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 sql
SQL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SQL全稱是「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資料庫中使用的標准數據查詢語言,IBM公司最早使用在其開發的資料庫系統中,1986年10月,美國ANSI對SQL進行規范後作為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標准語言(ANSI X3. 135-1986),1987年得到國際標准化組織的支持成為國際標准。不過各種通行的資料庫系統在實現過程中都對SQL規范作了某些擴充,所以實際上不同的資料庫系統的SQL語言不能完全相互通用。
SQL是高級的非過程化編程語言,允許用戶在高層數據結構上工作。他不要求用戶指定對數據的存放方法,也不需要用戶了解具體的數據存放方式,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層結構的不同資料庫系統可以使用相同的SQL語言作為數據輸入與管理的介面。它以記錄集合作為操縱對象,所有SQL語句接受集合作為輸入,返回集合作為輸出,這種集合特性允許一條SQL語句的輸出作為另一條SQL語句的輸入,所以SQL語言可以嵌套,這使他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強大的功能,在多數情況下,在其他語言中需要一大段程序實現的一個單獨事件只需要一個SQL語句就可以達到目的,這也意味著用SQL語言可以寫出非常復雜的語句。
SQL同時也是資料庫文件格式的擴展名。
SQL語言包含4個部分:
數據查詢語言(SELECT語句)
數據操縱語言(INSERT, UPDATE, DELETE語句)
數據定義語言(如CREATE, DROP等語句)
數據控制語言(如COMMIT, ROLLBACK等語句)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SQL"
參考文獻:http://zh.wikipedia.org/wiki/SQL
⑵ SQL中的模式到底是個什麼概念
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內模式。
外模式處於用戶級,也稱為用戶視圖(VIEW),它最接近用戶,是單個用戶看到並獲准使用的那部分數據的邏輯結構;概念模式是對資料庫所有用戶的數據的整體邏輯描述,包括邏輯記錄類型和記錄之間的關系;內模式處於物理級,又稱為存儲模式。
⑶ SQL Server的SQL是什麼意思,是什麼單詞的縮寫
SQL是Structured
Quevy
Language(結構化查詢語言)的縮寫。SQL是專為資料庫而建立的操作命令集,是一種功能齊全的資料庫語言。在使用它時,只需要發出「做什麼」的命令,「怎麼做」是不用使用者考慮的。SQL功能強大、簡單易學、使用方便,已經成為了資料庫操作的基礎,並且現在幾乎所有的資料庫均支持SQL。
<br>
##1
二、SQL資料庫數據體系結構
<br>
SQL資料庫的數據體系結構基本上是三級結構,但使用術語與傳統關系模型術語不同。在SQL中,關系模式(模式)稱為「基本表」(base
table);存儲模式(內模式)稱為「存儲文件」(stored
file);子模式(外模式)稱為「視圖」(view);元組稱為「行」(row);屬性稱為「列」(column)。名稱對稱如^00100009a^:
<br>
##1
三、SQL語言的組成
<br>
在正式學習SQL語言之前,首先讓我們對SQL語言有一個基本認識,介紹一下SQL語言的組成:
<br>
1.一個SQL資料庫是表(Table)的集合,它由一個或多個SQL模式定義。
<br>
2.一個SQL表由行集構成,一行是列的序列(集合),每列與行對應一個數據項。
<br>
3.一個表或者是一個基本表或者是一個視圖。基本表是實際存儲在資料庫的表,而視圖是由若干基本表或其他視圖構成的表的定義。
<br>
4.一個基本表可以跨一個或多個存儲文件,一個存儲文件也可存放一個或多個基本表。每個存儲文件與外部存儲上一個物理文件對應。
<br>
5.用戶可以用SQL語句對視圖和基本表進行查詢等操作。在用戶角度來看,視圖和基本表是一樣的,沒有區別,都是關系(表格)。
<br>
6.SQL用戶可以是應用程序,也可以是終端用戶。SQL語句可嵌入在宿主語言的程序中使用,宿主語言有FORTRAN,COBOL,PASCAL,PL/I,C和Ada語言等。SQL用戶也能作為獨立的用戶介面,供交互環境下的終端用戶使用。
<br>
##1
四、對資料庫進行操作
<br>
SQL包括了所有對資料庫的操作,主要是由4個部分組成:
<br>
1.數據定義:這一部分又稱為「SQL
DDL」,定義資料庫的邏輯結構,包括定義資料庫、基本表、視圖和索引4部分。
<br>
2.數據操縱:這一部分又稱為「SQL
DML」,其中包括數據查詢和數據更新兩大類操作,其中數據更新又包括插入、刪除和更新三種操作。
<br>
3.數據控制:對用戶訪問數據的控制有基本表和視圖的授權、完整性規則的描述,事務控制語句等。
<br>
4.嵌入式SQL語言的使用規定:規定SQL語句在宿主語言的程序中使用的規則。
<br>
下面我們將分別介紹:
<br>
##2
(一)數據定義
<br>
SQL數據定義功能包括定義資料庫、基本表、索引和視圖。
<br>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SQL所提供的基本數據類型:(如^00100009b^)
<br>
1.資料庫的建立與刪除
<br>
(1)建立資料庫:資料庫是一個包括了多個基本表的數據集,其語句格式為:
<br>
CREATE
DATABASE
<資料庫名>
〔其它參數〕
<br>
其中,<資料庫名>在系統中必須是唯一的,不能重復,不然將導致數據存取失誤。〔其它參數〕因具體資料庫實現系統不同而異。
<br>
例:要建立項目管理資料庫(xmmanage),其語句應為:
<br>
CREATE
DATABASE
xmmanage
<br>
(2)
資料庫的刪除:將資料庫及其全部內容從系統中刪除。
<br>
其語句格式為:DROP
DATABASE
<資料庫名>
<br>
例:刪除項目管理資料庫(xmmanage),其語句應為:
<br>
DROP
DATABASE
xmmanage
<br>
2.基本表的定義及變更
<br>
本身獨立存在的表稱為基本表,在SQL語言中一個關系唯一對應一個基本表。基本表的定義指建立基本關系模式,而變更則是指對資料庫中已存在的基本表進行刪除與修改。
<br>
……<br>
⑷ sql 語言中,模式是什麼意思
模式(schema) 是 資料庫體系結構中的一個節點
對於 SQL Server 資料庫來說。
訪問具體的一個表,可以由 4個部分組成
分別為 伺服器名, 資料庫名,模式名,表名。
對於訪問本地的資料庫
因為 伺服器已經連接上了,因此不用指定
資料庫名,通過 use 資料庫名 指定了
模式名,如果不指定的話, 資料庫 默認使用 dbo 模式。
對於訪問鏈接伺服器。
鏈接伺服器名.資料庫名.模式名.表名
模式(schema) 是用於 在一個 大項目中的 各個 小項目
每個 小項目的表, 放在 各自的 模式(schema) 下面.
這樣, 遇到 小項目裡面. 有 相同名字的 表的話, 不會發生沖突.
例如一個 公司的 系統.
裡面分2個 子系統, 分別為 財務系統 和 人力資源系統.
這2個 子系統, 共用一個資料庫
.
那麼 財務系統的表, 可以放在 財務的 模式(schema).
人力資源系統的表,放在 人力資源系統的模式裡面。
這2個 子系統, 能夠 互相訪問 對方的表
但是又不因為 表重名 的問題,影響對方。
⑸ sql是什麼意思
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簡稱SQL,是一種特殊目的的編程語言,是一種資料庫查詢和程序設計語言,用於存取數據以及查詢、更新和管理關系資料庫系統。
結構化查詢語言是高級的非過程化編程語言,允許用戶在高層數據結構上工作。它不要求用戶指定對數據的存放方法,也不需要用戶了解具體的數據存放方式。
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層結構的不同資料庫系統,可以使用相同的結構化查詢語言作為數據輸入與管理的介面。結構化查詢語言語句可以嵌套,這使它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強大的功能。
用途:更新表中原有數據
單獨使用,使用where匹配欄位。
例:
「Person」表中的原始數據:
LastName FirstName Address City。
Nilsen Fred Kirkegt 56 Stavanger。
Rasmussen Storgt 67。
運行下面的SQL將Person表中LastName欄位為」Rasmussen」的FirstName更新為」Nina」。
UPDATE Person SET FirstName = 'Nina' WHERE LastName = 'Rasmus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