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sql 取身份證籍貫
declare @i int
set @i=1
xunhuan:
declare @jg varchar(50)
set @jg=(select 籍貫 from A where ID=@i)
update B set 籍貫=@jg where ID=@i
set @i=@i+1
if @i<100 --這里就看你有多少個ID人物了
goto xunhuan
Ⅱ 什麼是籍貫啊!
籍貫就是你的出生地,比如你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那麼黑龍江哈爾濱就是你的籍貫。
Ⅲ 籍貫是什麼意思,出生是什麼意思
籍貫地編碼指身份證的前6位;出生編碼是身份證的最後4位。
公民身份號碼是由17位數字碼和1位校驗碼組成。排列順序從左至右分別為:6位地址碼,8位出生日期碼,3位順序碼和1位校驗碼。
地址碼和出生日期碼很好理解,順序碼表示在同一地址碼所標識的區域范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編定的順序號,順序碼的奇數分配給男性,偶數分配給女性。
(3)sql身份證籍貫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居民身份證號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 11643-1999〗中有關公民身份號碼的規定,公民身份號碼是特徵組合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組成。
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是國家法定的證明公民個人身份的有效證件。
一、結構和形式
1.號碼的結構
公民身份號碼是特徵組合碼,由十七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校驗碼組成。排列順序從左至右依次為:六位數字地址碼,八位數字出生日期碼,三位數字順序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
2.地址碼
表示編碼對象常住戶口所在縣(市、旗、區)的行政區劃代碼,按GB/T2260的規定執行。
3.出生日期碼
表示編碼對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規定執行,年、月、日代碼之間不用分隔符。
4.順序碼
表示在同一地址碼所標識的區域范圍內,對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編定的順序號,順序碼的奇數分配給男性,偶數分配給女性。
5.校驗碼
根據前面十七位數字碼,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驗碼計算出來的檢驗碼。
二、地址碼
1、華北地區:北京市|110000,天津市|120000,河北省|130000,山西省|140000,內蒙古自治區|150000;
2、東北地區:遼寧省|210000,吉林省|220000,黑龍江省|230000;
3、華東地區:上海市|310000,江蘇省|320000,浙江省|330000,安徽省|340000,福建省|350000,江西省|360000,山東省|370000;
4、華中地區:河南省|410000,湖北省|420000,湖南省|430000;
5、華南地區:廣東省|440000,廣西壯族自治區|450000,海南省|460000;
6、西南地區:四川省|510000,貴州省|520000,雲南省|530000,西藏自治區|540000,重慶市|500000;
7、西北地區:陝西省|610000,甘肅省|620000,青海省|630000,寧夏回族自治區|64000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50000;
8、特別地區:台灣地區(886)|710000,香港特別行政區(852)|810000,澳門特別行政區(853)|820000。
中國大陸居民身份證號碼中的地址碼的數字編碼規則為: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級市、自治州、盟及國家直轄市所屬市轄區和縣的匯總碼)。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轄市;21-50表示地區(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縣(市轄區、縣級市、旗)。01-18表示市轄區或地區(自治州、盟)轄縣級市;21-80表示縣(旗);81-99表示省直轄縣級市。
Ⅳ 籍貫是什麼意思怎麼填
籍貫是什麼意思怎麼填
籍貫是什麼意思怎麼填,不管是在我們的學生時代還是步入職場,都需要我們填寫很多資料,那麼其中一欄就是填寫籍貫,這個籍貫的意思是什麼並且應該如何填寫才是正確的,下面一起看看籍貫是什麼意思怎麼填
籍貫是什麼意思怎麼填1
籍貫又名祖居地或原籍,詳細是指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長久居住地或出生地。籍貫的填寫:
1、一般填寫出生地,寫到縣(區)一級。比如上海市浦東區,或者安徽省阜南縣。
2、省市或者行政直轄市,自治區的簡稱。比如上海(滬)或者浙江(浙)。
3、籍貫是指祖輩居住地或個人的出生地。並不是現在住的地方。
4、籍貫也不是戶口本的所在地。
5、籍貫一般都是從父籍,個別從母系的。這個要因人因事而異。
按現在的地域劃分填寫,省/自治區/直轄市+區/縣,沒有明確規定幾代,但「祖輩的長久居住地」這個定義,對於絕大多數人應該還是很容易確定的。
(4)sql身份證籍貫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此外,戶籍地並不一定是這個人的祖籍地或籍貫地,尤其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和某些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開始建設的新地方和近代才有很快發展的地方,大量的人的籍貫地不是戶籍地。
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開放後或在中國的計劃經濟時代按照當時國家的分配從外地遷移或近代時才移民到新地方的。
籍貫的使用頻率仍然很高,但特別是年輕人不很重視,他們普遍錯誤認為籍貫就是戶口所在地或出生地,按幾千年來的中國的傳統的說法,籍貫是祖籍的一種表述。
由於近代以來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了數量巨大的流動人口和人口遷徙,大量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籍貫地或忘記了自己的祖籍地,就勉強以父親或母親的戶籍地作為自己的籍貫地,這是很錯誤的一種說法。
籍貫是什麼意思怎麼填2
填寫籍貫時,具體到縣(市)即可,不需要更細化省/自治區/直轄市+區/縣。
填寫籍貫時,具體到縣(市)即可,不需要更細化省、自治區/直轄市+區、縣。
比如戶口在成都,籍貫就是:四川省成都。
比如戶口在武漢,籍貫就是:湖北武漢。
原籍指的是某人遷徙到某地前的某人原先的籍貫。
戶籍地並不一定是這個人的祖籍地或籍貫地,尤其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和某些在新中國成立後才開始建設的新地方和近代才有很快發展的地方。
大量的人的籍貫地不是戶籍地,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開放後或在中國的計劃經濟時代按照當時國家的分配從外地遷移或近代時才移民到新地方的。
按幾千年來的中國的傳統的說法,籍貫是祖籍地的一種表述,這是戶籍與籍貫不同的地方。
籍貫一般從父系,個別從母系的;從祖籍,祖籍是指祖輩的長久居住地,按地域劃分。
籍貫是什麼意思怎麼填3
1、籍貫不是寫中國和省份,籍貫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長久居住地或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2、籍貫,又名祖居地或原籍,參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號文件,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爺爺)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
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後,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
3、祖籍是漢民族的傳統文化概念,可以指祖父的籍貫地,也可以指更加久遠的祖先籍貫,即一個家族父系祖先曾經長期世代居住的地方。特別應該注意的是戶籍地並不一定是這個人的祖籍地或籍貫地。
4、按幾千年來的中國的傳統的說法,籍貫是祖籍地的一種表述,這是戶籍與祖籍貫不同的地方。只有某人現住地和某人的祖先的長久居住地或祖先出生地相同,你的身份證上的戶籍才能是你的祖籍地。大至省,小至縣市或街道、鄉、鎮等聚落均可成為籍貫。
籍貫總是和父親的一樣,而戶口是可以因遷移而變更的,是按地區劃分的。比如你父親籍貫北京清河,他在重慶結婚工作,你在重慶出生,那麼你籍貫北京清河,戶口在重慶。
出生地是你出生的地址。
籍貫是你祖先居住的地方。你出生的時候,一般都跟著父親。比如你出生在上海,但是你父母在老家寫的是浙江,你是浙江。
賬戶所在地是賬本上寫的地址,是指你的賬戶所在的地方,但也有可能你不住在這個地址。
出生地是你出生的地方。戶籍和戶籍所在地其實是指你現在居住的地方,但你的戶籍可能不在這個地方。
國籍和戶籍的區別:
國籍是指你是英國人還是中國人;
戶籍就是你是湖南人或者廣東人。
Ⅳ 籍貫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籍什麼是貫
1、籍貫(the permanent place of residence of someone's great-grandfather and paternal ancestors ),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貫一般從父,個別從母系的,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長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原籍地是原來的籍貫。
參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號文件,公民的籍貫應為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戶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落常住戶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記籍貫後,祖父又遷移戶口的,該公民的籍貫不再隨之更改。
2、籍,讀作jí。釋義為書冊;登記冊、個人對國家或組織的隸屬關系、出生地或祖居地、姓。
3、貫,原籍,出生地的意思。
(5)sql身份證籍貫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籍貫的使用頻率仍然很高,但特別是年輕人不很重視,他們普遍錯誤認為籍貫就是戶口所在地或出生地,按幾千年來的中國的傳統的說法,籍貫是祖籍的一種表述。由於近代以來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了數量巨大的流動人口和人口遷徙,大量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籍貫地或忘記了自己的祖籍地,就勉強以父親或母親的戶籍地作為自己的籍貫地,這是很錯誤的一種說法。
戶籍地,就是指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公民18周歲以前的戶籍所在地,即個人的出生的地方(按照最新的地域劃分)或居住地,不是父親或母親的戶籍地,也不定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戶籍地。而「祖籍」要追溯到哪一代,一般是曾祖父輩。
舉個例子,張三此前戶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曾祖父輩及以上)是湖南,如今戶口從四川遷到了北京。他的籍貫准確說是湖南。經常使用的XXX人,其中的XXX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貫,而不是戶籍地,比如「湖南人」,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貫地是湖南,是湖南的人,而不是說某人的戶籍地是湖南。
Ⅵ 「籍貫」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填寫「籍貫」
籍貫是原籍地指祖籍地、祖籍地或原籍地。因為通常以出生時祖父居住的地方為准。不能確定祖父居住地的,按照父親的原籍地;不能確定父親原籍地的,應當登記申請人的出生地。原籍地一般只具體到市縣,根據戶口本上的記錄填寫即可。祖父去世時,填寫祖父去世時的戶籍所在地;祖父沒有常住戶口的,填寫祖父應有常住戶口的地方;公民登記後,如果祖父搬遷戶籍,公民的公民身份不會隨之改變。
另外,了解地區。回歸地域歧視的核心命題,交通越來越便利,高鐵、機場、航線、高速、國道、國際港口,強大的江海聯運,水運樞紐的貿易優勢,以及大多數交通工具的優勢。票價已經降到了非常實惠又親民的程度,低到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大規模、長期、遠距離的人口遷移不再是奢望或不切實際的願望,也不再只是事實。
Ⅶ 籍貫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填寫籍貫
「籍貫」其實是一個極為標准化的概念,指的是本人出生時祖父的居住地。在實踐中,如果不能確定祖父居住地,本人籍貫隨父親籍貫;父親籍貫也無法確定時,「籍貫」一欄填寫本人出生地。「籍貫」一般隨「父系」,只有在父親是外國人或者《出生醫學證明》中未記載父親信息時,「籍貫」才隨母親籍貫。對於另外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籍貫不詳的(棄嬰)、批准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等,「籍貫」一欄或者填寫收養人的籍貫,或者填寫入籍前的國籍。
很多人覺得「籍貫」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畢竟一個人的身份信息中,最重要的是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和身份證號,這幾個信息才是認定一個人是一個「獨立個體」的基本信息。
但從情感的角度來講,「籍貫」並非可有可無的,尤其是在人口流動較快的當下,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和普通話的普及,年輕一代基本「無差別」,很多年輕人從小就說「普通話」,忘了鄉音;還有一些人從小隨父母來到大城市生活,對鄉土的印象很淺,對家鄉的風土人情、風俗更是知之甚少;那些出生在大城市的孩子就更不用提了,可能半輩子都沒有回到過祖父輩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早已忘了鄉音、忘了鄉情、忘了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