,不要返回用不到的任何欄位。
20.盡量使用表變數來代替臨時表。如果表變數包含大量數據,請注意索引非常有限(只有主鍵索引)。21.避免頻繁創建和刪除臨時表,以減少系統表資源的消耗。
22.臨時表並不是不可使用,適當地使用它們可以使某些常式更有效,例如,當需要重復引用大型表或常用表中的某個數據集時。但是,對於一次性事件,最好使用導出表。
23.在新建臨時表時,如果一次性插入數據量很大,那麼可以使用selectinto代替createtable,避免造成大量log,以提高速度;如果數據量不大,為了緩和系統表的資源,應先createtable,然後insert。
24.如果使用到了臨時表,在存儲過程的最後務必將所有的臨時表顯式刪除,先truncatetable,然後droptable,這樣可以避免系統表的較長時間鎖定。
25.盡量避免使用游標,因為游標的效率較差,如果游標操作的數據超過1萬行,那麼就應該考慮改寫。26.使用基於游標的方法或臨時表方法之前,應先尋找基於集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基於集的方法通常更有效。
27.與臨時表一樣,游標並不是不可使用。對小型數據集使用FAST_FORWARD游標通常要優於其他逐行處理方法,尤其是在必須引用幾個表才能獲得所需的數據時。在結果集中包括「合計」的常式通常要比使用游標執行的速度快。如果開發時間允許,基於游標的方法和基於集的方法都可以嘗試一下,看哪一種方法的效果更好。
28.在所有的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開始處設置SETNOCOUNTON,在結束時設置SETNOCOUNTOFF。無需在執行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每個語句後向客戶端發送DONE_IN_PROC消息。
29.盡量避免大事務操作,提高系統並發能力。
30.盡量避免向客戶端返回大數據量,若數據量過大,應該考慮相應需求是否合理。
❿ 安裝sql server 2012 能不能跳過掃描步驟
在資源管理器中雙擊SQL Server 2012的安裝光碟,此時會出現一個安裝窗口,在左側的界面中點擊「安裝」選項卡,如圖所示。然後點擊右邊的第一項「全新SQL Server 獨立安裝...」選項。
點擊「下一步」按鈕繼續下一步安裝。耐心等待片刻,比較慢。檢測成功後點擊「下一步」按鈕,如圖所示。
保留默認,點擊「下一步」按鈕,輸入產品密匙,點擊「下一步」按鈕。勾選許可協議,點擊「下一步」按鈕。
設置角色的時候可以選擇默認設置,點擊「下一步」按鈕。點擊「全選」按鈕,點擊「下一步」按鈕。選擇實例安裝目錄(命名實例選擇「默認」即可),點擊「下一步」按鈕。
檢查磁碟空間,點擊「下一步」按鈕。在「資料庫引擎配置」界面,點擊「添加當前用戶」按鈕,點擊「下一步」按鈕。
繼續點擊「添加當前用戶」按鈕,點擊「下一步」按鈕,繼續點擊「下一步」按鈕。所有的都配置好了,點擊「安裝」按鈕開始安裝SQL Server 2012。
正在安裝,等待SQL Server 2012安裝完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