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sql自動縮進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sql自動縮進

發布時間: 2022-10-22 20:12:43

『壹』 有沒有縮進方式看sql語句的編輯器

查詢分析器上面有個增加或減少縮進的,不過不會把長的SQL自動分行,只是減少語句和分析器邊框的距離而已~~~~~~不像PL/SQL

『貳』 從哪些方面,sql語句性能如何分析

一段SQL代碼寫好以後,可以通過查看SQL的執行計劃,初步預測該SQL在運行時的性能好壞,尤其是在發現某個SQL語句的效率較差時,我們可以通過查看執行計劃,分析出該SQL代碼的問題所在。

1、 打開熟悉的查看工具:PL/SQL Developer。
在PL/SQL Developer中寫好一段SQL代碼後,按F5,PL/SQL Developer會自動打開執行計劃窗口,顯示該SQL的執行計劃。

2、 查看總COST,獲得資源耗費的總體印象
一般而言,執行計劃第一行所對應的COST(即成本耗費)值,反應了運行這段SQL的總體估計成本,單看這個總成本沒有實際意義,但可以拿它與相同邏輯不同執行計劃的SQL的總體COST進行比較,通常COST低的執行計劃要好一些。

3、 按照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的方法,了解執行計劃的執行步驟
執行計劃按照層次逐步縮進,從左至右看,縮進最多的那一步,最先執行,如果縮進量相同,則按照從上而下的方法判斷執行順序,可粗略認為上面的步驟優先執行。每一個執行步驟都有對應的COST,可從單步COST的高低,以及單步的估計結果集(對應ROWS/基數),來分析表的訪問方式,連接順序以及連接方式是否合理。

4、 分析表的訪問方式
表的訪問方式主要是兩種:全表掃描(TABLE ACCESS FULL)和索引掃描(INDEX SCAN),如果表上存在選擇性很好的索引,卻走了全表掃描,而且是大表的全表掃描,就說明表的訪問方式可能存在問題;若大表上沒有合適的索引而走了全表掃描,就需要分析能否建立索引,或者是否能選擇更合適的表連接方式和連接順序以提高效率。

5、 分析表的連接方式和連接順序
表的連接順序:就是以哪張表作為驅動表來連接其他表的先後訪問順序。
表的連接方式:簡單來講,就是兩個表獲得滿足條件的數據時的連接過程。主要有三種表連接方式,嵌套循環(NESTED LOOPS)、哈希連接(HASH JOIN)和排序-合並連接(SORT MERGE JOIN)。我們常見得是嵌套循環和哈希連接。
嵌套循環:最適用也是最簡單的連接方式。類似於用兩層循環處理兩個游標,外層游標稱作驅動表,Oracle檢索驅動表的數據,一條一條的代入內層游標,查找滿足WHERE條件的所有數據,因此內層游標表中可用索引的選擇性越好,嵌套循環連接的性能就越高。
哈希連接:先將驅動表的數據按照條件欄位以散列的方式放入內存,然後在內存中匹配滿足條件的行。哈希連接需要有合適的內存,而且必須在CBO優化模式下,連接兩表的WHERE條件有等號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哈希連接在表的數據量較大,表中沒有合適的索引可用時比嵌套循環的效率要高。

『叄』 SQL server中的char(10),nchar(10),varchar(10),nvarchar(10)分別是什麼意思

首先,帶n的和不帶n的,只是輸入字元的全形和半形占字元的問題。
char(10)是固定10個字元位子,比如你輸入2個字元,它返回的還是10個字元,多餘的8個字元用空格代替了。
varchar(10)是自動縮進,比如你輸入2個字元,它返回的就是兩個字元

『肆』 sql執行計劃怎麼看

打開PL/SQL Developer軟體,請確保plsql能夠成功連接到一個oracle資料庫

在PL/SQL Developer中寫好一段SQL代碼,按F5,或者點擊「執行執行計劃」圖標,PL/SQL Developer會自動打開執行計劃窗口,顯示該SQL的執行計劃。

可以看到窗口上方是sql語句,下方顯示執行計劃表格。表格的列主要包含描述、用戶、對象、成本花費、IO開銷等,表格,當然表格列還可以自定義。表格的行包含了查詢邏輯的執行順序和各個步驟信息。

執行計劃表格內容的執行順序是:按照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的步驟執行,具體是指執行計劃按照層次逐步縮進,從左至右看,縮進最多的那一步最先執行,如果縮進量相同,則按照從上而下的方法判斷執行順序。

通過查看執行計劃表格的cost列,即成本花費能夠知道哪個步驟花費的成本高,通過查看執行計劃表格的行中的objectname列,能夠知道是否使用到表中的索引。

『伍』 在sql server2008中怎樣設置自動縮進

--2.滑鼠右擊【SQL Server 代理】,選擇【啟動(S)】,如已啟動,可以省略此步驟; --3.展開【SQL Server 代理】列表,右擊【作業】--【新建作業】; --3.1 在【常規】選項卡中:

『陸』 為什麼SQL語句中不提倡用Tab字元

當你執行SQL之後會自動變得美觀易讀的

『柒』 怎麼使SQL資料庫中的字元段落之間首行縮進

SQL只是用來存儲的,縮進用樣式控制 答案補充 你存在資料庫里的是什麼東西? 你怎麼區分存的段落,SQL只是用來存儲的,你要顯示在網頁上縮進,就要用HTML標簽+樣式進行控制
<p style="line-height: 24px;text-indent: 2em">段落1段落1段落1段落1段落1段落1</p>
<p style="line-height: 24px;text-indent: 2em">段落2段落2段落2段落2段落2段落2</p>
就存上面這種格式 答案補充 原來存的都是HTML格式,取出來直接用就行了,SQL是沒辦法給你管什麼縮進的

『捌』 plsql怎麼查看sql執行計劃

  • 打開PL/SQL Developer軟體,請確保plsql能夠成功連接到一個oracle資料庫。

  • 通過查看執行計劃表格的cost列,即成本花費能夠知道哪個步驟花費的成本高,通過查看執行計劃表格的行中的objectname列,能夠知道是否使用到表中的索引。

『玖』 請教寫sql代碼時,縮進格式的規范問題

有多種風格,但有一個基本點:增強可讀性。

縮進是一種重要的格式化,所有格式化(換行、關鍵字大寫、運算符前後加空格、。。。)都是這個目的。

附註:
A)分隔符【,】寫在前,是為了復制、刪除方便;
B )子查詢縮進多少,AND是否縮進等,則取決於個人的目的。
當然,縮進過多會影響頁面空間。所以,我個人是只喜歡縮進一個TAB。

『拾』 如何測試sql語句性能,提高執行效率,sql2008

一段SQL代碼寫好以後,可以通過查看SQL的執行計劃,初步預測該SQL在運行時的性能好壞,尤其是在發現某個SQL語句的效率較差時,我們可以通過查看執行計劃,分析出該SQL代碼的問題所在。 1、 打開熟悉的查看工具:PL/SQL Developer。 在PL/SQL Developer中寫好一段SQL代碼後,按F5,PL/SQL Developer會自動打開執行計劃窗口,顯示該SQL的執行計劃。 2、 查看總COST,獲得資源耗費的總體印象 一般而言,執行計劃第一行所對應的COST(即成本耗費)值,反應了運行這段SQL的總體估計成本,單看這個總成本沒有實際意義,但可以拿它與相同邏輯不同執行計劃的SQL的總體COST進行比較,通常COST低的執行計劃要好一些。 3、 按照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的方法,了解執行計劃的執行步驟 執行計劃按照層次逐步縮進,從左至右看,縮進最多的那一步,最先執行,如果縮進量相同,則按照從上而下的方法判斷執行順序,可粗略認為上面的步驟優先執行。每一個執行步驟都有對應的COST,可從單步COST的高低,以及單步的估計結果集(對應ROWS/基數),來分析表的訪問方式,連接順序以及連接方式是否合理。 4、 分析表的訪問方式 表的訪問方式主要是兩種:全表掃描(TABLE ACCESS FULL)和索引掃描(INDEX SCAN),如果表上存在選擇性很好的索引,卻走了全表掃描,而且是大表的全表掃描,就說明表的訪問方式可能存在問題;若大表上沒有合適的索引而走了全表掃描,就需要分析能否建立索引,或者是否能選擇更合適的表連接方式和連接順序以提高效率。 5、 分析表的連接方式和連接順序 表的連接順序:就是以哪張表作為驅動表來連接其他表的先後訪問順序。 表的連接方式:簡單來講,就是兩個表獲得滿足條件的數據時的連接過程。主要有三種表連接方式,嵌套循環(NESTED LOOPS)、哈希連接(HASH JOIN)和排序-合並連接(SORT MERGE JOIN)。我們常見得是嵌套循環和哈希連接。 嵌套循環:最適用也是最簡單的連接方式。類似於用兩層循環處理兩個游標,外層游標稱作驅動表,Oracle檢索驅動表的數據,一條一條的代入內層游標,查找滿足WHERE條件的所有數據,因此內層游標表中可用索引的選擇性越好,嵌套循環連接的性能就越高。 哈希連接:先將驅動表的數據按照條件欄位以散列的方式放入內存,然後在內存中匹配滿足條件的行。哈希連接需要有合適的內存,而且必須在CBO優化模式下,連接兩表的WHERE條件有等號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哈希連接在表的數據量較大,表中沒有合適的索引可用時比嵌套循環的效率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