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sql語言是關系語言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sql語言是關系語言嗎

發布時間: 2022-11-14 23:02:19

sql語言是什麼語言

sql語言:結構化的查詢語言。(StructuredQueryLanguage),是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標准語言。它是一種解釋語言:寫一句執行一句,不需要整體編譯執行。

語法特點:

1.沒有「」,字元串使用『'包含

2.沒有邏輯相等,賦值和邏輯相等都是=

3.類型不再是最嚴格的。任何數據都可以包含在『'以內

4.沒有bool值的概念,但是在視圖中可以輸入true/false

5.它也有關系運算符:><>=<==<>!=,它返回一個bool值

6.它也有邏輯運算符:!(not)&&(and)||(or)

7.它不區別大小寫

Ⅱ Sql語言是一個什麼語言

結構化查詢語言是高級的非過程化編程語言,允許用戶在高層數據結構上工作。它不要求用戶指定對數據的存放方法,也不需要用戶了解具體的數據存放方式,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層結構的不同資料庫系統,可以使用相同的結構化查詢語言作為數據輸入與管理的介面。結構化查詢語言語句可以嵌套,這使它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強大的功能。


(2)sql語言是關系語言嗎擴展閱讀:

sql語言的特點

1、綜合統一

SQL語言集數據定義語言DDL、數據操縱語言DML、數據控制語言DCL的功能於一體,語言風格統一,可以獨立完成資料庫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動,包括定義關系模式、錄入數據以建立資料庫、查詢、更新、維護、資料庫重構、資料庫安全性控制等一系列操作要求,這就為資料庫應用系統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例如用戶在資料庫投入運行後,還可根據需要隨時地逐步地修改模式,並不影響資料庫的運行,從而使系統具有良好的可擴充性。

2、高度非過程化

非關系數據模型的數據操縱語言是面向過程的語言,用其完成某項請求,必須指定存取路徑。而用SQL語言進行數據操作,用戶只需提出「做什麼」,而不必指明「怎麼做」,因此用戶無需了解存取路徑,存取路徑的選擇以及SQL語句的操作過程由系統自動完成。這不但大大減輕了用戶負擔,而且有利於提高數據獨立性。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SQL語言採用集合操作方式,不僅查找結果可以是元組的集合,而且一次插入、刪除、更新操作的對象也可以是元組的集合。

非關系數據模型採用的是面向記錄的操作方式,任何一個操作其對象都是一條記錄。例如查詢所有平均成績在80分以上的學生姓名,用戶必須說明完成該請求的具體處理過程,即如何用循環結構按照某條路徑一條一條地把滿足條件的學生記錄讀出來。

4、以同一種語法結構提供兩種使用方式

SQL語言既是自含式語言,又是嵌入式語言。

作為自含式語言,它能夠獨立地用於聯機交互的使用方式,用戶可以在終端鍵盤上直接鍵入SQL命令對資料庫進行操作。作為嵌入式語言,SQL語句能夠嵌入到高級語言(例如C、PB)程序中,供程序員設計程序時使用。而在兩種不同的使用方式下,SQL語言的語法結構基本上是一致的。這種以統一的語法結構提供兩種不同的使用方式的作法,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與方便性。

Ⅲ sql語言是什麼語言

SQL語言分為五大類:
DDL(數據定義語言) - Create、Alter、Drop 這些語句自動提交,無需用Commit提交。(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DQL(數據查詢語言) - Select 查詢語句不存在提交問題。
DML(數據操縱語言) - Insert、Update、Delete 這些語句需要Commit才能提交。(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DTL(事務控制語言) - Commit、Rollback 事務提交與回滾語句。
DCL(數據控制語言) - Grant、Revoke 授予許可權與回收許可權語句。

Ⅳ SQL是一種什麼樣的語言

SQL(結構化查詢語言)是一種特定目的編程語言,用於管理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或在關系流數據管理系統中進行流處理。
SQL基於關系代數和元組關系演算,包括一個數據定義語言和數據操縱語言。SQL的范圍包括數據插入、查詢、更新和刪除,資料庫模式創建和修改,以及數據訪問控制。盡管SQL經常被描述為,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聲明式編程,但是其也含有過程式編程的元素。

Ⅳ SQL語言是什麼意思

SQL全稱是「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最早的是IBM的聖約瑟研究實驗室為其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SYSTEM R開發的一種查詢語言,它的前身是SQUARE語言。SQL語言結構簡潔,功能強大,簡單易學,所以自從IBM公司1981年推出以來,SQL語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今無論是像Oracle ,Sybase,Informix,SQL server這些大型的資料庫管理系統,還是像Visual Foxporo,PowerBuilder這些微機上常用的資料庫開發系統,都支持SQL語言作為查詢語言。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包含4個部分:

數據查詢語言DQL-Data Query Language SELECT
數據操縱語言DQ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INSERT, UPDATE, DELETE
數據定義語言DQ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CREATE, ALTER, DROP
數據控制語言DQL-Data Control Language COMMIT WORK, ROLLBACK WORK

SQL的歷史

在70年代初,E.E.Codd首先提出了關系模型。70年代中期,IBM公司在研製 SYSTEM R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中研製了SQL語言,最早的SQL語言(叫SEQUEL2)是在1976 年 11 月的IBM Journal of R&D上公布的。

1979年ORACLE公司首先提供商用的SQL,IBM公司在DB2 和SQL/DS資料庫系統中也實現了SQL。

1986年10月,美國ANSI採用SQL作為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標准語言(ANSI X3. 135-1986),後為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採納為國際標准。

1989年,美國ANSI採納在ANSI X3.135-1989報告中定義的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的SQL標准語言,稱為ANSI SQL 89, 該標准替代ANSI X3.135-1986版本。該標准為下列組織所採納:

●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為ISO 9075-1989報告「Database Language SQL With Integrity Enhancement」
● 美國聯邦政府,發布在The 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 Publication(FIPS PUB)127

目前,所有主要的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支持某些形式的SQL語言, 大部分資料庫打算遵守ANSI SQL89標准。

SQL的優點

SQL廣泛地被採用正說明了它的優點。它使全部用戶,包括應用程序員、DBA管理員和終端用戶受益非淺。

(1) 非過程化語言

SQL是一個非過程化的語言,因為它一次處理一個記錄,對數據提供自動導航。SQL允許用戶在高層的數據結構上工作,而不對單個記錄進行操作,可操作記錄集。所有SQL 語句接受集合作為輸入,返回集合作為輸出。SQL的集合特性允許一條SQL語句的結果作為另一條SQL語句的輸入。 SQL不要求用戶指定對數據的存放方法。 這種特性使用戶更易集中精力於要得到的結果。所有SQL語句使用查詢優化器,它是RDBMS的一部分,由它決定對指定數據存取的最快速度的手段。查詢優化器知道存在什麼索引,哪兒使用合適,而用戶從不需要知道表是否有索引,表有什麼類型的索引。

(2) 統一的語言

SQL可用於所有用戶的DB活動模型,包括系統管理員、資料庫管理員、 應用程序員、決策支持系統人員及許多其它類型的終端用戶。基本的SQL 命令只需很少時間就能學會,最高級的命令在幾天內便可掌握。 SQL為許多任務提供了命令,包括:

● 查詢數據
● 在表中插入、修改和刪除記錄
● 建立、修改和刪除數據對象
● 控制對數據和數據對象的存取
● 保證資料庫一致性和完整性

以前的資料庫管理系統為上述各類操作提供單獨的語言,而SQL 將全部任務統一在一種語言中。

(3) 是所有關系資料庫的公共語言

由於所有主要的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都支持SQL語言,用戶可將使用SQL的技能從一個RDBMS轉到另一個。所有用SQL編寫的程序都是可以移植的。

Ⅵ SQL語言是什麼語言

SQL是資料庫,而不是什麼語言,至於你用什麼語言開發軟體程序會用到這資料庫,就是什麼語言。

Ⅶ 關系資料庫的標准語言是

三、關系資料庫的標准語言———SQL
1.SQL概述SQL的英語名稱是結構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實際上它的功能包括查詢(Query)、操縱(Manipulation)、定義(Definition)和控制(Control)四個方面,是一個綜合的、通用的、功能極強的關系資料庫語言。SQL支持資料庫的三級模式結構。
2.SQL的數據定義功能SQL的數據定義功能包括三部分:
定義基本表,定義視圖和定義索引。它們是:CREATE TABLE CREATE VIEW CREATE INDEX DROP TABLE DROP VIEW DROP INDEX SQL的數據定義功能可用於定義和修改模式(如基本表),定義外模式(如視圖)和內模式(如索引)。
3.基本表的定義與刪除定義基本表的語句格式為:
CREATE TABLE表名 (列名1 類型[NOT NULL]
[,列名2類型[NOT NULL]]…)[其他參數];其中,任選項「其它參數」是與物理存儲有關的參數。根據具體系統的不同而不同。刪除基本表的語句為:DROP TABLE表名;刪除索引的語句為:DROP INDEX索引名;刪除索引的同時把有關索引的描述也從數據字典中刪去。但表的內涵仍存在且其數據外延內容不變。把一個基本表的定義連同表上所有的記錄、索引以及由此基本表導出的所有視圖全部都刪除,並釋放相應的存儲空間。
4.索引的建立與刪除對一個基本表,可以根據應用環境的需要建立若干索引,以提供多種存取方式。通常,索引的建立和刪除由DBA或表的主人(即建立表的人)負責。用戶不必也不能在存取數據時選擇索引。存取路徑的選擇由系統自動進行。索引的描述存放在數據字典中。建立索引的語句格式為:
CREATE[UNIQUE] INDEX索引名ON基本表名(列名[次序][,列名[次序]]…)[其他參數];這里的任選項———其他參數是與物理存儲有關的參數。索引可以建在一列或幾列上。圓括弧內是索引列的順序說明表。其中的任選項———次序,指定了索引值排序的次序。可取ASC(升序)或DESC(降序)。預設值為升序。UNIQUE表示每一索引值只對應唯一的數據記錄。
5.SQL的數據操縱功能SQL的數據操縱功能包括SELECT,INSERT,DELETE和UPDATE四個語句,即檢索和更新(包括增、刪、改)兩部分工能。檢索就是查詢。
SQL更新語句SQL的更新語句包括修改,刪除和插入三類語句。
①修改(UPDATE)(亦稱為更新)修改語句的一般格式為:
UPDATE表名SET欄位=表達式[,欄位=表達式]…[WHERE謂詞];修改指定表中滿足謂詞(或條件)的元組,把這些元組按SET子句中的表達式修改相應屬性或欄位上的值。
②刪除(DELETE)刪除語句一般格式為:
DELETE FROM表名[WHERE謂詞];從指定表中刪除滿足謂詞的那些記錄。沒有WHERE子句時表示刪去此表中的全部記錄,但此表的定義仍在數據字典中,只是一個空表。DELETE只對表外延操作,不對內涵操作。
③插入(INSERT)插入語句的一般格式為:
INSERT INTO表名[(欄位名[,欄位名]…)]
valueS(常量[,常量]…);或INSERTINTO表名[(欄位名[,欄位名]…)]
子查詢;第一種格式把一個新記錄插入指定的表中。第二種格式把子查詢的結果插入表中。若表中有些欄位在插入語句中沒有出現,則這些欄位上的值取空值NULL。當然在表定義中說明了NOT NULL的欄位在插入時不能取NULL。若插入語句中沒有指出欄位名,則新記錄必須在每個欄位上均有值6.視圖視圖是從一個或幾個基本表(或視圖)導出的表。某一用戶可以定義若干視圖。因此對某一用戶而言,按ANSI/SPARC報告的觀點,他的外模式是由若干基本表和若干視圖組成的。視圖和基本表不同,視圖是一個虛表,即視圖所對應的數據不實際存儲在資料庫中,資料庫中只存儲視圖的定義(存在數據字典中)。視圖一經定義就可以和基本表一樣被查詢、被刪除(DROP),也可以用來定義新的視圖,但更新(增、刪、改)操作將有一定限制。視圖可以理解成一個資料庫,只有內涵保存在資料庫字典中,而無外延存儲;其外延是在使用時動態地生成的或計算出來的。
(1)視圖的定義與刪除SQL建立視圖的語句格式為:
CREATE VIEW視圖名[(欄位名[,欄位名]…)]
AS子查詢[WITH CHECK OPTION謂詞];視圖可以刪除,語句格式為:
DROP VIEW視圖名;視圖的定義就從數據字典中刪除。由此視圖導出的其它視圖也將自動被刪除。若導出此視圖的基本表刪除了,則此視圖也將自動刪除。
(2)視圖的查詢語句視圖定義後,用戶可以如同基本表那樣對視圖查詢。
(3)視圖的更新語句對視圖的更新最終要轉換成對基本表的更新(這里的更新,指INSERT,UPDATE和DELETE三類操作)。在關系資料庫中,並非所有的視圖都是可更新的,也就是說,有些視圖的更新不能唯一地有意義地轉換成對基本表的更新。
(4)視圖的優點視圖的概念具有很多優點,主要有:
(1)視圖對於資料庫的重構造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邏輯獨立性;(2)簡化了用戶觀點;(3)視圖機制使不同的用戶能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同一數據;(4)視圖機制對機密數據提供了自動的安全保護功能。
7.SQL的數據控制功能SQL數據控制功能是指控制用戶對數據的存取權力。某個用戶對某類數據具有何種操作權力是由DBA決定的。這是個政策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功能是保證這些決定的執行。為此它必須能:
(1)把授權的決定告知系統,這是由SQL的GRANT和REVOKE語句來完成的。
(2)把授權的結果存入數據字典。
(3)當用戶提出操作請求時,根據授權情況進行檢查,以決定是執行操作請求還是拒絕之。授權語句的一般格式為:GRANT權力[,權力]…[ON對象類型對象名] TO用戶[,用戶]…,[WITH GRANT OPTION];對不同類型的操作對象可有不同的操作權力。
(1)對基本表、視圖及其欄位的操作權力有查詢、插入、更新、刪除以及它們的總和ALL PRIVILEGE。
(2)對基本表的操作權力還有修改(ALTER)和建立索引(INDEX)。
(3)對資料庫的操作權力有建立表(CREATETAB)。某用戶有了此權力就可以使用Create table建立基本表。稱他為表的主人,擁有對此表的一切操作權力。
(4)對表空間的權力有使用(USE)資料庫空間存儲基本表的權力。
(5)系統權力有建立新資料庫(CREATEDBA)的權力。GRANT語句中的任選項WITH GRANT OPTION的作用是使獲得某種權力的用戶可以把權力再授予別的用戶。
8.嵌入式SQL把SQL嵌入主語言使用時必須解決三個問題:
(1)區分SQL語句與主語言語句。這是通過在所有的SQL語句前加前綴EXEC SQL來解決的。SQL語句結束標志隨主語言不同而不同,如PL/1用分號(;),COBOL用EMD-EXEC來表示。SQL語句首先由預編譯程序加以處理,轉換為主語言編譯程序能夠識別的形式,然後交主語言編譯程序進一步處理。
(2)資料庫工作單元和程序工作單元之間的通信。SQL語句中可以使用主語言的程序變數(簡稱主變數),這些變數名前加冒號(:)作標志,以區別地欄位名,程序中使用的任何錶(基本表或視圖)都要用EXEC SQL DECLARE語句加以說明。一則使程序更加清晰,二則使預編譯程序能作某些語法檢查。SQL語句執行後,系統要反饋給應用程序若干信息,這些信息送到SQL的通信區SQL CA。SQL CA用語句EXEC SQL INCLUDE加以定義。在SQL CA中有一個狀態指示欄位SQL CODE。當SQL CODE為零時,表示SQL語句執行成功,否則返回一個錯誤代碼(負值)或警告信息(正值)。程序員應該在每個SQL語句之後測試SQL CODE的值,以便處理各種情況。
(3)一個SQL語句原則上可產生或處理一組記錄,而主語言一次只能處理一個記錄,為此必須協調兩種處理方式。這是用游標(Cursor)來解決的。下面首先討論不需要游標的DML語句,然後討論使用游標的DML語句。
9.不用游標的DML語句不需要游標的DML語句有:查詢結果為單記錄的SELECT語句UPDATE(除了CURRENT形式的UPDATE)語句DELETE(除了CURRENT形式的DELETE)語句INSERT語句(1)查詢結果為單記錄的SELECT語句這類語句的一般格式是:(主語言為PL/1)EXEC SQL SELECT目標列INTO主變數[空值標志]FROM基本表(或視圖)[WHERE條件表達式];SELECT語句從資料庫中找到符合條件的記錄,把結果放到主變數中。(2)UPDATE語句(3)DELETE語句(4)INSERT語句
10.使用游標的DML語句一般情況下SELECT語句的查詢結果是記錄的集合而不是單個記錄,為此需要用游標機製作為橋梁,把集合操作轉換為單記錄處理。與游標有關的語句有四個:
(1)定義游標。游標是與某一查詢結果相聯系的符號名。用DECLARE語句定義。這是一個說明語句。與游標相對應的SELECT語句這時並不執行。
(2)打開(OPEN)游標。打開游標語句使游標處於活動狀態。與游標相應的查詢語句被執行。游標指向查詢結果集中的第一個記錄之前。
(3)推進(FETCH)游標。把游標向前推進一個記錄,並把游標指向的當前記錄中的欄位值取出,放到INTO子句後相應的主變數中。FETCH語句常常用於循環,以藉助主語言功能逐一處理結果集中的數據。
(4)關閉(CLOSE)游標。關閉游標,使它不再和原來的查詢結果相聯系。關閉了的游標可以再次被打開,與新的查詢結果集相聯系。使用CURRENT形式的UPDATE和刪除語句應注意:
(1)若游標定義中的SELECT語句帶有UNION或ORDER BY子句,或者這個SELECT語句相當於定義了一個不可更新的視圖,則不能用這兩個更新語句。
(2)若使用CURRENT形式的UPDATE語句,則游標定義中要包括FOR UPDATE子句,指出更新的欄位(SET子句中使用的欄位)。因此,游標定義語句的一般格式為:EXEC SQL DECLARE游標名CURSOR FOR子查詢UNION子查詢…[FOR UPDATE OF欄位名[,欄位名]…|ORDER-BY-子句];11.SQL的事務處理功能(1)事務處理的概述所謂事務(Transaction)是指一系列動作的組合,這些動作被當作一個整體來處理。這些動作或者相繼都被執行,或者什麼也不做。在資料庫中,一個動作是指一個SQL語句。事務是一組SQL語句組成的一個邏輯單位。要麼這些SQL語句全部被按順序正確執行,要麼在某SQL語句執行失敗時,按照用戶要求,取消已執行的SQL語句對資料庫中數據的修改。或者要麼事務中SQL語句都被正確執行,完成該事務對資料庫中數據的所有操作;或者要麼相當於一條SQL語句也未執行,資料庫數據未做任何改動。
(2)SQL語言的事務處理語句SQL語言有3條語句用於事務處理,它們是:
(1)Commit語句,對於正確執行了的事務進行提交,進行提交即對資料庫中數據的修改永久化。同時還釋放事務和封鎖,標志該事務結束。
(2)Save point語句,定義事務中的一個回滾保留點,它是事務恢復時的一個標記點。
(3)rollback語句,無論事務執行的當前位置在哪裡,該語句的執行要麼取消事務執行以來對資料庫的全部修改,要麼取消至某個指定回滾點後對資料庫的全部修改。釋放自保留點之後的全部表或行的封鎖(沒有保留點,相當於回滾到事務開始處,終止該事務)。事務的恢復(回滾)是根據事務執行前保存下的當時資料庫狀態來實現的。一遇到rollback語句,就將資料庫中數據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相當於撤消事務中已執行了的SQL語句。

Ⅷ SQL 語言是資料庫查詢語言

都不對,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前三個字母全稱是【結構化查詢語言】。
資料庫的發展經歷過三個曾次:網狀資料庫,層次資料庫,關系資料庫。而sql則是在關系資料庫中發揚光大的。

Ⅸ 一,什麼是SQL語言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結構化查詢語言。SQL語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種資料庫建立聯系,進行溝通。按照ANSI(美國國家標准協會)的規定,SQL被作為關系型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標准語言。SQL語句可以用來執行各種各樣的操作,例如更新資料庫中的數據,從資料庫中提取數據等。絕大多數流行的關系型資料庫管理系統都採用了SQL語言標准。雖然很多資料庫都對SQL語句進行了再開發和擴展,但是包括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Create,以及Drop在內的標準的SQL命令仍然可以被用來完成幾乎所有的資料庫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