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路板上的no nc c vcc gnd com各表示什麼意思
no常開,nc常閉,c電容,Vcc電源正極,GND電源負極,com公共端
電路板的名稱有:陶瓷電路板,氧化鋁陶瓷電路板,氮化鋁陶瓷電路板,線路板,PCB板,鋁基板,高頻板,厚銅板,阻抗板,PCB,超薄線路板,超薄電路板,印刷電路板等。電路板使電路迷你化、直觀化,對於固定電路的批量生產和優化用電器布局起重要作用。
電路板可稱為印刷線路板或印刷電路板,PCB、FPC線路板和軟硬結合板-FPC與PCB的誕生與發展,催生了軟硬結合板這一新產品。因此,軟硬結合板,就是柔性線路板與硬性線路板,經過壓合等工序,按相關工藝要求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與PCB特性的線路板。
(1)c語言gnd引腳擴展閱讀:
帶程序晶元電路板檢測修理有以下三點:
1、EPROM晶元一般不宜損壞.因這種晶元需要紫外光才能擦除掉程序, 故在測試中不會損壞程序.但有資料介紹:因製作晶元的材料所致,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頭長了),即便不用也有可能損壞(主要指程序).所以要 盡可能給以備份.
2、EEPROM,SPROM等以及帶電池的RAM晶元,均極易破壞程序.這類晶元 是否在使用<測試儀>進行VI曲線掃描後,是否就破壞了程序,還未有定論.盡管如此,同仁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還是小心為妙.筆者曾經做過 多次試驗,可能大的原因是:檢修工具(如測試儀,電烙鐵等)的外殼漏電所致。
3、對於電路板上帶有電池的晶元不要輕易將其從板上拆下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路板
Ⅱ 單片機c語言編程
單片機的外部結構:
DIP40雙列直插;
P0,P1,P2,P3四個8位準雙向I/O引腳;(作為I/O輸入時,要先輸出高電平)
電源VCC(PIN40)和地線GND(PIN20);
高電平復位RESET(PIN9);(10uF電容接VCC與RESET,即可實現上電復位)
內置振盪電路,外部只要接晶體至X1(PIN18)和X0(PIN19);(頻率為主頻的12倍)
程序配置EA(PIN31)接高電平VCC;(運行單片機內部ROM中的程序)
P3支持第二功能:RXD、TXD、INT0、INT1、T0、T1
單片機內部I/O部件:(所為學習單片機,實際上就是編程式控制制以下I/O部件,完成指定任務)
四個8位通用I/O埠,對應引腳P0、P1、P2和P3;
兩個16位定時計數器;(TMOD,TCON,TL0,TH0,TL1,TH1)
一個串列通信介面;(SCON,SBUF)
一個中斷控制器;(IE,IP)
針對AT89C52單片機,頭文件AT89x52.h給出了SFR特殊功能寄存器所有埠的定義。教科書的160頁給出了針對MCS51系列單片機的C語言擴展變數類型。
C語言編程基礎:
十六進製表示位元組0x5a:二進制為01011010B;0x6E為01101110。
如果將一個16位二進數賦給一個8位的位元組變數,則自動截斷為低8位,而丟掉高8位。
++var表示對變數var先增一;var—表示對變數後減一。
x |= 0x0f;表示為 x = x | 0x0f;
TMOD = ( TMOD & 0xf0 ) | 0x05;表示給變數TMOD的低四位賦值0x5,而不改變TMOD的高四位。
While( 1 ); 表示無限執行該語句,即死循環。語句後的分號表示空循環體,也就是{;}
在某引腳輸出高電平的編程方法:(比如P1.3(PIN4)引腳)
#include <AT89x52.h> //該頭文檔中有單片機內部資源的符號化定義,其中包含P1.3
void main( void ) //void 表示沒有輸入參數,也沒有函數返值,這入單片機運行的復位入口
{
P1_3 = 1; //給P1_3賦值1,引腳P1.3就能輸出高電平VCC
While( 1 ); //死循環,相當 LOOP: goto LOOP;
}
注意:P0的每個引腳要輸出高電平時,必須外接上拉電阻(如4K7)至VCC電源。
在某引腳輸出低電平的編程方法:(比如P2.7引腳)
#include <AT89x52.h> //該頭文檔中有單片機內部資源的符號化定義,其中包含P2.7
void main( void ) //void 表示沒有輸入參數,也沒有函數返值,這入單片機運行的復位入口。
{
P2_7 = 0; //給P2_7賦值0,引腳P2.7就能輸出低電平GND
While( 1 ); //死循環,相當 LOOP: goto LOOP;
}
在某引腳輸出方波編程方法:(比如P3.1引腳)
#include <AT89x52.h> //該頭文檔中有單片機內部資源的符號化定義,其中包含P3.1
void main( void ) //void 表示沒有輸入參數,也沒有函數返值,這入單片機運行的復位入口
{
While( 1 ) //非零表示真,如果為真則執行下面循環體的語句
{
P3_1 = 1; //給P3_1賦值1,引腳P3.1就能輸出高電平VCC
P3_1 = 0; //給P3_1賦值0,引腳P3.1就能輸出低電平GND
} //由於一直為真,所以不斷輸出高、低、高、低……,從而形成方波
}
將某引腳的輸入電平取反後,從另一個引腳輸出:( 比如 P0.4 = NOT( P1.1) )
#include <AT89x52.h> //該頭文檔中有單片機內部資源的符號化定義,其中包含P0.4和P1.1
void main( void ) //void 表示沒有輸入參數,也沒有函數返值,這入單片機運行的復位入口
{
P1_1 = 1; //初始化。P1.1作為輸入,必須輸出高電平
While( 1 ) //非零表示真,如果為真則執行下面循環體的語句
{
if( P1_1 == 1 ) //讀取P1.1,就是認為P1.1為輸入,如果P1.1輸入高電平VCC
{ P0_4 = 0; } //給P0_4賦值0,引腳P0.4就能輸出低電平GND
else //否則P1.1輸入為低電平GND
//{ P0_4 = 0; } //給P0_4賦值0,引腳P0.4就能輸出低電平GND
{ P0_4 = 1; } //給P0_4賦值1,引腳P0.4就能輸出高電平VCC
} //由於一直為真,所以不斷根據P1.1的輸入情況,改變P0.4的輸出電平
}
將某埠8個引腳輸入電平,低四位取反後,從另一個埠8個引腳輸出:( 比如 P2 = NOT( P3 ) )
#include <AT89x52.h> //該頭文檔中有單片機內部資源的符號化定義,其中包含P2和P3
void main( void ) //void 表示沒有輸入參數,也沒有函數返值,這入單片機運行的復位入口
{
P3 = 0xff; //初始化。P3作為輸入,必須輸出高電平,同時給P3口的8個引腳輸出高電平
While( 1 ) //非零表示真,如果為真則執行下面循環體的語句
{ //取反的方法是異或1,而不取反的方法則是異或0
P2 = P3^0x0f //讀取P3,就是認為P3為輸入,低四位異或者1,即取反,然後輸出
} //由於一直為真,所以不斷將P3取反輸出到P2
}
注意:一個位元組的8位D7、D6至D0,分別輸出到P3.7、P3.6至P3.0,比如P3=0x0f,則P3.7、P3.6、P3.5、P3.4四個引腳都輸出低電平,而P3.3、P3.2、P3.1、P3.0四個引腳都輸出高電平。同樣,輸入一個埠P2,即是將P2.7、P2.6至P2.0,讀入到一個位元組的8位D7、D6至D0。
Ⅲ 電路板上標著「IN+、IN-、VCC、GND」分別是什麼意思啊
1、IN+、IN-是數據信號的正負輸入。
2、vcc是voltcurrentcapacer的簡稱,是指電路的電源電壓、電源電壓(雙極器件)、電源電壓(74系列數字電路)、語音控制載波和帶電導線,在電子電路中,vcc是電路的電源電壓,vdd是晶元的工作電壓。
3、GND
GND對導線接地短路,表示地線或0線,這個地方不是一個真正的地方,而是一個為申請而設的地方,對於電源,它是電源的負極,電路圖和電路板上的GND(地線)表示地線或0線,GND表示公共終端。
(3)c語言gnd引腳擴展閱讀:
在一般的電子電路中,vcc比vdd更重要。有些集成電路同時具有VCC和VDD,該裝置具有電壓轉換功能,C=電路表示電路的含義,即接入電路的電壓。在電子電路中,VCC是電路的電源電壓。
cadencevirtualcomponent協同設計,簡稱vcc,是第一個面向ip重用的工業系統級軟硬體協同設計開發平台環境。
CadenceVCC使設計師在早期設計第一代產品和相關產品時能夠確定軟硬體部門的關鍵架構,CadenceVCC通過電子供應鏈交換設計信息,為系統庫和SoC提供必要的框架。
VCC(或VCC)是TTL(晶體管-晶體管邏輯)技術的遺產,在ttl器件中,輸入輸出三極體驅動電路採用共集電極模式,VCC(或VCC)是指公共集電極的電壓。
Ⅳ 電路中的 VDD、GND 、BM、LW 、FW 、RW分別代表
VCC:C=circuit 表示電路的意思, 即接入電路的電壓; VDD:D=device 表示器件的意思, 即器件內部的工作電壓; VSS:S=series 表示公共連接的意思,通常指電路公共接地端電壓。 GND:在電路里常被定為電壓參考基點。 VEE:負電壓供電;場效應管的源極(S) VPP:編程/擦除電壓。
1、對於數字電路來說,VCC是電路的供電電壓,VDD是晶元的工作電壓(通常Vcc>Vdd),VSS是接地點。
2、有些IC既有VDD引腳又有VCC引腳,說明這種器件自身帶有電壓轉換功能。
3、在場效應管(或COMS器件)中,VDD為漏極,VSS為源極,VDD和VSS指的是元件引腳,而不表示供電電壓。
4、從電氣意義上說,GND分為電源地和信號地。PG是 Power Ground(電源地)的縮寫。另一個是 Signal Ground(信號地)。實際上它們可能是連在一起的(不一定是混在一起哦!)。兩個名稱,主要是便於對電路進行分析。
進一步說,還有因電路形式不同而必須區分的兩種「地」:數字地,模擬地。
數字地和模擬地都有信號地、電源地兩種情況。數字地和模擬地之間,某些電路可以直接連接,有些電路要用電抗器連接,有些電路不可連接。
Vcc 來源於集電極電源電壓, Collector Voltage, 一般用於雙極型晶體管, PNP 管時為負電源電壓, 有時也標成 -Vcc, NPN 管時為正電壓.
Vdd 來源於漏極電源電壓, Drain Voltage, 用於 MOS 晶體管電路, 一般指正電源. 因為很少單獨用 PMOS 晶體管, 所以在 CMOS 電路中 Vdd 經常接在 PMOS 管的源極上.
Vss 源極電源電壓, 在 CMOS 電路中指負電源, 在單電源時指零伏或接地. Vee 發射極電源電壓, Emitter Voltage, 一般用於 ECL 電路的負電源電壓. Vbb 基極電源電壓, 用於雙極晶體管的共基電路.
來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wise18146705004/article/details/79873074
版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博文鏈接!
Ⅳ C語言編程
單片機的外部結構:DIP40雙列直插;P0,P1,P2,P3四個8位準雙向I/O引腳;(作為I/O輸入時,要先輸出高電平)電源VCC(PIN40)和地線GND(PIN20);高電平復位RESET(PIN9);(10uF電容接VCC與RESET,即可實現上電復位)內置振盪電路,外部只要接晶體至X1(PIN18)和X0(PIN19);(頻率為主頻的12倍)程序配置EA(PIN31)接高電平VCC;(運行單片機內部ROM中的程序)P3支持第二功能:RXD、TXD、INT0、INT1、T0、T1單片機內部I/O部件:(所為學習單片機,實際上就是編程式控制制以下I/O部件,完成指定任務)四個8位通用I/O埠,對應引腳P0、P1、P2和P3;兩個16位定時計數器;(TMOD,TCON,TL0,TH0,TL1,TH1)一個串列通信介面;(SCON,SBUF)一個中斷控制器;(IE,IP)針對AT89C52單片機,頭文件AT89x52.h給出了SFR特殊功能寄存器所有埠的定義。教科書的160頁給出了針對MCS51系列單片機的C語言擴展變數類型。C語言編程基礎:十六進製表示位元組0x5a:二進制為01011010B;0x6E為01101110。如果將一個16位二進數賦給一個8位的位元組變數,則自動截斷為低8位,而丟掉高8位。++var表示對變數var先增一;var—表示對變數後減一。x|=0x0f;表示為x=x|0x0f;TMOD=(TMOD&0xf0)|0x05;表示給變數TMOD的低四位賦值0x5,而不改變TMOD的高四位。While(1);表示無限執行該語句,即死循環。語句後的分號表示空循環體,也就是{;}在某引腳輸出高電平的編程方法:(比如P1.3(PIN4)引腳)#include//該頭文檔中有單片機內部資源的符號化定義,其中包含P1.3voidmain(void)//void表示沒有輸入參數,也沒有函數返值,這入單片機運行的復位入口{P1_3=1;//給P1_3賦值1,引腳P1.3就能輸出高電平VCCWhile(1);//死循環,相當LOOP:gotoLOOP;}注意:P0的每個引腳要輸出高電平時,必須外接上拉電阻(如4K7)至VCC電源。在某引腳輸出低電平的編程方法:(比如P2.7引腳)#include//該頭文檔中有單片機內部資源的符號化定義,其中包含P2.7voidmain(void)//void表示沒有輸入參數,也沒有函數返值,這入單片機運行的復位入口。{P2_7=0;//給P2_7賦值0,引腳P2.7就能輸出低電平GNDWhile(1);//死循環,相當LOOP:gotoLOOP;}在某引腳輸出方波編程方法:(比如P3.1引腳)#include//該頭文檔中有單片機內部資源的符號化定義,其中包含P3.1voidmain(void)//void表示沒有輸入參數,也沒有函數返值,這入單片機運行的復位入口{While(1)//非零表示真,如果為真則執行下面循環體的語句{P3_1=1;//給P3_1賦值1,引腳P3.1就能輸出高電平VCCP3_1=0;//給P3_1賦值0,引腳P3.1就能輸出低電平GND}//由於一直為真,所以不斷輸出高、低、高、低……,從而形成方波}將某引腳的輸入電平取反後,從另一個引腳輸出:(比如P0.4=NOT(P1.1))#include//該頭文檔中有單片機內部資源的符號化定義,其中包含P0.4和P1.1voidmain(void)//void表示沒有輸入參數,也沒有函數返值,這入單片機運行的復位入口{P1_1=1;//初始化。P1.1作為輸入,必須輸出高電平While(1)//非零表示真,如果為真則執行下面循環體的語句{if(P1_1==1)//讀取P1.1,就是認為P1.1為輸入,如果P1.1輸入高電平VCC{P0_4=0;}//給P0_4賦值0,引腳P0.4就能輸出低電平GNDelse//否則P1.1輸入為低電平GND//{P0_4=0;}//給P0_4賦值0,引腳P0.4就能輸出低電平GND{P0_4=1;}//給P0_4賦值1,引腳P0.4就能輸出高電平VCC}//由於一直為真,所以不斷根據P1.1的輸入情況,改變P0.4的輸出電平}將某埠8個引腳輸入電平,低四位取反後,從另一個埠8個引腳輸出:(比如P2=NOT(P3))#include//該頭文檔中有單片機內部資源的符號化定義,其中包含P2和P3voidmain(void)//void表示沒有輸入參數,也沒有函數返值,這入單片機運行的復位入口{P3=0xff;//初始化。P3作為輸入,必須輸出高電平,同時給P3口的8個引腳輸出高電平While(1)//非零表示真,如果為真則執行下面循環體的語句{//取反的方法是異或1,而不取反的方法則是異或0P2=P3^0x0f//讀取P3,就是認為P3為輸入,低四位異或者1,即取反,然後輸出}//由於一直為真,所以不斷將P3取反輸出到P2}注意:一個位元組的8位D7、D6至D0,分別輸出到P3.7、P3.6至P3.0,比如P3=0x0f,則P3.7、P3.6、P3.5、P3.4四個引腳都輸出低電平,而P3.3、P3.2、P3.1、P3.0四個引腳都輸出高電平。同樣,輸入一個埠P2,即是將P2.7、P2.6至P2.0,讀入到一個位元組的8位D7、D6至D0。
Ⅵ 電路中GND和GROUND 有什麼區別,VCC,VDD,VEE,VSS呢又有什麼區別
DCpower一般是指帶實際電壓的源,其他的都是標號(在有些模擬軟體中默認的把標號和源相連的)~~~~~~
VDD:電源電壓(單極器件);電源電壓(4000系列數字電 路);漏極電壓(場效應管)
VCC:電源電壓(雙極器件);電源電壓(74系列數字電路);聲控載波(Voice Controlled Carrier)
VSS:地或電源負極
VEE:負電壓供電;場效應管的源極(S)
VPP:編程/擦除電壓。
詳解:
在電子電路中,VCC是電路的供電電壓, VDD是晶元的工作電壓:
VCC:C=circuit 表示電路的意思, 即接入電路的電壓, D=device 表示器件的意思, 即器件內部的工作電壓,在普通的電子電路中,一般Vcc>Vdd !
VSS:S=series 表示公共連接的意思,也就是負極。
有些IC 同時有VCC和VDD, 這種器件帶有電壓轉換功能。
在「場效應」即COMS元件中,VDD乃CMOS的漏極引腳,VSS乃CMOS的源極引腳,這是元件引腳符號,它沒有「VCC」的名稱,你的問題包含3個符號,VCC / VDD /VSS, 這顯然是電路符號
除了正確進行接地設計、安裝,還要正確進行各種不同信號的接地處理。控制系統中,大致有以下幾種地線:
(1)數字地:也叫邏輯地,是各種開關量(數字量)信號的零電位。
(2)模擬地:是各種模擬量信號的零電位。
(3)信號地:通常為感測器的地。
(4)交流地:交流供電電源的地線,這種地通常是產生雜訊的地。
(5)直流地:直流供電電源的地。
(6)屏蔽地:也叫機殼地,為防止靜電感應和磁場感應而設。
以上這些地線處理是系統設計、安裝、調試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下面就接地問題提出一些看法:
(1)控制系統宜採用一點接地。一般情況下,高頻電路應就近多點接地,低頻電路應一點接地。在低頻電路中,布線和元件間的電感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然而接地形成的環路的干擾影響很大,因此,常以一點作為接地點;但一點接地不適用於高頻,因為高頻時,地線上具有電感因而增加了地線阻抗,同時各地線之間又產生電感耦合。一般來說,頻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點接地;高於10MHz時,採用多點接地;在1~10MHz之間可用一點接地,也可用多點接地。
(2)交流地與信號地不能共用。由於在一段電源地線的兩點間會有數mV甚至幾V電壓,對低電平信號電路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干擾,因此必須加以隔離和防止。
(3)浮地與接地的比較。全機浮空即系統各個部分與大地浮置起來,這種方法簡單,但整個系統與大地絕緣電阻不能小於50MΩ。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但一旦絕緣下降就會帶來干擾。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機殼接地,其餘部分浮空。這種方法抗干擾能力強,安全可靠,但實現起來比較復雜。
(4)模擬地。模擬地的接法十分重要。為了提高抗共模干擾能力,對於模擬信號可採用屏蔽浮技術。對於具體模擬量信號的接地處理要嚴格按照操作手冊上的要求設計。
(5)屏蔽地。在控制系統中為了減少信號中電容耦合雜訊、准確檢測和控制,對信號採用屏蔽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根據屏蔽目的不同,屏蔽地的接法也不一樣。電場屏蔽解決分布電容問題,一般接大地;電磁場屏蔽主要避免雷達、電台等高頻電磁場輻射干擾。利用低阻金屬材料高導流而製成,可接大地。磁場屏蔽用以防磁鐵、電機、變壓器、線圈等磁感應,其屏蔽方法是用高導磁材料使磁路閉合,一般接大地為好。當信號電路是一點接地時,低頻電纜的屏蔽層也應一點接地。如果電纜的屏蔽層地點有一個以上時,將產生雜訊電流,形成雜訊干擾源。當一個電路有一個不接地的信號源與系統中接地的放大器相連時,輸入端的屏蔽應接至放大器的公共端;相反,當接地的信號源與系統中不接地的放大器相連時,放大器的輸入端也應接到信號源的公共端。
對於電氣系統的接地,要按接地的要求和目的分類,不能將不同類接地簡單地、任意地連接在一起,而是要分成若干獨立的接地子系統,每個子系統都有其共同的接地點或接地干線,最後才連接在一起,實行總接地。
Ⅶ TYPE-C數據線里邊的兩個GND引腳是直接相連的嗎
會。TYPE-c使用對稱設計,所以不用考慮插接的正反。
如果母座只接1個,可能有一邊插入的時候無法正常使用。
Ⅷ 老師,我想問問單片機 GND腳為什麼都標接地,不是接的都是電源0V端么,GND和VCC之間的電容又是什麼作用
現在工程師做電路板話原理圖 都是標GND,
所謂的地是電壓低電位的參考點,他沒有明確數值,一般以0V為地,這個根本沒有明確的概念,你就記得是電壓參考點即可。而0V是一個電壓大小數值,可以是高電位,也可以是低電位。
地,其實按照最專業的模擬電路分析方法,沒有地這個概念,只有返迴路徑這個概念,想必你的地就是這個意思,那麼0V很好理解,是一個絕對值,有明確的電學意義。
電源VCC和GND之間接電容,那是104電容,0.0uF電容,是起到濾波作用,
去耦,消除高頻雜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