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語言函數調用參數傳遞的是什麼
C語言傳遞的是值而不是地址,這一點從VB轉過來的程序員一定要注意。否則不經意間就會犯錯誤。另外下層函數修改上層函數變數不是一種好習慣,容易引發錯誤。C語言中函數可以返回一個函數值,如果你需要返回多個函數值可以用下面的形式
fun(int *a, int *b)
{ *a=1;*b=2;}
main()
{ int a, b;
fun(&a,&b) a,b的值被改變
}
如果按VB的習慣,
fun(int a, int b)
{ a=1;b=2;}
main()
{ int a, b;
fun(a,b);a、b的值沒有改變
}
是錯誤的,main中的a,b和fun中的a,b完全是兩碼事,結果就是調運fun沒有任何效果。
⑵ 怎麼利用c++給TCL腳本中的過程傳遞參數,獲取變數值
最簡單可靠的辦法就是C語言中把參數放到文件里,shell再從文件里讀取。
還有:如果參數是單純的整數,可以讓C語言以返回錯誤代碼的方式返回,shell再讀取錯誤碼。
⑶ c語言如何調用需傳入參數的shell腳本
#include<stdio.h>
intmain(intargc,char**argv)
{
inti;
for(i=0;i<argc;i++)
printf("%s ",argv[i]);
return0;
}
比方這個程序叫 main.c 吧,先編譯成 main.exe
gcc main.c -o main.exe
然後用命令運行
main.exe aefae 2423 asdae
程序輸出:
main.exe
aefae
2423
asdae
argv 是通過命令行傳送給程序的參數的字元串指針數組,argc 是參數的個數
⑷ C語言,參數處理的方式
C語言中函數參數的傳遞有:值傳遞、地址傳遞、引用傳遞這三種形式。
值傳遞:作為參數的變數,傳遞給函數執行後,自己的變數值是不變的。它(實參)僅僅只是把值賦給了形參,自己實際上是沒有參與函數運算的,參與的是形參,這個就是參數的值傳遞。
地址傳遞:即採用指針方式,地址傳遞跟值傳遞沒什麼不同,值傳遞是把變數的值傳遞給形參去參與函數運算,而地址傳遞則把變數的地址傳遞給形參去參與函數運算。當然,如果函數改變了變數地址的值,實參的值也會變化的。
引用傳遞:引用傳遞的調用方式與值傳遞一樣的,但形參則引用了實參,在函數里頭操作的是實參,而不是像上面兩種操作形參那樣。傳引用相當於給原來變數起了另一個名字而已,這樣函數可以直接修改實參的值了。
⑸ C語言參數傳遞問題
哦,問得好。
主函數調用 max() 函數後,max() 函數里的變數的確會被銷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才會讓函數有返回值,使用return語句就能將被銷毀的z的值傳遞出去。
還有一種傳遞函數值的方法是使用指針。
⑹ C語言中實際參數和形式參數的設置及傳遞方式
C語言中實際參數(實參)與形式參數(形參)之間的傳遞方式有傳值和傳地址兩種函數調用方式。
下面通過舉例來說明實參和形參的設置方法以及傳值與傳地址的兩種函數調用方式。
值傳遞方式:
#include<stdio.h>
voidfun(inta,intb)//此處a,b為形參
{
a++;
b++;
}
voidmian()
{
inta=1,b=2;
fun(a,b);//按傳值方式調用函數fun,此處a,b為實參
printf("%d,%d ",a,b);//輸出a=1,b=2
}
地址傳遞方式:
#include<stdio.h>
voidfun(int*a,int*b)
{
*a=4;
*b=5;
}
voidmian()
{
inta=1,b=2;
fun(&a,&b);//按傳地址方式調用函數fun
printf("%d,%d ",a,b);//輸出a=4,b=5
}
⑺ c語言函數調用時,參數是如何傳遞的
建立中間變數(形參),把實參值賦值給中間變數,當被調函數返回值時,系統釋放掉中間變數。
在程序中通過對函數的調用來執行函數體,其過程與其它語言的子程序調用相似。對無參函數調用時則無實際參數表。實際參數表中的參數可以是常數、變數或其它構造類型數據及表達式。各實參之間用逗號分隔。
函數作為表達式中的一項出現在表達式中,以函數返回值參與表達式的運算。這種方式要求函數是有返回值的。例如:z=max(x,y)是一個賦值表達式,把max的返回值賦予變數z。
(7)c語言調用腳本傳遞敏感參數擴展閱讀:
C語言中又規定在以下幾種情況時可以省去主調函數中對被調函數的函數說明。
1、如果被調函數的返回值是整型或字元型時,可以不對被調函數作說明,而直接調用。這時系統將自動對被調函數返回值按整型處理。例8.2的主函數中未對函數s作說明而直接調用即屬此種情形。
2、當被調函數的函數定義出現在主調函數之前時,在主調函數中也可以不對被調函數再作說明而直接調用。例如例8.1中,函數max的定義放在main 函數之前,因此可在main函數中省去對max函數的函數說明int max(int a,int b)。
3、如在所有函數定義之前,在函數外預先說明了各個函數的類型,則在以後的各主調函數中,可不再對被調函數作說明。
⑻ C語言函數調用參數傳遞的是什麼
分兩種,一種是按值傳遞,一種是按地址傳遞,
按值傳遞就是在子函數中開辟出一個臨時內存空間,將傳遞的數值保存在這個空間中,當子函數結束後,這個內存空間就會釋放了!
按地址傳遞則是把主函數開辟的某個內存空間首地址傳遞給子函數,子函數可以直接讀寫主函數上這段內存空間,當子函數結束後,這部分空間不會被釋放,主函數將繼續使用這段空間!
⑼ C語言調用外置程序中怎麼傳遞參數
system("rename
d:\0.txt
1.txt");
C語言字元串里你得寫雙反斜杠
⑽ C語言調用匯編程序時,使用哪些寄存器來傳遞參數
C語言與匯編語言混合編程應遵守的規則
ARM編程中使用的C語言是標准C語言,ARM的開發環境實際上就是嵌入了一個C語言的集成開發環境,只不過這個開發環境與ARM的硬體緊密相關。
在使用C語言時,要用到和匯編語言的混合編程。若匯編代碼較為簡潔,則可使用直接內嵌匯編的方法;否則要將匯編程序以文件的形式加入到項目中,按照ATPCS(ARM/Thumb過程調用標准,ARM/Thumb Procere Call Standard)的規定與C程序相互調用與訪問。
在C程序和ARM匯編程序之間相互調用時必須遵守ATPCS規則。ATPCS規定了一些子程序間調用的基本規則,哪寄存器的使用規則,堆棧的使用規則和參數的傳遞規則等。
1)寄存器的使用規則
子程序之間通過寄存器r0~r3來傳遞參數,當參數個數多於4個時,使用堆棧來傳遞參數。此時r0~r3可記作A1~A4。
在子程序中,使用寄存器r4~r11保存局部變數。因此當進行子程序調用時要注意對這些寄存器的保存和恢復。此時r4~r11可記作V1~V8。
寄存器r12用於保存堆棧指針SP,當子程序返回時使用該寄存器出棧,記作IP。
寄存器r13用作堆棧指針,記作SP。寄存器r14稱為鏈接寄存器,記作LR。該寄存器用於保存子程序的返回地址。
寄存器r15稱為程序計數器,記作PC。
2)堆棧的使用規則
ATPCS規定堆棧採用滿遞減類型(FD,Full Descending),即堆棧通過減小存儲器地址而向下增長,堆棧指針指向內含有效數據項的最低地址。
3)參數的傳遞規則
整數參數的前4個使用r0~r3傳遞,其他參數使用堆棧傳遞;浮點參數使用編號最小且能夠滿足需要的一組連續的FP寄存器傳遞參數。
子程序的返回結果為一個32位整數時,通過r0返回;返回結果為一個64位整數時,通過r0和r1返回;依此類推。結果為浮點數時,通過浮點運算部件的寄存器F0、D0或者S0返回。
2、匯編程序調用C程序的方法
匯編程序的書寫要遵循ATPCS規則,以保證程序調用時參數正確傳遞。在匯編程序中調用C程序的方法為:首先在匯編程序中使用IMPORT偽指令事先聲明將要調用的C語言函數;然後通過BL指令來調用C函數。
例如在一個C源文件中定義了如下求和函數:
int add(int x,int y){
return(x+y);
}
調用add()函數的匯編程序結構如下:
IMPORT add ;聲明要調用的C函數
……
MOV r0,1
MOV r1,2
BL add ;調用C函數add
……
當進行函數調用時,使用r0和r1實現參數傳遞,返回結果由r0帶回。函數調用結束後,r0的值變成3。
3、C程序調用匯編程序的方法
C程序調用匯編程序時,匯編程序的書寫也要遵循ATPCS規則,以保證程序調用時參數正確傳遞。在C程序中調用匯編子程序的方法為:首先在匯編程序中使用EXPORT偽指令聲明被調用的子程序,表示該子程序將在其他文件中被調用;然後在C程序中使用extern關鍵字聲明要調用的匯編子程序為外部函數。
例如在一個匯編源文件中定義了如下求和函數:
EXPORT add ;聲明add子程序將被外部函數調用
……
add ;求和子程序add
ADD r0,r0,r1
MOV pc,lr
……
在一個C程序的main()函數中對add匯編子程序進行了調用:
extern int add (int x,int y); //聲明add為外部函數
void main(){
int a=1,b=2,c;
c=add(a,b); //調用add子程序
……
}
當main()函數調用add匯編子程序時,變數a、b的值會給了r0和r1,返回結果由r0帶回,並賦值給變數c。函數調用結束後,變數c的值變成3。
4、C程序中內嵌匯編語句
在C語言中內嵌匯編語句可以實現一些高級語言不能實現或者不容易實現的功能。對於時間緊迫的功能也可以通過在C語言中內嵌匯編語句來實現。內嵌的匯編器支持大部分ARM指令和Thumb指令,但是不支持諸如直接修改PC實現跳轉的底層功能,也不能直接引用C語言中的變數。
嵌入式匯編語句在形式上獨立定義的函數體,其語法格式為:
__asm
{
指令[;指令]
……
[指令]
}
其中「__asm」為內嵌匯編語句的關鍵字,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前面有兩個下劃線。指令之間用分號分隔,如果一條指令占據多行,除最後一行外都要使用連字元「\」。
5、基於ARM的C語言與匯編語言混合編程舉例
下面給出了一個向串口不斷發送0x55的例子:
該工程的啟動代碼使用匯編語言編寫,向串口發送數據使用C語言實現,下面是啟動代碼的整體框架:
……
IMPORT Main
AREA Init,CODE,READONLY;
ENTRY
……
BL Main ;跳轉到Main()函數處的C/C++程序
……
END ;標識匯編程序結束
下面是使用C語言編寫的主函數:
#include "..\inc\config.h" //將有關硬體定義的頭文件包含進來
unsigned char data; //定義全局變數
void main(void){
Target_Init(); //對目標板的硬體初始化
Delay(10); //延時
data=0x55; //給全局變數賦值
while(1) {
Uart_Printf("%x",data); //向串口送數
Delay(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