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oracle 存儲過程,請問這樣的一個存儲過程執行中其中一條語句報錯,接下來的語句還會執行嗎
不會,直接拋出異常,並終止。存儲過程是預編譯sql的,主題出錯會導致整個存儲過程執行失敗。
㈡ oracle10g的存儲過程大概怎麼調試
PL/SQL中為我們提供了【調試存儲過程】的功能,可以幫助你完成存儲過程的預編譯與測試。
點擊要調試的存儲過程,右鍵選擇TEST
如果需要查看變數,當然調試都需要。在右鍵菜單中選擇Add debug information.
start debugger(F9)開始我們的測試,Run(Ctrl+R)
隨時在varible List中輸入我們想查看的變數
其它:
Step into(Ctrl+N):單步調試,進入下一步
Step over(Ctrl+O):結束該語句
Step out(Ctrl+T):跳出該過程
Run to next exception:進入下一個斷點Breakpoint
Toggle Breakpoint設置斷點:游標指向一行,Ctrl+B;或滑鼠點中該行的行號邊緣
======================================
1.在要調試的過程上單擊 test ,如下圖所示:
2.出現如下界面時單擊最左上方的按鈕,如下圖所示:
3.單擊後呈現如下畫面:
其中:表示要停止test;表示要全部運行完這個過程。單擊它後你就不能單步調試了。
單步調試。單擊它後可以像在exlipse或者visal stidio裡面一樣對程序進行單步調試了。
4.單擊「單步調試」按鈕。出現如下畫面:
這個時候表示你進入了調試狀態,你可以單擊上面說的任何按鈕來控製程序,如下:
表示要停止test,不再調試了;表示要全部運行完這個過程,不再進行單步調試了。
單步調試,表示要一步一步的調試這個程序要想單步調試這個程序,只需要你用滑鼠左鍵連續單擊這個按鈕即可。
5.斷點的使用。
可以使用斷點,方法是在文本區域最左側的邊框進行左鍵單擊,如下:
這個時候單擊:這個按鈕,就可以直接運行到這個位置了,示意圖如下:
這個時候再單擊,進行一步步的調試。
注意:當你忘記了設置斷點,而進入一個非常大的循環時,沒有關系,你可以打開這個過程在相應處設置斷點,然後單擊就可以了。步驟如下:
a.忘了設斷點了,但是我進入了非常大的循環單步調試很難退出時:這個時候需要打開這個過程,如下:
b.你需要設置斷點的地方左鍵單擊即可,如下圖:
c.單擊就直接運行到你設置的這個斷點的地方了。
5.對監控窗口的使用:
這個窗口可以把你要監視的變數進行顯示,你把你需要監視的變數復制到這個窗口就可以了。這個窗口在調試界面的最下方,如下示:
這個sql_str 就是要被監視的對象。
6.繼續單步調試:可以看到,這個變數被賦值了。如下圖所示:
把它復制出來,在新建的slq window里運行,就可以看到執行結果了。如下圖所示:
7.分析每一步的執行結果。
8.繼續單步運行,繼續分析,直到知道為什麼沒有產生想要的結果為止。
㈢ 為什麼preparstatement空指針
PreparedStatement是預編譯的,對於批量處理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也叫JDBC存儲過程
2.使用 Statement 對象。在對資料庫只執行一次性存取的時侯,用 Statement 對象進行處理。PreparedStatement 對象的開銷比Statement大,對於一次性操作並不會帶來額外的好處。
3.statement每次執行sql語句,相關資料庫都要執行sql語句的編譯,preparedstatement是預編譯得, preparedstatement支持批處理
4.
Code Fragment 1:
String updateString = "UPDATE COFFEES SET SALES = 75 " + "WHERE COF_NAME LIKE ′Colombian′";
stmt.executeUpdate(updateString);
Code Fragment 2:
PreparedStatement updateSales = con.prepareStatement("UPDATE COFFEES SET SALES = ? WHERE COF_NAME LIKE ? ");
updateSales.setInt(1, 75);
updateSales.setString(2, "Colombian");
updateSales.executeUpdate();
片斷2和片斷1的區別在於,後者使用了PreparedStatement對象,而前者是普通的Statement對象。PreparedStatement對象不僅包含了SQL語句,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這個語句已經被預編譯過,因而當其執行時,只需DBMS運行SQL語句,而不必先編譯。當你需要執行Statement對象多次的時候,PreparedStatement對象將會大大降低運行時間,當然也加快了訪問資料庫的速度。
這種轉換也給你帶來很大的便利,不必重復SQL語句的句法,而只需更改其中變數的值,便可重新執行SQL語句。選擇PreparedStatement對象與否,在於相同句法的SQL語句是否執行了多次,而且兩次之間的差別僅僅是變數的不同。如果僅僅執行了一次的話,它應該和普通的對象毫無差異,體現不出它預編譯的優越性。
5.執行許多SQL語句的JDBC程序產生大量的Statement和PreparedStatement對象。通常認為PreparedStatement對象比Statement對象更有效,特別是如果帶有不同參數的同一SQL語句被多次執行的時候。PreparedStatement對象允許資料庫預編譯SQL語句,這樣在隨後的運行中可以節省時間並增加代碼的可讀性。
然而,在Oracle環境中,開發人員實際上有更大的靈活性。當使用Statement或PreparedStatement對象時,Oracle資料庫會緩存SQL語句以便以後使用。在一些情況下,由於驅動器自身需要額外的處理和在Java應用程序和Oracle伺服器間增加的網路活動,執行PreparedStatement對象實際上會花更長的時間。
然而,除了緩沖的問題之外,至少還有一個更好的原因使我們在應用程序中更喜歡使用PreparedStatement對象,那就是安全性。傳遞給PreparedStatement對象的參數可以被強制進行類型轉換,使開發人員可以確保在插入或查詢數據時與底層的資料庫格式匹配。
當處理公共Web站點上的用戶傳來的數據的時候,安全性的問題就變得極為重要。傳遞給PreparedStatement的字元串參數會自動被驅動器忽略。最簡單的情況下,這就意味著當你的程序試著將字元串「D'Angelo」插入到VARCHAR2中時,該語句將不會識別第一個「,」,從而導致悲慘的失敗。幾乎很少有必要創建你自己的字元串忽略代碼。
在Web環境中,有惡意的用戶會利用那些設計不完善的、不能正確處理字元串的應用程序。特別是在公共Web站點上,在沒有首先通過PreparedStatement對象處理的情況下,所有的用戶輸入都不應該傳遞給SQL語句。此外,在用戶有機會修改SQL語句的地方,如HTML的隱藏區域或一個查詢字元串上,SQL語句都不應該被顯示出來。
在執行SQL命令時,我們有二種選擇:可以使用PreparedStatement對象,也可以使用Statement對象。無論多少次地使用同一個SQL命令,PreparedStatement都只對它解析和編譯一次。當使用Statement對象時,每次執行一個SQL命令時,都會對它進行解析和編譯。
第一:
prepareStatement會先初始化SQL,先把這個SQL提交到資料庫中進行預處理,多次使用可提高效率。
createStatement不會初始化,沒有預處理,沒次都是從0開始執行SQL
第二:
prepareStatement可以替換變數
在SQL語句中可以包含?,可以用ps=conn.prepareStatement("select * from Cust where ID=?");
int sid=1001;
ps.setInt(1, sid);
rs = ps.executeQuery();
可以把?替換成變數。
而Statement只能用
int sid=1001;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ResultSet rs = stmt.executeQuery("select * from Cust where ID="+sid);
來實現。
第三:
prepareStatement會先初始化SQL,先把這個SQL提交到資料庫中進行預處理,多次使用可提高效率。
createStatement不會初始化,沒有預處理,沒次都是從0開始執行SQL
㈣ Oracle 當兩個表關聯時,用where條件關聯快還是用join on關聯快,還有其他什麼區別
一樣的吧
如果用where是老語法的
用join是新語法
性能都一樣 資料庫優化器會自動識別
即使where後面加了很多其它條件
建議使用join on
因為寫where如果忘記寫關聯條件 就成笛卡爾積了
join on 是個好的習慣能避免這種不必要的錯誤出現
㈤ oracle資料庫連接語句怎麼寫
public void testOracle()
{
Connection con = null;// 創建一個資料庫連接
PreparedStatement pre = null;// 創建預編譯語句對象,一般都是用這個而不用Statement
ResultSet result = null;// 創建一個結果集對象
try
{
Class.forName("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載入Oracle驅動程序
System.out.println("開始嘗試連接資料庫!");
String url = "jdbc:oracle:" + "thin:@127.0.0.1:1521:XE";// 127.0.0.1是本機地址,XE是精簡版Oracle的默認資料庫名
String user = "system";// 用戶名,系統默認的賬戶名
String password = "147";// 你安裝時選設置的密碼
c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url, user, password);// 獲取連接
System.out.println("連接成功!");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預編譯語句,「?」代表參數
pre = con.prepareStatement(sql);// 實例化預編譯語句
pre.setString(1, "劉顯安");// 設置參數,前面的1表示參數的索引,而不是表中列名的索引
result = pre.executeQuery();// 執行查詢,注意括弧中不需要再加參數
while (result.next())
// 當結果集不為空時
System.out.println("學號:" + result.getInt("id") + "姓名:"
+ result.getString("nam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 逐一將上面的幾個對象關閉,因為不關閉的話會影響性能、並且佔用資源
// 注意關閉的順序,最後使用的最先關閉
if (result != null)
result.close();
if (pre != null)
pre.close();
if (con != null)
con.close();
System.out.println("資料庫連接已關閉!");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㈥ 在oracle中PreparedStatement中的addbatch()如何使用啊分就這些了,大家幫幫忙吧!謝謝了
PreparedStatement.addbatch()的使用
Statement和PreparedStatement的區別就不多廢話了,直接說PreparedStatement最重要的addbatch()結構的使用.
1.建立鏈接
Connection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2.不自動 Commit
connection.setAutoCommit(false);
3.預編譯SQL語句,只編譯一回哦,效率高啊
PreparedStatement 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INSERT INTO TABLEX VALUES(?, ?)");
//記錄1
statement.setInt(1, 1);
statement.setString(2, "Cujo");
statement.addBatch();
//記錄2
statement.setInt(1, 2);
statement.setString(2, "Fred");
statement.addBatch();
//記錄3
statement.setInt(1, 3);
statement.setString(2, "Mark");
statement.addBatch();
//批量執行上面3條語句.
int [] counts = statement.executeBatch();
//Commit it 到(DB)裡面
㈦ oracle rownum=1與rownum<2;哪個效率更高
實際上是一樣的,
oracle把提交上來的sql語句進行預編譯,結果都是取第一行的數據。
㈧ oracle 存儲過程中的sql語句可以象java一樣寫成預編譯嗎
如果載入一些內容,載入設置算的話,可以的,就是格式語言啥的不一樣
㈨ oracle批量執行sql文件為什麼快
因為可以把批量的sql進行預編譯 放在資料庫內存中 如果調用 直接向資料庫發送命令就可以了
㈩ 有個SQL,在pl/sql上執行第一次要40來秒,後面執行就只要1秒不到,怎麼樣才能讓第一次執行就很快呢
先告訴下你oracle中sql處理機制吧
像你說的這個情況,就是oracle中的預編譯sql過程,它會將你運行過的sql當做一個模板存在內存里,當你下次運行結構與這個sql一樣的語句時,然後就直接使用之前的那個sql的緩存,然後換一下where條件的參數值,跳過了後面的很多處理過程,所以你會發現後面再運行類似的sql,處理效率會高很多。
根據我上面的推斷,想讓sql第一次執行快,只能是讓查出來的結果集盡可能的少,但又不能改變它的sql結構,否則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