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页前端 » 气管插管导管前端为什么是斜面呢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气管插管导管前端为什么是斜面呢

发布时间: 2022-11-27 04:31:48

Ⅰ 注射器针头为什么是斜面

准确的说,斜面更容易切开皮肤和更容易注射药物`` 切开皮肤很好理解理解,更容易注射药物你可以这样理解,你把一个吸管尖成你希望的平面针头
一头剪成斜面针头,然后用嘴巴对吸管吹气`并用手去堵住另一头。你就会发现斜面很难被堵住。当你把针插如肌肉或者血管里`若前端是平的,很容易抵住肌肉组织或者血管壁,导致注射困难和注射疼痛。但是具体哪个水滴会小`` 我猜应该是平头的吧`` 但是从给药量上 是没区别的`` 你涉及的是液体的作用张力`和注射没关系`~ ^_^

Ⅱ 气管插管的第一标志是什么

不知道您的意思,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我说下吧:
⑴模拟人体位、头、颈项部位置正确;
仰卧、抽去枕并将枕垫于项部,使头尽量后仰让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⑵置入喉镜操作正确
考生左手持喉镜,自口右侧角置入,将舌体挡向左侧,再将镜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沿舌背孤度将镜再稍向前置入咽部,见到会厌,挑起会厌,显露声门,右手以握笔状持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气管内。
⑶检查插管是否在气管;
向已插导管中注气(或吹气)时,进行两肺听诊是否有呼吸音,以确认导管插入气管内。

Ⅲ 什么是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为什么要做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是用一根特制的聚乙烯塑料导管插入病人气管内,然后用呼吸机和导管联系起来,以呼吸机帮助病人呼吸,使病人能够度过疾病的最危险阶段。呼吸机和气管插管是ICU病房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气管切开术是在病人颈部前方切开一个小口,放入一根聚乙酰塑料导管。其目的有二:一是保证气道通畅,防止病人缺氧窒息;二是让病人气管内的分泌物容易吸出。摘自:MDSIN麦森中国区产品服务中心(mdsin#com)。 气管切开常常是挽救生命的必不可少的抢救措施。但是,和其他任何手术一样,在极少数情况下,气管切开过程中可以发生麻醉意外、手术后可发生局部渗血、局部皮下气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

Ⅳ 气管内插管术的实施方法

1.经口明视插管术
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口腔插入气管内。
(1)先将患者头后仰,若患者口未张开,可用右手拇指对着下牙列,示指对着上齿列,以旋转力量启开口腔。
(2)左手持喉镜自右口角放入口腔,将舌推向左方,徐徐向前推进,显露腭垂(悬雍垂),再略向前深入,使弯形喉镜窥视片前端进入舌根与会厌角内,然后依靠左臂力量将喉镜向上、向前提起,增加舌骨会厌韧带的张力即可显露声门。如系直型喉镜,其前端应挑起会厌软骨,显露声门。
(3)当声门暴露清楚后,以右手拇指、示指及中指如持笔式持住导管的中、上段,使其前端自右口角进入口腔,直到导管接近喉头时再将管端移至喉镜片处,同时双目经过镜片与管壁间的狭窄间隙监视导管前进方向,准确轻巧地将导管尖端插入声门。借助管芯插管时,当导管尖端入声门后,应拔出管芯后再将导管插入气管内。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深度成人为4~5cm,导管尖端至门齿的距离18~22cm。安置牙垫,退出喉镜。
2.经鼻明视插管术
本法基本上与经口明视插管法相同,但有下列几点不同之处。
(1)插管前先滴液体石蜡入鼻腔,导管前端外涂以滑润剂。清醒插管者需作鼻腔内表面麻醉。
(2)掌握导管沿下鼻道推进的操作要领,即必须将导管与面部作垂直的方向插入鼻孔,沿鼻底部出鼻后孔至咽腔,切忌将导管向头顶方向推进,否则极易引起严重出血。
(3)鼻翼至耳垂的距离相当于鼻孔至咽后腔的距离。当导管推进至上述距离后,用左手持喉镜显露声门。右手继续推进导管入声门,如有困难,可用插管钳夹持导管前端送入声门。
(4)经鼻导管容易在鼻后孔位置出现屈折,处理困难。为此,对导管的质地应事先检查,选用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屈和压扁的导管。
3.经鼻盲探插管术
将气管导管经鼻腔在非明视条件下,插入气管内。
(1)应首先检查鼻腔通畅无异常,插管时必须保留较大通气量的自主呼吸,可根据呼出气流的强弱来判断导管前进的方向。
(2)以1%丁卡因作鼻腔内表面麻醉,并滴入3%麻黄素使鼻腔黏膜的血管收缩,以增加鼻腔容积,并可减少出血。
(3)选用合适管径的气管导管,在导管外部涂上石蜡油或局麻药膏,右手持管,将导管自鼻孔缓慢送入。需依靠导管内的呼吸气流声强弱或有无,来判断导管斜口端与声门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导管口越正对声门,气流声音越响;反之,越偏离声门,声音越轻或全无。此时术者一边用左手调整头位,并触诊颈前区的皮肤以了解导管前端的位置;一边用右手调整导管前端的位置,同时用耳倾听气流声响。当调整至声响最强的部位时,缓缓推进导管入声门。
(4)在声门张开时将导管迅速推进。导管进入声门感到推进阻力减小,呼出气流明显,有时患者有咳嗽反射,接麻醉机可见呼吸囊随患者呼吸而伸缩,表明导管插入气管内。
(5)如导管推进后呼出气流消失,为插入食管的表现。应将导管退至鼻咽部,将头部稍仰使导管尖端向上翘起,可对准声门利于插入。
4.清醒气管内插管术
利用1%丁卡因喷雾咽喉、气管施行黏膜表面麻醉,在患者神志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气管内插管,称“清醒气管内插管”,简称“清醒插管”。当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插管不够安全时,可选用清醒插管。
(1)表面麻醉清醒插管前要求对上呼吸道必须有完善的黏膜表面麻醉,包括咽喉黏膜表面麻醉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
(2)镇静施行经口或经鼻清醒插管,要求患者充分镇静,全身肌肉松弛,这样不仅有助于插管的施行,也可基本避免术后不愉快的回忆。
(3)患者的准备①对患者必须做好适当的解释,重点说明配合的事项,如放松全身肌肉特别是颈、肩、背部肌肉,不使劲,不乱动;保持深慢呼吸,不屏气,不恶心等,尽量争取患者全面合作;②使用适当的麻醉前用药,可使患者分泌物减少和镇静咽喉反射减弱,以利于施行清醒插管。
(4)插管咽喉气管黏膜表麻完成后1~2分钟,即可按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方法施行清醒气管插管。

Ⅳ 什么是墨菲孔

墨菲孔是气管插管病人端的一个呈椭圆形的小孔,具体可看YY0337.1-2002标准。

Ⅵ 为什么气管导管前端套囊注气5ml左右,每 6 小时应放气 1 次,5-10 分钟后再注气

因为气管导管套囊对气管壁会形成压迫,使气管缺血造成损伤。临床上有很多病人长时间气管插管后,出现气管疤痕增生狭窄,严重者呼吸困难。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率,所以要做你说的那些。另外注气也不是绝对的5ml,要根据套囊的压力来定的。

Ⅶ 气管插管途径和解剖特点

气管内插管术

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内,是气管内麻醉、心肺复苏或呼吸治疗的必要技术。

(一)适应证

气管内插管能便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易于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便于吸氧和施行扶助或控制通气;能经导管吸入麻醉药及便于全麻下呼吸管理,因此适于多数需要全麻的手术,尤以下列情况更为适合:①开胸手术或应用肌松药后需行人工通气者;②需全麻的饱胃或急性肠梗阻病人;③头颈部全麻手术,插管后使麻醉操作远离手术野,尤其是口鼻及颅底骨折手术,可防止血液误吸。④气道受压或不能保持正常通气的俯卧或侧卧位等手术。此外心肺复苏或呼吸急救时,插管是最紧迫的任务。遇呼吸道急性炎症、严重出血素质、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的病人,除非紧急,一般不宜插管。

(二)方法

1.准备插管用具:气管导管、喉镜、喷雾器、牙垫、吸引器、衔接管、麻醉机等。

2.麻醉:①静脉诱导插管法:常用药有2.5%硫喷妥钠、羟乙酸钠、安定及芬氟合剂等,可以配合肌松药如琥珀胆碱作快速插管或加表面麻醉插管。②清醒插管:病人清醒或给予适量镇静及催眠药的状态下,施行完善的表面麻醉,然后插管。适用于呼吸道不完全性梗阻、饱胃、张口障碍等特殊情况的病人。

3.插管步骤:插管可经口或鼻腔的途径,采用喉镜明视或盲探插入导管,而以口腔明视插管最常用,特殊情况可通过气管造口插管,近年来又开展光导纤维喉镜插管。插管须在麻醉条件下按步骤作(图1-16,1-17):①左手持喉镜沿病人右侧口角置入镜片,将舌体推向左侧后使镜片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②镜片进入咽喉部并见到会厌。③弯镜片置入舌根与会厌交界外,使病人头向后仰再上提喉镜,随之会厌翘起而显露声门。④将导管经声门裂插入气管内,塞入牙垫后退出喉镜,妥善固定导管和牙垫,接上麻醉机。

4.注意事项:①插管操作中必须轻轻柔。②选择导管的大小以能容易通过声门裂为好,太粗或暴力插入时易致喉、气管损伤,太细则不利于呼吸交换。③导管尖端通过声门后再深入5~6cm,使套囊全部越过声门,但不要误入一侧支气管或食道。④套囊充气恰好封闭导管与气管壁间隙为度,勿盲目注射大量空气而造成气管壁 缺血坏死。⑤放置好手术休位后应试行气管内吸引,并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图1-16 声门解剖

图1-17 气管插管步骤

(三)并发症

1.损伤:如牙齿松动或脱落、粘膜出血等。

2.神经反射:如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

3.炎症:如插管后引起喉炎、喉水肿、声带麻痹、呼吸道炎症等。

二、麻醉装置

根据气体排出方式,将吸入全麻装置分成四类,也是四种基本方法。

(一)开放法 指吸入气(麻醉混合气)和呼出气全部排出到大气中,无重复吸入。如开放点滴法(图1-18)、丁型管法(图1-19)、吹入法。其特点是方法简单,呼吸阻力和死腔小,但麻醉气体逸出快,麻醉深度不易保持恒定。一般用于小儿。

(二)紧闭法 吸入气和呼出气全由麻醉机控制,呼气中二氧化碳由钠石灰吸收。其特点是全麻深度能长时保持稳定不变,便于人工通气和呼吸管理,但呼吸阻力和器械死腔较大。紧闭法中又有循环式和来回式二种(图1-20),以循环紧闭式多用。

(三)半开放法及半紧闭法 此二种方法的特点是介于开放法和紧闭法之间,呼出气都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吸入,根据所用的活瓣和气体流量来控制,规定二氧化碳复吸入量半开放式应低于1%,半紧闭式则可高于1%。626型空气麻醉机即属半开放式(图1-21),紧闭法时如将部分呼出气通过呼出活瓣逸出,即成半紧闭式,需有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实际工作中二者有时很难区别

Ⅷ 气管插管方法,根据插管时时否用喉镜暴露声门分

是否用喉镜暴露声门分:看看就知道
1经口气管插管术
①准备:根据患者体型选择气管导管。摆体位,头、颈、肩相应垫高,使头后仰并抬高8~10 cm。对于肥胖病人,可将外耳道与剑突摆在同一水平线上。2%利多卡因对口咽部及下咽区喷雾局麻。
②插管: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呈剪刀手法,使患者张口。用左手持喉镜沿口角右侧置入口腔,将舌体推向左,使喉镜片至正中位,此时可见悬雍垂,慢慢推进喉镜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前上提喉镜,可看到会厌的边缘,继续推进喉镜,使其顶端抵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向前上提喉镜,间接拉起会厌而显露声门。右手执气管导管,斜口对声门裂,在吸气末顺势将导管轻柔插入。导管插入气管内的长度,成人约为5 cm,小儿约为2~3cm。如果用导丝塑型,在导管斜面进入声门2cm后,要及时抽出导丝。导管插入气管后,立即塞入牙垫,然后退出喉镜,检查确认导管在气管内。
2经鼻气管插管术:
①盲探经鼻气管插管:适应证基本与经口插管的禁忌证相同。
禁忌证或相对禁忌证:主要包括呼吸停止;严重鼻或颌面骨折;凝血功能障碍;鼻或鼻咽部梗阻;颅底骨折。
操作要点:先将鼻腔内点滴呋麻滴鼻液,润滑剂润滑并作表面麻醉。操作时导管进入鼻腔就将导管与面部作垂直方向插入鼻孔,使导管沿下鼻道推进,经鼻后孔至咽腔,切忌将导管向头顶方向推进,否则极易引起严重出血。操作者可一面注意倾听通过导管的气流,一面用左手调整头颈方向角度,当感到气流最强烈时,然后迅速在吸气相时推入导管,通常导管通过声门时患者会出现强烈咳嗽反射。不要施加暴力。如果推进导管时呼吸气流声中断,提示导管前端已触梨状窝,或误入食管,或进入舌根会厌间隙。应稍稍退出重试。成功率约70%。插入后务必确认气管导管在气管内而不是在食管内。反复尝试插管易造成喉头水肿,喉痉挛、及出血,导致急性缺氧,诱发心跳骤停。建议在3次不成功后改其他方法。
②明视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导管通过鼻腔方法同盲插,声门暴露方法基本同明视经口插管法。当导管通过鼻腔后,用左手持喉镜显露声门,右手继续推进导管进入声门,如有困难,可用插管钳夹持导管前端送入声门。检查确认导管位置并固定。
3逆行气管插管术
所谓逆行气管插管是相对常规气管插管而言,先行环甲膜穿刺,将导丝经环甲膜送入气管,通过喉部,到达口咽部,由口腔或鼻腔引出,再将气管导管沿导丝插入气管。清醒、麻醉病人均可实施。根据逆行气管插管的原理。
适应证:由于上呼吸道解剖因素或病理条件下,无法看到声带甚至会厌,无法完成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者。
禁忌证: ①甲状腺肿大,如甲亢或甲状腺癌;②无法张口;③穿刺点肿瘤或感染;④凝血机能障碍;⑤病人不合作又无法控制。此法体位要求低,一次成功率高,插管过程中缺氧时间短。
4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术
纤支镜在人工气道建立及管理上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具体为:①检查气道,明确引起气道急症的原因;②放置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分侧肺通气;③肺泡灌洗并作病原学检查;④用于困难气道插管;⑤成功率高,损伤小,安全性高。它的缺点也很突出:①价格贵;②需要专门维护、保养;③携带不便;④操作要专门培训。�
5经气管喷射通气技术
当不能通过面罩或气管导管进行有效肺通气时,如果没有其他可使用的通气措施,必然会造成病人死亡。一般认为,采用粗口径的静脉套管针穿刺环甲膜进行气管喷射通气(trans-tracheal jet ventilation,TTJV)是处理面罩不能通气且气管插管失败状态的一种简单和极为有效的方法。
TTJV的适应症:①紧急情况。②择期情况,主要是与上呼吸道有关的手术和防止常规气管插管中发生的插管失败。
6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适宜于在择期条件下使用,需紧急呼吸道控制的病人,不能触及环甲软骨的病人及小儿病人是此种方法的禁忌症。

Ⅸ 新生儿插管深度怎么计算

新生儿气管插管技术是儿科和麻醉科医师,尤其是新生儿科医师必备的一项技能。随着基层医院新生儿科的不断增多,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由于经验欠缺或正规培训没跟上,在插管过程中出现插管失败、呼吸道损伤和后期并发症等问题。因此,强调熟练掌握这项技术很有必要。

对于管径的选择及插管的深度,临床医生早已谙熟于心,但是还有些细节问题值得注意。
1.插管时垫高患儿肩部,不要垫高患儿颈部,使其头部呈轻度后仰位,过度的后伸往往适得其反,使得声门难以暴露。
2.喉镜上抬过程中要将叶片整体向镜柄方向移动,不要单纯上翘叶片前端,这样易造成患儿喉部损伤。
3.对于声门紧闭的患儿,不要用插管前端硬性刺激喉口,易导致喉头水肿。应由助手对患儿进行适当的刺激,如弹足底、抚背等,待声门打开后再行插管。
4.判断气管插管深度是否恰当,医生往往通过听诊双肺送气音来判断。临床上往往为图方便选择听诊前胸壁,其实听诊双侧腋下区更为准确,当然辅以胸片判断更有说服力。
5.对于痰液较多或出血严重的患儿,常常难以辨别喉口的位置,而病情危急往往又不允许进行彻底的吸痰或吸血处理。此时可以仔细观察,喉口所在位置会有气泡冒出,对准气泡中央位置插入导管,成功率极高。
6.很多医生觉得气管插管固定方向无所谓,只要固定牢固即可,其实不然。插管的前端一般为斜口断面,固定方向应与斜口方向一致,这样固定时插管斜断面才不会贴到气管壁上,而且送气均匀,不仅可以在较低吸氧浓度及峰压下保证患儿生命体征稳定,还可以大大降低气胸发生率。
7.对于需要长途转运并辅助通气的危重患儿,如果救护车没有车载呼吸机系统而需要气囊加压供氧,气管插管的口径要选择较正常计算值略细的插管。因为如果插管与喉口过紧结合,转运过程中汽车颠簸,极易造成患儿受力不均而发生气胸。
8.对于体重较小的早产儿或足月小样儿,在进行辅助通气时,可将气管插管外露部分适当减短,减少死腔通气,疗效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