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語言的宏(macro)是什麼怎樣使用宏
#define VERSION—STAMP "1.02" 上例中所定義的這種形式的宏通常被稱為標識符。在上例中,標識符VERSION_STAMP即代表字元串"1.02"——在編譯預處理時,源代碼中的每個VERSION_STAMP標識符都將被字元串「1.02」替換掉。 以下是另一個宏定義的例子: #define CUBE(x)((x),(x)*(x)) 上例中定義了一個名為CUBE的宏,它有一個參數x。CUBE宏有自己的宏體,即((x)*(x)*(x))——在編譯預處理時,源代碼中的每個CUBE(x)宏都將被((x)*(x)*(x))替換掉。 使用宏有以下幾點好處: (1)在輸入源代碼時,可省去許多鍵入操作。 (2)因為宏只需定義一次,但可以多次使用,所以使用宏能增強程序的易讀性和可靠性。 (3)使用宏不需要額外的開銷,因為宏所代表的代碼只在宏出現的地方展開,因此不會引起程序中的跳轉。 (4)宏的參數對類型不敏感,因此你不必考慮將何種數據類型傳遞給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宏名和括起參數的括弧之間絕對不能有空格。此外,為了避免在翻譯宏時產生歧義,宏體也應該用括弧括起來。例如,象下例中這樣定義CUBE宏是不正確的: denne CUBE(x) x * x * x 對傳遞給宏的參數也要小心,例如,一種常見的錯誤就是將自增變數傳遞給宏,請看下例: #include #include CUBE(x) (x * x * x) void main (void); void main (void){int x, y;x = 5;y = CUBE( + +x); printfC'y is %d\n" . y);}在上例中,y究竟等於多少呢?實際上,y既不等於125(5的立方),也不等於336(6* 7*8),而是等於512。因為變數x被作為參數傳遞給宏時進行了自增運算,所以上例中的CUBE宏實際上是按以下形式展開的: y = ((++x) * (++x) * (++x)); 這樣,每次引用x時,x都要自增,所以你得到的結果與你預期的結果相差很遠,在上例中,由於x被引用了3次,而且又使用了自增運算符,因此,在展開宏的代碼時,x實際上為8,你將得到8的立方,而不5的立方。 上述錯誤是比較常見的,作者曾親眼見過有多年C語言編程經驗的人犯這種錯誤。因為在程序中檢查這種錯誤是非常費勁的,所以你要給予充分的注意。你最好試一下上面的例子,親眼看一下那個令人驚訝的結果值(512)。 宏也可使用一些特殊的運算符,例如字元串化運算符「#」和。連接運算符「##」。「#」運算符能將宏的參數轉換為帶雙引號的字元串,請看下例: define DEBUG_VALUE(v) printf(#v"is equal to %d.\n",v) 你可以在程序中用DEBUG_VALUE宏檢查變數的值,請看下例: int x=20; DEBUG_VALUE(x); 上述語句將在屏幕上列印"x is equal to 20"。這個例子說明,宏所使用的「#」運算符是一種非常方便的調試工具。 「##」運算符的作用是將兩個獨立的字元串連接成一個字元串。
⑵ C語言中,宏替換與定義全局變數的區別是什麼
全局變數 是可以在程序中任何地方使用 而且是可以修改的 宏定義也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但是不能在之後修改 數據類型沒有限制的
⑶ 在C語言中(大一)所有全局變數的聲明都可以換成宏定義來實現嗎
一般情況下宏不能用來定義變數,是用來定義常量的。你這樣既沒有必要,也不是建議的做法,絕大部分情況下也做不到
⑷ C語言變數宏替換求助
宏編譯解決不了你的動態問題,PMD_INDEX(j)永遠只能是PMDj.
宏只在編譯時展開處理,不可能隨你運行程序要展開.
你可以定個數組:int PMD[] = {PMD1, PMD2, ...., PMD6};
然後程序寫成:
backRegster[i] = PMD[j]
⑸ C語言中,宏替換的替換規則
簡單來說:宏定義又稱為宏代換、宏替換,簡稱「宏」。宏替換是C/C++的預處理中的一部分,在C++標准中有4條規則來定義替換。
規則1:實參替換。
本條規則描述帶參數的宏的替換過程。
對於宏定義中的形參,在替換列表中,如果不是作為#或##的操作數,那麼將對應實參完全
展開(相當於對實參進行求值),然後將替換列表中的形參替換掉.如果是#或##的操作數,
那麼不進行替換。
規則2:多次掃描。
在所有的形參替換為實參後,對結果進行再次掃描,如果發現還有可替換的宏,則進行替換,
否則中止。
規則3:遞歸替換抑制。
如果在替換列表中發現當前正在展開的宏的名字,那麼這里不進行替換.更進一步,在嵌套
的替換過程中發現已經替換過的宏的名字,則不進行替換。
規則4:遞歸預處理抑制。
如果替換後的結果形成預處理指令,則不執行這條預處理指令。
看幾個C++標准中的例子:
#define x 3
#define f(a) f(x * (a))
#undef x
#define x 2
#define g f
#define z z[0]
#define h g(~
#define m(a) a(w)
#define w 0,1
#define t(a) a
f(y+1) + f(f(z)) % t(t(g)(0) + t)(1);
g(x+(3,4)-w) | h 5) & m(f)^m(m);
其結果分別是
f(2 * (y+1)) + f(2 * (f(2 * (z[0])))) % f(2 * (0)) + t(1);
f(2 * (2+(3,4)-0,1)) | f(2 * ( ~ 5)) & f(2 * (0,1))^m(0,1);
對於第一個,主要在於t(t(g)(0) + t)(1)的展開。
容易計算出最外層的t的實參是f(2 * (0)) + t,而作為t的參數傳入時其中的t是
正在被展開的宏,所以根據規則3,不對這個t進行處理,保持不變,得到f(2 * (0)) + t(1)。
對於第二個,h 5)被替換為g(~5),應用規則2,被替換為f(2 * ( ~ 5))。
而m(m)首先被替換為m(w),然後應用規則2再次進行替換,但是m已經是替換過的了,所以保持
不變,只對w進行替換。
#define str(s) # s
#define xstr(s) str(s)
#define debug(s, t) printf("x" # s "= %d, x" # t "= %s",
x ## s, x ## t)
#define INCFILE(n) vers ## n /* from previous #include example */
#define glue(a, b) a ## b
#define xglue(a, b) glue(a, b)
#define HIGHLOW "hello"
#define LOW LOW ", world"
debug(1, 2);
fputs(str(strncmp("abc d", "abc", 』4』) /* this goes away */
== 0) str(: @ ), s);
#include xstr(INCFILE(2).h)
glue(HIGH, LOW);
xglue(HIGH, LOW)
其結果分別是
printf("x" "1" "= %d, x" "2" "= %s", x1, x2);
fputs("strncmp("abc\0d", "abc", 』\4』) = = 0" ": @ ", s);
#include "vers2.h"
"hello";
"hello" ", world"
關鍵是glue和xglue.
對於glue(HIGH, LOW),首先有一個規則1的抑制,得到HIGHLOW;的結果,然後二次掃描,得到
"hello";
對於xglue(HIGH, LOW)沒有抑制效果,所以對參數求值,分別得到HIGH和LOW ", world",即
glue(HIGH, LOW ", world")。
然後進行連接操作得到HIGHLOW ", world",最後再掃描一次得到"hello" ", world"
如果考慮字元串的自然的連接,就可以得到"hello, world"了。
(5)c語言將變數類型轉換為宏擴展閱讀
宏語言是一類編程語言,其全部或多數計算是由擴展宏完成的。宏語言並未在通用編程中廣泛使用,但在文本處理程序中應用普遍。例如, C preprocessor C預處理器Internet Macros(iOpus) M4(如前所述,源於AT&T,捆綁於Unix)
宏定義
c程序提供的預處理功能之一。包括帶參數的宏定義和不帶參數的宏定義。具體是指用一個指定的標志符來進行簡單的字元串替換或者進行闡述替換。形式為:
#define標志符[(參數表)] 字元串
宏名
在上定義中的標志符被稱為「宏名」。
宏展開
在c程序編譯時將宏名替換成字元串的過程稱為「宏展開」。
宏語言是一類編程語言,其全部或多數計算是由擴展宏完成的。宏語言並未在通用編程中廣泛使用, 但在文本處理程序中應用普遍。例如,
C preprocessorC 預處理器
Internet Macros(iOpus)
M4(如前所述,源於AT&T,捆綁於Unix)
⑹ C語言宏定義
宏定義是C提供的三種預處理功能的其中一種,這三種預處理包括:宏定義、文件包含、條件編譯
宏定義又稱為宏代換、宏替換,簡稱「宏」。
格式:
#define 標識符 字元串
其中的標識符就是所謂的符號常量,也稱為「宏名」。
預處理(預編譯)工作也叫做宏展開:將宏名替換為字元串。
掌握"宏"概念的關鍵是「換」。一切以換為前提、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要換,准確理解之前就要「換」。
即在對相關命令或語句的含義和功能作具體分析之前就要換:
例:
#define PI 3.1415926
把程序中出現的PI全部換成3.1415926
說明:
(1)宏名一般用大寫
(2)使用宏可提高程序的通用性和易讀性,減少不一致性,減少輸入錯誤和便於修改。例如:數組大小常用宏定義
(3)預處理是在編譯之前的處理,而編譯工作的任務之一就是語法檢查,預處理不做語法檢查。
(4)宏定義末尾不加分號;
(5)宏定義寫在函數的花括弧外邊,作用域為其後的程序,通常在文件的最開頭。
(6)可以用#undef命令終止宏定義的作用域
(7)宏定義不可以嵌套
(8)字元串" "中永遠不包含宏
(9)宏定義不分配內存,變數定義分配內存。
(10)宏定義不存在類型問題,它的參數也是無類型的。
這樣可以么?
⑺ 在C語言中 宏定義是什麼
在C語言源程序中,允許用一個標識符來表示一個字元串,稱為宏,宏定義是由源程序中的宏定義命令完成的,宏替換是由預處理程序自動完成的。宏定義是C提供的三種預處理功能的其中一種,這三種預處理包括:宏定義、文件包含、條件編譯。
(7)c語言將變數類型轉換為宏擴展閱讀:
宏(Macro),是一種批量處理的稱謂。計算機科學里的宏是一種抽象,它根據一系列預定義的規則替換一定的文本模式。
計算機語言如C語言或匯編語言有簡單的宏系統,由編譯器或匯編器的預處理器實現。C語言的宏預處理器的工作只是簡單的文本搜索和替換,使用附加的文本處理語言如M4,C程序員可以獲得更精巧的宏。
⑻ C語言:(1)宏替換有數據類型的限制嗎(2)宏調用筆函數調用耗費時間嗎
(1)沒有類型限制,宏替換只是單純代碼文本的替換,不會檢測類型。
(2)所謂「宏調用」實際上是在編譯階段將代碼替換,在編譯完成之後,程序執行時,不存在宏調用的步驟,函數調用是在程序執行時實際調用的,兩者沒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