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ccs環境下c語言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ccs環境下c語言

發布時間: 2022-07-14 16:17:13

『壹』 CCS中運行C語言問題

CCS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據我多年寫程序的經驗,程序都是那樣,不可能你沒調用對話框,它自己彈出一個對話框來.你可以對程序做一下根蹤,看看倒底問題是出在哪裡了.

估計是你的fscanf調用有誤吧.使得CCS在調用fscanf的時候用對話框來輸入文件吧.你用這個函數是要從文件中讀數吧.不如用fgets()試試.最好用最底層的函數吧.

這個問題不如看看相關的書,介紹CCS的,文件調用那裡是怎麼回事.

『貳』 我在CCS環境下用C函數調用一個線性匯編函數,不知道怎麼調用還有就是在C文件中怎麼包含匯編的文件謝謝

TI 的CCS軟體??
C要調用匯編..首先要 匯編編寫的時候 符合C調用規則, 這個首先要去看C語言編譯器
同樣匯編調用C, 也要先在匯編狀態下准備C需要的環境

舉個例子TI CCS裡面 寫LF2407編譯器.
在匯編裡面 所有的c變數都需要加_ ,,比如 int a; 匯編要調用的名字就是 _a
C語言用R6 R7做堆棧指針等等

『叄』 ccs集成開發環境工程的搭建到.c文件的添加具體需要哪些步驟

DSP開發: PC機+目標板+模擬器+CCS開發環境

一般是先在CCS開發環境下編寫程序(使用C語言、匯編語言或者兩者混合)CCS內置軟模擬simulator提供了編譯,調試,運行功能。其作用主要是檢測目標程序運行的正確性和連貫性!但不能夠實時查看和控制。
當程序成功運行通過後,通過模擬器(XDS510或者XDS560)與目標板連接,安裝模擬器驅動,然後load program到目標板,運行,利用模擬器提供的RTDX可實時查看存儲器和寄存器變化!再調試,再運行!

『肆』 如何在CCS中建立自己的C語言函數庫文件

你說的函數庫是指什麼,如果是靜態動態庫的話,你使用ide都有相關的建立向導。

『伍』 DSP開發環境CCS中,C語言程序的標注與反標注的快捷鍵分別是什麼不甚感激!

你什麼版本啊,標注是注釋嗎,eclipse下的快捷鍵基本是ccs下都能用,而且可以自己製作注釋等template。自己查下。4系列以下不知

『陸』 CCS軟體C語言編程輸出SPWM脈寬調制波控制感應電機轉速程序演算法解讀

1、PWM波是控制直流電機的
通俗的說,5V直流電機在5V的情況下肯定速度最快,在0V的情況下肯定不轉了
這樣電源0~5V就對應了不同的速度
問題是怎麼才能實現0~5V的變化呢?
於是就用PWM波控制mos管來給直流電機供電。PWM就是一個矩形波,通過控制高電平和低電平的時間來控制MOS管導通的時間。MOS管在高電平的時候導通,就相當於5V電源直接加到電機上;MOS管在低電平的時候截止,就相當於0V電源加到電機上。
PWM又叫脈寬調制,就是控制高電平佔一個周期的比例。而這個PWM波就是控制5V電源加到電機上的時間,從而控制了電機。

2、常式:
#include <reg52.h>
sbit KEY1 = P3^4;
sbit PWM = P1^5;
unsigned char CYCLE; //定義周期 該數字X基準定時時間 如果是10 則周期是10 x 0.1ms
unsigned char PWM_ON ;//定義高電平時間
void delay(unsigned int cnt)
{
while(--cnt);
}

main()
{
unsigned char PWM_Num;//定義檔位
TMOD |=0x01;//定時器設置 1ms in 12M crystal
TH0=(65536-1000)/256;
TL0=(65536-1000)%256;//定時1mS
IE= 0x82; //打開中斷
TR0=1;

CYCLE = 10;// 時間可以調整 這個是10步調整 周期10ms 8位PWM就是256步
while(1)
{
if(!KEY1)
{
delay(10000);
if(!KEY1)
{
PWM_Num++;
if(PWM_Num==4)PWM_Num=0;
switch(PWM_Num){
case 0:P0=0x06;PWM_ON=0;break;//高電平時長
case 1:P0=0x5B;PWM_ON=4;break;
case 2:P0=0x4F;PWM_ON=6;break;
case 3:P0=0x66;PWM_ON=8;break;
default:break;
}
}

}
}

}
/********************************/
/* 定時中斷 */
/********************************/
void tim(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
static unsigned char count; //
TH0=(65536-1000)/256;
TL0=(65536-1000)%256;//定時1mS

if (count==PWM_ON)
{
PWM = 1; //燈滅
}
count++;
if(count == CYCLE)
{
count=0;
if(PWM_ON!=0) //如果左右時間是0 保持原來狀態
PWM = 0;//燈亮

}

『柒』 對DSP而言,CCS用C語言編程和匯編編程,二者的效率相差多少

我用的是28XX系列的,不知道經驗對你有沒有用,因為不同系列的晶元多少有些差別。
TI提供的庫已經相當可以了,兼顧易用與效率。我當時做過這樣的測試
1. 用IQMATH實現
2. 直接C語言實現
3. C語言優化實現
4. 原生匯編實現
IQMATH的運行周期在1000左右,比方案3快幾十個周期,比方案4慢幾個周期,方案2是10000多個周期。
另外,因為只是單獨測的演算法,匯編之所以快是快在寄存器的使用上,操作數可以直接入寄存器,但是考慮到程序其他部分是用C語言編寫的話,把操作棧的時間也加上,並不比方案1快。畢竟我對TI的匯編吃的也不透。
在編寫上,無疑是方案1提供了最接近C語言風格的實現,幾乎不用考慮ISA方面的問題。
另外對於執行效率,我覺得主要考慮三點:
1.分支的使用
CCS對C語言的優化我沒做過太多比對。其實單從反匯編的結果看,我接觸過的嵌入式開發環境的編譯器都能做出很好的優化。但是幾乎每個編譯器都會在邏輯的優化上有欠缺——它只能對一些顯而易見的判斷條件進行優化,而在寫程序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出於易讀性的考慮,或者穩定性的考慮,或者其他的考慮加入幾乎不會發生的分支,這樣的分支判斷會消耗一定比率的代碼段執行效率,視乎代碼段內有用功能的長度而定,越長這個比率越小,越短這個比率越高。
2.一般操作,就是各種賦值操作
在一般的操作上,編譯器的優化已經很令人滿意了,基本上可以作為編寫匯編的範本。我覺得所謂效率能達到90%就是針對這個部分說的。
3.特殊操作,比如對整塊內存的操作,或者是浮點運算上。
在一些特殊的操作上,就要看是否有現成的庫,或者看硬體是否支持。比如對整塊內存操作就別用循環一個位元組一個位元組的搬了。
以上三點都能考慮到的話,相信執行效率方面已經沒有太大的提升空間了。

另外如果你的代碼發生在初始化部分,也就是只在系統運行開始的時候運行一次,那麼優化不優化其實沒有太大的必要,除非你對系統初始化的時間有嚴格的要求。但是如果你的代碼是作為任務要被反復運行的,那就有優化的必要了。

在CCS里有代碼消耗時鍾周期的統計,如果你覺得某段代碼效率低下的話,可以先分段進行消耗時鍾周期的計算,這樣優化比較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