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c語言MKLComplex8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c語言MKLComplex8

發布時間: 2022-09-06 13:19:48

『壹』 c語言中有哪些關鍵字,功能是什麼

一、C語言的關鍵字共有32個,根據關鍵字的作用,可分其為數據類型關鍵字、控制語句關鍵字、存儲類型關鍵字和其它關鍵字四類。

1 數據類型關鍵字(12個):
(1) char :聲明字元型變數或函數
(2) double :聲明雙精度變數或函數
(3) enum :聲明枚舉類型
(4) float:聲明浮點型變數或函數
(5) int: 聲明整型變數或函數
(6) long :聲明長整型變數或函數
(7) short :聲明短整型變數或函數
(8) signed:聲明有符號類型變數或函數
(9) struct:聲明結構體變數或函數
(10) union:聲明共用體(聯合)數據類型
(11) unsigned:聲明無符號類型變數或函數
(12) void :聲明函數無返回值或無參數,聲明無類型指針(基本上就這三個作用)

2控制語句關鍵字(12個):
A循環語句
(1) for:一種循環語句(可意會不可言傳)
(2) do :循環語句的循環體
(3) while :循環語句的循環條件
(4) break:跳出當前循環
(5) continue:結束當前循環,開始下一輪循環
B條件語句
(1)if: 條件語句
(2)else :條件語句否定分支(與 if 連用)
(3)goto:無條件跳轉語句
C開關語句
(1)switch :用於開關語句
(2)case:開關語句分支
(3)default:開關語句中的「其他」分支
D返回語句
return :子程序返回語句(可以帶參數,也看不帶參數)

3 存儲類型關鍵字(4個)
(1)auto :聲明自動變數 一般不使用
(2)extern:聲明變數是在其他文件正聲明(也可以看做是引用變數)
(3)register:聲明積存器變數
(4)static :聲明靜態變數

4 其它關鍵字(4個):
(1)const :聲明只讀變數
(2)sizeof:計算數據類型長度
(3)typedef:用以給數據類型取別名(當然還有其他作用
(4)volatile:說明變數在程序執行中可被隱含地改變

二、C語言中的9中控制語句
goto語句:無條件轉向;
if語句:判斷語句;
while循環語句;
do-while語句:先執行循環體,然後判斷循環條件是否成立. 之後繼續循環;
for語句:循環,可替代while語句; 只是用法不同;
break語句跳出本層的循環;(只跳出包含此語句的循環)
continue語句:繼續(一般放到循環語句里,不在執行它下面的語句,直接跳到判斷語句例:for語句,就直接跳到第二個分號處,while語句,就直接跳到while()的括弧里;
switch語句:多相選擇;
return語句:返回;

『貳』 數據結構c語言復數運算

1、首先打開vc6.0, 新建一個項目。

『叄』 C語言常用詞彙及函數有那些

常用詞彙:

1、short:修飾int,短整型數據,可省略被修飾的int。

2、long:修飾int,長整型數據,可省略被修飾的int。

3、long long:修飾int,超長整型數據,可省略被修飾的int。

4、signed:修飾整型數據,有符號數據類型。

5、unsigned:修飾整型數據,無符號數據類型。

6、restrict:用於限定和約束指針,並表明指針是訪問一個數據對象的唯一且初始的方式。

7、return:用在函數體中,返回特定值(如果是void類型,則不返回函數值)。

8、continue:結束當前循環,開始下一輪循環。

9、break:跳出當前循環或switch結構。

10、goto:無條件跳轉語句。

11、if:條件語句,後面不需要放分號。

12、else:條件語句否定分支(與if連用)。

13、switch:開關語句(多重分支語句)。

14、case:開關語句中的分支標記,與switch連用。

15、default:開關語句中的「其他」分支,可選。

常用函數:

1、int isalpha(int ch) 若ch是字母('A'-'Z','a'-'z'),返回非0值,否則返回0。

2、int isalnum(int ch) 若ch是字母('A'-'Z','a'-'z')或數字('0'-'9'),返回非0值,否則返回0。

3、int abs(int i) 返回整型參數i的絕對值。

4、double cabs(struct complex znum) 返回復數znum的絕對值。

5、double fabs(double x) 返回雙精度參數x的絕對值。

6、long labs(long n) 返回長整型參數n的絕對值。

『肆』 C語言 刪除字元串中指定下標

沒有特定的字元,但是可以通過代碼完成你想要的操作。

代碼如下:

#include<stdio.h>

intmain()

{

chars[100],*p,*q;

puts("輸入小於100個字元:");

gets(s);

chardel_x;

printf("輸入要刪除的字元:");

scanf("%c",&del_x);

for(p=s,q=s;*p!='';p++)

if(*p!=del_x)*q++=*p;

*q=*p;

puts(s);

return0;

}

(4)c語言MKLComplex8擴展閱讀:

關鍵字

關鍵字又稱為保留字,就是已被C語言本身使用,不能作其它用途使用的字。例如關鍵字不能用作變數名、函數名等標識符。

基本數據類型

1.void:聲明函數無返回值或無參數,聲明無類型指針,顯示丟棄運算結果。(C89標准新增)

2.char:字元型類型數據,屬於整型數據的一種。(K&R時期引入)

3.int:整型數據,表示範圍通常為編譯器指定的內存位元組長。(K&R時期引入)

4.float:單精度浮點型數據,屬於浮點數據的一種。(K&R時期引入)

5.double:雙精度浮點型數據,屬於浮點數據的一種。(K&R時期引入)

6.Bool:布爾型(C99標准新增)

7.Complex:復數的基本類型(C99標准新增)

8._Imaginary:虛數,與復數基本類型相似,沒有實部的純虛數(C99標准新增)

9._Generic:提供重載的介面入口(C11標准新增)

類型修飾關鍵字

1.short:修飾int,短整型數據,可省略被修飾的int。(K&R時期引入)

2.long:修飾int,長整型數據,可省略被修飾的int。(K&R時期引入)

3.long long:修飾int,超長整型數據,可省略被修飾的int。(C99標准新增)

4.signed:修飾整型數據,有符號數據類型。(C89標准新增)

5.unsigned:修飾整型數據,無符號數據類型。(K&R時期引入)

6.restrict:用於限定和約束指針,並表明指針是訪問一個數據對象的唯一且初始的方式。(C99標准新增)

復雜類型關鍵字

1.struct:結構體聲明。(K&R時期引入)

2.union:聯合體聲明。(K&R時期引入)

3.enum:枚舉聲明。(C89標准新增)

4.typedef:聲明類型別名。(K&R時期引入)

5.sizeof:得到特定類型或特定類型變數的大小。(K&R時期引入)

6.inline:內聯函數用於取代宏定義,會在任何調用它的地方展開。(C99標准新增)

存儲級別關鍵字

1.auto:指定為自動變數,由編譯器自動分配及釋放。通常在棧上分配。與static相反。當變數未指定時默認為auto。(K&R時期引入)

2.static:指定為靜態變數,分配在靜態變數區,修飾函數時,指定函數作用域為文件內部。(K&R時期引入)

3.register:指定為寄存器變數,建議編譯器將變數存儲到寄存器中使用,也可以修飾函數形參,建議編譯器通過寄存器而不是堆棧傳遞參數。(K&R時期引入)

4.extern:指定對應變數為外部變數,即標示變數或者函數的定義在別的文件中,提示編譯器遇到此變數和函數時在其他模塊中尋找其定義。(K&R時期引入)

5.const:指定變數不可被當前線程改變(但有可能被系統或其他線程改變)。(C89標准新增)

6.volatile:指定變數的值有可能會被系統或其他線程改變,強制編譯器每次從內存中取得該變數的值,阻止編譯器把該變數優化成寄存器變數。(C89標准新增)

流程式控制制關鍵字

跳轉結構

1.return:用在函數體中,返回特定值(如果是void類型,則不返回函數值)。(K&R時期引入)

2.continue:結束當前循環,開始下一輪循環。(K&R時期引入)

3.break:跳出當前循環或switch結構。(K&R時期引入)

4.goto:無條件跳轉語句。(K&R時期引入)

分支結構

1.if:條件語句,後面不需要放分號。(K&R時期引入)

2.else:條件語句否定分支(與if連用)。(K&R時期引入)

3.switch:開關語句(多重分支語句)。(K&R時期引入)

4.case:開關語句中的分支標記,與switch連用。(K&R時期引入)

5.default:開關語句中的「其他」分支,可選。(K&R時期引入)

編譯

#define預編譯宏

#if 表達式 #else if 表達式 #else #endif條件編譯

#ifdef 宏 #else #endif 條件編譯

#ifndef 宏 #else #endif 條件編譯與條件編譯

參考資料:網路:C語言

『伍』 怎麼用c語言實現matlab中的功能

通過把耗時長的函數用c語言實現,並編譯成mex函數可以加快執行速度。Matlab本身是不帶c語言的編譯器的,所以要求你的機器上已經安裝有VC,BC或Watcom
C中的一種。如果你在安裝Matlab時已經設置過編譯器,那麼現在你應該就可以使用mex命令來編譯c語言的程序了。如果當時沒有選,就在Matlab里鍵入mex
-setup,下面只要根據提示一步步設置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較低版本的在設置編譯器路徑時,只能使用路徑名稱的8字元形式。比如我用的VC裝在路徑C:\PROGRAM
FILES\DEVSTUDIO下,那在設置路徑時就要寫成:「C:\PROGRA~1」這樣設置完之後,mex就可以執行了。為了測試你的路徑設置正確與否,把下面的程序存為hello.c。
/*hello.c*/
#include
"mex.h"
void
mexFunction(int
nlhs,
mxArray
*plhs[],
int
nrhs,
const
mxArray
*prhs[])
{
mexPrintf("hello,world!\n");
}
假設你把hello.c放在了C:\TEST\下,在Matlab里用CD
C:\TEST\
將當前目錄改為C:\
TEST\(注意,僅將C:\TEST\加入搜索路徑是沒有用的)。現在敲:
mex
hello.c
如果一切順利,編譯應該在出現編譯器提示信息後正常退出。如果你已將C:\TEST\加
入了搜索路徑,現在鍵入hello,程序會在屏幕上打出一行:
hello,world!
看看C\TEST\目錄下,你會發現多了一個文件:HELLO.DLL。這樣,第一個mex函數就算完成了。分析hello.c,可以看到程序的結構是十分簡單的,整個程序由一個介面子過程
mexFunction構成。
void
mexFunction(int
nlhs,
mxArray
*plhs[],
int
nrhs,
const
mxArray
*prhs[])
前面提到過,Matlab的mex函數有一定的介面規范,就是指這
nlhs:輸出參數數目
plhs:指向輸出參數的指針
nrhs:輸入參數數目
例如,使用
[a,b]=test(c,d,e)
調用mex函數test時,傳給test的這四個參數分別是
2,plhs,3,prhs
其中:
prhs[0]=c
prhs[1]=d
prhs[2]=e
當函數返回時,將會把你放在plhs[0],plhs[1]里的地址賦給a和b,達到返回數據的目的。
細心的你也許已經注意到,prhs[i]和plhs[i]都是指向類型mxArray類型數據的指針。
這個類型是在mex.h中定義的,事實上,在Matlab里大多數數據都是以這種類型存在。當然還有其他的數據類型,可以參考Apiguide.pdf里的介紹。
為了讓大家能更直觀地了解參數傳遞的過程,我們把hello.c改寫一下,使它能根據輸
入參數的變化給出不同的屏幕輸出:
//hello.c
2.0
#include
"mex.h"
void
mexFunction(int
nlhs,
mxArray
*plhs[],
int
nrhs,
const
mxArray
*prhs[])
{
int
i;
i=mxGetScalar(prhs[0]);
if(i==1)
mexPrintf("hello,world!\n");
else
mexPrintf("大家好!\n");
}
將這個程序編譯通過後,執行hello(1),屏幕上會打出:
hello,world!
而hello(0)將會得到:
大家好!
現在,程序hello已經可以根據輸入參數來給出相應的屏幕輸出。在這個程序里,除了用到了屏幕輸出函數mexPrintf(用法跟c里的printf函數幾乎完全一樣)外,還用到了一個函數:mxGetScalar,調用方式如下:
i=mxGetScalar(prhs[0]);
"Scalar"就是標量的意思。在Matlab里數據都是以數組的形式存在的,mxGetScalar的作用就是把通過prhs[0]傳遞進來的mxArray類型的指針指向的數據(標量)賦給C程序里的變數。這個變數本來應該是double類型的,通過強制類型轉換賦給了整形變數i。既然有標量,顯然還應該有矢量,否則矩陣就沒法傳了。看下面的程序:
//hello.c
2.1
#include
"mex.h"
void
mexFunction(int
nlhs,
mxArray
*plhs[],
int
nrhs,
const
mxArray
*prhs[])
{
int
*i;
i=mxGetPr(prhs[0]);
if(i[0]==1)
mexPrintf("hello,world!\n");
else
mexPrintf("大家好!\n");
}
這樣,就通過mxGetPr函數從指向mxArray類型數據的prhs[0]獲得了指向double類型的指針。
但是,還有個問題,如果輸入的不是單個的數據,而是向量或矩陣,那該怎麼處理呢
?通過mxGetPr只能得到指向這個矩陣的指針,如果我們不知道這個矩陣的確切大小,就
沒法對它進行計算。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Matlab提供了兩個函數mxGetM和mxGetN來獲得傳進來參數的行數
和列數。下面常式的功能很簡單,就是獲得輸入的矩陣,把它在屏幕上顯示出來:
//show.c
1.0
#include
"mex.h"
#include
"mex.h"
void
mexFunction(int
nlhs,
mxArray
*plhs[],
int
nrhs,
const
mxArray
*prhs[])
{
double
*data;
int
M,N;
int
i,j;
data=mxGetPr(prhs[0]);
//獲得指向矩陣的指針
M=mxGetM(prhs[0]);
//獲得矩陣的行數
N=mxGetN(prhs[0]);
//獲得矩陣的列數
for(i=0;i<M;i++)
{
for(j=0;j<N;j++)
mexPrintf("%4.3f
",data[j*M+i]);
mexPrintf("\n");
}
}
編譯完成後,用下面的命令測試一下:
a=1:10;
b=[a;a+1];
show(a)
show(b)
需要注意的是,在Matlab里,矩陣第一行是從1開始的,而在C語言中,第一行的序數為零,Matlab里的矩陣元素b(i,j)在傳遞到C中的一維數組大data後對應於data[j*M+i]

輸入數據是在函數調用之前已經在Matlab里申請了內存的,由於mex函數與Matlab共用同一個地址空間,因而在prhs[]里傳遞指針就可以達到參數傳遞的目的。但是,輸出參數卻需要在mex函數內申請到內存空間,才能將指針放在plhs[]中傳遞出去。由於返回指針類型必須是mxArray,所以Matlab專門提供了一個函數:mxCreateDoubleMatrix來實現內存的申請,函數原型如下:
mxArray
*mxCreateDoubleMatrix(int
m,
int
n,
mxComplexity
ComplexFlag)
m:待申請矩陣的行數
n:待申請矩陣的列數
為矩陣申請內存後,得到的是mxArray類型的指針,就可以放在plhs[]里傳遞回去了。但是對這個新矩陣的處理,卻要在函數內完成,這時就需要用到前面介紹的mxGetPr。使用
mxGetPr獲得指向這個矩陣中數據區的指針(double類型)後,就可以對這個矩陣進行各種操作和運算了。下面的程序是在上面的show.c的基礎上稍作改變得到的,功能是將輸
//reverse.c
1.0
#include
"mex.h"
void
mexFunction(int
nlhs,
mxArray
*plhs[],
int
nrhs,
const
mxArray
*prhs[])
{
double
*inData;
double
*outData;
int
M,N;
int
i,j;
inData=mxGetPr(prhs[0]);
M=mxGetM(prhs[0]);
N=mxGetN(prhs[0]);
plhs[0]=mxCreateDoubleMatrix(M,N,mxREAL);
outData=mxGetPr(plhs[0]);
for(i=0;i<M;i++)
for(j=0;j<N;j++)
outData[j*M+i]=inData[(N-1-j)*M+i];
}
當然,Matlab里使用到的並不是只有double類型這一種矩陣,還有字元串類型、稀疏矩陣、結構類型矩陣等等,並提供了相應的處理函數。本文用到編制mex程序中最經常遇到的一些函數,其餘的詳細情況清參考Apiref.pdf。
通過前面兩部分的介紹,大家對參數的輸入和輸出方法應該有了基本的了解。具備了這些知識,就能夠滿足一般的編程需要了。但這些程序還有些小的缺陷,以前面介紹的re由於前面的常式中沒有對輸入、輸出參數的數目及類型進行檢查,導致程序的容錯性很差,以下程序則容錯性較好
#include
"mex.h"
void
mexFunction(int
nlhs,
mxArray
*plhs[],
int
nrhs,
const
mxArray
*prhs[])
{
double
*inData;
double
*outData;
int
M,N;
//異常處理
//異常處理
if(nrhs!=1)
mexErrMsgTxt("USAGE:
b=reverse(a)\n");
if(!mxIsDouble(prhs[0]))
mexErrMsgTxt("the
Input
Matrix
must
be
double!\n");
inData=mxGetPr(prhs[0]);
M=mxGetM(prhs[0]);
N=mxGetN(prhs[0]);
plhs[0]=mxCreateDoubleMatrix(M,N,mxREAL);
outData=mxGetPr(plhs[0]);
for(i=0;i<M;i++)
for(j=0;j<N;j++)
outData[j*M+i]=inData[(N-1-j)*M+i];
}
在上面的異常處理中,使用了兩個新的函數:mexErrMsgTxt和mxIsDouble。MexErrMsgTxt在給出出錯提示的同時退出當前程序的運行。MxIsDouble則用於判斷mxArray中的數據是否double類型。當然Matlab還提供了許多用於判斷其他數據類型的函數,這里不加詳述。
需要說明的是,Matlab提供的API中,函數前綴有mex-和mx-兩種。帶mx-前綴的大多是對mxArray數據進行操作的函數,如mxIsDouble,mxCreateDoubleMatrix等等。而帶mx前綴的則大多是與Matlab環境進行交互的函數,如mexPrintf,mxErrMsgTxt等等。了解了這一點,對在Apiref.pdf中查找所需的函數很有幫助。
至此為止,使用C編寫mex函數的基本過程已經介紹完了。

『陸』 C語言中32個關鍵字的意思和用法~!

C語言的關鍵字共有32個,根據關鍵字的作用,可分其為數據類型關鍵字、控制語句關鍵字、存儲類型關鍵字和其它關鍵字四類。 1 數據類型關鍵字(12個): (1) char :聲明字元型變數或函數 (2) double :聲明雙精度變數或函數 (3) enum :聲明枚舉類型 (4) float:聲明浮點型變數或函數 (5) int: 聲明整型變數或函數 (6) long :聲明長整型變數或函數 (7) short :聲明短整型變數或函數 (8) signed:聲明有符號類型變數或函數 (9) struct:聲明結構體變數或函數 (10) union:聲明聯合數據類型 (11) unsigned:聲明無符號類型變數或函數 (12) void :聲明函數無返回值或無參數,聲明無類型指針(基本上就這三個作用) (2)控制語句關鍵字(12個): A循環語句 (1) for:一種循環語句(可意會不可言傳) (2) do :循環語句的循環體 (3) while :循環語句的循環條件 (4) break:跳出當前循環 (5) continue:結束當前循環,開始下一輪循環 B條件語句 (1)if: 條件語句 (2)else :條件語句否定分支(與 if 連用) (3)goto:無條件跳轉語句 C開關語句 (1)switch :用於開關語句 (2)case:開關語句分支 (3)default:開關語句中的「其他」分支 D return :子程序返回語句(可以帶參數,也看不帶參數) 3 存儲類型關鍵字(4個) (1)auto :聲明自動變數 一般不使用 (2)extern:聲明變數是在其他文件正聲明(也可以看做是引用變數) (3)register:聲明積存器變數 (4)static :聲明靜態變數 4 其它關鍵字(4個): (1)const :聲明只讀變數 (2)sizeof:計算數據類型長度 (3)typedef:用以給數據類型取別名(當然還有其他作用 (4)volatile:說明變數在程序執行中可被隱含地改變

『柒』 linux下intel的mkl編程代碼,怎麼樣編譯。C++和C語言代碼

是linux下編寫C/C++無非就是使用兩種類型函數庫(動態庫和靜態庫)

首先mkl是動態庫還是靜態庫?
靜態庫:
// 創建一個靜態庫
gcc -c func1.c func2.c
ar -rv libfunc.a func1.o func2.o
// 使用靜態庫,生成可執行文件test
gcc -o test test.c -L.-lfunc

動態庫:
// 創建一個動態庫
gcc -c func1.c func2.c

gcc -shared –o libtiger.so func1.o func2.o
// 使用動態庫,生成可執行文件test
gcc -o test test.c -L.-ltiger

運行可執行文件
./test

這里使用的函數庫是在當前路徑下
-L.-l之間的
「.」代表當前路徑,調用當前路徑的 庫
如果想調用mkl庫,必須指出mkl庫所在的路徑
-L /lib/ -l庫名 當然前提該庫是路徑在/lib/的
想要在linux下學習編程,建議把linux編程學好。

以上實在linux終端下實現

『捌』 結構體的C語言中的結構體

在C語言中,結構體(struct)指的是一種數據結構,是C語言中聚合數據類型(aggregate data type)的一類。結構體可以被聲明為變數、指針或數組等,用以實現較復雜的數據結構。結構體同時也是一些元素的集合,這些元素稱為結構體的成員(member),且這些成員可以為不同的類型,成員一般用名字訪問。 結構體的定義如下所示,struct為結構體關鍵字,tag為結構體的標志,member-list為結構體成員列表,其必須列出其所有成員;variable-list為此結構體聲明的變數。 structtag{member-list}variable-list;在一般情況下,tag、member-list、variable-list這3部分至少要出現2個。以下為示例: //此聲明聲明了擁有3個成員的結構體,分別為整型的a,字元型的b和雙精度的c//同時又聲明了結構體變數s1//這個結構體並沒有標明其標簽struct{inta;charb;doublec;}s1;//同上聲明了擁有3個成員的結構體,分別為整型的a,字元型的b和雙精度的c//結構體的標簽被命名為SIMPLE,沒有聲明變數structSIMPLE{inta;charb;doublec;};//用SIMPLE標簽的結構體,另外聲明了變數t1、t2、t3structSIMPLEt1,t2[20],*t3;//也可以用typedef創建新類型typedefstruct{inta;charb;doublec;}Simple2;//現在可以用Simple2作為類型聲明新的結構體變數Simple2u1,u2[20],*u3;在上面的聲明中,第一個和第二聲明被編譯器當作兩個完全不同的類型,即使他們的成員列表是一樣的,如果令t3=&s1,則是非法的。
結構體的成員可以包含其他結構體,也可以包含指向自己結構體類型的指針,而通常這種指針的應用是為了實現一些更高級的數據結構如鏈表和樹等。 //此結構體的聲明包含了其他的結構體structCOMPLEX{charstring[100];structSIMPLEa;};//此結構體的聲明包含了指向自己類型的指針structNODE{charstring[100];structNODE*next_node;};如果兩個結構體互相包含,則需要對其中一個結構體進行不完整聲明,如下所示: structB;//對結構體B進行不完整聲明//結構體A中包含指向結構體B的指針structA{structB*partner;//othermembers;};//結構體B中包含指向結構體A的指針,在A聲明完後,B也隨之進行聲明structB{structA*partner;//othermembers;}; 結構體和其他類型基礎數據類型一樣,例如int類型,char類型 只不過結構體可以做成你想要的數據類型。以方便日後的使用。
在實際項目中,結構體是大量存在的。研發人員常使用結構體來封裝一些屬性來組成新的類型。由於C語言內部程序比較簡單,研發人員通常使用結構體創造新的「屬性」,其目的是簡化運算。
結構體在函數中的作用不是簡便,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封裝。封裝的好處就是可以再次利用。讓使用者不必關心這個是什麼,只要根據定義使用就可以了。 結構體的大小不是結構體元素單純相加就行的,因為我們主流的計算機使用的都是32bit字長的CPU,對這類型的CPU取4個位元組的數要比取一個位元組要高效,也更方便。所以在結構體中每個成員的首地址都是4的整數倍的話,取數據元素時就會相對更高效,這就是內存對齊的由來。每個特定平台上的編譯器都有自己的默認「對齊系數」(也叫對齊模數)。程序員可以通過預編譯命令#pragma pack(n),n=1,2,4,8,16來改變這一系數,其中的n就是你要指定的「對齊系數」。
規則:
1、數據成員對齊規則:結構(struct)(或聯合(union))的數據成員,第一個數據成員放在offset為0的地方,以後每個數據成員的對齊按照#pragma pack指定的數值和這個數據成員自身長度中,比較小的那個進行。
2、結構(或聯合)的整體對齊規則:在數據成員完成各自對齊之後,結構(或聯合)本身也要進行對齊,對齊將按照#pragma pack指定的數值和結構(或聯合)最大數據成員長度中,比較小的那個進行。
3、結合1、2可推斷:當#pragma pack的n值等於或超過所有數據成員長度的時候,這個n值的大小將不產生任何效果。

『玖』 C語言裡面的%ld、%d、%U都是什麼意思啊

%ld,%d,%u都是格式說明符中的類型。它的作用是將輸入或者輸出的數據按照格式說明符指定的格式進行輸入或者輸出。

(1)%ld表示數據按十進制有符號長型整數輸入或輸出。

(2)%d表示數據按十進制有符號整型數輸入或輸出。

(3)%u表示數據按十進制無符號整型數輸入或輸出。

格式說明符由%和格式字元組成。在一個格式控制字元串中可以有多個格式說明符,每一組格式說明符都是以%開始,以一個格式字元作為結束。具體類型和所代表含義如下圖:

(9)c語言MKLComplex8擴展閱讀:

當格式說明符限制了輸入或輸出的數據類型時,要與數據起始定義數據類型一一對應,否則會引起輸入或輸出錯誤。下面介紹一些基本的數據定義類型。

(1)void:聲明函數無返回值或無參數,聲明無類型指針,顯示丟棄運算結果。(C89標准新增)

(2)char:字元型類型數據,屬於整型數據的一種。(K&R時期引入)

(3)int:整型數據,表示範圍通常為編譯器指定的內存位元組長。(K&R時期引入)

(4)float:單精度浮點型數據,屬於浮點數據的一種。(K&R時期引入)

(5)double:雙精度浮點型數據,屬於浮點數據的一種。(K&R時期引入)

(6)_Bool:布爾型(C99標准新增)

(7)_Complex:復數的基本類型(C99標准新增)

(8)_Imaginary:虛數,與復數基本類型相似,沒有實部的純虛數(C99標准新增)

(9)_Generic:提供重載的介面入口(C11標准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