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語言中注釋的方式
較早時候只支持/* */方式。
C99標准開始已經支持//方式注釋了,這種注釋沒有問題。
另外,你說的全選加註釋,應該是IDE提供的快捷方式,比如說在eclipse中選中代碼
後,使用ctrl+/即可注釋或者解除注釋。
2. C語言求注釋
此程序功能是:通過鍵盤輸入2組數據,然後對這2組數據按輸入順序進行一 一對應比較大小,然後輸出一 一對應後較大的數,最終會得到一 一對應比較後較大的數組成的新數據列。
比如:a組數據為:45231,b組數據為:36224,運行程序後得:46234。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0; //聲明1個整型變數n,這個變數接下來將用於控制兩數組的大小以及作為i循環的循環次數上限。因為每個數組總共就只有n的數據,你循環n+1次也沒有意義了。
int a[n],b[n]; //聲明2個整型數組a,b。
int i; //聲明1個整型變數i,此變數後面將用於循環,第二次循環中,i的值作為兩數組的索引值,遍歷兩數組里的數據。遍歷的意思就是逐一讀取,只有讀取了才能比較大小。
scanf("%d",&n); //通過鍵盤輸入n的值。
for(i=0;i<n;i++) // i循環開頭,用n的值控制循環次數。
{
scanf("%d %d",&a[i],&b[i]); //通過鍵盤輸入兩數組的值,以回車鍵結束輸入,這第一個i循環的作用就是給兩數組賦值。
}
for(i=0;i<n;i=i++)
{
if(a[i]<b[i]) //兩數組中的數據比較大小;因為此時i的值,兩數組都是一樣的,所以說它們是按輸入順序一 一對應比較的。
{
printf("%d\n",b[i]); //輸出b數組第i的數據;聯合上一句「if(a[i]<b[i]) 」可知:如果a[i]<b[i]就輸出b[i],如果條件不成立那麼輸出b[i]這句不執行,無效。那麼是否輸出a[i]呢?那就看接下來的語句了。
}
else
{
printf("%d\n",a[i]); //輸出a[i];這是對上句條件不成立的處理。第二個i循環的作用就是:按順序一 一比較,輸出較大的那個數。那麼經過第二個循環後,較大的數一個一個被輸出後,就會得到一列新數據了。那為什麼是新數據列,而不是新數據行呢?因為printf里有個\n,每輸出一次就會回車換行。
}
}
return 0; //這句是main函數的返回值,因為main是int類型的,所以這里要有所回應,固定搭配,可以不理它。
}
3. c語言中注釋的位置
1、可以使用/*和*/分隔符來標注一行內的注釋,也可以標注多行的注釋。例如,在下列的函數原型中,省略號的意思是 open() 函數有第三個參數,它是可選參數。注釋解釋了這個可選參數的用法:
int open( const char *name, int mode, … /* int permissions */ );
2、可以使用//插入整行的注釋,或者將源代碼寫成兩列分欄的格式,程序在左列,注釋在右列:
const double pi = 3.1415926536; // pi是—個常量
(3)c語言鍵盤輸入怎麼出注釋擴展閱讀
在 C99 標准中,單行注釋正式加入C語言,但是大部分編譯器在 C99 之前就已經開始支持這種用法。有時候,其被稱作「C++風格」的注釋,但實際上,其源自於C的前身 BCPL。
1、在引號中,如果採用/*或//分隔一個字元常量或字元串字面量(string literal),它們都不會被視為注釋的開始。例如,下面語句就沒有注釋:
printf("Comments in C begin with /* or //. " );
2、預處理器僅通過檢查注釋的結束符來檢測注釋中的字元,因此,不能嵌套塊注釋。然而,可以使用/*和*/注釋包含單行注釋的源代碼:
/* 暫時注釋掉這兩行:
const double pi = 3.1415926536; // pi是一個常量
area = pi * r * r; // 計算面積
暫時注釋到此 */
4. c語言中注釋的快捷鍵
//注釋多行快捷鍵
Ctrl+k
ctrl+l
//解注釋多行快捷鍵
Ctrl+k
ctrl+u
if:條件語句,後面不需要放分號。(K&R時期引入)
else:條件語句否定分支(與if連用)。(K&R時期引入)
switch:開關語句(多重分支語句)。(K&R時期引入)
case:開關語句中的分支標記,與switch連用。(K&R時期引入)
default:開關語句中的「其他」分支,可選。(K&R時期引入)
(4)c語言鍵盤輸入怎麼出注釋擴展閱讀:
在C語言中,輸入和輸出是經由標准庫中的一組函數來實現的。在ANSI C中,這些函數被定義在頭文件<stdio.h>;中。
C語言的字元串其實就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