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猪肉分哪些肉
猪肉是国内大多数家庭的主要荤食来源,跟我们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小韵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猪肉各种分类。
什么是白条肉和分割肉?
根据猪肉的销售形态,一般可分为白条肉和分割肉。
白条肉是指生猪在屠宰、脱毛、开膛、去除内脏、头蹄等部位后,沿脊椎中线将猪胴体纵向分成两份体的猪肉。北方地区形象地称之为“半扇猪肉”。
分割肉是指按照市场需求分切的不同规格的带骨或者不带骨肉块,用于批发的分割肉一般较为大块,用于零售的分割肉大小、形态则根据购买者需求更为多样。
什么是冷冻肉、冷鲜肉和热鲜肉?
根据猪肉的存储条件,一般可分为冷冻肉、冷鲜肉和热鲜肉。
冷冻肉是指生猪宰杀后,进行速冻处理,然后在-18℃以下长期储存的肉。优质冷冻肉的肉质、香味与热鲜肉或冷鲜肉相差不大,但如果冷冻储藏措施不当,就会出现较大差异。
冷鲜肉又称冰鲜肉、冷却肉。宰后的猪胴体经快速冷却,温度降为0-4℃,并且在生猪检疫、屠宰、冷却、分割、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的全过程中均处于严格监控下。冷鲜肉存储始终保持在0-4℃的低温下,不仅大大降低了初始微生物的数量,也能减少后续滋生,其卫生品质较好。
热鲜肉是指宰后未经过冷却处理,肌肉处于僵直状态,直接上市销售的鲜肉。刚刚放血的屠体,温度通常为40-42℃,特别适合微生物生长,因此其保质期很短。热鲜肉由于缺少包装和其他防护措施,不免受到空气、昆虫、运输车辆和包装等多方面污染,而且肉的温度较高,一旦销售时间延长,细菌会大量滋生,易出现安全隐患。
作为安阳市民冷鲜肉的选择之一,安阳天韵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构建了严格的产业链检疫安全体系,实现了从生猪源头一屠宰、检疫、分割检疫、冷链配送、终端销售全程检验检疫可追溯。同时公司自主创造了自有品牌韵豚鲜,目前已发展成为以韵豚鲜为主导品牌,拥有鲜冻品销售、冷链物流、连锁终端、电子商务等多种体系的现代化销售公司。并为消费者的健康餐桌安全厨房构建了坚实的保障。
‘贰’ 猪肉分哪些部位
1.猪颈肉:猪颈肉与猪头肉相连,这里的猪肉比较偏红,肥瘦分布均匀、肉质鲜嫩,适合做饺子和包子的馅料。
2.猪颊肉:猪颊肉是猪脸和猪下巴相连的肉,由于猪颊肉是猪老活动的地方,所以这里肉吃着非常劲道,口感偏嫩,用于卤、做包子馅料都不错。
3.梅花肉:梅花肉也就是猪的上肩肉,这里的肉肥瘦相兼,肉质也非常的嫩,所以特别适合煎、炸、炖,做肉丸也是特别不错。
4.前排肉:猪前腿上部的肉,前排肉的肉质中等,不嫩不老,适合卤或者腌着吃。
5.里脊肉:里脊肉分为大里脊肉和小里脊肉,大里脊肉适合做猪排、炒、蒸的吃,而小里脊肉比大里脊肉更嫩,也可以说是猪身上最嫩的肉,最适合做掺汤。
里脊肉
6.五花肉:五花肉也就是猪肚皮上的肉,肥瘦分层,皮非常薄,用五花肉做出来的食材都独到的风味,特别适合做红烧肉、炖肉、卤肉、馅料、蒸肉等。
7.后臀尖肉:臀尖肉是猪屁股上面的肉,肉比较肥,适合腌、炖、做回锅肉。
8.做臀肉:猪屁股上的肉,做臀肉和后臀尖肉差不多,肉质硬度中等,比较适合做回锅肉或者卤肉。
9.弹子肉:弹子肉在猪后腿的上方,此肉非常的细嫩,筋少,特别适合炒、炸。
10.前腿肉:前腿肉含有的瘦肉较少,含有的胶质、筋比较多,适合做炖、卤、红烧。
11.后腿肉:后腿肉口感中等,瘦肉比前腿肉多,适用于炖、卤、腌。
‘叁’ 猪肉分割品有哪些
分割品:肉类:1、2、3、4、5号肉
排骨类:前排、大排、肋排,前后腿骨、寸骨、月牙骨、三叉骨、尾骨、龙骨
膘类:脊膘、一级膘、二级膘、腩膘
混合类:红五花、大五花、培根、中方肉(带皮带骨、带皮去骨、去皮带骨)等
‘肆’ 猪肉一般怎样分割
不同国家及我国的不同地方,对猪胴体的切割部位不尽相同。总体来说,一般将猪胴体切割为前腿肉、大排肉、方肉、奶脯、后腿肉和蹄膀等六个部位肉。从胴体第五、第六肋骨中间斩下,前段部位去骨的肉为前腿肌肉。从胴体腰椎与荐椎联接处斩下,后段部位去骨的肉为后腿肌肉。胴体中段在脊椎骨下约4~6cm处平行于脊椎斩下,上部脊背部位的肉为大排肉;下部割去奶脯,去掉肋骨(肋排)的肉为方肉。前腿沿肘关节剖下的前臂部分的肉为前蹄膀。后腿沿膝关节切割下的小腿部分的肉为后蹄膀。按部位切割的猪肉分三级:
(1)一级原料肉
包括前腿肉、后腿肉和大排肉三个部分。前腿肉,又称夹心肉。其特点是瘦肉比例高,肌肉间夹脂肪,含结缔组织较多,适合做西式灌肠、配式圆腿和中式香肠等制品的原料。后腿肉,又称臂部肉。其特点是瘦肉多,脂肪和结缔组织少,是加工肉制品用途最广的原料。可甩做加工西式灌肠、中式香肠、肉脯、中式火腿、西式火腿和盐水火腿等制品的原料。大排肉,前至夹心肉切割线,后至后腿肉切割线。位于腰椎骨下侧.呈狭长形的瘦肉称为里脊肉;附在脊椎骨上面呈圆柱形的肉,称为通脊或扁担肉,解剖学称为背最长肌,畜牧业称为眼肌。大排肉肉质细嫩,脂肪和结缔组织很少,是质量最好的一级猪肉,可用做各类肉制品加工的原料。
(2)二级原料肉
主要包括方肉和蹄膀。方肉:又称肋条肉、腹部肉、五花肉。其特点是瘦肉与脂肪互相间层。交错排列,含结缔组织较少。是加工酱卤制品、腊肉和培根(西式腊肉)等肉制品的主要原料。蹄膀:又称肘子、腱子。特点是瘦肉多,皮厚,筋多,富含胶质。可用作加工火腿和灌肠等。
(3)三级原料肉
包括颈肉、肥膘和奶脯等。颈肉:为夹心肉前端,从枕骨与第一颈椎交接处直线切下的部分。其特点是肥瘦难分,夹杂大量的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结,肉质差。可用做低档灌肠的原料。肥膘:从大排和前、后腿部位分割下来的皮下脂肪。在肉品加工上,用来切成肥膘丁,与瘦肉等成分一同构成西式灌肠和中式香肠等肉制品的肉馅。奶脯:又称肚囊。肉质差,几乎无瘦肉,多为泡状疏松结缔组织,食用价值极低。可用作提取油脂。
‘伍’ 猪肉可以分为哪些部位
1、里脊肉,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
2、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一般可代替里脊肉。
3、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
4、五花肉,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夹起的。
5、夹心肉,位于前腿上部,质老有筋,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
6、前排肉,又叫上脑肉。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
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结缔组织多,均为泡泡状。
8、弹子肉,位于后腿腿上,均为瘦肉。
9、蹄膀,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又比前蹄膀好。
10、脖子肉,又称血脖,这块肉肥瘦不分。
11、猪头,宜于酱、烧、煮、腌,多用来制作冷盘。
12、凤头肉,这个部位肉质细嫩、微带脆、瘦中夹肥。
13、眉毛肉,这是猪胛骨上面的一块重约一斤的瘦肉,肉质与里脊肉相似。
14、门板肉(又称梭板肉、无皮坐臀肉),肥瘦相连,肉质细嫩,颜色白,肌纤维长。
15、盖板肉,连结秤砣肉的一块瘦肉。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16、黄瓜条,与盖板肉紧密相连。肉质、用途基本跟秤砣肉相同。
17、腰柳肉,与秤砣肉连结的呈条状的肉条。。
18、颈背肌肉(简称1号肉),从第五、六肋骨中斩下的颈背部位肌肉。
19、前腿肌肉(简称2号肉),从第五、六肋骨中间斩下的前腿部位肌肉。
20、大排肌肉(简称3号肉),在脊椎骨下约4-6cm肋骨处平行斩下的脊背部位肌肉。
21、后腿肌肉(简称4号肉),从腰椎与荐椎连接处(允许带腰椎一节半)斩下的后腿部位肌肉。
(5)猪肉前端可以分割哪些肉扩展阅读
猪体大,肌肉丰满结实。瘦肉型猪较地方猪种体高而长,全身结构紧凑,皮肤平滑无皱纹,皮下脂肪少,肌肉发达,体型伸长,前躯较轻,后躯强大丰满,四肢较长,强健有力。颈、肩、胸发育宽广丰圆、躯干宽广呈圆型,背宽略呈拱形。
腹部下垂,胸腹下缘在一条平直线上。臀部发育特别好,长宽而平整,飞节以上整个后腿发育丰圆呈球形。由前躯至后躯,上望和侧望均表现出前小后大的楔形状。
‘陆’ 猪肉分割方法步骤猪肉怎么分割
1、将半片猪肉平放在操作台上,用小刀割取出内里脊肉。
2、分割取出的内里脊肉连着后腿,从肋骨5-6根之间切断。
3、从尾骨一节处下刀剁开,切分三角辅带在中段上。
4、这样,一个半片猪肉就分割成了三段:前段、中段、后段。
5、先用斩骨刀分切前蹄膀,前蹄长度约18-20厘米。
6、用大刀斩下脚圈约2厘米。
7、得到2厘米的脚圈和18-20厘米的前蹄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