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ql查詢分析器怎麼用
查詢分析器左邊的對象資源管理器,右鍵可以創建對象(不需要寫代碼),查看用戶對象和系統對象,可以創建腳本,可以執行任務(分離,離線,備份,還原資料庫等等)。
而查詢分析窗口可以寫入SQL資料庫支持的各種SQL語句,T-SQL語句,嵌入式編程語句來執行數據定義、數據操縱、數據查詢、數據控制等語句,創建修改刪除資料庫對象(表,視圖,索引,觸發器)。窗口上面有分析和執行按鈕,可以分析語句,執行語句。
窗口下面還顯示語句執行結果,以及系統提示等等。
自己多摸索就好了。
網路的資料庫真遲鈍,答案都採納了,我這還能提交,坑爹…
2. 怎麼用SQL
掌握SQL四條最基本的數據操作語句: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
練掌握SQL是資料庫用戶的寶貴財 富。掌握四條最基本的數據操作語句—SQL的核心功能—來依次介紹比較操作符、選擇斷言以及三值邏輯。當你完成這些學習後,顯然你已經開始算是精通SQL了。
在我們開始之前,先使用CREATE TABLE語句來創建一個表(如圖1所示)。DDL語句對資料庫對象如表、列和視進行定義。它們並不對表中的行進行處理,這是因為DDL語句並不處理資料庫中實際的數據。這些工作由另一類SQL語句—數據操作語言(DML)語句進行處理。
SQL中有四種基本的DML操作: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由於這是大多數SQL用戶經常用到的,我們有必要在此對它們進行一一說明。在圖1中我們給出了一個名為EMPLOYEES的表。其中的每一行對應一個特定的雇員記錄。請熟悉這張表,我們在後面的例子中將要用到它。
INSERT語句
用戶可以用INSERT語句將一行記錄插入到指定的一個表中。例如,要將雇員John Smith的記錄插入到本例的表中,可以使用如下語句: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John','1980-06-10',
'Los Angles',16,45000);
通過這樣的INSERT語句,系統將試著將這些值填入到相應的列中。這些列按照我們創建表時定義的順序排列。在本例中,第一個值「Smith」將填到第一個列LAST_NAME中;第二個值「John」將填到第二列FIRST_NAME中……以此類推。
我們說過系統會「試著」將值填入,除了執行規則之外它還要進行類型檢查。如果類型不符(如將一個字元串填入到類型為數字的列中),系統將拒絕這一次操作並返回一個錯誤信息。
如果SQL拒絕了你所填入的一列值,語句中其他各列的值也不會填入。這是因為SQL提供對事務的支持。一次事務將資料庫從一種一致性轉移到另一種一致性。如果事務的某一部分失敗,則整個事務都會失敗,系統將會被恢復(或稱之為回退)到此事務之前的狀態。
回到原來的INSERT的例子,請注意所有的整形十進制數都不需要用單引號引起來,而字元串和日期類型的值都要用單引號來區別。為了增加可讀性而在數字間插入逗號將會引起錯誤。記住,在SQL中逗號是元素的分隔符。
同樣要注意輸入文字值時要使用單引號。雙引號用來封裝限界標識符。
對於日期類型,我們必須使用SQL標准日期格式(yyyy-mm-dd),但是在系統中可以進行定義,以接受其他的格式。當然,2000年臨近,請你最好還是使用四位來表示年份。
既然你已經理解了INSERT語句是怎樣工作的了,讓我們轉到EMPLOYEES表中的其他部分: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Bunyan','Paul','1970-07-04',
'Boston',12,7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hn','Adams','1992-01-21',
'Boston',20,1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Pocahontas','1976-04-06',
'Los Angles',12,1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Smith','Bessie','1940-05-02',
'Boston',5,200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nes','Davy','1970-10-10',
'Boston',8,45000);
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
('Jones','Indiana','1992-02-01',
'Chicago',NULL,NULL);
在最後一項中,我們不知道Jones先生的工薪級別和年薪,所以我們輸入NULL(不要引號)。NULL是SQL中的一種特殊情況,我們以後將進行詳細的討論。現在我們只需認為NULL表示一種未知的值。
有時,像我們剛才所討論的情況,我們可能希望對某一些而不是全部的列進行賦值。除了對要省略的列輸入NULL外,還可以採用另外一種INSERT語句,如下:
INSERT INTO EMPLOYEES(
FIRST_NAME, LAST_NAME,
HIRE_DATE, BRANCH_OFFICE)
VALUE(
'Indiana','Jones',
'1992-02-01','Indianapolis');
這樣,我們先在表名之後列出一系列列名。未列出的列中將自動填入預設值,如果沒有設置預設值則填入NULL。請注意我們改變了列的順序,而值的順序要對應新的列的順序。如果該語句中省略了FIRST_NAME和LAST_NAME項(這兩項規定不能為空),SQL操作將失敗。
讓我們來看一看上述INSERT語句的語法圖:
INSERT INTO table
[(column { ,column})]
VALUES
(columnvalue [{,columnvalue}]);
和前一篇文章中一樣,我們用方括弧來表示可選項,大括弧表示可以重復任意次數的項(不能在實際的SQL語句中使用這些特殊字元)。VALUE子句和可選的列名列表中必須使用圓括弧。
SELECT語句
SELECT語句可以從一個或多個表中選取特定的行和列。因為查詢和檢索數據是資料庫管理中最重要的功能,所以SELECT語句在SQL中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實際上,僅僅是訪問資料庫來分析數據並生成報表的人可以對其他SQL語句一竅不通。
SELECT語句的結果通常是生成另外一個表。在執行過程中系統根據用戶的標准從資料庫中選出匹配的行和列,並將結果放到臨時的表中。在直接SQL(direct SQL)中,它將結果顯示在終端的顯示屏上,或者將結果送到列印機或文件中。也可以結合其他SQL語句來將結果放到一個已知名稱的表中。
SELECT語句功能強大。雖然表面上看來它只用來完成本文第一部分中提到的關系代數運算「選擇」(或稱「限制」),但實際上它也可以完成其他兩種關系運算—「投影」和「連接」,SELECT語句還可以完成聚合計算並對數據進行排序。
SELECT語句最簡單的語法如下:
SELECT columns FROM tables;
當我們以這種形式執行一條SELECT語句時,系統返回由所選擇的列以及用戶選擇的表中所有指定的行組成的一個結果表。這就是實現關系投影運算的一個形式。
讓我們看一下使用圖1中EMPLOYEES表的一些例子(這個表是我們以後所有SELECT語句實例都要使用的。而我們在圖2和圖3中給出了查詢的實際結果。我們將在其他的例子中使用這些結果)。
假設你想查看雇員工作部門的列表。那下面就是你所需要編寫的SQL查詢:
SELE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以上SELECT語句的執行將產生如圖2中表2所示的結果。
由於我們在SELECT語句中只指定了一個列,所以我們的結果表中也只有一個列。注意結果表中具有重復的行,這是因為有多個雇員在同一部門工作(記住SQL從所選的所有行中將值返回)。要消除結果中的重復行,只要在SELECT語句中加上DISTINCT子句:
SELECT DISTIN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這次查詢的結果如表3所示。
現在已經消除了重復的行,但結果並不是按照順序排列的。如果你希望以字母表順序將結果列出又該怎麼做呢?只要使用ORDER BY子句就可以按照升序或降序來排列結果:
SELECT DISTIN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
ORDER BY BRANCH_OFFICE ASC;
這一查詢的結果如表4所示。請注意在ORDER BY之後是如何放置列名BRANCH _OFFICE的,這就是我們想要對其進行排序的列。為什麼即使是結果表中只有一個列時我們也必須指出列名呢?這是因為我們還能夠按照表中其他列進行排序,即使它們並不顯示出來。列名BRANCH_ OFFICE之後的關鍵字ASC表示按照升序排列。如果你希望以降序排列,那麼可以用關鍵字DESC。
同樣我們應該指出ORDER BY子句只將臨時表中的結果進行排序;並不影響原來的表。
假設我們希望得到按部門排序並從工資最高的雇員到工資最低的雇員排列的列表。除了工資括弧中的內容,我們還希望看到按照聘用時間從最近聘用的雇員開始列出的列表。以下是你將要用到的語句:
SELECT BRANCH_OFFICE,FIRST_NAME,
LAST_NAME,SALARY,HIRE_DATE
FROM EMPLOYEES
ORDER BY SALARY DESC,
HIRE_DATE DESC;
這里我們進行了多列的選擇和排序。排序的優先順序由語句中的列名順序所決定。SQL將先對列出的第一個列進行排序。如果在第一個列中出現了重復的行時,這些行將被按照第二列進行排序,如果在第二列中又出現了重復的行時,這些行又將被按照第三列進行排序……如此類推。這次查詢的結果如表5所示。
將一個很長的表中的所有列名寫出來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所以SQL允許在選擇表中所有的列時使用*號:
SELECT * FROM EMPLOYEES;
這次查詢返回整個EMPLOYEES表,如表1所示。
下面我們對開始時給出的SELECT語句的語法進行一下更新(豎直線表示一個可選項,允許在其中選擇一項。):
SELECT [DISTINCT]
(column [{, columns}])| *
FROM table [ {, table}]
[ORDER BY column [ASC] | DESC
[ {, column [ASC] | DESC }]];
定義選擇標准
在我們目前所介紹的SELECT語句中,我們對結果表中的列作出了選擇但返回的是表中所有的行。讓我們看一下如何對SELECT語句進行限制使得它只返回希望得到的行:
SELECT columns FROM tables [WHERE predicates];
WHERE子句對條件進行了設置,只有滿足條件的行才被包括到結果表中。這些條件由斷言(predicate)進行指定(斷言指出了關於某件事情的一種可能的事實)。如果該斷言對於某個給定的行成立,該行將被包括到結果表中,否則該行被忽略。在SQL語句中斷言通常通過比較來表示。例如,假如你需要查詢所有姓為Jones的職員,則可以使用以下SELECT語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LAST_NAME = 'Jones'部分就是斷言。在執行該語句時,SQL將每一行的LAST_NAME列與「Jones」進行比較。如果某一職員的姓為「Jones」,即斷言成立,該職員的信息將被包括到結果表中(見表6)。
使用最多的六種比較
我們上例中的斷言包括一種基於「等值」的比較(LAST_NAME = 'Jones'),但是SQL斷言還可以包含其他幾種類型的比較。其中最常用的為:
等於 =
不等於 <>
小於 <
大於 >
小於或等於 <=
大於或等於 >=
下面給出了不是基於等值比較的一個例子: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 50000;
這一查詢將返回年薪高於$50,000.00的職員(參見表7)。
邏輯連接符
有時我們需要定義一條不止一種斷言的SELECT語句。舉例來說,如果你僅僅想查看Davy Jones的信息的話,表6中的結果將是不正確的。為了進一步定義一個WHERE子句,用戶可以使用邏輯連接符AND,OR和NOT。為了只得到職員Davy Jones的記錄,用戶可以輸入如下語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AND FIRST_NAME = 'Davy';
在本例中,我們通過邏輯連接符AND將兩個斷言連接起來。只有兩個斷言都滿足時整個表達式才會滿足。如果用戶需要定義一個SELECT語句來使得當其中任何一項成立就滿足條件時,可以使用OR連接符: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OR LAST_NAME = 'Smith';
有時定義一個斷言的最好方法是通過相反的描述來說明。如果你想要查看除了Boston辦事處的職員以外的其他所有職員的信息時,你可以進行如下的查詢: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OT(BRANCH_OFFICE = 'Boston');
關鍵字NOT後面跟著用圓括弧括起來的比較表達式。其結果是對結果取否定。如果某一職員所在部門的辦事處在Boston,括弧內的表達式返回true,但是NOT操作符將該值取反,所以該行將不被選中。
斷言可以與其他的斷言嵌套使用。為了保證它們以正確的順序進行求值,可以用括弧將它們括起來: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AST_NAME = 'Jones'
AND FIRST_NAME = 'Indiana')
OR (LAST_NAME = 'Smith'
AND FIRST_NAME = 'Bessie');
SQL沿用數學上標準的表達式求值的約定—圓括弧內的表達式將最先進行求值,其他表達式將從左到右進行求值。
以上對邏輯連接符進行了說明,在對下面的內容進行說明之前,我們再一次對SELECT語句的語法進行更新:
SELECT [DISTINCT]
(column [{, column } ] )| *
FROM table [ { , table} ]
[ORDER BY column [ASC] | [DESC
[{ , column [ASC] | [DESC } ] ]
WHERE predicate [ { logical-connector predicate } ];
NULL和三值邏輯
在SQL中NULL是一個復雜的話題,關於NULL的詳細描述更適合於在SQL的高級教程而不是現在的入門教程中進行介紹。但由於NULL需要進行特殊處理,並且你也很可能會遇到它,所以我們還是簡略地進行一下說明。
首先,在斷言中進行NULL判斷時需要特殊的語法。例如,如果用戶需要顯示所有年薪未知的職員的全部信息,用戶可以使用如下SELECT語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IS NULL;
相反,如果用戶需要所有已知年薪數據的職員的信息,你可以使用以下語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IS NOT NULL;
請注意我們在列名之後使用了關鍵字IS NULL或IS NOT NULL,而不是標準的比較形式:COLUMN = NULL、COLUMN <> NULL或是邏輯操作符NOT(NULL)。
這種形式相當簡單。但當你不明確地測試NULL(而它們確實存在)時,事情會變得很混亂。
例如,回過頭來看我們圖1中的EM-PLOYEES表,可以看到Indiana Jones的工薪等級或年薪值都是未知的。這兩個列都包含NULL。可以想像運行如下的查詢: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GRADE <= SALARY;
此時,Indiana Jones應該出現在結果表中。因為NULL都是相等的,所以可以想像它們是能夠通過GRADE小於等於SALARY的檢查的。這其實是一個毫無疑義的查詢,但是並沒有關系。SQL允許進行這樣的比較,只要兩個列都是數字類型的。然而,Indiana Jones並沒有出現在查詢的結果中,為什麼?
正如我們早先提到過的,NULL表示未知的值(而不是象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樣表示一個為NULL的值)。對於SQL來說意味著這個值是未知的,而只要這個值為未知,就不能將其與其他值比較(即使其他值也是NULL)。所以SQL允許除了在true 和false之外還有第三種類型的真值,稱之為「非確定」(unknown)值。
如果比較的兩邊都是NULL,整個斷言就被認為是非確定的。將一個非確定斷言取反或使用AND或OR與其他斷言進行合並之後,其結果仍是非確定的。由於結果表中只包括斷言值為「真」的行,所以NULL不可能滿足該檢查。從而需要使用特殊的操作符IS NULL和IS NOT NULL。
UPDATE語句
UPDATE語句允許用戶在已知的表中對現有的行進行修改。
例如,我們剛剛發現Indiana Jones的等級為16,工資為$40,000.00,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SQL語句對資料庫進行更新(並清除那些煩人的NULL)。
UPDATE EMPLOYEES
SET GRADE = 16, SALARY = 40000
WHERE FIRST_NAME = 'Indiana'
AND LAST_NAME = 'Jones';
上面的例子說明了一個單行更新,但是UPDATE語句可以對多行進行操作。滿足WHERE條件的所有行都將被更新。如果,你想讓Boston辦事處中的所有職員搬到New York,你可以使用如下語句:
UPDATE EMPLOYEES
SET BRANCH_OFFICE = 'New York'
WHERE BRANCH_OFFICE = 'Boston';
如果忽略WHERE子句,表中所有行中的部門值都將被更新為'New York'。
UPDATE語句的語法流圖如下面所示:
UPDATE table
SET column = value [{, column = value}]
[ WHERE predicate [ { logical-connector predicate}]];
DELETE語句
DELETE語句用來刪除已知表中的行。如同UPDATE語句中一樣,所有滿足WHERE子句中條件的行都將被刪除。由於SQL中沒有UNDO語句或是「你確認刪除嗎?」之類的警告,在執行這條語句時千萬要小心。如果決定取消Los Angeles辦事處並解僱辦事處的所有職員,這一卑鄙的工作可以由以下這條語句來實現:
DELETE FROM EMPLOYEES
WHERE BRANCH_OFFICE = 'Los Angeles';
如同UPDATE語句中一樣,省略WHERE子句將使得操作施加到表中所有的行。
DELETE語句的語法流圖如下面所示:
DELETE FROM table
[WHERE predicate [ { logical-connector predicate} ] ];
現在我們完成了數據操作語言(DML)的主要語句的介紹。我們並沒有對SQL能完成的所有功能進行說明。SQL還提供了許多的功能,如求平均值、求和以及其他對表中數據的計算,此外SQL還能完成從多個表中進行查詢(多表查詢,或稱之為連接)的工作。這種語言還允許你使用GRANT和REVOKE命令控制使用者的數據訪問許可權
3. 用SQL做簡單數據分析(入門級)
你要的分析功能已經有智能分析的要求了
這超出了sql現有的功能 ,只用sql語句是無法直接打到這種分析的
4. 如何七周成為數據分析師:SQL,從入門到熟練
數據分析師職位要求 :
1、計算機、統計學、數學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具有深厚的統計學、數據挖掘知識,熟悉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的相關技術,能夠熟練地使用SQL;
3、三年以上具有海量數據挖掘、分析相關項目實施的工作經驗,參與過較完整的數據採集、整理、分析和建模工作;
4、對商業和業務邏輯敏感,熟悉傳統行業數據挖掘背景、了解市場特點及用戶需求,有互聯網相關行業背景,有網站用戶行為研究和文本挖掘經驗尤佳;
5、具備良好的邏輯分析能力、組織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
6、富有創新精神,充滿激情,樂於接受挑戰。
1、態度嚴謹負責
嚴謹負責是數據分析師的必備素質之一,只有本著嚴謹負責的態度,才能保證數據的客觀、准確。在企業里,數據分析師可以說是企業的醫生,他們通過對企業運營數據的分析,為企業尋找症結及問題。一名合格的數據分析師,應具有嚴謹、負責的態度,保持中立立場,客觀評價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決策層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不應受其他因素影響而更改數據,隱瞞企業存在的問題,這樣做對企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而且,對數據分析師自身來說,也是前途盡毀,從此以後所做的數據分析結果都將受到質疑,因為你已經不再是可信賴的人,在同事、領導、客戶面前已經失去了信任。所以,作為一名數據分析師就必須持有嚴謹負責的態度,這也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2、好奇心強烈
好奇心人皆有之,但是作為數據分析師,這份好奇心就應該更強烈,要積極主動地發現和挖掘隱藏在數據內部的真相。在數據分析師的腦子里,應該充滿著無數個「為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果,為什麼不是那樣的結果,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結果不是預期的那樣等等。這一系列問題都要在進行數據分析時提出來,並且通過數據分析,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越是優秀的數據分析師,好奇心也越不容易滿足,回答了一個問題,又會拋出一個新的問題,繼續研究下去。只有擁有了這樣一種刨根問底的精神,才會對數據和結論保持敏感,繼而順藤摸瓜,找出數據背後的真相。
3、邏輯思維清晰
除了一顆探索真相的好奇心,數據分析師還需要具備縝密的思維和清晰的邏輯推理能力。我記得有位大師說過:結構為王。何謂結構,結構就是我們常說的邏輯,不論說話還是寫文章,都要有條理,有目的,不可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主次。
通常從事數據分析時所面對的商業問題都是較為復雜的,我們要考慮錯綜復雜的成因,分析所面對的各種復雜的環境因素,並在若干發展可能性中選擇一個最優的方向。這就需要我們對事實有足夠的了解,同時也需要我們能真正理清問題的整體以及局部的結構,在深度思考後,理清結構中相互的邏輯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客觀地、科學地找到商業問題的答案。
4、擅長模仿
在做數據分析時,有自己的想法固然重要,但是「前車之鑒」也是非常有必要學習的,它能幫助數據分析師迅速地成長,因此,模仿是快速提高學習成果的有效方法。這里說的模仿主要是參考他人優秀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而並不是說直接「照搬」。成功的模仿需要領會他人方法精髓,理解其分析原理,透過表面達到實質。萬變不離其宗,要善於將這些精華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否則,只能是「一直在模仿,從未超越過」。
5、勇於創新
通過模仿可以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但模仿的時間不宜太長,並且建議每次模仿後都要進行總結,提出可以改進的地方,甚至要有所創新。創新是一個優秀數據分析師應具備的精神,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提高自己的分析水平,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分析問題,為整個研究領域乃至社會帶來更多的價值。現在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課題千變萬化,墨守成規是無法很好地解決所面臨的新問題的。
5. 請問大家sql資料庫視頻教程哪種比較好小弟謝了!
以我看,哪一個都不好。還是看書吧。而且看書時也不要從頭看到尾,先看企業管理器與SQL語法(查詢分析器)。這兩個是學了就能用,並且能明確看到操作結果的。SQL語法也是先學SELECT 和視圖,然後是UPDATE,DELETE,INSERT,最後是存儲過程。至於觸發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用學,至少是不用深入掌握。第三步學會事件探查器的使用。好了,你的水平已經很高了,把主要精力用在其他方面吧。至少我認識的一些月薪5000干編程的人,在資料庫方面也就這水平。也想拿的更多,也不是資料庫水平高就可以的了。
6. 如何在EXCEL中使用SQL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
方法一:利用Microsoft Query使用SQL語句
7. 數據分析過程如果用SQL語句進行統計如何實現
方法和詳細的操作步驟如下:
1、第一步,創建一個測試表,詳細代碼見下圖,轉到下面的步驟。
8. 怎麼分析一個sql資料庫中的表格
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在sqlserver的列表中找到,另一種用寫語句的方式查詢。
方法一:
1、登陸SQL SERVER Manager Studio。
2、在左邊的樹找到自己要查詢的資料庫。如圖:
3、點擊「表」,就能看到這個庫中的所有表了。
9. sql server 2012 裡面的sql server data tools怎麼使用求使用教程,如何分析自己的數據。
樓主好,我當前就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其實樓主理解的略有偏差,這個東西只是個工具,用於實現的功能是商務只能分析相關的模塊功能,提供數據整合,數據分析,數據挖掘,報表開發等一系列相關功能,建立不同的項目,會有不同的使用規則,而並不是只有單一的使用規則的。要實現數據分析,首先需要學會SSIS模塊數據倉庫建立,數據的整合---ETL(也就是數據的抽取,轉換,載入。實現的是數據規范化和清洗無用數據),接下來是SSAS,多維資料庫的建立,然後是SSRS,可視化報表開發,接下來才是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這些所有的項目組成了數據分析模塊。每個地方的使用方式和方法都是不固定的,比如ETL的組件使用,SSRS的報表數據集建立等等,都是不相同的。如果樓主想完全學習數據分析模塊的東西,我推薦你可以去天善智能上面看看相關的課程,有些是免費的,有些是花錢的。我經常在上面一些課程。有問題可以追問哈。
10. 想學習數據分析,有哪些書籍或資料參考學習
入門數據分析類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下面這兩本書是入門數據分析必看的書籍,也是檢驗自己是否真的喜歡數據分析。
從0到1:《深入淺出數據分析》
為什麼是它?借用一位讀者的評價「我家的貓都喜歡這本書!」
01 內容簡介
以類似「章回小說」的活潑形式,生動地向讀者展現優秀的數據分析人員應知應會的技術;正文以後,意猶未盡地以三篇附錄介紹數據分析十大要務、R工具及ToolPak工具,在充分展現目標知識以外,為讀者搭建了走向深入研究的橋梁。
02 推薦理由
書名已經很好地表現出了這本書的優點——「深入淺出」。忘記煩惱,這本書與現實世界緊密互動,讓你不再只有枯燥的理論,並且將知識圖形化,復雜的概念簡單化。
經典小黃書:《誰說菜鳥不會數據分析》
是本很好的書,但看過之後,這本書就真一文不值了。
01 內容簡介
很多人看到數據分析就望而卻步,擔心門檻高,無法邁入數據分析的門檻。《誰說菜鳥不會數據分析》努力將數據分析寫成像小說一樣通俗易懂,使讀者可以在無形之中學會數據分析,按照數據分析工作的完整流程來講解。
02 推薦理由
數據分析的入門極品,但真的很入門,優缺兼有。對於入門理解來說是絕佳選擇,對之後的修煉還是不夠的。建議之前全都是自己瞎摸瞎撞搞數據分析的同學進行閱讀,頗有醍醐灌頂之感。
分析工具類
與數據分析相關的工具非常之多,我們常用的有Excel、PPT、SQL等。如果您想精通他們,直接在嗶哩嗶哩搜索聚數雲海,即可找到相關優質課程。
1.Excel
大家常說的Excel,但是不要以為你很會Excel!Excel是所有職場人必備的辦公軟體。Excel功能非常強大,在數據量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基本上都能用Excel實現數據分析。推薦如下書籍:
《Excel高效辦公數據處理與分析》
01 內容簡介
根據現代企業決策和管理工作的主要特點,從實際應用出發,介紹了Excel強大的數據處理與分析功能在企業決策和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應用。
02 推薦理由
本書同時提供了大量需要你做的實例,學而不練是不存在的!
《別怕,Excel函數其實很簡單》
01 內容簡介
《別怕,Excel 函數其實很簡單》用淺顯易懂的圖文、生動形象的比喻以及大量實際工作中的經典案例,介紹了Excel最常用的一部分函數的計算原理和應用技巧,還介紹了數據的科學管理方法,以避免從數據源頭就產生問題。
02 推薦理由
適合希望提高辦公效率的職場人士,特別是經常需要處理分析大量數據並製作統計報表的相關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閱讀,小白需謹慎!
2. SQL
SQL是數據分析的基礎,是想要學會數據分析能力的必備技能。那這里我只給大家介紹三本書,第一本書零基礎入門,第二是進階,第三本是SQL中的字典,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上架。
《SQL基礎教程》
01 推薦理由
介紹了關系資料庫以及用來操作關系資料庫的SQL語言的使用方法。書中通過豐富的圖示、大量示常式序和詳實的操作步驟說明,讓讀者循序漸進地掌握SQL的基礎知識和使用技巧,切實提高編程能力。每章結尾設置有練習題,幫助讀者檢驗對各章內容的理解程度。另外,本書還將重要知識點總結為「法則」,方便讀者隨時查閱。
本書107張圖表+209段代碼+88個法則,是零基礎進階人士必備!
SQL進階:《SQL進階教程》
01 推薦理由
本書是為志在向中級進階的資料庫工程師編寫的一本SQL技能提升指南。全書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SQL語言不同尋常的使用技巧,帶領讀者從SQL常見技術,去探索新發現。旨在幫助讀者提升編程水平;第二部分著重介紹關系資料庫的發展史,把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旨在幫助讀者加深對關系資料庫和SQL語言的理解。
本書不適合小白!適合具有半年以上SQL使用經驗、已掌握SQL基礎知識和技能、希望提升自己編程水平的讀者閱讀。
SQL輔導書籍
01 推薦理由
本書是麻省理工學院、伊利諾伊大學等眾多大學的參考教材,由淺入深地講解了SQL的內容,實例豐富,便於查閱。本書沒有過多闡述資料庫基礎理論,而是專門針對一線軟體開發人員,直接從SQL SELECT開始,講述實際工作環境中最常用和最必需的SQL知識,實用性極強。
有一定SQL基礎的人士可以將它當做一本字典使用,遇到問題可以查找相應內用。
3.Python
「人生苦短,我用Python」。Python編程語言是最容易學習,並且功能強大的語言。但是很多人聲稱自己精通Python,自己卻寫不出Pythonic的代碼,對很多常用的包不是很了解。萬丈高樓平地起,咱們先從Python中最最基礎的開始。
《Python編程,從入門到實踐》
01 推薦理由
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零基礎完全不懂編程的小白也能夠學習,新手想學習選它絕對錯不了。知識點由淺入深循循漸進,並配有視頻教程手把手教學,同時所需的軟體也是免費的。本書也配有相關輔導書籍,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但是請記住,這本書是最核心的。
《利用Python進行數據分析》
01 推薦理由
不像別的編程書一樣,從盤古開天闢地開始講起。這本書是直接應用到數據分析的,所以很多在數據分析上應用不那麼頻繁的模塊也就沒有講。
本書第二版針對Python 3.6進行了更新,並增加實際案例向你展示如何高效地解決一系列數據分析問題。你將在閱讀過程中學習到新版本的pandas、NumPy、IPython和Jupyter。
4.R語言
R是用於統計分析、繪圖的語言和操作環境。但是R是有一定難度的,沒有基礎的話請謹慎嘗試!推薦書籍:
《R語言入門與實踐》
01 推薦理由
本書通過三個精心挑選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講解如何使用R語言玩轉數據。將數據科學家必需的專業技能融合其中,教會讀者如何將數據存儲到計算機內存中,如何在必要的時候轉換內存中的數據值,如何用R編寫自己的程序並將其用於數據分析和模擬運行。
案例提升類
《活用數據:驅動業務的數據分析實戰》
01 推薦理由
是一本用數據來幫助企業破解業務難題的實操書,有理論、有方法、有實戰案例。具有業務驅動、案例閉環、思維先導、實戰還原4大特色,同時在思路上清晰連貫,在表達上深入淺出,既能幫助數據分析從業者入門和提升,也能輔助企業各業務部門和各級管理人員做量化決策。
《精益數據分析》
01 推薦理由
本書展示了如何驗證自己的設想、找到真正的客戶、打造能賺錢的產品,以及提升企業知名度。30多個案例分析,全球100多位知名企業家的真知灼見,為你呈現來之不易、經過實踐檢驗的創業心得和寶貴經驗,值得每位創業家和企業家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