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系統裝在固態硬碟里開機要多久
剛剛安裝後在14-18秒,以後也就是24-27秒左右
Ⅱ server 2008 有沒有必要優化SSD
sql Server 2008 或者R2的默認內存分配是2147483647MB, 差不多算是無窮大,對於系統內存的管理策略是有多少佔多少。SQLserver會把所有處理過的SQL操作緩存在內存里,這樣就不用總去讀硬碟了。但是如果長時間運行SQL Server, 系統內存被用的差不多,再開啟其他程序就有可能會報內存不足。這時候就需要釋放內存緩存啦。一般我用以下兩種辦法: 很簡單,打開SQL 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然後把SQL Server(MSSQLSERVER)重啟一下,一般默認的instance 就是MSSQLServer,當然你如果裝了其他的instance(實例)就選擇相應的,例如MSSQLServer(SQLServLatin1), MSSQLServer(ARABIC)。 這種方法最簡單有效,但是只能臨時的清除SQLServer緩存所佔的內存空間,時間長了SQLServer還會把內存占滿。而且很重要的是這種方法不能在SQLserver有連接的情況下使用,那樣會讓正在使用SQLServer的用戶暫時無法連接SQLServer,甚至導致程序處錯誤。而你作為管理員就……
Ⅲ 筆記本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 裝雙系統
把 Window 2012 繼續裝在你的64G的固態硬碟上,因為你以後經常用這個系統,所以推薦這樣· 但是 考慮到你用 的 Visual Studio 2012,VS2013,MS Sqlserver 2012,2013這些 都是占空間較大,你要計算下大概多少容量 如果 這些占你 64G SSD的3/4 , 那就放棄安裝固態硬碟 ,要不影響你的SSD性能。
主要考慮你的硬碟的空間· 占太滿 確實會影響你的硬碟性能。64G 用這些 特別佔地方的軟體確實小點了。
Ⅳ 我的世界大型模組電腦配置需求
最少應該是i3處理器吧,最少要8g運行內存。120g的固態硬碟,顯卡最少也要是1050的。我想這樣的配置應該可以,去看一下運行這個游戲的配置呀,一般都有寫的。
Ⅳ 把資料庫程序安裝在SSD,數據文件存放在HDD,有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你這樣做是正確的。但重做系統後,oracle要重新掛載好像有點麻煩,如果不小心有些文件沒有備份的話,即使你有數據文件也無法還原。要經常做好備份才是王道。
Ⅵ mysql相關問題
阿里雲的資料庫有幾種類型:mysql、sqlserver、postgres,關系就是看你買的RDS提供哪種類型資料庫服務;你也可以自己買阿里雲伺服器自裝mysql,不過穩定性和安全性沒有RDS好,維護管理工作也會多;
存儲類型主要指的是RDS用什麼方式介質存的,影響一些安全性,基本上按推薦的選本地SSD就好,RDS有比較完善的備份機制。
Ⅶ sql 安裝固態硬碟還是普通硬碟
首先你要了解SQL資料庫的組成
1、master資料庫
master資料庫用戶記錄SQLServer實例的所有系統級信息,是SQLServer的核心,不能對其進行直接修改,應當對其定期進行備份,如果Master資料庫不可用,那麼SQLServer資料庫引擎將無法啟動。
2、model資料庫
model資料庫用作SQLServer2008實例上創建的所有資料庫模板,若對model資料庫進行修改,都將應用於以後創建的用戶資料庫中。
3、msdb資料庫
msdb資料庫用於SQLServer2008代理計劃警報和作業,是SQLServer中的一個windows服務。
4、resource資料庫
resource資料庫是一個只讀和隱藏的資料庫,它包含了SQLServer2008中的所有系統對象,對於resource資料庫是唯一沒有顯示在其中的系統資料庫,這是因為它在sys框架中存在。
5、tempdb資料庫
tempdb用來存儲臨時對象,是SQLServer的速寫板。
基於以上,你可以將tempdb安裝在固態盤上,其他4個系統資料庫安裝在普通硬碟上,用戶資料庫若是基於安全考慮應安裝在磁碟陣列上,若無磁碟陣列,還是建議你安裝在普通硬碟上
Ⅷ 固態硬碟該如何選擇那誰給詳細解答一下,謝謝
固態硬碟正快速地成為解決性能問題的一項關鍵技術,固態硬碟製造商推出了可供潛在用戶選擇的一系列部署選擇。通常情況下,不會有一項應對所有情況的完美選擇,用戶必須在選擇固態硬碟的使用清楚地了解他們自己的需求。
現在,選擇包括:使用RAM或者快閃記憶體的外置附加系統、(通過PCI系統或者傳統伺服器內存的)間接附加系統、快閃記憶體添加到現有存儲系統的集成解決方案。每一種部署方法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確定,這取決於用戶需求和預算。最常見的是對更高性能、固態硬碟共享、更高容量、更高可用性、簡化的數據管理、減少物理空間以及更低成本的需求。
這些需求往往彼此之間會存在一些沖突,因此必須區分出優先次序。幾乎在所有案例中,彼此沖突的需求之間必定要有某種折衷。
固態硬碟部署選項
大部分情況下固態硬碟最開始是被作為一種類似於機械硬碟的外置SCSI附加設備所使用。SCSI介面被光纖通道介面所取代,因為後者提供了更高的I/O帶寬以及在多個應用之間共享固態硬碟投資的功能。
多年來,傳統存儲廠商和固態硬碟製造商之間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那時候固態硬碟雖然具有非常高的性能,但大多數是基於RAM的,而且成本極高,僅限於少數利基應用。然後,隨著這些系統的價格逐漸降下來,容量提高——特別是由於快閃記憶體的出現——傳統製造商開始將固態硬碟技術集成到他們的系統中。不少提供商開發出了可以像機械硬碟那樣封裝在相同空間的快閃記憶體固態硬碟系統,讓這項新技術融入到現有的存儲系統中。
最近幾年出現另外了一種方法,就是把固態硬碟像應用一樣通過PCIe卡接入到同一台伺服器中。伺服器以近似於識別內置硬碟的方式識別出PCI固態硬碟。利用伺服器的匯流排和電源線意味著固態硬碟可以突破新的價格障礙。
正如前面所說,不管哪一種固態硬碟部署方式都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用戶應該根據這些特性如何滿足需求來進行選擇。在面對這些選擇的時候,存儲經理應該考慮選擇一家提供了不止一類固態硬碟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這樣就避免了「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錘子,你往往會把一切問題都看成釘子」。
性能
投資任何一種固態硬碟的主要原因就是它能夠提供高某個應用或者整個環境性能的能力。也就是說,想要獲得固態硬碟的性能好處,應用所產生的存儲I/O需求就要超過傳統機械驅動器,而這要取決於一個應用可以生產的等待I/O請求數量,也被稱為隊列深度或者同步請求的數量。
如果應用或者使用實例可以生成這些需求,那麼所有固態硬碟部署選擇的最終結果就是要提高性能。不過,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對比不同解決方案的帶寬、延遲和I/O限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制十分重要。簡單地說,外置系統應該是在伺服器之外的,所以速度較低。一些PCI設備的速度要比外置系統更低。一些外置系統提供了比PCI匯流排更高的速度。另外,確定使用固態硬碟的理由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固態硬碟是用於資料庫log,那麼用戶應該更關注延遲和IOPS,而不是帶寬。
I/O鏈中總是存在性能瓶頸。固態硬碟性能的關鍵之處是,確保你所選擇的實施方法和連接性不會導致這個瓶頸。
共享固態硬碟
在分析性能需求的過程中,如果多台伺服器上的多個應用需要加速,或者一個固態硬碟需要為運行在多台伺服器(例如集群資料庫)上的應用提供數據,這時候一個可以共享的外置固態硬碟就變得非常重要。這些系統可以被當作一個SAN,允許多個應用使用固態硬碟加速應用性能。對於這些應用來說,需要的往往不是一個基於PCI的固態硬碟。
共享固態硬碟是在多個應用之間分攤解決方案成本的理想方法。與傳統機械存儲不同的是,固態硬碟通過支持來自多個應用的數據集而不會遭受性能丟失的問題。固態硬碟沒有需要重新配置的活動部件,因為讀取或者寫入請求都是隨機的。最後,因為固態硬碟的成本更高,所以它適合於使用90%或者更多的容量從投資中獲取最大價值。
如果只是一個應用需要加速並且這個應用不要求共享存儲的話,PCI固態硬碟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例如,一些微軟SQLServer資料庫是集群的,但是這個集群是不能共享的,這意味著雖然多台伺服器被用於提供冗餘性,但是存儲是不能共享的。在這些案例中,PCI固態硬碟可以用於擴大SQLServer集群中每個伺服器的存儲容量而不會削弱集群效率。基於PCI的固態硬碟也適用於以伺服器為主導的應用。在大多數情況下,當需要更高性能、但伺服器RAM已經達到上限、無法從伺服器中有限數量的磁碟驅動器中獲得足夠的應用I/O時,PCI固態硬碟才會發揮出它的優勢。
容量
除了適用的應用數量之外,你在做決定的時候還要考慮需要多少固態硬碟容量。如果需要的容量比較小的話(例如不超過128GB),那麼你可以考慮基於RAM、外部附加的系統或者額外的伺服器內存。如果數據集較小並且是讀取密集型的,那麼建議首選伺服器RAM來提升應用性能。如果數據集較小並且是寫入密集型的,那麼你可以考慮外置RAM固態硬碟或者有些情況下可以選擇內置的PCI固態硬碟(只要應用可用性模式不會受到影響)。
如果數據集大小超過128GB的話,你可以考慮選擇快閃記憶體固態硬碟。盡管寫入密集的性能會有一些削減,但是這些缺點已經被解決了。
通常,所有規格的快閃記憶體固態硬碟(從128GB到500GB)都值得考慮。當接近500GB的時候,大多數基於PCI的固態硬碟都需要向系統中增加第二個卡。不管是哪一家廠商,他們的系統都需要有額外的物理插槽用來安裝這些卡。然後,根據他們快閃記憶體控制器軟體的質量和所屬廠商,增添一個額外的PCI卡可能要求額外的伺服器資源,而這會對性能有所影響。一定要問清楚廠商,他們的PCI固態硬碟是否要求額外的伺服器資源。
如果容量超過了500GB,那麼強烈建議你選擇外置的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精密的固態硬碟系統以及集成了快閃記憶體和磁碟的解決方案)。在這個容量等級上,將有多個應用可以獲得固態硬碟提高性能以及支持共享環境的好處。
如果環境可以使用TB級的固態硬碟存儲,那麼你就不需要考慮集成的解決方案了。因為基本上不會有缺乏容量擴展的問題,因為只要有驅動器插槽,集成系統就可以添加固態硬碟。這時候的挑戰就是性能方面的了。從某些方面來說,固體硬碟的原始I/O潛力將超過存儲架或者存儲計算引擎本身的I/O容量。通常來說,因為外置附加固態硬碟是專門針對基於內存的I/O,因此這些固態硬碟可以大幅度地擴展容量和提升性能。
除了性能、應用工作負載和容量之外,你還需要考慮數據可用性、數據管理和消耗的物理空間。我們將在該系列的第二部分談到這個問題,接下來的第三部分將集中談到一個決定性的因素:預算。
Ⅸ sqlserver磁碟I/O讀取不夠怎麼解決
1、更換硬碟,最好是更換為速度更快的RAID磁碟陣列
2、也是更換硬碟,但是可以使用固態硬碟,速度杠杠的,若是再能組成RAID陣列,幾乎可以起飛了。。。
3、檢查自己資料庫內的表結構是否合理,有無過多冗餘欄位,有無表結構設計不合理,有無SQL語句書寫問題,這些都會造成IO讀增多。
個人覺得,1,2都需花錢,3無需花錢。
但1,2是最直接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