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sql關於表的操作語句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sql關於表的操作語句

發布時間: 2022-07-02 16:10:04

⑴ 在sql語言中,實現刪除基本表的語句為( )

DROP TABLE,SQL語言中數據定義功能,定義基本表的基本操作有CREATE TABLE、ALTER TABLE和DROP TABLE,其中刪除基本表的語句是由DROP TABLE來完成的。

在SQL中,用於在資料庫中創建、修改和刪除基本表結構的命令分別是insert、update和delete命令。添加、修改和刪除命令屬於結構化查詢語言的數據操作語言,用戶可以通過這些命令實現資料庫的基本操作。

(1)sql關於表的操作語句擴展閱讀

SQL所提供的基本數據類型:(如^00100009b^)

資料庫的建立與刪除

(1)建立資料庫:資料庫是一個包括了多個基本表的數據集,其語句格式為:

CREATE DATABASE <資料庫名> 〔其它參數〕

其中,<資料庫名>在系統中必須是唯一的,不能重復,不然將導致數據存取失誤。

例:要建立項目管理資料庫(xmmanage),其語句應為:

CREATE DATABASE xmmanage

(2)資料庫的刪除:將資料庫及其全部內容從系統中刪除。

其語句格式為:DROP DATABASE <資料庫名>

⑵ SQL語句創建表

CREATE TABLE 語句用於創建資料庫中的表。

具體用法為:

CREATE TABLE 表名稱

(

列名稱1 數據類型,

列名稱2 數據類型,

列名稱3 數據類型,

....

)

(2)sql關於表的操作語句擴展閱讀

創建表數據類型:

integer(size) int(size) smallint(size) tinyint(size):僅容納整數。

decimal(size,d) numeric(size,d):容納帶有小數的數字。

char(size):容納固定長度的字元串

varchar(size):容納可變長度的字元串

date(yyyymmdd):容納日期。

參考資料:網路-SQL CREATE TABLE

⑶ SQL語句 操作一張表

select
ID,name,number
into #1
from
test
where
ID%2=1

select
ID,name,number
into #2
from
test
where
ID%2=0

select
a.ID,a.name,a.number,b.ID,b.name,b.number
from
#1 a,#2 b

⑷ 如何使用SQL語句修改表內的數據

修改表中內容

修改用到update語句,語句格式為:UPDATE 表名稱 SET 列名稱 = 新值 WHERE 列名稱 = 某值

即 update 員工表 set 部門id=01 where 員工id=0004

SQL聯合主鍵

  • Create Table 表名 (欄位名1 Int Not Null,

  • 欄位名2 nvarchar(13) Not Null Primary Key (欄位名1, 欄位名2),

    欄位名3…………

    欄位名N………… )

(4)sql關於表的操作語句擴展閱讀

主鍵是資料庫表的一個重要屬性,建立主鍵可以避免表中存在完全相同的記錄,也就是說主鍵在一張表中的記錄值是唯一的。 建立主鍵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資料庫提供的GUI環境中建立,另一種是通過SQL語句執行建立,下面分別介紹。

  1. 在資料庫提供的GUI環境中建立(以SQL7為例)。輸入表信息後按Ctrl鍵同時選中多行,然後點上面的主鍵按鈕就行了。

  2. 通過SQL語句執行建立。又分兩種,一是在建表語句中直接寫,二是建表之後更改表結構。

    在建表語句中直接寫:

  3. Create Table 表名 (欄位名1 Int Not Null,

欄位名2 nvarchar(13) Not Null Primary Key (欄位名1, 欄位名2),

欄位名3…………

欄位名N………… )

⑸ sql語句創建表

創建新表的程序功能為:

create table tabname(col1 type1 [not null] [primary key],col2 type2 [not null],..)

具體為:

創建之前判斷該資料庫是否存在

if exists (select * from sysdatabases where name='databaseName')

drop database databaseName

go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name

on primary-- 默認就屬於primary文件組,可省略

/*--數據文件的具體描述--*/

name=『databasename_data』,-- 主數據文件的邏輯名稱

filename=『'所存位置:databasename_data.mdf』, -- 主數據文件的物理名稱

size=數值mb, --主數據文件的初始大小

maxsize=數值mb, -- 主數據文件增長的最大值

filegrowth=數值%--主數據文件的增長率

log on

/*--日誌文件的具體描述,各參數含義同上--*/

name='databasename_log', -- 日誌文件的邏輯名稱

filename='所存目錄:databasename_log.ldf', -- 日誌文件的物理名稱

size=數值mb, --日誌文件的初始大小

filegrowth=數值%--日誌文件的增長值

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簡稱SQL,結構化查詢語言是一種資料庫查詢和程序設計語言,用於存取數據以及查詢、更新和管理關系資料庫系統;

sql 語句就是對資料庫進行操作的一種語言。

(5)sql關於表的操作語句擴展閱讀

1、常見語句

更新:update table1 set field1=value1 where 范圍

查找: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field1 like 』%value1%』 (所有包含『value1』這個模式的字元串)

排序:select * from table1 order by field1,field2 [desc]

求和:select sum(field1) as sumvalue from table1

平均:select avg(field1) as avgvalue from table1

最大:select max(field1) as maxvalue from table1

最小:select min(field1) as minvalue from table1[separator]

2、高級查詢

A:UNION運算符

UNION 運算符通過組合其他兩個結果表(例如TABLE1 和TABLE2)並消去表中任何重復行而派生出一個結果表。當 ALL 隨UNION 一起使用時(即UNION ALL),不消除重復行。兩種情況下,派生表的每一行不是來自TABLE1 就是來自TABLE2。

B: EXCEPT運算符

EXCEPT 運算符通過包括所有在TABLE1 中但不在TABLE2 中的行並消除所有重復行而派生出一個結果表。當ALL 隨EXCEPT 一起使用時(EXCEPT ALL),不消除重復行。

C:INTERSECT運算符

INTERSECT 運算符通過只包括TABLE1 和TABLE2 中都有的行並消除所有重復行而派生出一個結果表。當ALL 隨INTERSECT 一起使用時(INTERSECT ALL),不消除重復行。

註:使用運算詞的幾個查詢結果行必須是一致的。

⑹ SQL基本操作語句

查詢語句-select * from table;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條件1=數值 and 條件2=數值;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table);兩表關聯
select a.a,b.b,c.c from table1 a,table2 b,table3 c where a.id1=b.id2;
插入語句-insert into table (欄位1,欄位2,欄位3,……)
values (數值1,數值2,數值3,……);
更新語句-update 表名 set 數值 where=id = 1;

添加列語句-alter table 表名
add (列名1 類型1,列名2 類型2,列名3 類型3,……);

查詢隨機20條記錄-select * from( select * from emp order by dbms_random.value) where rownum <= 10;
修改列類型-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1 類型1,列名2 類型2,列名3 類型3,……);
刪除列語句-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lumn 列名s;
顯示查詢時間-set timing on;

刪除表語句-deltet table 表名;

清空表數據-truncate table 表名;

修改列名 - ALTER TABLE emp RENAME COLUMN comm TO newa;

集合查詢(無重復):select * from table_name union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集合查詢(有重復):select * from table_name union all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差 集 查 詢:select * from table_name minus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
運行腳本-start d:\文件名.sql;

編輯腳本-edit d:\文件名.sql;

另存為腳本-spool d:\文件.sql;
select * from emp;
spool off;

分頁顯示-set pagesize 頁數;

行數顯示-set linesize 行數;

創建用戶-create user 用戶名 identified by 密碼;(需要SYS/SYSTEM許可權才能建立用戶)
賦予許可權-grant resource to 用戶名;(建表許可權)
賦予查詢許可權-grant select on emp to 用戶名;
賦予修改許可權-grant update on emp to 用戶名;
賦予所有訪問許可權-grant all on emp to 用戶名;
--------------------------------------------------------
收回查詢許可權-revoke select on emp from 用戶名;
傳遞許可權-grant select on emp to 用戶名2 with grant option;
賬戶鎖定-
creata profile 名稱 limit failed_login_attcmpts 輸入次數限制 password_lock_time 鎖定天數;
------------------------------DBA許可權登錄
alter user 想要鎖定的用戶名 profile 名稱;
------------------------------DBA許可權登錄
解鎖用戶鎖定-alter user 用戶名 account unlock;
定期修改密碼-create profile 名字 limit password_life_time 天數 password_grace_time 寬限天數;

切換用戶-conn system/密碼;
更改密碼-password 用戶名;
刪除用戶-drop user 用戶名 cascade(刪除用戶及用戶建立的所有表);

查詢同樣結構兩表中的不同數據-select * from emp_tmp where empno not in(select empno from emp);

select * from v$session;
select * from v$version;

定義函數:
---------函數說明 函數是計算數字平方;
FUNCTION y2
(inx2 number)
return number is
Result number(2);
begin

Result := inx2*inx2;

return(Result);
end y2;

---------函數說明 函數是輸入漢字然後輸出拼音;
FUNCTION HZ
(inputStr in VARCHAR2)
RETURN VARCHAR2 iS
outputStr varchar2(10);
BEGIN
SELECT c_spell INTO outputStr FROM BASE$CHINESE WHERE C_WORD = inputStr;
RETURN outputStr;
END hz;
----------函數說明 函數是計算累加自然月;
FUNCTION month
(inmonth number,
inaddmonth number)
return varchar2 is
Result varchar2(6);
begin

Result :=substr(to_char(add_months(to_date(inmonth,'yyyymm'),inaddmonth),'yyyymmdd'),1,6);

return(Result);
end month;

select to_char(add_months(trunc(sysdate),-1),'yyyymmdd') from al;--取上個月的日期;
select to_char((sysdate-30),'yyyymmdd') from al; ---去當前日期前30天日期;

ORACLE 隨機數
DBMS_RANDOM.VALUE(low IN NUMBER,high IN NUMBER) RETURN NUMBER;
select round(dbms_random.value(x,x)) from al;

ORACLE 取當前時間並按毫秒計算
select systimestamp from al;

select * from cda_datasource---中繼表

⑺ SQL語句表操作

全用SQL的語句實現,不用存儲過程。

1: SELECT a.ename,a.deptno,a.sal+a.comm FROM
emp a,
(
SELECT MAX(sal+comm) FROM emp GROUP BY deptno
) b
WHERE a.sal+a.comm = b.sal+b.comm
GROUP BY deptno

2: INSERT INTO emp SELECT 8000,'FAN',job,sal,comm,deptno
FROM emp WHERE ename='SMITH'

3: SELECT empno,ename,job,sal,comm,
CASE
WHEN deptno = 10 THEN '開發一部'
WHEN deptno = 20 THEN '開發二部'
WHEN deptno = 30 THEN '開發三部'
END
FROM emp

⑻ sql 語句操作三個表

很簡單的,三個表關聯下再sum、group下就可以了。
表及其表中欄位命名如下:
銷售單
表(XSJL)
商品編碼
(SPCODE)
金額(XSJE)
時間(XSSJ)
倉位號(CWH)
商品表(SP)
商品編碼(SPCODE)
廠商編碼(CSCODE)
廠商表(CSB)
廠商編碼(CSCODE)
廠商名稱
(CSNAME)
查詢語句:
select
C.CSCODE,C.CSNAME,SUM(A.XSJE)
from
XSJL
A
,SP
B
,CSB
C
WHERE
A.SPCODE=B.SPCODE
AND
B.CSCODE=C.CSCODE
GROUP
BY
C.CSCODE,C.CSNAME

⑼ SQL最基本的語句是哪些

掌握SQL四條最基本的數據操作語句: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練掌握SQL是資料庫用戶的寶貴財 富。在本文中,我們將引導你掌握四條最基本的數據操作語句?SQL的核心功能?來依次介紹比較操作符、選擇斷言以及三值邏輯。當你完成這些學習後,顯然你已經開始算是精通SQL了。在我們開始之前,先使用CREATE TABLE語句來創建一個表(如圖1所示)。DDL語句對資料庫對象如表、列和視進行定義。它們並不對表中的行進行處理,這是因為DDL語句並不處理資料庫中實際的數據。這些工作由另一類SQL語句?數據操作語言(DML)語句進行處理。SQL中有四種基本的DML操作:INSERT,SELECT,UPDATE和DELETE。由於這是大多數SQL用戶經常用到的,我們有必要在此對它們進行一一說明。在圖1中我們給出了一個名為EMPLOYEES的表。其中的每一行對應一個特定的雇員記錄。請熟悉這張表,我們在後面的例子中將要用到它。INSERT語句用戶可以用INSERT語句將一行記錄插入到指定的一個表中。例如,要將雇員John Smith的記錄插入到本例的表中,可以使用如下語句: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Smith','John','1980-06-10','Los Angles',16,45000);通過這樣的INSERT語句,系統將試著將這些值填入到相應的列中。這些列按照我們創建表時定義的順序排列。在本例中,第一個值「Smith」將填到第一個列LAST_NAME中;第二個值「John」將填到第二列FIRST_NAME中……以此類推。我們說過系統會「試著」將值填入,除了執行規則之外它還要進行類型檢查。如果類型不符(如將一個字元串填入到類型為數字的列中),系統將拒絕這一次操作並返回一個錯誤信息。如果SQL拒絕了你所填入的一列值,語句中其他各列的值也不會填入。這是因為SQL提供對事務的支持。一次事務將資料庫從一種一致性轉移到另一種一致性。如果事務的某一部分失敗,則整個事務都會失敗,系統將會被恢復(或稱之為回退)到此事務之前的狀態。回到原來的INSERT的例子,請注意所有的整形十進制數都不需要用單引號引起來,而字元串和日期類型的值都要用單引號來區別。為了增加可讀性而在數字間插入逗號將會引起錯誤。記住,在SQL中逗號是元素的分隔符。同樣要注意輸入文字值時要使用單引號。雙引號用來封裝限界標識符。對於日期類型,我們必須使用SQL標准日期格式(yyyy-mm-dd),但是在系統中可以進行定義,以接受其他的格式。當然,2000年臨近,請你最好還是使用四位來表示年份。既然你已經理解了INSERT語句是怎樣工作的了,讓我們轉到EMPLOYEES表中的其他部分: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Bunyan','Paul','1970-07-04','Boston',12,70000);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John','Adams','1992-01-21','Boston',20,100000);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Smith','Pocahontas','1976-04-06','Los Angles',12,100000);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Smith','Bessie','1940-05-02','Boston',5,200000);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Jones','Davy','1970-10-10','Boston',8,45000);INSERT INTO EMPLOYEES VALUES('Jones','Indiana','1992-02-01','Chicago',NULL,NULL);在最後一項中,我們不知道Jones先生的工薪級別和年薪,所以我們輸入NULL(不要引號)。NULL是SQL中的一種特殊情況,我們以後將進行詳細的討論。現在我們只需認為NULL表示一種未知的值。有時,像我們剛才所討論的情況,我們可能希望對某一些而不是全部的列進行賦值。除了對要省略的列輸入NULL外,還可以採用另外一種INSERT語句,如下:INSERT INTO EMPLOYEES(FIRST_NAME, LAST_NAME,HIRE_DATE, BRANCH_OFFICE)VALUE('Indiana','Jones','1992-02-01','Indianapolis');這樣,我們先在表名之後列出一系列列名。未列出的列中將自動填入預設值,如果沒有設置預設值則填入NULL。請注意我們改變了列的順序,而值的順序要對應新的列的順序。如果該語句中省略了FIRST_NAME和LAST_NAME項(這兩項規定不能為空),SQL操作將失敗。讓我們來看一看上述INSERT語句的語法圖:INSERT INTO table[(column { ,column})]VALUES(columnvalue [{,columnvalue}]);和前一篇文章中一樣,我們用方括弧來表示可選項,大括弧表示可以重復任意次數的項(不能在實際的SQL語句中使用這些特殊字元)。VALUE子句和可選的列名列表中必須使用圓括弧。SELECT語句SELECT語句可以從一個或多個表中選取特定的行和列。因為查詢和檢索數據是資料庫管理中最重要的功能,所以SELECT語句在SQL中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實際上,僅僅是訪問資料庫來分析數據並生成報表的人可以對其他SQL語句一竅不通。SELECT語句的結果通常是生成另外一個表。在執行過程中系統根據用戶的標准從資料庫中選出匹配的行和列,並將結果放到臨時的表中。在直接SQL(direct SQL)中,它將結果顯示在終端的顯示屏上,或者將結果送到列印機或文件中。也可以結合其他SQL語句來將結果放到一個已知名稱的表中。SELECT語句功能強大。雖然表面上看來它只用來完成本文第一部分中提到的關系代數運算「選擇」(或稱「限制」),但實際上它也可以完成其他兩種關系運算?「投影」和「連接」,SELECT語句還可以完成聚合計算並對數據進行排序。SELECT語句最簡單的語法如下:SELECT columns FROM tables;當我們以這種形式執行一條SELECT語句時,系統返回由所選擇的列以及用戶選擇的表中所有指定的行組成的一個結果表。這就是實現關系投影運算的一個形式。讓我們看一下使用圖1中EMPLOYEES表的一些例子(這個表是我們以後所有SELECT語句實例都要使用的。而我們在圖2和圖3中給出了查詢的實際結果。我們將在其他的例子中使用這些結果)。假設你想查看雇員工作部門的列表。那下面就是你所需要編寫的SQL查詢:SELECT BRANCH_OFFICE FROM EMPLOYEES;以上SELECT語句的執行將產生如圖2中表2所示的結果。由於我們在SELECT語句中只指定了一個列,所以我們的結果表中也只有一個列。注意結果表中具有重復的行,這是因為有多個雇員在同一部門工作(記住SQL從所選的所有行中將值返回)。要消除結果中的重復行,只要在SELECT語句中加上DISTINCT子句:SELECT DISTINCT BRANCH_OFFICEFROM EMPLOYEES;這次查詢的結果如表3所示。現在已經消除了重復的行,但結果並不是按照順序排列的。如果你希望以字母表順序將結果列出又該怎麼做呢?只要使用ORDER BY子句就可以按照升序或降序來排列結果:SELECT DISTINCT BRANCH_OFFICEFROM EMPLOYEESORDER BY BRANCH_OFFICE ASC;這一查詢的結果如表4所示。請注意在ORDER BY之後是如何放置列名BRANCH _OFFICE的,這就是我們想要對其進行排序的列。為什麼即使是結果表中只有一個列時我們也必須指出列名呢?這是因為我們還能夠按照表中其他列進行排序,即使它們並不顯示出來。列名BRANCH_ OFFICE之後的關鍵字ASC表示按照升序排列。如果你希望以降序排列,那麼可以用關鍵字DESC。同樣我們應該指出ORDER BY子句只將臨時表中的結果進行排序;並不影響原來的表。假設我們希望得到按部門排序並從工資最高的雇員到工資最低的雇員排列的列表。除了工資括弧中的內容,我們還希望看到按照聘用時間從最近聘用的雇員開始列出的列表。以下是你將要用到的語句:SELECT BRANCH_OFFICE,FIRST_NAME,LAST_NAME,SALARY,HIRE_DATEFROM EMPLOYEESORDER BY SALARY DESC,HIRE_DATE DESC;這里我們進行了多列的選擇和排序。排序的優先順序由語句中的列名順序所決定。SQL將先對列出的第一個列進行排序。如果在第一個列中出現了重復的行時,這些行將被按照第二列進行排序,如果在第二列中又出現了重復的行時,這些行又將被按照第三列進行排序……如此類推。這次查詢的結果如表5所示。將一個很長的表中的所有列名寫出來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所以SQL允許在選擇表中所有的列時使用*號:SELECT * FROM EMPLOYEES;這次查詢返回整個EMPLOYEES表,如表1所示。下面我們對開始時給出的SELECT語句的語法進行一下更新(豎直線表示一個可選項,允許在其中選擇一項。):SELECT [DISTINCT](column [{, columns}])| *FROM table [ {, table}][ORDER BY column [ASC] | DESC[ {, column [ASC] | DESC }]];定義選擇標准在我們目前所介紹的SELECT語句中,我們對結果表中的列作出了選擇但返回的是表中所有的行。讓我們看一下如何對SELECT語句進行限制使得它只返回希望得到的行:SELECT columns FROM tables [WHERE predicates];WHERE子句對條件進行了設置,只有滿足條件的行才被包括到結果表中。這些條件由斷言(predicate)進行指定(斷言指出了關於某件事情的一種可能的事實)。如果該斷言對於某個給定的行成立,該行將被包括到結果表中,否則該行被忽略。在SQL語句中斷言通常通過比較來表示。例如,假如你需要查詢所有姓為Jones的職員,則可以使用以下SELECT語句:SELECT * FROM EMPLOYEESWHERE LAST_NAME = 'Jones';LAST_NAME = 'Jones'部分就是斷言。在執行該語句時,SQL將每一行的LAST_NAME列與「Jones」進行比較。如果某一職員的姓為「Jones」,即斷言成立,該職員的信息將被包括到結果表中(見表6)。使用最多的六種比較我們上例中的斷言包括一種基於「等值」的比較(LAST_NAME = 'Jones'),但是SQL斷言還可以包含其他幾種類型的比較。其中最常用的為:等於 =不等於 <>小於 <大於 >小於或等於 <=大於或等於 >=下面給出了不是基於等值比較的一個例子:SELECT * FROM EMPLOYEESWHERE SALARY > 50000;這一查詢將返回年薪高於$50,000.00的職員(參見表7)。邏輯連接符有時我們需要定義一條不止一種斷言的SELECT語句。舉例來說,如果你僅僅想查看Davy Jones的信息的話,表6中的結果將是不正確的。為了進一步定義一個WHERE子句,用戶可以使用邏輯連接符AND,OR和NOT。為了只得到職員Davy Jones的記錄,用戶可以輸入如下語句:SELECT * FROM EMPLOYEESWHERE LAST_NAME = 'Jones' AND FIRST_NAME = 'Davy';在本例中,我們通過邏輯連接符AND將兩個斷言連接起來。只有兩個斷言都滿足時整個表達式才會滿足。如果用戶需要定義一個SELECT語句來使得當其中任何一項成立就滿足條件時,可以使用OR連接符:SELECT * FROM EMPLOYEESWHERE LAST_NAME = 'Jones' OR LAST_NAME = 'Smith';有時定義一個斷言的最好方法是通過相反的描述來說明。如果你想要查看除了Boston辦事處的職員以外的其他所有職員的信息時,你可以進行如下的查詢:SELECT * FROM EMPLOYEESWHERE NOT(BRANCH_OFFICE = 'Boston');關鍵字NOT後面跟著用圓括弧括起來的比較表達式。其結果是對結果取否定。如果某一職員所在部門的辦事處在Boston,括弧內的表達式返回true,但是NOT操作符將該值取反,所以該行將不被選中。斷言可以與其他的斷言嵌套使用。為了保證它們以正確的順序進行求值,可以用括弧將它們括起來:SELECT * FROM EMPLOYEESWHERE (LAST_NAME = 'Jones'AND FIRST_NAME = 'Indiana')OR (LAST_NAME = 'Smith'AND FIRST_NAME = 'Bessie');SQL沿用數學上標準的表達式求值的約定?圓括弧內的表達式將最先進行求值,其他表達式將從左到右進行求值。以上對邏輯連接符進行了說明,在對下面的內容進行說明之前,我們再一次對SELECT語句的語法進行更新:SELECT [DISTINCT](column [{, column } ] )| *FROM table [ { , table} ][ORDER BY column [ASC] | [DESC[{ , column [ASC] | [DES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