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c語言結構化演算法的概念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c語言結構化演算法的概念

發布時間: 2022-07-17 02:00:17

『壹』 c語言中,演算法的概念,廣義的講是什麼意思

廣義上講就是程序除了數據就是演算法

『貳』 什麼叫結構化的演算法為什麼要提倡結構化的演算法

  1. 結構化的演算法:由三種基本結構構成的演算法結構是結構化的演算法。

  2. 因為結構化的演算法不存在無規律的轉向,只在本基本結構內才允許存在分支和向前或向後的跳轉。不會出現死循環,使演算法的質量得到保證和提高,所以,要提倡結構化的演算法。

『叄』 C語言中「演算法」的定義是什麼

演算法 Algorithm

演算法是在有限步驟內求解某一問題所使用的一組定義明確的規則。通俗點說,就是計算機解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形成解題思路還是編寫程序,都是在實施某種演算法。前者是推理實現的演算法,後者是操作實現的演算法。

一個演算法應該具有以下五個重要的特徵:

1、有窮性: 一個演算法必須保證執行有限步之後結束;

2、確切性: 演算法的每一步驟必須有確切的定義;

3、輸入:一個演算法有0個或多個輸入,以刻畫運算對象的初始情況,所謂0個輸入是指演算法本身定除了初始條件;

4、輸出:一個演算法有一個或多個輸出,以反映對輸入數據加工後的結果。沒有輸出的演算法是毫無意義的;

5、可行性: 演算法原則上能夠精確地運行,而且人們用筆和紙做有限次運算後即可完成。

『肆』 為什麼說C語言是結構化的語言

雖然從嚴格的學術觀點上看,C語言是塊結構(b l o c k - s t r u c t u r e d)語言,但是它還是常被稱為結構化語言。這是因為它在結構上類似於A L G O L、P a s c a l和M o d u l a - 2(從技術上講,塊結構語言允許在過程和函數中定義過程或函數。用這種方法,全局和局部的概念可以通過「作用域」規則加以擴展,「作用域」管理變數和過程的「可見性」。因為C語言不允許在函數中定義函數,所以不能稱之為通常意義上的塊結構語言)。

結構化語言的顯著特徵是代碼和數據的分離。這種語言能夠把執行某個特殊任務的指令和數據從程序的其餘部分分離出去、隱藏起來。獲得隔離的一個方法是調用使用局部(臨時)變數的子程序。通過使用局部變數,我們能夠寫出對程序其它部分沒有副作用的子程序。這使得編寫共享代碼段的程序變得十分簡單。如果開發了一些分離很好的函數,在引用時我們僅需要知道函數做什麼,不必知道它如何做。切記:過度使用全局變數(可以被全部程序訪問的變數)會由於意外的副作用而在程序中引入錯誤。

結構化語言比非結構化語言更易於程序設計,用結構化語言編寫的程序的清晰性使得它們更易於維護。這已是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了。C語言的主要結構成分是函數C的獨立子程序。

在C語言中,函數是一種構件(程序塊),是完成程序功能的基本構件。函數允許一個程序的諸任務被分別定義和編碼,使程序模塊化。可以確信,一個好的函數不僅能正確工作且不會對程序的其它部分產生副作用。

『伍』 C語言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思想和方法原則是什麼

設計思想:

結構化程序設計的總體思想是採用模塊化結構,自上而下,逐步求精。即首先把一個復雜的大問題分解為若干相對獨立的小問題。

然後,對每個小問題編寫出一個功能上相對獨立的程序塊(模塊)。最後將各程序塊進行組裝成為一個完整的程序。

方法原則:

1、只採用三種基本的程序控制結構來編製程序,從而使程序具有良好的結構;

2、程序設計自頂而下;

3、用結構化程序設計流程圖來表示演算法。

(5)c語言結構化演算法的概念擴展閱讀:

設計方法

1、自頂向下

程序設計時,應先考慮總體,後考慮細節;先考慮全局目標,後考慮局部目標。不要一開始就過多追求眾多的細節,先從最上層總目標開始設計,逐步使問題具體化。

2、逐步細化

對復雜問題,應設計一些子目標作為過渡,逐步細化。

3、模塊化

一個復雜問題,肯定是由若干稍簡單的問題構成。模塊化是把程序要解決的總目標分解為子目標,再進一步分解為具體的小目標,把每一個小目標稱為一個模塊。

優缺點:

1、優點

由於模塊相互獨立,因此在設計其中一個模塊時,不會受到其它模塊的牽連,因而可將原來較為復雜的問題化簡為一系列簡單模塊的設計。

模塊的獨立性還為擴充已有的系統、建立新系統帶來了不少的方便,因為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模塊作積木式的擴展。

2、缺點

用戶要求難以在系統分析階段准確定義,致使系統在交付使用時產生許多問題。用系統開發每個階段的成果來進行控制,不能適應事物變化的要求。

『陸』 c語言中"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的基本思想和規則

C語言是一種結構化語言。它層次清晰,便於按模塊化方式組織程序,易於調試和維護。C語言的表現能力和處理能力極強。它不僅具有豐富的運算符和數據類型,便於實現各類復雜的數據結構。它還可以直接訪問內存的物理地址,進行位(bit)一級的操作。由於C語言實現了對硬體的編程操作,因此C語言集高級語言和低級語言的功能於一體。既可用於系統軟體的開發,也適合於應用軟體的開發。此外,C語言還具有效率高,可移植性強等特點。因此廣泛地移植到了各類各型計算機上,從而形成了多種版本的C語言。
C源程序的結構特點
1.一個C語言源程序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源文件組成。
2.每個源文件可由一個或多個函數組成。
3.一個源程序不論由多少個文件組成,都有一個且只能有一個main函數,即主函數。
4.源程序中可以有預處理命令(include
命令僅為其中的一種),預處理命令通常應放在源文件或源程序的最前面。
5.每一個說明,每一個語句都必須以分號結尾。但預處理命令,函數頭和花括弧「}」之後不能加分號。
6.標識符,關鍵字之間必須至少加一個空格以示間隔。若已有明顯的間隔符,也可不再加空格來間隔。
書寫程序時應遵循的規則
從書寫清晰,便於閱讀,理解,維護的角度出發,在書寫程序時
應遵循以下規則:
1.一個說明或一個語句佔一行。
2.用{}
括起來的部分,通常表示了程序的某一層次結構。{}一般與該結構語句的第一個字母對齊,並單獨佔一行。
3.低一層次的語句或說明可比高一層次的語句或說明縮進若干格後書寫。以便看起來更加清晰,增加程序的可讀性。在編程時應力求遵循這些規則,以養成良好的編程風格。

『柒』 C語言: 什麼叫結構化的演算法為什麼要提倡結構化的演算法

結構化演算法是由一些基本結構順序組成的.在基本結構之間不存在向前或向後的跳轉,流程的轉移只存在於一個基本的結構范圍內.一個非結構化的演算法可以用一個等價的結構化演算法代替,其功能不變.
跟結構化演算法比較起來,非結構化演算法有以下缺點.
流程不受限制的隨意轉來轉去,使流程圖豪無規律.使人在閱讀的時候難以理解演算法的邏輯.難以閱讀,也難以修改.從而使演算法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難以保證.

『捌』 C語言中結構化的程序設計是什麼

任何復雜的演算法,都可以由順序結構、選擇(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三種基本結構組成。在構造演算法時,也僅以這三種結構作為基本單元,同時規定基本結構之間可以並列和互相包含,不允許交叉和從一個結構直接轉到另一個結構的內部去。結構清晰,易於正確性驗證和糾正程序中的錯誤,這種方法就是結構化方法,遵循這種方法的程序設計,就是結構化程序設計。遵循這種結構的程序只有一個輸入口和一個輸出口。

結構化程序的概念首先是從以往編程過程中無限制地使用轉移語句而提出的。轉移語句可以使程序的控制流程強制性的轉向程序的任一處,在傳統流程圖中,用"很隨意"的流程線來描述轉移功能。如果一個程序中多處出現這種轉移情況,將會導致程序流程無序可尋,程序結構雜亂無章,這樣的程序是令人難以理解和接受的,並且容易出錯。尤其是在實際軟體產品的開發中,更多的追求軟體的可讀性和可修改性,象這種結構和風格的程序是不允許出現的。為此提出了程序的三種基本結構。

在討論演算法時我們列舉了程序的順序、選擇和循環三種控制流程,這就是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強調使用的三種基本結構。演算法的實現過程是由一系列操作組成的,這些操作之間的執行次序就是程序的控制結構。1996年,計算機科學家Bohm和Jacopini證明了這樣的事實:任何簡單或復雜的演算法都可以由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這三種基本結構組合而成。所以,這三種結構就被稱為程序設計的三種基本結構。也是結構化程序設計必須採用的結構。

結構化程序中的任意基本結構都具有唯一入口和唯一出口,並且程序不會出現死循環。在程序的靜態形式與動態執行流程之間具有良好的對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