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c語言里遞歸函數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c語言里遞歸函數

發布時間: 2022-09-09 00:34:36

① 如何使用c語言遞歸函數

遞歸:函數下一次的參數是函數自身上一次的輸出值。(也就是說,函數的下一次取決於上一次的結果,自身依賴)。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樣的函數必須有終止值(即遞歸必須有一個條件限定)。否則就會進入死循環。「遞歸」分成「直接遞歸」、「簡介遞歸」。具體可以參考我的博客(點擊, http://www.cnblogs.com/serviceboy/archive/2009/07/19/1526590.html,查看,有代碼有具體示例解釋)。 給出一個求n!的C遞歸:int Fun(int n){ if (n==0 || n==1) return 1; return Fun(n-1)*n;}

② c語言函數遞歸調用

我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就明白了,你可以假設n=3
然後代入這個函數,a(3)=a(2)+5;而a(2)=a(1)+5;a(1)=1
所以最後就是a(3)=1+5+5=11…
同理你可以算出a(10)=1+5*9=46

滿意請採納

③ c語言怎麼用遞歸函數

首先是要這個求解的問題,適合用遞歸方法來進行求解。找到這個遞歸解法結束遞歸的條件。遞歸函數中,首先第一個語句就是如果滿足遞歸條件,就直接返回確定的值,否則返回使用遞歸方法求解的表達式。

④ 在C語言中什麼叫遞歸

遞歸:就是自己調自己,但是沒終止條件會死循環,所以你的遞歸代碼里有結束自調自的條件,這樣就創造了有限次的循環(代碼中你看不到for或foreach但是有循環發生)

⑤ 在c語言中如何使用遞歸函數

遞歸,是函數實現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很多程序中都或多或少的使用了遞歸函數。遞歸的意思就是函數自己調用自己本身,或者在自己函數調用的下級函數中調用自己。
遞歸之所以能實現,是因為函數的每個執行過程都在棧中有自己的形參和局部變數的拷貝,這些拷貝和函數的其他執行過程毫不相干。這種機制是當代大多數程序設計語言實現子程序結構的基礎,是使得遞歸成為可能。假定某個調用函數調用了一個被調用函數,再假定被調用函數又反過來調用了調用函數。這第二個調用就被稱為調用函數的遞歸,因為它發生在調用函數的當前執行過程運行完畢之前。而且,因為這個原先的調用函數、現在的被調用函數在棧中較低的位置有它獨立的一組參數和自變數,原先的參數和變數將不受影響,所以遞歸能正常工作。程序遍歷執行這些函數的過程就被稱為遞歸下降。
程序員需保證遞歸函數不會隨意改變靜態變數和全局變數的值,以避免在遞歸下降過程中的上層函數出錯。程序員還必須確保有一個終止條件來結束遞歸下降過程,並且返回到頂層。

⑥ c語言中遞歸函數

調用過程就是自己調用自己,直到滿足退出條件,這個很重要
比如要求5的階乘,先要求4的階乘,接著求3的階乘,。。。最後當n=1時,直接return 1
也就結束了遞歸。其實很好理解的。。

⑦ c語言中,什麼是函數的遞歸

所謂遞歸,說的簡單點,就是函數自己調用自己,然後在某個特定條件下。結束這種自我調用。
如果不給予這個結束條件,就成了無限死循環了。這樣這個遞歸也就毫無意義了。
如下面問題
1 1 2 3 5 8 13 21 ........n
分析可以看出, i 表示第幾個數, n 表示該數的值

當i = 1 時, n = 1;
當i = 2 時, n = 1;
當i = 3 時 n = i1 + i2;
當i = 4 時 n = i2 + i3

所以可以寫個函數
int fun(int n) // 這里的n代表第幾個數

{
if(1 == n || 2 == n) // 第一個數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fun(n - 1) + fun(n - 2); // 這里就是自己調用自己,形成循環自我調用。

}

}

註: 以上代碼只是用來演示遞歸,不包含錯誤校驗。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該代碼不夠健壯。

如此,就完成了遞歸。你就可以求得第n個數了。

何時考慮使用遞歸。
當你分析一個問題的時候,發現這個問題,是一個自我循環時,而且這個自我循環到一個給定值,就可以終止的時候,你就快要考慮遞歸了。

⑧ c語言中的遞歸函數

當需要返回值時就return.程序因此不死循環。正不正確,運行一下通過就應該ok.

⑨ C語言關於函數的遞歸

你的遞歸程序是錯的,我轉來個對的,帶講解的,你看看。
語言函數的遞歸和調用
一、基本內容:
C語言中的函數可以遞歸調用,即:可以直接(簡單遞歸)或間接(間接遞歸)地自己調自己。
要點:
1、C語言函數可以遞歸調用。
2、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兩種方式調用。目前只討論直接遞歸調用。
二、遞歸條件
採用遞歸方法來解決問題,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1、可以把要解決的問題轉化為一個新問題,而這個新的問題的解決方法仍與原來的解決方法相同,只是所處理的對象有規律地遞增或遞減。
說明:解決問題的方法相同,調用函數的參數每次不同(有規律的遞增或遞減),如果沒有規律也就不能適用遞歸調用。
2、可以應用這個轉化過程使問題得到解決。
說明:使用其他的辦法比較麻煩或很難解決,而使用遞歸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3、必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結束遞歸的條件。
說明:一定要能夠在適當的地方結束遞歸調用。不然可能導致系統崩潰。
三、遞歸實例
例:使用遞歸的方法求n!
當n>1時,求n!的問題可以轉化為n*(n-1)!的新問題。
比如n=5:
第一部分:5*4*3*2*1
n*(n-1)!
第二部分:4*3*2*1
(n-1)*(n-2)!
第三部分:3*2*1
(n-2)(n-3)!
第四部分:2*1
(n-3)(n-4)!
第五部分:1
(n-5)!
5-5=0,得到值1,結束遞歸。
源程序:
fac(int
n)
{int
t;
if(n==1)||(n==0)
return
1;
else
{
t=n*fac(n-1);
return
t;
}
}
main(
)
{int
m,y;
printf(「Enter
m:」);
scanf(「%d」,&m);
if(m<0)
printf(「Input
data
Error!\n」);
else
{y=fac(m);
printf(「\n%d!
=%d
\n」,m,y);
}
}
四、遞歸說明
1、當函數自己調用自己時,系統將自動把函數中當前的變數和形參暫時保留起來,在新一輪的調用過程中,系統為新調用的函數所用到的變數和形參開辟另外的存儲單元(內存空間)。每次調用函數所使用的變數在不同的內存空間。
2、遞歸調用的層次越多,同名變數的佔用的存儲單元也就越多。一定要記住,每次函數的調用,系統都會為該函數的變數開辟新的內存空間。
3、當本次調用的函數運行結束時,系統將釋放本次調用時所佔用的內存空間。程序的流程返回到上一層的調用點,同時取得當初進入該層時,函數中的變數和形參所佔用的內存空間的數據。
4、所有遞歸問題都可以用非遞歸的方法來解決,但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遞歸問題用非遞歸的方法往往使程序變得十分復雜難以讀懂,而函數的遞歸調用在解決這類問題時能使程序簡潔明了有較好的可讀性;但由於遞歸調用過程中,系統要為每一層調用中的變數開辟內存空間、要記住每一層調用後的返回點、要增加許多額外的開銷,因此函數的遞歸調用通常會降低程序的運行效率。
五、程序流程
fac(int
n)
/*每次調用使用不同的參數*/
{
int
t;
/*每次調用都會為變數t開辟不同的內存空間*/
if(n==1)||(n==0)
/*當滿足這些條件返回1
*/
return
1;
else
{
t=n*fac(n-1);
/*每次程序運行到此處就會用n-1作為參數再調用一次本函數,此處是調用點*/
return
t;
/*只有在上一句調用的所有過程全部結束時才運行到此處。*/
}
}

⑩ 講一下c語言中遞歸函數的使用方法

相當於循環,要有判斷條件,傳遞進去的參數要變化,滿足條件調用自身,不滿足條件就開始一層一層返回。簡單例子:
int
f(int
i){
int
sum=0;
if(i>0)
sum+=f(i-1);
return
sum;
}
main(){
int
a=10;
printf("%d",f(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