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1單片機c語言編程
// 51單片機C語言編程,這個時鍾+秒錶可以參考一下。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qingling=P1^0; //清零
sbit tiaofen=P1^1; //調分
sbit tiaoshi=P1^2; //調時
sbit sounder=P1^7; //naozhong
uint a,b;
uchar hour,minu,sec, //時鍾
hour0,minu0,sec0,//秒錶
hour1,minu1,sec1;
h1,h2,m1,m2,s1,s2,//顯示位
k,s;//狀態轉換標志
uchar code select[]={0x7f,0xbf,0xdf,0xef,0xf7,0xfb,0xfd,0xfe};
uchar code table[]=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函數聲明***********************/
void keyscan();
void init();
void delay(uchar z);
void display(uchar,uchar,uchar);
void sounde();
/*****************主函數*************************/
void main()
{
init();
while(1)
{
while(TR1)
{
keyscan(); //掃描函數
while(s==1) //s是狀態標志,當s=0時,鬧鍾取消。s=1時,設定鬧鍾時間(也是通過調時,調分函數);
{ //s=2時,鬧鍾工作,時間與設定時刻一致時,鬧鍾響(一分鍾後自動關閉,可手動關閉)。再次切換,s=0.
keyscan(); //s狀態切換(0-》1-》2-》0)通過外部中斷1實現。
display(hour1,minu1,sec1); //鬧鍾時刻顯示
}
display(hour0,minu0,sec0);//時鍾表顯示
while(k) /*k是秒錶狀態(0-》1-》2-》0)通過外部中斷0實現。0秒錶關;1秒錶從零計時;2秒錶停,顯示計時時間*/
{
display(hour,minu,sec); //秒錶顯示
}
}
}
}
/*****************初始化函數***********************/
void init()
{
a=0;
b=0;
k=0;
s=0;
hour0=0;
minu0=0;
sec0=0;
hour=0;
minu=0;
sec=0;
hour1=0;
minu1=0;
sec1=0;
TMOD=0x11; //定時器0,1工作於方式1;賦初值
TH0=(65536-5000)/256;
TL0=(65536-5000)%256;
TH1=(65536-50000)/256;
TL1=(65536-50000)%256;
EA=1;
EX0=1; //秒錶中斷
EX1=1; //鬧鍾設定中斷
ET0=1;
ET1=1;
IT0=1; //邊沿觸發方式
IT1=1;
PX0=1;
PX1=1;
TR0=0; //初始,秒錶不工作
TR1=1; //時鍾一開始工作
}
/*****************定時器0中斷*************/
void timer0_int() interrupt 1 //秒錶
{
TH0=(65536-5000)/256;
TL0=(65536-5000)%256;
a++;
if(a==2)
{
a=0;
sec++;
if(sec==100)
{
sec=0; //毫秒級
minu++;
if(minu==60)
{
minu=0; //秒
hour++;
if(hour==60) //分
{
hour=0;
}
}
}
}
}
/*************外部中斷0中斷函數************/
void ex0_int() interrupt 0
{
k++;
if(k==3)
k=0;
if(k==1)
{
TR0=~TR0;
if(TR0==1)
{
hour=0;
minu=0;
sec=0;
}
}
if(k==2)
{
TR0=~TR0;
}
}
/*************外部中斷1中斷函數************/
void ex1_int() interrupt 2
{
s++;
if(s==3)
s=0;
}
/*************定時器1中斷****************/
void timer1_int() interrupt 3 //控制時鍾工作
{
TH1=(65536-50000)/256;
TL1=(65536-50000)%256;
if(s==2)
{
if(hour1==hour0 && minu0==minu1)
sounde();
}
b++;
if(b==20)
{
b=0;
sec0++;
if(sec0==60)
{
sec0=0;
minu0++;
if(minu0==60)
{
minu0=0;
hour0++;
if(hour0==24)
hour0=0;
}
}
}
}
/*************鍵盤掃描****************/
void keyscan()
{
if(s==1)
{
if(qingling==0)
{
delay(10);
if(qingling==0)
{
sec1=0;
minu1=0;
hour1=0;
}
}
if(tiaofen==0)
{
delay(10);
if(tiaofen==0)
{
minu1++;
if(minu1==60)
{
minu1=0;
}
while(!tiaofen);
}
}
if(tiaoshi==0)
{
hour1++;
if(hour1==24)
{
hour1=0;
}
while(!tiaoshi);
}
}
else //調整時鍾時間
{
if(qingling==0)
{
delay(10);
if(qingling==0)
{
sec0=0;
minu0=0;
hour0=0;
}
}
if(tiaofen==0)
{
delay(10);
if(tiaofen==0)
{
minu0++;
if(minu0==60)
{
minu0=0;
}
while(!tiaofen);
}
}
if(tiaoshi==0)
{
hour0++;
if(hour0==24)
{
hour0=0;
}
while(!tiaoshi);
}
}
}
/*************顯示函數****************/
void display(uchar hour,uchar minu,uchar sec)
{
h1=hour/10;
h2=hour%10;
m1=minu/10;
m2=minu%10;
s1=sec/10;
s2=sec%10;
P0=0xff;
P2=table[h1];
P0=select[7];
delay(5);
P0=0xff;
P2=table[h2];
P0=select[6];
delay(5);
P0=0xff;
P2=0x40;;
P0=select[5];
delay(5);
P0=0xff;
P2=table[m1];
P0=select[4];
delay(5);
P0=0xff;
P2=table[m2];
P0=select[3];
delay(5);
P0=0xff;
P2=0x40;
P0=select[2];
delay(5);
P0=0xff;
P2=table[s1];
P0=select[1];
delay(5);
P0=0xff;
P2=table[s2];
P0=select[0];
delay(5);
}
/*************鬧鍾函數****************/
void sounde()
{
sounder=~sounder;
}
/*************延時函數****************/
void delay(uchar z)
{
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㈡ 為什麼51單片機可以運行c語言
因為開發時就支持,提供了相應的編譯,及硬體控制等,其次,執行時也是轉化成對應的編程語言。
㈢ 51單片機C語言應用程序設計實例精講的內容簡介
全書實例豐富,每個例子都調試通過,都有具體的設計思路、硬體電路、軟體設計以及程序代碼分析,同時附錄里專門提供了實例配套實驗箱內容,對於讀者學習51單片機的應用開發提供了參考和指導價值。
《51單片機C語言應用程序設計實例精講》中的所有程序代碼都使用C語言實現,簡單易學、易懂。《51單片機C語言應用程序設計實例精講》適合計算機、自動化、電子及硬體等相關專業的學生進行學習,同時也可供從事51單片機開發的科研設計人員參考使用。
《51單片機C語言應用程序設計實例精講》配有一張光碟,光碟里包括了書中所有的程序代碼和電路圖,讀者稍加修改即可用於自己的設計,物超所值。
㈣ 新概念51單片機C語言教程的介紹
《新概念51單片機C語言教程》是2009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天祥。《新概念51單片機C語言教程:入門、提高、開發、拓展》從實際應用入手,以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為主導,循序漸進地講述51單片機C語言編程方法以及51單片機的硬體結構和功能應用。《新概念51單片機C語言教程:入門、提高、開發、拓展》從實際應用入手,以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為主導,循序漸進地講述51單片機C語言編程方法以及51單片機的硬體結構和功能應用。全書共分5篇,分別為入門篇、內外部資源操作篇、提高篇、實戰篇和拓展篇。《新概念51單片機C語言教程:入門、提高、開發、拓展》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書中大部分內容均來自科研工作及教學實踐,許多C語言代碼可以直接應用到工程項目中。《新概念51單片機C語言教程》配套光碟提供13講近30學時的教學視頻和《新概念51單片機C語言教程》實例代碼,可使讀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單片機知識和應用技能。《新概念51單片機C語言教程》作者還可提供與《新概念51單片機C語言教程:入門、提高、開發、拓展》配套的單片機實驗板。《新概念51單片機C語言教程:入門、提高、開發、拓展》可作為大學本、專科單片機課程教材,適合於51單片機的初學者和使用51單片機從事項目開發的技術人員,也可供從事自動控制、智能儀器儀表、電力電子、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的技術人員參考。
㈤ at89c51單片機 如何用c語言編程啊
隨著單片機硬體性能的提高,編寫應用程序更著重於程序本身的效率。
Franklin或KEII.C51交叉編譯器是專為51系列單片機設計的一種高效的C語言編譯器,用其開發的應用程序易於維護,可移植性好,是目前較流行的51系列單片機的開發工具。
一、C51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技巧
首先,C51語言程序設計要盡可能採用結構化的設計方法。可將整個程序按功能分成若干個模塊,不同的模塊完成不同的功能。對於不同的功能模塊,分別指定相應的入口參數和出口參數,而經常使用的一些程序最好編成函數,這樣既不會引起整個程序管理的混亂,還可使程序的可讀性、移植性增強。
C51語言的主程序結構:
#include
main0{while(1);}
這是最小的C程序,包括頭部文件和程序主體。頭部文件為引用的外部資源文件,包括硬體信息和外部模塊提供的可使用的函數和變數的說明。
語句定義後,就可以在C語言程序中像匯編一樣使用這些硬體設備。
在C5l中常用項目來管理,項目一般分為C文件塊和頭部文件塊,常把不同的功能寫在不同的C文件中,依靠項目的管理,最後把所有文件連接起來,這樣就可以得到燒錄的HEX文件或BIN文件。沒有在頭部文件中列出的文件,可以算是該C文件的內部函數和變數,外部C不能使用。另外,在程序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C51語言的預處理命令。
對於一些常用的常數,如TRUE、FAlSE、PI,以及各種特殊功能寄存器,或程序中一些重要的依據外界條件可變的常量,可採用宏定義(#de-fine)或集中起來放在一個頭文件中進行定義,再採用文件包含命令(#in-elude)將其加入到程序中,這樣當需要修改某個參量時,只需修改相應的包含文件或宏定義,而不必對使用它們的每個程序文件都進行修改,有利於文件的維護和更新。
舉例:利用宏定義和條件編譯,源程序不作任何修改就可適用於不同時鍾頻率的單片機系統,並可根據情況的不同取不同的delay值,完成不同的目的。程序如下:
#define flag 1#ifdef flag==l#define fose 6Mdelay=10;#elif flag==0#define fose 8Mdelay=12;#else#define fosc 12Mdelay=20;#endiFMain0{ for(I=O;l
㈥ C語言在單片機中的應用
單片機用c編程主要數程序裝不下,當程序大於2k時就會超出(一般的51單片機,如at89c51),而在編程中最占空間的往往是數據部分,想大量的數組等。這是我們一般將數組定義成data,idata,xdata等類型,這樣使得code代碼段的空間大量減小,就能燒錄到單片機中了!
㈦ C語言在單片機中的應用
單片機就像是一個軀體,而程序就是它的靈魂。C語言就是製造(編寫)它的靈魂的工具。
單片機中的C語言與標准C語言有一些不同,有很多對位的定義和操作。在單片機應用中最常用的編譯軟體是KEIL
C51,功能強大。
C語言是一種高級語言,在單片機應用中其優點也是非常突出:編程靈活、可讀性、可移植性都很強。當然,若能在學C之前懂一些匯編語言,就更好啦。既能熟悉位操作,又能發揮C語言的優勢。
㈧ 51單片機及其C語言程序開發實例的介紹
作者:戴仙金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本書首先簡單介紹了51系列單片機的基礎知識,然後從工程應用的角度出發,詳細地介紹了51系列單片機常用的電路模塊,主要包括鍵盤、LcD顯示、A,D轉換、D/A轉換、I。c匯流排應用、語音、實時時鍾、紅外、usB、步進電機、數字鎖相環、串口通信、DDs等,同時列舉了4個典型的實際工程,包括語音存儲與回放系統、數控直流恆流源、簡易數字邏輯分析儀、智能電動小車等,目的在於使讀者能夠迅速地掌握51系列單片機的開發與實現。本書深入淺出,力求既能使單片機的初學者迅速入門,又能使中高級開發人員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實際項目開發能力。
㈨ 51單片機C語言應用程序設計實例精講的目錄
第1章51單片機開發的基礎知識
1.151單片機的硬體結構
1.1.1功能模塊
1.1.2CPU
1.1.3並行I/O埠
1.1.4存儲囂結構
1.1.5定時/計數器
1.1.6串列口
1.1.7中斷系統
1.251單片機的指令系統
1.2.1定址方式
1.2.2指令說明
1.2.3指令系統表
1.3本章總結
第2章C語言程序各語句用法與意義
2.1數據結構
2.1.1數據類型
2.1.2變數與常量
2.1.3數組
2.1.4指針
2.1.5結構
2.1.6共用體
2.1.7枚舉
2.2運算符與表達式
2.2.1運算符分類與優先順序
2.2.2算術運算符與表達式
2.2.3關系運算符與表達式
2.2.4邏輯運算符與表達式
2.2.5位操作運算符與表達式
2.2.6賦值運算符與表達式
2.3程序結構與函數
2.3.1程序結構
2.3.2函數
2.4流程式控制制語句
2.4.1選擇語句
2.4.2循環語句
2.4.3轉移語句
2.5本章總結
第3章Keil8051C編譯器
3.1Keil編譯器簡介
3.2使用Keil開發應用軟體
3.2.1建立工程
3.2.2工程的設置
3.2.3編譯與連接
3.3dScopeforWindows的使用
3.3.1如何啟動
3.3.2如何調試
3.3.3調試窗口
3.4本章總結 第4章單片機實現液晶顯示
4.1實例說明
4.2設計思路分析
4.2.1液晶顯示模塊
4.2.2液晶顯示工作原理
4.2.3設計思路
4.3硬體電路設計
4.3.1器件選取
4.3.2電源模塊
4.3.3液晶顯示模塊
4.3.4單片機模塊
4.4軟體設計
4.4.1液晶控制驅動囂指令集
4.4.2程序說明
4.5實例總結
第5章基於MAX7219的8位數碼管顯示
5.1實例說明
5.2設計思路分析
5.2.1LED顯示驅動晶元的選取
5.2.2MAX7219的工作原理
5.3硬體電路設計
5.3.1主要器件
5.3.2電路原理圖
5.4軟體設計
5.4.1MAX7219的工作時序和寄存器描述
5.4.2程序說明
5.5實例總結
第6章鍵盤輸入實例——實現4x4鍵盤
6.1實例說明
6.2設計思路分析
6.3硬體電路設計
6.4軟體設計
6.5實例總結
第7章單片機實現語音錄放
7.1實例說明
7.2設計思路分析
7.2.1語音晶元選取
7.2.2語音晶元1SD2560簡介
7.3硬體電路設計
7.3.1主要器件
7.3.2電路原理圖及說明
7.4軟體設計
7.4.1程序流程
7.4.2程序說明
7.5實例總結 第8章基於MAX197的並行A/D轉換
8.1實例說明
8.2設計思路分析
8.2.1A/D轉換原理
8.2.2如何選擇A/D轉換器件
8.2.3A/D轉換器對電源電路的要求
8.3硬體電路設計
8.3.1主要器件
8.3.2電路原理圖及說明
8.4軟體設計
8.4.1MAX197控制字
8.4.2程序流程
8.4.3程序說明
8.5實例總結
第9章基於TLC549的串列A/D轉換
9.1實例說明
9.2設計思路分析
9.2.1晶元選取
9.2.2工作原理
9.3硬體電路設計
9.3.1主要器件
9.3.2電路原理圖及說明
9.4軟體設計
9.4.1轉換過程和時序要求
9.4.2程序流程
9.4.3程序說明
9.5實例總結
第10章基於MAX527的並行D/A轉換
10.1實例說明
10.2設計思路分析
10.2.1D/A轉換原理
10.2.2如何選擇D/A轉換器件
10.2.3D/A轉換器對電源電路的要求
10.3硬體電路設計
10.3.1主要器件
10.3.2電路原理圖及說明
10.4軟體設計
10.4.1MAX527的地址和重要引腳
10.4.2程序流程
10.4.3程序說明
10.5實例總結
第11章基於MAX517的串列D/A轉換
11.1實例說明
11.2設計思路分析
11.2.1晶元選取
11.2.2工作原理
11.3硬體電路設計
11.3.1主要器件
11.3.2電路原理圖及說明
11.4軟體設計
11.4.1時序要求和轉換過程
11.4.2程序說明
11.5實例總結
第12章基於SHT71數字溫/濕度感測器的採集實現
12.1實例說明
12.2設計思路分析
12.2.1SHT71性能概述
12.2.2SHT71的功能說明
12.2.3SHT71的引腳尺寸和說明
12.3硬體電路設計
12.4軟體設計
12.4.1SHT71的操作方法
12.42程序流程
12.4.3源程序清單
12.5實例總結
第13章基於DS1624的數字溫度計設計
13.1實例說明
13.1.2設計思路分析
13.2.1DS1624簡介
13.2.2DS1624基本特性
13.2.3DS1624工作原理
13.2.4DS1624工作方式
13.2.5DS1624的指令集
13.3硬體電路設計
13.3.1硬體設計
13.3.2原理科及其說明
13.4軟體設計
13.4.1程序流程
13.4.2程序說明
13.5實例總結 第14章基於DS12C887的實時日歷時鍾顯示系統設計
14.1實例說明
14.2設計思路分析
14.2.1選擇合適的日歷時鍾晶元7
14.2.2如何由DS12C887晶元獲取時間信息
14.3硬體電路設計
14.3.1結構框圖
14.3.2主要器件
14.3.3電路原理圖及說明
14.4軟體設計
14.4.1DS12C877的內存空間
14.4.2程序流程
14.4.3程序代碼及說明
14.5實例總結
第15章單片機控制的步進電機系統
15.1實例說明
15.2設計思路分析
15.2.1步進電機的工作原理
15.2.2步進電機的控制
15.2.3脈沖分配與驅動晶元的選取
15.3硬體電路設計
15.3.1結構框圖
15.3.2主要器件
15.3.3電路原理圖廈說明
15.4軟體設計
15.4.1程序流程
15.4.2程序說明
15.5實例總結
第16章基於MAX1898的智能充電器設計
16.1實例說明
16.2設計思路分析
16.2.1為何需要實現充電器的智能化
16.2.2如何選擇電池充電晶元
16.2.3MAX1898的充電工作原理
16.3硬體電路設計
16.3.1主要器件
16.3.2電路原理圖及說明
16.4軟體設計
16.4.1程序流程
16.4.2程序說明
16.5實例總結 第17章基於NORFlashAM29LV320的數據存儲
17.1實例說明
17.2設計思路分析
17.2.1晶元AM29LV320
17.2.2具體設計思路
17.3硬體電路設計
17.4軟體設計
17.4.1AM29LV320的命令與狀態
17.4.2串列非同步數據傳輸
17.4.3程序代碼說明
17.5實例總結
第18章基於XC95144的串口擴展
18.1實例說明
18.2設計思路分析
18.2.1串口發送的設計
18.2.2串口接收的設計
18.2.3串口模塊的設計l
18.3硬體電路設計
18.4軟體設計
18.4.1CPLD的設計原理圖
18.4.2C51單片機程序代碼說明
18.5實例總結
第19章基於8255擴展並行口
19.1實例說明
19.2設計思路分析
19.2.1並行口擴展的原理
19.2.2晶元選擇
19.3硬體電路設計
19.4軟體設計
19.5實例總結 第20章單片機實現智能信號發生器
第21章單片機實現步進式PWM信號輸出
第22章單片機實現CRC演算法
第23章單片機實現軟體濾波
第七篇通信傳輸系統設計
第24章單片機實現點對點的數據傳輸
第25章單片機實現點對多點的數據傳輸
第26章單片機實現乙太網介面
第27章單片機實現1C匯流排通信
第28章單片機實現RS-485匯流排現場監測系統
第29章CAN匯流排介面通信設計
第八篇電源監控與抗干擾設計
第30章單片機監控電路設計
第31章光電隔離電路設計 附錄A匯編語言與C語言的混合編程
附錄B實例配套實驗箱
㈩ 很簡的51單片機C語言流水燈程序
1、51單片機C語言實現循環8個流水燈左移三次,後右移三次。
常式:
#include<reg51.h>//51單片機頭文件
#include<intrins.h>//包含有左右循環移位子函數的庫
#defineuintunsignedint//宏定義
#defineucharunsignedchar//宏定義
sbitbeep=P2^3;
voiddelay(uintz)//延時函數,z的取值為這個函數的延時ms數,如delay(200);大約延時200ms.
{//delay(500);大約延時500ms.
uint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main()//主函數
{
uchara,i,j;
while(1)//大循環
{
a=0xfe;//賦初值
for(j=0;j<3;j++)for(i=0;i<8;i++)//左移三次
{
P1=a;//點亮小燈
beep=0;//開啟蜂鳴器
delay(50);//延時50毫秒
beep=1;//關閉蜂鳴器
delay(50);//再延時50毫秒
a=_crol_(a,1);//將a變數循環左移一位
}
a=0x7f;
for(j=0;j<3;j++)for(i=0;i<8;i++)//右移三次
{
P1=a;//點亮小燈
beep=0;//開啟蜂鳴器
delay(50);//延時50毫秒
beep=1;//關閉蜂鳴器
delay(50);//再延時50毫秒
a=_cror_(a,1);//將a變數循環右移一位
}
}
}
2、51單片機是對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統的單片機的統稱。該系列單片機的始祖是Intel的8031單片機,後來隨著Flash rom技術的發展,8031單片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成為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之一,其代表型號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廣泛應用於工業測控系統之中。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機型推出,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佔有大量市場。51單片機是基礎入門的一個單片機,還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