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函數調用關系圖可以提供哪些與測試有關的信息
繪制函數調用關系圖對理解大型程序大有幫助。我想大家都有過一邊讀源碼(並在頭腦中維護一個調用棧),一邊在紙上畫函數調用關系,然後整理成圖的經歷。如果運氣好一點,藉助調試器的單步跟蹤功能和call stack窗口,能節約一些腦力。
不過如果要分析的是腳本語言的代碼,那多半隻好老老實實用第一種方法了。如果在讀代碼之前,手邊就有一份調用圖,豈不妙哉?下面舉出我知道的幾種免費的分析C/C++函數調用關系的工具。
函數調用關系圖(call graph)是圖(graph),而且是有向圖,多半還是無環圖(無圈圖)——如果代碼中沒有直接或間接的遞歸的話。Graphviz是專門繪制有向圖和無向圖的工具,所以很多call graph分析工具都以它為後端(back end)。那麼前端呢?就看各家各顯神通了。
調用圖的分析分析大致可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所謂靜態分析是指在不運行待分析的程序的前提下進行分析,那麼動態分析自然就是記錄程序實際運行時的函數調用情況了。
靜態分析又有兩種方法,一是分析源碼,二是分析編譯後的目標文件。
分析源碼獲得的調用圖的質量取決於分析工具對編程語言的理解程度,比如能不能找出正確的C++重載函數。Doxygen是源碼文檔化工具,也能繪制調用圖,它似乎是自己分析源碼獲得函數調用關系的。GNU cflow也是類似的工具,不過它似乎偏重分析流程圖(flowchart)。
對編程語言的理解程度最好的當然是編譯器了,所以有人想出給編譯器打補丁,讓它在編譯時順便記錄函數調用關系。CodeViz(其靈感來自Martin Devera (Devik) 的工具)就屬於此類,它(1.0.9版)給GCC 3.4.1打了個補丁。
另外一個工具egypt的思路更巧妙,不用大動干戈地給編譯器打補丁,而是讓編譯器自己mp出調用關系,然後分析分析,交給Graphviz去繪圖。不過也有人另起爐灶,自己寫個c語言編譯器(ncc),專門分析調用圖,勇氣可嘉。不如要是對C++語言也這么干,成本不免太高了。分析C++的調用圖,還是藉助編譯器比較實在。
② c語言中怎麼調用函數謝謝
C語言中,函數調用的一般形式為:函數名(實際參數表)對無參函數調用時則無實際參數表。實際參數表中的參數可以是常數、變數或其它構造類型數據及表達式。各實參之間用逗號分隔。
#include<stdio.h>
int fun(int x, int y); // 函數聲明,如果函數寫在被調用處之前,可以不用聲明
void main()
{
int a=1, b=2, c;
c = fun(a, b); // 函數的調用,調用自定義函數fun,其中a,b為實際參數,傳遞給被調用函數的輸入值
}
// 自定義函數fun
int fun(int x, int y) // 函數首部
{ // {}中的語言為函數體
return x>y ? x : y; // 返回x和y中較大的一個數
}
函數實參
函數作為另一個函數調用的實際參數出現。這種情況是把該函數的返回值作為實參進行傳送,因此要求該函數必須是有返回值的。例如: printf("%d",max(x,y)); 即是把max調用的返回值又作為printf函數的實參來使用的。在函數調用中還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求值順序的問題。
所謂求值順序是指對實參表中各量是自左至右使用呢,還是自右至左使用。對此,各系統的規定不一定相同。介紹printf 函數時已提到過,這里從函數調用的角度再強調一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函數調用
③ 畫關系圖整理程序裡面的函數調用關系,用什麼軟體比較方便
很多開源軟體都可以分析C語言的函數調用關系圖,並導出為GraphViz的Dot格式,例如doxygen,egypt,kprof,pvtrace,codeviz,cflow等,不勝枚舉。需要用GUI編輯的話,再用GraphViz轉成你想要的其他矢量圖格式即可。
④ C語言問題:有函數調用的流程圖怎麼畫
1、以特定的圖形符號加上說明,表示演算法的圖,稱為流程圖或框圖。
注意事項:
流程圖是流經一個系統的信息流、觀點流或部件流的圖形代表。在企業中,流程圖主要用來說明某一過程。這種過程既可以是生產線上的工藝流程,也可以是完成一項任務必需的管理過程。
⑤ 跪求C語言函數調用的詳細過程,函數之間是怎麼傳遞的,到底是怎麼發生調用的,最好是視頻
表達方式與以往數學學習中不同(如運算符等),這就要求不氣餒,不明白的地方多問多想,鼓足勇氣進行學習,待學完後面的章節知識,前面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一方面我感覺是我們同學最欠缺,大多學不好的就是因為一開始遇到困難就放棄,曾經和好多同學談他的問題,回答是聽不懂、不想聽、放棄這樣三個過程,我反問,這節課你聽過課嗎?回答又是沒有,根本就沒聽過課,怎麼說自己聽不懂呢?相應的根本就沒學習,又談何學的好?
學習C語言始終要記住「曙光在前頭」和「千金難買回頭看」,「千金難買回頭看」是學習知識的重要方法,就是說,學習後面的知識,不要忘了回頭弄清遺留下的問題和加深理解前面的知識,這是我們學生最不易做到的,然而卻又是最重要的。學習C語言就是要經過幾個反復,才能前後貫穿,積累應該掌握的C知識。
那麼,我們如何學好《C程序設計》呢?
一.學好C語言的運算符和運算順序
這是學好《C程序設計》的基礎,C語言的運算非常靈活,功能十分豐富,運算種類遠多於其它程序設計語言。在表達式方面較其它程序語言更為簡潔,如自加、自減、逗號運算和三目運算使表達式更為簡單,但初學者往往會覺的這種表達式難讀,關鍵原因就是對運算符和運算順序理解不透不全。當多種不同運算組成一個運算表達式,即一個運算式中出現多種運算符時,運算的優先順序和結合規則顯得十分重要。在學習中,只要我們對此合理進行分類,找出它們與我們在數學中所學到運算之間的不同點之後,記住這些運算也就不困難了,有些運算符在理解後更會牢記心中,將來用起來得心應手,而有些可暫時放棄不記,等用到時再記不遲。
先要明確運算符按優先順序不同分類,《C程序設計》運算符可分為15種優先順序,從高到低,優先順序為1 ~ 15,除第2、13級和第14級為從右至左結合外,其它都是從左至右結合,它決定同級運算符的運算順序.
二.學好C語言的四種程序結構
(1)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的程序設計是最簡單的,只要按照解決問題的順序寫出相應的語句就行,它的執行順序是自上而下,依次執行。
例如;a = 3,b = 5,現交換a,b的值,這個問題就好像交換兩個杯子水,這當然要用到第三個杯子,假如第三個杯子是c,那麼正確的程序為: c = a; a = b; b = c; 執行結果是a = 5,b = c = 3如果改變其順序,寫成:a = b; c = a; b = c; 則執行結果就變成a = b = c = 5,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初學者最容易犯這種錯誤。 順序結構可以獨立使用構成一個簡單的完整程序,常見的輸入、計算,輸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順序結構,例如計算圓的面積,其程序的語句順序就是輸入圓的半徑r,計算s = 3.14159*r*r,輸出圓的面積s。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順序結構都是作為程序的一部分,與其它結構一起構成一個復雜的程序,例如分支結構中的復合語句、循環結構中的循環體等。
(2) 分支結構
順序結構的程序雖然能解決計算、輸出等問題,但不能做判斷再選擇。對於要先做判斷再選擇的問題就要使用分支結構。分支結構的執行是依據一定的條件選擇執行路徑,而不是嚴格按照語句出現的物理順序。分支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的關鍵在於構造合適的分支條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據不同的程序流程選擇適當的分支語句。分支結構適合於帶有邏輯或關系比較等條件判斷的計算,設計這類程序時往往都要先繪制其程序流程圖,然後根據程序流程寫出源程序,這樣做把程序設計分析與語言分開,使得問題簡單化,易於理解。程序流程圖是根據解題分析所繪制的程序執行流程圖。
學習分支結構不要被分支嵌套所迷惑,只要正確繪制出流程圖,弄清各分支所要執行的功能,嵌套結構也就不難了。嵌套只不過是分支中又包括分支語句而已,不是新知識,只要對雙分支的理解清楚,分支嵌套是不難的。下面我介紹幾種基本的分支結構。
①if(條件)
這種分支結構中的分支體可以是一條語句,此時「」可以省略,也可以是多條語句即復合語句。它有兩條分支路徑可選,一是當條件為真,執行分支體,否則跳過分支體,這時分支體就不會執行。如:要計算x的絕對值,根據絕對值定義,我們知道,當x>=0時,其絕對值不變,而x<0時其絕對值是為x的反號,因此程序段為:if(x<0) x=-x;
②if(條件)
else
這是典型的分支結構,如果條件成立,執行分支1,否則執行分支2,分支1和分支2都可以是1條或若干條語句構成。如:求ax^2+bx+c=0的根
分析:因為當b^2-4ac>=0時,方程有兩個實根,否則(b^2-4ac<0)有兩個共軛復根。其程序段如下:
d=b*b-4*a*c;
if(d>=0)
{x1=(-b+sqrt(d))/2a;
x2=(-b-sqrt(d))/2a;
printf(「x1=%8.4f,x2=%8.4f\n」,x1,x2);
}
else
{r=-b/(2*a);
i =sqrt(-d)/(2*a);
printf(「x1=%8.4f+%8.4fi\n」r, i);
printf(「x2=%8.4f-%8.4fi\n」r,i)
}
③嵌套分支語句:其語句格式為:
if(條件1) ;
else if(條件2)
else if(條件3)
……
else if(條件n)
else
嵌套分支語句雖可解決多個入口和出口的問題,但超過3重嵌套後,語句結構變得非常復雜,對於程序的閱讀和理解都極為不便,建議嵌套在3重以內,超過3重可以用下面的語句。
④switch開關語句:該語句也是多分支選擇語句,到底執行哪一塊,取決於開關設置,也就是表達式的值與常量表達式相匹配的那一路,它不同if…else 語句,它的所有分支都是並列的,程序執行時,由第一分支開始查找,如果相匹配,執行其後的塊,接著執行第2分支,第3分支……的塊,直到遇到break語句;如果不匹配,查找下一個分支是否匹配。這個語句在應用時要特別注意開關條件的合理設置以及break語句的合理應用。
(3)循環結構:
循環結構可以減少源程序重復書寫的工作量,用來描述重復執行某段演算法的問題,這是程序設計中最能發揮計算機特長的程序結構,C語言中提供四種循環,即goto循環、while循環、do ?Cwhile循環和for循環。四種循環可以用來處理同一問題,一般情況下它們可以互相代替換,但一般不提倡用goto循環,因為強制改變程序的順序經常會給程序的運行帶來不可預料的錯誤,在學習中我們主要學習while、do…while、for三種循環。常用的三種循環結構學習的重點在於弄清它們相同與不同之處,以便在不同場合下使用,這就要清楚三種循環的格式和執行順序,將每種循環的流程圖理解透徹後就會明白如何替換使用,如把while循環的例題,用for語句重新編寫一個程序,這樣能更好地理解它們的作用。特別要注意在循環體內應包含趨於結束的語句(即循環變數值的改變),否則就可能成了一個死循環,這是初學者的一個常見錯誤。
在學完這三個循環後,應明確它們的異同點:用while和do…while循環時,循環變數的初始化的操作應在循環體之前,而for循環一般在語句1中進行的;while 循環和for循環都是先判斷表達式,後執行循環體,而do…while循環是先執行循環體後判斷表達式,也就是說do…while的循環體最少被執行一次,而while 循環和for就可能一次都不執行。另外還要注意的是這三種循環都可以用break語句跳出循環,用continue語句結束本次循環,而goto語句與if構成的循環,是不能用break和 continue語句進行控制的。
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並不彼此孤立的,在循環中可以有分支、順序結構,分支中也可以有循環、順序結構,其實不管哪種結構,我們均可廣義的把它們看成一個語句。在實際編程過程中常將這三種結構相互結合以實現各種演算法,設計出相應程序,但是要編程的問題較大,編寫出的程序就往往很長、結構重復多,造成可讀性差,難以理解,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將C程序設計成模塊化結構。
(4)模塊化程序結構
C語言的模塊化程序結構用函數來實現,即將復雜的C程序分為若干模塊,每個模塊都編寫成一個C函數,然後通過主函數調用函數及函數調用函數來實現一大型問題的C程序編寫,因此常說:C程序=主函數+子函數。 因此,對函數的定義、調用、值的返回等中要尤其注重理解和應用,並通過上機調試加以鞏固。
三.掌握一些簡單的演算法
編程其實一大部分工作就是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再以相應的編程語言寫出代碼。這就要求掌握演算法,根據我們的《C程序設計》教學大綱中,只要求我們掌握一些簡單的演算法,在掌握這些基本演算法後,要完成對問題的分析就容易了。如兩個數的交換、三個數的比較、選擇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這就要求我們要清楚這些演算法的內在含義
結語:當我們把握好上述幾方面後,只要同學們能克服畏難、厭學、上課能專心聽講,做好練習與上機調試,其實C語言並不難學
C源程序的關鍵字---------------------------------------------------------------------------------------
所謂關鍵字就是已被C語言本身使用, 不能作其它用途使用的字。例如關鍵字不能用作變數名、函數名等
由ANSI標準定義的C語言關鍵字共32個 :
auto double int struct break else long switch
case enum register typedef char extern return union
const float short unsigned continue for signed void
default goto sizeof volatile do if while static
根據關鍵字的作用,可以將關鍵字分為數據類型關鍵字和流程式控制制關鍵字兩大類。
1 數據類型關鍵字
A基本數據類型(5個)
void :聲明函數無返回值或無參數,聲明無類型指針,顯式丟棄運算結果
char :字元型類型數據,屬於整型數據的一種
int :整型數據,通常為編譯器指定的機器字長
float :單精度浮點型數據,屬於浮點數據的一種
double :雙精度浮點型數據,屬於浮點數據的一種
B 類型修飾關鍵字(4個)
short :修飾int,短整型數據,可省略被修飾的int。
long :修飾int,長整形數據,可省略被修飾的int。
signed :修飾整型數據,有符號數據類型
unsigned :修飾整型數據,無符號數據類型
C 復雜類型關鍵字(5個)
struct :結構體聲明
union :共用體聲明
enum :枚舉聲明
typedef :聲明類型別名
sizeof :得到特定類型或特定類型變數的大小
D 存儲級別關鍵字(6個)
auto :指定為自動變數,由編譯器自動分配及釋放。通常在棧上分配
static :指定為靜態變數,分配在靜態變數區,修飾函數時,指定函數作用域為文件內部
register :指定為寄存器變數,建議編譯器將變數存儲到寄存器中使用,也可以修飾函數形參,建議編譯器通過寄存器而不是堆棧傳遞參數
extern :指定對應變數為外部變數,即標示變數或者函數的定義在別的文件中,提示編譯器遇到此變數和函數時在其他模塊中尋找其定義。
const :與volatile合稱「cv特性」,指定變數不可被當前線程/進程改變(但有可能被系統或其他線程/進程改變)
volatile :與const合稱「cv特性」,指定變數的值有可能會被系統或其他進程/線程改變,強制編譯器每次從內存中取得該變數的值
2 流程式控制制關鍵字
A 跳轉結構(4個)
return :用在函數體中,返回特定值(或者是void值,即不返回值)
continue :結束當前循環,開始下一輪循環
break :跳出當前循環或switch結構
goto :無條件跳轉語句
B 分支結構(5個)
if :條件語句
else :條件語句否定分支(與if連用)
switch :開關語句(多重分支語句)
case :開關語句中的分支標記
default :開關語句中的「其他」分治,可選。
C 循環結構(3個)
for :for循環結構,for(1;2;3)4;的執行順序為1->2->4->3->2...循環,其中2為循環條件
do :do循環結構,do 1 while(2); 的執行順序是 1->2->1...循環,2為循環條件
while :while循環結構,while(1) 2; 的執行順序是1->2->1...循環,1為循環條件
以上循環語句,當循環條件表達式為真則繼續循環,為假則跳出循環。
[編輯本段]新標准
在ANSI標准化後,C語言的標准在一段相當的時間內都保持不變,盡管C++繼續在改進。(實際上,Normative Amendment1在1995年已經開發了一個新的C語言版本。但是這個版本很少為人所知。)標准在90年代才經歷了改進,這就是ISO9899:1999(1999年出版)。這個版本就是通常提及的C99。它被ANSI於2000年三月採用。
在C99中包括的特性有:
對編譯器限制增加了,比如源程序每行要求至少支持到 4095 位元組,變數名函數名的要求支持到 63 位元組 (extern 要求支持到 31)
預處理增強了。例如:
宏支持取參數 #define Macro(...) __VA_ARGS__
使用宏的時候,參數如果不寫,宏里用 #,## 這樣的東西會擴展成空串。(以前會出錯的)
支持 // 行注釋(這個特性實際上在C89的很多編譯器上已經被支持了)
增加了新關鍵字 restrict, inline, _Complex, _Imaginary, _Bool
支持 long long, long double _Complex, float _Complex 這樣的類型
支持 <: :> <% %> %: %:%: ,等等奇怪的符號替代
支持了不定長的數組。數組的長度就可以用變數了。聲明類型的時候呢,就用 int a[*] 這樣的寫法。不過考慮到效率和實現,這玩意並不是一個新類型。所以就不能用在全局裡,或者 struct union 裡面,如果你用了這樣的東西,goto 語句就受限制了。
變數聲明不必放在語句塊的開頭,for 語句提倡這么寫 for(int i=0;i<100;++i) 就是說,int i 的聲明放在裡面,i 只在 for 裡面有效。(VC沒有遵守這條標准,i 在 for 外也有效)
當一個類似結構的東西需要臨時構造的時候,可以用 (type_name) 這有點像 C++ 的構造函數
初始化結構的時候現在可以這樣寫:
struct hehe[] = ;
struct hehe = // 3,4 是對 .c,.d 賦值的
字元串裡面,\u 支持 unicode 的字元
支持 16 進制的浮點數的描述
所以 printf scanf 的格式化串多支持了 ll / LL (VC6 里用的 I64) 對應新的 long long 類型。
浮點數的內部數據描述支持了新標准,這個可以用 #pragma 編譯器指定
除了已經有的 __line__ __file__ 以外,又支持了一個 __func__ 可以得到當前的函數名
對於非常數的表達式,也允許編譯器做化簡
修改了對於 / % 處理負數上的定義,比如老的標准里 -22 / 7 = -3, -22 % 7 = -1 而現在 -22 / 7 = -4, -22 % 7 = 6
取消了不寫函數返回類型默認就是 int 的規定
允許 struct 定義的最後一個數組寫做 [] 不指定其長度描述
const const int i; 將被當作 const int i; 處理
增加和修改了一些標准頭文件, 比如定義 bool 的 <stdbool.h> 定義一些標准長度的 int 的 <inttypes.h> 定義復數的 <complex.h> 定義寬字元的 <wctype.h> 有點泛型味道的數學函數 <tgmath.h> 跟浮點數有關的 <fenv.h>。<stdarg.h> 里多了一個 va_ 可以復制 ... 的參數。<time.h> 里多了個 struct tmx 對 struct tm 做了擴展
輸入輸出對寬字元還有長整數等做了相應的支持
相對於c89的變化還有
1、增加restrict指針
C99中增加了公適用於指針的restrict類型修飾符,它是初始訪問指針所指對象的惟一途徑,因此只有藉助restrict指針表達式才能訪問對象。restrict指針指針主要用做函數變元,或者指向由malloc()函數所分配的內存變數。restrict數據類型不改變程序的語義。
如果某個函數定義了兩個restrict指針變元,編譯程序就假定它們指向兩個不同的對象,memcpy()函數就是restrict指針的一個典型應用示例。C89中memcpy()函數原型如下:
代碼: void *memcpy (void *s1, const void *s2, size_t size);
如果s1和s2所指向的對象重疊,其操作就是未定義的。memcpy()函數只能用於不重疊的對象。C99中memcpy()函數原型如下:代碼: void *memcpy(void *restrict s1, const void *restrict s2,size_t size);
通過使用restrict修飾s1和s2 變元,可確保它們在該原型中指向不同的對象。
2、inline(內聯)關鍵字
內聯函數除了保持結構化和函數式的定義方式外,還能使程序員寫出高效率的代碼.函數的每次調用與返回都會消耗相當大的系統資源,尤其是當函數調用發生在重復次數很多的循環語句中時.一般情況下,當發生一次函數調用時,變元需要進棧,各種寄存器內存需要保存.當函數返回時,寄存器的內容需要恢復。如果該函數在代碼內進行聯機擴展,當代碼執行時,這些保存和恢復操作旅遊活動會再發生,而且函數調用的執行速度也會大大加快。函數的聯機擴展會產生較長的代碼,所以只應該內聯對應用程序性能有顯著影響的函數以及長度較短的函數
3、新增數據類型
_Bool
值是0或1。C99中增加了用來定義bool、true以及false宏的頭文件夾<stdbool.h>,以便程序員能夠編寫同時兼容於C與C++的應用程序。在編寫新的應用程序時,應該使用
<stdbool.h>頭文件中的bool宏。
_Complex and _Imaginary
C99標准中定義的復數類型如下:float_Complex; float_Imaginary; double_Complex; double_Imaginary; long double_Complex; long double_Imaginary.
<complex.h>頭文件中定義了complex和imaginary宏,並將它們擴展為_Complex和_Imaginary,因此在編寫新的應用程序時,應該使用<stdbool.h>頭文件中的complex和imaginary宏。
long long int
C99標准中引進了long long int(-(2e63 - 1)至2e63 - 1)和unsigned long long int(0 - 2e64 - 1)。long long int能夠支持的整數長度為64位。
4、對數組的增強
可變長數組
C99中,程序員聲明數組時,數組的維數可以由任一有效的整型表達式確定,包括只在運行時才能確定其值的表達式,這類數組就叫做可變長數組,但是只有局部數組才可以是變長的.
可變長數組的維數在數組生存期內是不變的,也就是說,可變長數組不是動態的.可以變化的只是數組的大小.可以使用*來定義不確定長的可變長數組。
⑥ C語言 求大神 幫忙 畫一個程序函數之間的調用關系流程圖 謝謝 謝謝
畫多張流程圖即可,將函數名作為一條語句在主程序流程中調用即可
⑦ C語言如何調用函數
C語言中,函數調用的一般形式為:
函數名(實際參數表)
對無參函數調用時則無實際參數表。實際參數表中的參數可以是常數、變數或其它構造類型數據及表達式。各實參之間用逗號分隔。
#include<stdio.h>
intfun(intx,inty);//函數聲明,如果函數寫在被調用處之前,可以不用聲明
voidmain()
{
inta=1,b=2,c;
c=fun(a,b);//函數的調用,調用自定義函數fun,其中a,b為實際參數,傳遞給被調用函數的輸入值
}
//自定義函數fun
intfun(intx,inty)//函數首部
{//{}中的語言為函數體
returnx>y?x:y;//返回x和y中較大的一個數
}
(7)c語言函數間調用關系圖擴展閱讀
C語言中不允許作嵌套的函數定義。因此各函數之間是平行的,不存在上一級函數和下一級函數的問題。但是C語言允許在一個函數的定義中出現對另一個函數的調用。
這樣就出現了函數的嵌套調用。即在被調函數中又調用其它函數。這與其它語言的子程序嵌套的情形是類似的。其關系可表示如圖。
圖表示了兩層嵌套的情形。其執行過程是:執行main函數中調用a函數的語句時,即轉去執行a函數,在a函數中調用b 函數時,又轉去執行b函數,b函數執行完畢返回a函數的斷點繼續執行,a函數執行完畢返回main函數的斷點繼續執行。
⑧ c語言問題~函數的調用中需要在主函數中定義被調函數么下面兩張圖中一張定義了一張沒定義,這和主函數
首先要糾正你的錯誤說法,C/C++都不允許在函數中定義函數。被調函數要在調用之前聲明或定義,沒有說一定義要在主調函數中聲明。第一張圖片中的代碼,由於函數f定義在main之後,所以在main中調用f時在調用語句之前聲明了一下(不是定義),不聲明編譯器就不知道這個函數,會產生編譯錯誤。第二張圖片的isprime函數是在main之前定義(注意不可能在main中定義)的,所以編譯時編譯器在main中遇到調用isprime時已經知道前面有過這么個函數,所以就可以活動省去聲明了,當然再聲明一下也不會出錯。這就是你說的「與位置」有關——調用前定義的就可以省去聲明,否則必須聲明。
⑨ 畫出c語言程序的函數調用關系圖!
⑩ C語言的函數調用規則
函數調用時,一定要根據語法和演算法。具體位置不好說,但肯定的是,你自己編寫的函數在調用前一定要先定義,函數體的編寫可以放在其他位置。比如void A(int *a){。。。。} void B(。。){。。。} main(){。。。。}按照這個寫法,A若要調用B,一定要在A函數體內定義函數B。而B調用A時就不必了。順序是可以打亂的,總的來說,調用前面沒有的變數或者函數一定要先定義,這樣才能使用。你要明確的是C語言程序從整體上講是順序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