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c語言的傳奇是什麼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c語言的傳奇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09 09:27:07

c語言的起源,作用及好處是什麼

C語言是在B語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ALGOL 60。 1960年出現的ALGOL 60是一種面向問題的高級語言,它離硬體比較遠,不宜用來編寫系統程序。1963年英國的劍橋大學推出了CPL(CombinedProgram- ming Language)語言。CPL語言在ALGOL 60的基礎上接近了硬體一些,但規模比較大,難以實現。1967年英國劍橋大學的Matin Richards對 CPL語言作了簡化,推出了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語言。197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 Ken Thompson以 BCPL語言為基礎,又作了進一步簡化,設計出了很簡單的而且很接近硬體的 B語言( 取 BCPL的第一個字母),並用 B語言寫第一個UNIX操作系統,在PDP-7上實現。 1971年在PDP-11/20上實現了B語言,並寫了UNIX操作系統。但B語言過於簡單,功能有限。1972年至 1973年間,貝爾實驗室的 D.M.Ritchie在B語言的基礎上設計出了C語言(取 BCPL的第二個字母)。C語言既保持了BCPL和B語言的優點(精練、接近硬體),又克服了它們的缺點(過於簡單、數據無類型等)。 最初的C語言只是為描述和實現UNIX操作系統提供一種工作語言而設計的。1973年,K.Thom- pson和D.M.ritchie兩人合作把UNIX的90%以上用 C改寫(UNIX第5版。原來的 UNIX操作系統是1969年由美國的貝爾實驗室的 K.Thompson和D.M.Ritchie開發成功的,是用匯編語言寫的)。

後來,C語言多次作了改進,但主要還是在貝爾實驗室內部使用。直到1- 975年UNIX第6版公布後 ,C語言的突出優點才引起人們普遍注意。1977年出現了不依賴於具體機器的C語言編譯文本《可移植C語言編譯程序》,使C移植到其它機器時所做的工作大大簡化了,這也推動了UNIX操作系統迅速地在各種機器上實現。例如,VAX,AT&T等計算機系統都相繼開發了UNIX。隨著 UNIX的日益廣泛使用,C語言也迅速得到推廣。C語言和UNIX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兄弟,在發展過程中相輔相成。1978年以後,C語言已先後移植到大、中、小、微型機上,已獨立於UNIX和PDP了。現在C語言已風靡全世界,成為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幾種計算機語言之一。

㈡ 傳奇腳本屬於C語言嗎

真是個麻煩的問題。。。
傳奇腳本是指服務端能夠解釋執行的命令,算是一種傳奇專門的語言,不是C,C++,JAVA等常規語言,它的執行需要M2的支持,也就是說M2對腳本進行了解釋,並執行。
而傳奇M2在早期是用VB做的,算是編譯執行的程序,現在的M2也有用C++做的,不過很少。
至於匯編,除非你想破解已經完成的M憨花封拘莩餃鳳邪脯矛2,否則用不到。無論是VB
C++還是C,都已經是高級語言的范疇了。(也有人定義C介於匯編和高級之前,無所謂)
總的來說,傳奇腳本是專門的一種語言,屬於腳本類
解釋執行語言,不是C。

㈢ 誰能詳細解釋 c語言中 1的傳奇這道題的完整思路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numCnt(intnum){
intnRet=0;
//將數字轉換成字元串,然後解析字元串即可
charchNum[10]={''};
char*p=chNum;
sprintf(chNum,"%d",num);
//只要解析到就行了
while(''!=*p){
if('1'==*(p++)){
nRet++;
printf("yestochange[%d]-%d ",num,nRet);
}
}

returnnRet;
}

intmain(void)
{
intnum;
intnCnt=0;
printf("PleaseInputn:");
scanf("%d",&num);

for(inti=1;i<=num;i++){
nCnt+=numCnt(i);
}

//if(num>=10)nCnt+=1;
printf("thecountis:%d ",nCnt);
return0;
}

㈣ C語言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查看文章 C語言家族的發展史2007-05-18 10:15 1972年--,作為C語言的先驅B語言在貝爾實驗室誕生。B語言速度快,易維護,適用於從系統層到應用層各種各樣的開發。設計此語言的開發組很快贏得立即被解僱的待遇,因為其開發行為不適合一個電話公司雇員應有的行為。整個項目被移交到了一個叫Dennis傢伙的手裡,他將此語言改變得不易理解,難於維護,只適用於系統開發。他在指針系統里進行設計,以保證對每個超過五百行的程序提供一個指針給操作系統。這就是C語言。1982年--97%的C程序調用都限於緩沖處理過度的開發。C程序員開始認識到,不管何時都可將變數初始化並放到內存中實在是個糟糕的方法。但是強迫合理地初始化變數將會破壞現有97%的C程序,於是大家便一直將就忍耐,無動於衷。1984年--操作系統中指針亂指的數量能夠開始顯著的增長了。1985年——一種帶有面向對象特性的C變種語言,稱之為「帶類的C」,准備走進市場。但是,「帶類的C」這個名字太清晰易懂,對於外人來說都不敢理解,於是商業化後的版本就將其改了個名,叫C++1986年——C語言太流行了,於是產業分析師強烈推薦在商業開發中應用它。他們說,用C寫的應用程序將會多麼輕便靈活地用於各種各樣的系統。據猜測可能是很多分析師是吃了迷魂葯。1988年——產業分析師們的葯性終於消失了。當迷魂葯性一過,他們才注意到商業應用程序用C寫完後,其生產周期變成了原來的5倍長,但還是沒達到輕便靈活的目的。他們開始停止推薦用C寫應用程序。但一部分人仍然轉而吸食「可卡因」,推薦用C++寫應用程序,因為「其面向對象特性會導致代碼重用」。1990年——此時,所有的C編譯器都已經變成了C++編譯器了。但是大部分C++程序員不使用C++任何面向對象的特性,這就是說,實際情況是帶有指針的雍腫的代碼結構在操作系統中現在用C++編譯器編譯了。
麻煩採納,謝謝!

㈤ C語言之父——丹尼斯·里奇

人們對里奇的紀念,遠不及對喬布斯鋪天蓋地的悼念。可是,里奇值得人們那樣去做。

還是有人出來說了句公道話。

「史蒂夫·喬布斯去世引發了巨大的反響,這當然合情合理。即便影響實際上更為廣泛,丹尼斯卻不為公眾所知」,羅伯·派克說。羅伯是一名在Google工作的程序員,作為業界的傳奇性人物,曾經與里奇在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共事20年。

周三晚間,派克在Google+上發表消息稱,在與病魔進行長久的抗爭後,里奇於上周末在新澤西的家中溘然長逝。雖然在技術圈內引起大量反響,但在主流媒體上,里奇卻沒有得到同巨大影響相稱的悼念。丹尼斯·里奇作為C語言之父,和貝爾實驗室資深研究員肯·湯姆森一起使用C語言開發了Unix,當今世界大量依賴的操作系統,其中包括史蒂夫·喬布斯治下的蘋果帝國。

「現下互聯網基本都在用這兩樣東西:C語言和UNIX」,派克對《連線》雜志稱,「瀏覽器是用C語言寫的。UNIX的內核——基本上是網際網路運作的基礎——也是用C寫的。Web伺服器也是用C語言寫的,如果不是的話,那就是用Java或者C++寫的,兩者都是C語言的派生;要不就是Python或者Ruby,用C語言實現的。然後我幾乎敢保證,運行這些程序的網路硬體,是用C語言開發的軟體驅動的。」

「幾乎很難誇大丹尼斯在信息經濟基礎設施方面無所不在的影響力。」

他補充說,Windows曾經也是用C語言編寫,而UNIX同時也支撐了蘋果桌面操作系統Mac OS X,以及iPhone與iPad的操作系統iOS。「如果說喬布斯是台前之王,那裡奇就是幕後之王。」MIT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系教授Martin Rinard如此評價道。Rinard也是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的成員。

「喬布斯的過人之處在於其品位獨特,打造人們為之著迷並引人注目的產品。而里奇卻擅長於開發一些技術人員使用的基礎設施,天天被人們使用卻不為人知。」

從B語言到C語言

為了更好開發UNIX,丹尼斯·里奇而發明了C語言。最初的UNIX內核使用匯編語言編寫,之後他們很快決定要用一種高級語言,讓他們更好的駕馭操作系統中的復雜數據。1970年左右,他們嘗試使用Fortran,不過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接著,在湯姆森創立的B語言基礎上,里奇提出了一門新語言

不管你是從哪裡聽來的消息,B語言得名於湯姆森的妻子Bonnie,抑或是BCPL,一門劍橋於60年代中期開發的語言。

B語言是一種解釋性語言——意味著它由一個運行於CPU之上的中間件解釋執行——而C卻是一門編譯語言。它被翻譯成機器代碼,在CPU上直接執行。即便如此,C當時被認為是一門高級語言。C語言提供了里奇和湯姆森想要的靈活性,卻也很快。

關於里奇一直流傳的一個笑話是:C語言同時擁有了「匯編語言的強大能力以及...匯編語言的便利性」。換句話說,他承認C語言並不完美,並且十分接近硬體層次。如今C語言被認為是一門低級語言而不是高級語言。不過這個笑話並不公平。C語言提供了真正的數據結構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說已經足夠高級了。

「當你在編寫一個大型程序——比如UNIX——你必須管理好各種各樣模塊之間的交互:所有用戶、文件系統、磁碟、程序執行等等。而有效的管理則需要良好的數據表示,這就是所謂的數據結構」,派克說。

「在沒有數據結構組織的情況下,編寫一個與UNIX一樣一致和優雅的內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需要一個機制組織好數據,而Fortran卻不擅長於此。」

在那個時候,寫一個操作系統並不多見,這也給了里奇和湯姆森機會,在70年代末把操作系統移植到其它平台。「從此UNIX洪水之門被打開」,派克說,「這全都多虧有了C語言。」

蘋果、微軟及其他

與此同時,C語言也開始傳播到全世界,從貝爾實驗室到全世界的大學,也到了微軟,一個在80年代異軍突起的軟體公司。「C語言的開發是一個重大的飛躍,是個很好的折衷...C語言達到了完美的平衡,讓你在較高層次高效率開發的同時,卻不失去對每處細節的控制」,NVIDIA和貝爾的首席科學家兼斯坦福大學工程系教授Bill Dally說。「它為之後數十年來軟體開發定下了基調。」

正如派克指出的那樣,C語言內置的數據結構後來發展出面向對象範式,被現代編程語言如C++和Java大量採用。

1973年,里奇發表了關於這門語言的論文,被認為是革命開始的標志。5年後,他和同事布萊恩·克尼漢(Brian Kernighan)發布了C語言的權威著作:《C程序設計語言》。該書最早是克尼漢為C語言編寫的教程,後來他拉著丹尼斯一起把書寫完。

當派克還在多倫多大學讀本科的時候,在一個因病返家的下午里讀到了這本書。「那本參考手冊相對於其他的手冊而言,簡直就是清晰和可讀的典範。毋庸置疑是一部經典之作。」,他說,「我生病躺床上翻一翻,沒想到竟讓我忘記了病痛。」

和許多大學生一樣,Pike那時已經開始使用C語言了。由於貝爾實驗室開始分發UNIX源代碼,它逐漸風靡大學校園。此外,UNIX還催生了現代開源運動。這並不是什麼言過其實,里奇的影響之大怎麼說都不為過。即便里奇在1983年獲得的圖靈獎和1998年獲得的國家技術勛章也不能完全彰顯他的貢獻。

在克尼漢和派克眼中,里奇是一個少有的孤僻的人。「我和他一同工作了超過20個年頭,但還是覺得不是很了解他這個人」,派克說。但這並不是他低調的理由。史蒂夫·喬布斯也是一個孤僻的人,只不過保持低調只使得人們對他的崇拜有增無減。

里奇所處的時代和工作環境與喬布斯千差萬別,這也許是他未得到應得紀念的原因。但是,他留下的遺產總有大佬能夠明白。「眾所周知牛頓說過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克尼漢說,「我們都站在丹尼斯的肩膀上。」

㈥ c語言是什麼

C語言就是編程的一門基礎語言學,完c語言之後,可以學習Java,Python之類的各種稍微厲害一點的語言

㈦ C語言是由什麼發展而來的,它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c語言
C語言的原型ALGOL 60語言。(也稱為A語言)
1963年,劍橋大學將ALGOL 60語言發展成為CPL(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語言。 1967年,劍橋大學的Martin Richards 對CPL語言進行了簡化,於是產生了BCPL語言。
197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Ken Thompson將BCPL進行了修改,並為它起了一個有趣的名字「B語言」。意思是將CPL語言煮干,提煉出它的精華。並且他用B語言寫了第一個UNIX操作系統。
而在1972年,B語言也給人「煮」了一下,美國貝爾實驗室的D.M.Ritchie在B語言的基礎上最終設計出了一種新的語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個字母作為這種語言的名字,這就是C語言。
為了使UNIX操作系統推廣,1977年Dennis M.Ritchie 發表了不依賴於具體機器系統的C語言編譯文本《可移植的C語言編譯程序》。
1978年由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貝爾實驗室正式發表了C語言。同時由B.W.Kernighan和D.M.Ritchie合著 c語言程序設計了著名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書。通常簡稱為《K&R》,也有人稱之為《K&R》標准。但是,在《K&R》中並沒有定義一個完整的標准C語言,後來由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一個C語言標准,於一九八三年發表。通常稱之為ANSI C。
K&R第一版在很多語言細節上也不夠精確,對於pcc這個「參照編譯器」來說,它日益顯得不切實際;K&R甚至沒有很好表達它索要描述的語言,把後續擴展仍到了一邊。最後,C在早期項目中的使用受商業和政府合同支配,它意味著一個認可的正式標準是重要的。因此(在M. D. McIlroy的催促下),ANSI於1983年夏天,在CBEMA的領導下建立了X3J11委員會,目的是產生一個C標准。X3J11在1989年末提出了一個他們的報告[ANSI 89],後來這個標准被ISO接受為ISO/IEC 9899-1990。 1990年,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接受了89 ANSI C 為I SO C 的標准(ISO9899-1990)。1994年,ISO修訂了C語言的標准。
目前流行的C語言編譯系統大多是以ANSI C為基礎進行開發的,但不同版本的C編譯系統所實現的語言功能和語法規則有略有差別

㈧ c語言的前身是什麼語言呢

B語言是C語言的前身,C語言是以B語言為基本開發的,
C語言源自Ken
Thompson發明的B語言,而
B語言則源自BCPL語言。
B語言是貝爾實驗室開發的一種通用的程序設計語言,它是於1969年前後由美國貝爾實驗室的電腦科學家肯·湯普森(Ken
Thompson)在丹尼斯·利奇(Dennis
Ritchie)的支持下設計出來。
C語言是一門通用計算機編程語言,應用廣泛。1972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
D.M.Ritchie
在B語言的基礎上最終設計出了一種新的語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個字母作為這種語言的名字,這就是C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