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ql語句性能調優的方法有哪些
1、盡量少用子查詢
2、在經常設置條件的列上創建索引。
⑵ mysql性能調優有哪些關鍵點/經驗
使用 EXPLAIN 關鍵字可以讓你知道MySQL是如何處理你的SQL語句的。這可以幫你分析你的查詢語句或是表結構的性能瓶頸。
EXPLAIN 的查詢結果還會告訴你你的索引主鍵被如何利用的,你的數據表是如何被搜索和排序的……等等,等等。
挑一個你的SELECT語句(推薦挑選那個最復雜的,有多表聯接的),把關鍵字EXPLAIN加到前面。你可以使用phpmyadmin來做這個事。然後,你會看到一張表格。下面的這個示例中,我們忘記加上了group_id索引,並且有表聯接:
⑶ 哪裡可以找到SQL資料庫視頻課程
東南大學SQL資料庫基礎
全42講 主講-辛研
鏈接:https://pan..com/s/1D5Nmns5uQUaNSDV_8yFjsw
提取碼:3je4
東南大學SQL資料庫基礎 全42講 主講-辛研 網路網盤
⑷ 如何進行SQL性能優化
這里分享下mysql優化的幾種方法。
1、首先在打開的軟體中,需要分別為每一個表創建 InnoDB FILE的文件。
⑸ sql server性能調優實戰 這本書怎樣
本書是一線DBA技術專家精心之作。積作者多年的經驗結晶和*佳實踐。
也是目前市場上為數不多通過存儲原理來講解性能優化,剖析SQL Server架構,從而幫助讀者快速高效調優資料庫的圖書。
⑹ SQLServer性能調優如何定位和解決
不需要Item_Photo欄位數據,那麼我們可以修改SQL,只取我們需要的欄位數據,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提高SQL性能,另外根據我的經驗,開發人員習慣性使用SELECT *,從不管那些數據是需要還是不需要的,先全部取過來再說,這種習慣性行為確實不是一個好習慣。
⑺ 在杭州想學習SQL資料庫管理哪裡有培訓的
中培教育有Oracle管理和性能調優的培訓課程,4月24日-4月29日 成都
SQL Server 2008管理與性能調優培訓班 暫時沒有公開課,可以選擇線上函授。
⑻ 2020-07-10:sql如何調優
SQL調優有很多事項和方法,這里主要介紹幾個事項
1.DEFAULT_STORAGE_ENGINE
如果你已經在用MySQL 5.6或者5.7,並且你的數據表都是InnoDB,那麼表示你已經設置好了。如果沒有,確保把你的表轉換為InnoDB並且設置default_storage_engine為InnoDB。
為什麼?簡而言之,因為InnoDB是MySQL(包括Percona Server和MariaDB)最好的存儲引擎 – 它支持事務,高並發,有著非常好的性能表現(當配置正確時)。
2.INNODB_BUFFER_POOL_SIZE
這個是InnoDB最重要變數。實際上,如果你的主要存儲引擎是InnoDB,那麼對於你,這個變數對於MySQL是最重要的。
基本上,innodb_buffer_pool_size指定了MySQL應該分配給InnoDB緩沖池多少內存,InnoDB緩沖池用來存儲緩存的數據,二級索引,臟數據(已經被更改但沒有刷新到硬碟的數據)以及各種內部結構如自適應哈希索引。
根據經驗,在一個獨立的MySQL伺服器應該分配給MySQL整個機器總內存的80%。如果你的MySQL運行在一個共享伺服器,或者你想知道InnoDB緩沖池大小是否正確設置。
3.INNODB_LOG_FILE_SIZE
InnoDB重做日誌文件的設置在MySQL社區也叫做事務日誌。直到MySQL 5.6.8事務日誌默認值innodb_log_file_size=5M是唯一最大的InnoDB性能殺手。從MySQL 5.6.8開始,默認值提升到48M,但對於許多稍繁忙的系統,還遠遠要低。
根據經驗,你應該設置的日誌大小能在你伺服器繁忙時能存儲1-2小時的寫入量。如果不想這么麻煩,那麼設置1-2G的大小會讓你的性能有一個不錯的表現。這個變數也相當重要。
在進入下一個變數之前,讓我們來快速提及一下innodb_log_buffer_size。「快速提及」是因為它常常不好理解並且往往被過度關注了。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你只需要使用小的緩沖 – 在事務被提交並寫入到硬碟前足夠保存你的小事務更改了。
當然,如果你有大量的大事務更改,那麼,更改比默認innodb日誌緩沖大小更大的值會對你的性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你使用的是autocommit,或者你的事務更改小於幾k,那還是保持默認的值吧。
4.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默認下,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設置為1表示InnoDB在每次事務提交後立即刷新同步數據到硬碟。如果你使用autocommit,那麼你的每一個INSERT, UPDATE或DELETE語句都是一個事務提交。
同步是一個昂貴的操作(特別是當你沒有寫回緩存時),因為它涉及對硬碟的實際同步物理寫入。所以如果可能,並不建議使用默認值。
兩個可選的值是0和2:
* 0表示刷新到硬碟,但不同步(提交事務時沒有實際的IO操作)
* 2表示不刷新和不同步(也沒有實際的IO操作)
所以你如果設置它為0或2,則同步操作每秒執行一次。所以明顯的缺點是你可能會丟失上一秒的提交數據。具體來說,你的事務已經提交了,但伺服器馬上斷電了,那麼你的提交相當於沒有發生過。
顯示的,對於金融機構,如銀行,這是無法忍受的。不過對於大多數網站,可以設置為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2,即使伺服器最終崩潰也沒有什麼大問題。畢竟,僅僅在幾年前有許多網站還是用MyISAM,當崩潰時會丟失30s的數據(更不要提那令人抓狂的慢修復進程)。
那麼,0和2之間的實際區別是什麼?性能明顯的差異是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刷新到操作系統緩存的操作是非常快的。所以很明顯應該設置為0,萬一MySQL崩潰(不是整個機器),你不會丟失任何數據,因為數據已經在OS緩存,最終還是會同步到硬碟的。
⑼ sql調優的幾種方式
你好,
SQL優化的一些方法
1.對查詢進行優化,應盡量避免全表掃描,首先應考慮在 where 及 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2.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對欄位進行 null 值判斷,否則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3.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則將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4.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or 來連接條件,否則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5.in 和 not in 也要慎用,否則會導致全表掃描,
6.下面的查詢也將導致全表掃描: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7.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對欄位進行表達式操作,這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8.應盡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對欄位進行函數操作,這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9.不要在 where 子句中的「=」左邊進行函數、算術運算或其他表達式運算,否則系統將可能無法正確使用索引。
10.在使用索引欄位作為條件時,如果該索引是復合索引,那麼必須使用到該索引中的第一個欄位作為條件時才能保證系統使用該索引,否則該索引將不會被使用,並且應盡可能的讓欄位順序與索引順序相一致。
⑽ SQL資料庫查詢的優化
1,使用合理的表結構,盡量減少表關聯,有時寧願多佔用些空間,存儲些在別的表中存在的重復欄位。
2,合理使用索引。
3,使用存儲過程。
4,注意SQL語句的寫法。針對「從下而上」解析的資料庫系統,將關鍵性語句條件(比如主鍵、索引,確定的值等)放置在後面。反之,放置在前面。比如SQLSERVER資料庫,你應當將首先去除了大部分記錄的條件放置在where的前面部分。
舉例:
假設主鍵為key;創建日期為 c_date,你的條件中包含對key和c_date的范圍查詢,那麼你應當寫成:
where
key >= @from_key and key <= @to_key and
c_date >= @from_date and c_date <= @to_date
而不應該寫成:
where
key c_date >= @from_date and c_date <= @to_date and
>= @from_key and key <= @to_key
它們速度是不一樣的。
以上幾點都將提高查詢速度!
第二次回答:
有人對第三條「使用存儲過程」提高效率有異議,那麼請問,你認為存儲過程除了可以完成復雜的判斷和較復雜的運算、集中控制之外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在運行存儲過程前,資料庫已對其進行了語法和句法分析,並給出了優化執行方案。這種已經編譯好的過程可極大地改善SQL語句的性能。由於執行SQL語句的大部分工作已經完成,所以存儲過程能以極快的速度執行。
任何一個設計良好的資料庫應用程序都應當盡可能地用到存儲過程。
我提到的以上幾點,是針對入門者而言,也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對於要深入研究這個問題的,那麼這些遠遠不夠,但是,做好這些,可以將速度提高一大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