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手机如何定位
目前手机定位技术主要有:
基站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和A-GNSS辅助卫星定位技术。
1、基站定位原理:
移动电话测量不同基站的下行导频信号,得到不同基站下行导频的TOA(到达时刻)或TDOA(到达时间差),根据该测量结果并结合基站的坐标,一般采用三角公式估计算法,就能够计算出移动电话的位置。
一般而言,移动台测量的基站数目越多,测量精度越高,定位性能改善越明显。基站定位是利用基站对手机的距离测算来确定手机位置的,它不需要手机具有GPS定位能力,但是精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有时误差会超过一公里。
2、GPS定位技术:
现在的智能手机都带有GPS芯片,GPS芯片通过对四颗卫星的定位数据进行计算,确定自己的位置坐标,并将定位数据从空间坐标形式转换成经纬度坐标形式。
GPS精度很高,可以精确到十米甚至几米内,需要手机GPS芯片支持,不过,由于随着位置移动不断接收GPS数据和计算位置,会增加设备耗电,且由于搜索卫星初次定位时间过长而略显不便。另外,卫星信号覆盖不好时,比如室内,会导致无法定位。
3、A-GNSS辅助卫星定位技术:
A-GNSS辅助卫星定位技术融合了基站定位技术和GPS定位技术。这种定位方式下,手机可以首先通过移动网络获取定位信息来实现快速搜索卫星,然后通过卫星信号计算出位置,取长补短,可实现快速定位。
基于4个球面确定一个点的原理,手机在定位时需要4个参考点。在卫星信号较好的地方,手机直接通过卫星定位,在卫星信号不好,手机可以通过2颗卫星信号加2个基站信号进行定位。
(1)手机前端性能定位扩展阅读:
GPS定位技术可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准确位置信息服务。它的基本原理是将GPS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经过误差处理后解算得到位置信息,再将位置信息传给所连接的设备,连接设备对该信息进行一定的计算和变换(如地图投影变换、坐标系统的变换等)后传递给移动终端。
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开始时只用于军事目的,后转为民用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科学研究上。GPS空间部分使用了二十四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卫星高度约20200公里,分布在六条升交点互隔60度的轨道面上,每条轨道上均匀分布四颗卫星,相邻两轨道上的卫星相隔40度,使得地球任何地方至少同时可看到四颗卫星。
传统的GPS定位技术在户外运转良好,但在室内或卫星信号无法覆盖的地方效果较差,而且如果所在位置上空没有3颗以上的卫星,那么系统就无法从冷启动状态实现定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GPS定位技术
❷ 常用的前端性能优化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优化有两部分
第一:面向内容的优化
1. 减少 HTTP 请求
2. 减少 DNS 查找
3. 避免重定向
4. 使用 Ajax 缓存
5. 延迟载入组件
6. 预先载入组件
7. 减少 DOM 元素数量
8. 切分组件到多个域
9. 最小化 iframe 的数量
10. 不要出现http 404 错误
第二:面向 Server
1. 缩小 Cookie
2. 针对 Web 组件使用域名无关性的
❸ 高端机、中端机、低端机是怎么样来划分的
文/小伊评 科技
目前手机行业对于手机的档次划分是越来越细了,低中高端这三个档次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目前手机市场的需求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手机行业大体可以细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一)入门机 起步售价多在500-900元之间: 特指那些配备最低端入门芯片的手机,这些机器配备的都是市场上最低端或者是比较老旧的处理器,譬如骁龙439,联发科P35等,这些处理器的性能基本也就是能刚刚好的保持系统正常使用。其他配置除了电池容量之外基本上也都是处于入门级,720P屏幕,单摄等等,另外这些机器在ID设计以及做工用料方面也会显得廉价感十足,大下巴,塑料中框+塑料后壳是最常见的,至于一些小品牌更是会直接山寨大厂的产品。不过这个价位的手机通常都会配备超大容量的电池,续航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基本上都能做到两三天一充。
入门机推荐手机: 红米8A,红米Note9,IQOO U1X,中兴 ZTE V2020 Smart孝心版
(二)低端机(千元机) 起步售价多在1000-1500元之间: 这部分手机通常也被称为千元机,相比于入门机,这个价位手机的可用度就要好很多了。在这个价位的手机通常都会配备各个IC厂商最新发布的中端处理器,譬如骁龙7系列处理器,联发科8系列和麒麟8系列处理器等。这些手机的性能表现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了,系统流畅度已经不成问题,而且很多 游戏 也都可以在中档画质下流畅运行。
另外,对于售价稍高一些的低端机往往还会具备一两个在中高端产品线上下放的配置,譬如高刷新率,更高功率的快充(RealmeQ2Pro 65W快充)以及后置摄像头(红米Note9Pro一亿像素传感器)等。至于ID设计,这个价位的手机大多都采用的是公模设计,背后材质也多以塑料材质居多,质感和颜值一般,但是比入门机要好一些,主要体现在后壳打磨,正面下巴和边框控制以及整体做工方面。
低端机推荐手机: IQOO U3,RealmeQ2,红米Note9Pro,红米10X等。
(三)中端机 起步售价多在2000-2500元之间: 这部分手机的配置通常是比较混乱的,对于目标群体的细分会更加细致,可选择性比较多。譬如这个价位上有主打影像性能定位女性消费者的手机,这些手机的优势体现在自拍配置,颜值以及重量控制方面,其中典型机型是VIVO S7,OPPO Reno 4等。同时也有专为男性消费者量身打造的高性能手机,譬如红米K30U,IQOO Neo 3,IQOO Z1,RealmeX7Pro等等,可选择性非常丰富,但是这个价位的手机在一些细节方面仍旧会有一些短板的存在。
中端机推荐手机: 红米K30U,RealmeX7Pro,VIVO S7等。
(四)中高端手机 起步售价多在3000元-4000元之间: 这个价位的手机绝大多数都会配备当下的旗舰级处理器,另外在配置上也会比较丰富和均衡,基本上不会有太过明显的短板,外观质感相比于中端机还能再进步一个层次,如果用一个形容词形容这个价位的手机的话,那就是“水桶机”。不过由于成本和定位所限,这个价位的手机基本上不会拥有特别具备辨识度的ID设计或者是材质。
中高端机推荐: 小米11,IQOO 7,一加8T等。
(五)高端机 起步售价多在4000元以上甚至5000元以上: 这个价位的手机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中高端机器的进化加强版版,在中高端机器的基础上这些机器在诸如ID设计,特色配置方面会有一定的进化。总体来说,这个价位的手机在满足水桶配置基础上会选择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关键性配置进行深化提升,最常见的就是屏幕,影像性能以及快充。
高端机推荐: VIVO X60Pro+,华为Mate40系列,iPhone12等
至于价格再往上的机器基本上都是具备全新形态的手机,譬如华为MateX系列,三星Fold系列等等,不过这些机器的面向群体很小,就不再过多的阐述。
1、其实很重要最简单的一个分辨方法就是CPU了,拿高通CPU来说,8开头的才是高端旗舰机采用的CPU,比如今年的835CPU,三星S8、一加 5、小米6等机型就是采用的这个CPU。6开头的就是属于中端CPU了,中端机的代表就是 OPPO的R系列了还有VIVO的X系列。比如OPPO R11就是采用的高通骁龙的660CPU。当然还有一些线下品牌的千元机就是采用高通的4开头的CPU的,比如华为的畅想系列和G系列,还有OPPO的A系列等等。
2、还有材质决定了,现在还在用塑料机身的基本都是低端机了,高端机一般都是用的金属机身,当然还有一些中端机用的是玻璃机身。
3、其实看参数配置就已经很好分辨高低端机的区别了,内存芯片采用老的技术肯定就是中低端机了,旗舰机都是采用的最新的传输技术的内存芯片,比如说emmc5.1和UFS2.1的区别。
4、其实跟 汽车 一样,排量越大的车越贵啊!手机也可以这样理解,CPU就可以说是手机的引擎。而从当前的市场价位来看的话,线下品牌2000以下就是低端机了,3000左右就是中端机、5000左右就是高端机了。而互联网品牌3000左右差不多就是旗舰机的水准了,1000~1500就算中端机、599、699就算是低端机了。
机型定位要综合多方面来考虑。以下是我的观点。
处理器处理器是影响手机定位最大的因素,其他条件只起辅助作用。
机型定位划分大致如下:
以骁龙处理器为例,骁龙4系列及以下定位低端(如骁龙400,骁龙210,定价多在500以下,如骁龙400的酷派5892),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骁龙4系列定位中低端,(如骁龙450,定价多在1000以下,如红米5)
骁龙6系列定位中高端(如骁龙625,骁龙660,定价多在2000以下,如骁龙625的坚果pro,骁龙660的坚果pro2)
骁龙8系列定位旗舰,(如骁龙821,骁龙835,定价在2000以上,如骁龙821的小米MIX,骁龙835的小米6)
其他处理器也有自己的定位划分,如联发科处理器的X系列定位高端,P系列定位中端。
屏幕以16:9的屏幕分辨率为例,452x800的分辨率定位低端,如酷派5892。
720x1280的分辨率定位中端,如魅蓝s6。
1080x1920及以上(如2K,4K)的分辨率定位高端,如努比亚Z17。
功能 一般定位中高端的手机还会附上一些其他的功能,如NFC,红外发射头等。
手机高端机,中端机,低端机是怎么样来划分的?
手机大家都会用,但是面临着各个不同型号不同价格,不同品牌我们该怎么去区分高端机,中端机,低端机呢,对于电脑我们去判定一台电脑的档次,我们是通过硬件配置高低去判断的,但是手机该怎么去判断呢?其实这个手机判断方法基本上和电脑一样,主要是看硬件高低尤其是CPU的高低,内存大小,像素高低以及屏幕材质来综合判断的,如果说你要是不懂得手机硬件那么有一个大家都会用的办法那就是直接看手机价格,价格越高手机配置自然也就高一些,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谈谈如何去判断一台手机的定位。
对于手机来说处理器是判断一部手机等级的主要方法,因为一部手机性能高低完全和CPU的运行速度有非常大的关系,就目前来说手机处理器主要品牌有苹果,高通,华为,联发科,接下来我重点说说这几个品牌具体型号的定位。
先来说苹果其实对于苹果来说他处理器型号并不是很多都是全部采用A系列处理器,他们都是每年发布更高等级的型号来替代前面的型号,比如 A9、A10、A11、A12,A13 ,A14所以对于苹果手机来说只要选择当年的最新型号基本上都是高端机, 比如目前的苹果12系列手机,他就使用的是苹果最新的A14处理器,在整个手机处理器性能当中苹果的A14算是目前性能最强的处理器,所以对于苹果手机来说只要是搭载A14处理器的机型都属于高端手机。
说完苹果说说高通,如果非要给处理器品牌排个顺序那么苹果排第一高通绝对能排第二,高通骁龙处理器可以说是目前安卓手机使用量最高的处理器,基本上国内所有品牌都用过高通处理器,正因为高通处理器用的比较多,自然高通处理器就有很多不同档次的处理器型号,我们就拿高通骁龙 来说一般400系列都是低端手机,600,700系列属于中端手机,800系列属于高端手机,但是注意了大家一定要结合发布年代对比 ,不同发布年代他们的性能有很大差距,这就好比曾经的骁龙高端处理器820就不如现在中端处理器765G,所以一定要同年代对比。
说完这个高通接下来就说华为麒麟处理器了,关于这个华为处理器争议非常大,尤其是900系列以后争议非常大,主要的争议点就是华为麒麟和高通那个好,其实非要论个高低那么高通骁龙在处理器性能这块要比麒麟芯片稍强一点,但是在网络信号这块不如华为麒麟到目前为止华为的5g应该是所以手机中最强的,苹果高通都自叹不如,那么华为麒麟系列芯片怎么看呢?其实 麒麟系列和高通也差不多,其中600,700系列为入门级手机,800系列中端手机,900系列为高端手机,9000系列为旗舰机型 ,不过这里同样需要和发布年代对比,一般来说900系列定位高端但是至少要保证在980以上才能算得上是高端,不过现在华为麒麟芯片由于米国限制导致产能不足导致9000系列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样因为物以稀为贵现在搭载9000系列的机型是价格飞涨,但是即便如此还是一机难求。
最后来说说这个联发科,联发科的处理器说实话一直给人的感觉就是走性价比低端路线,因为他们一直都没有非常完美的产品,直到天玑系列处理器发布才改变以往大家对联发科的认知,对于联发科来说他同样也针对不同档次推出了不同系列,其中 天玑700系列为入门级机型,800系列为中端机型,1000系列为高端机型, 对于联发科来说我也不想多说,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性价比高,没有太大的优点也没有明显的缺点,在整个手机处理器品牌中只能算垫底的,上面其实我还漏了三星处理器,其实三星基本上都没有发布什么处理器了,基本上都是用的高通处理器,但是大家不要以为三星没发布什么型号就以为三星不行了,这个三星只不过把重心转移了,要知道苹果a系列和高通骁龙处理器都找三星代工,所以三星实力不可小觑。
除了上面处理器外运行内存大小的大小,屏幕材质,像素高低都将决定着手机的档次,一般来说低端机运行内存都在4g左右,中端机在6g到8G,高端机在8G到12G,但是这里还需要结合处理器型号来区分,另外就是屏幕材质一般来说高端机都采用OLED屏幕,中端机和低端机基本上都是LCD,另外一个就是像素,手机处理本身功能外其实他就是一个便携式相机,所以从像素上也能初步判断一部手机的定位,如果像素低于1200万都算不上是好手机,现在主流手机都是4800万以上,高端手机达到了一亿像素以上,这里我们可以把苹果忽略掉,因为他像素始终在1200万徘徊,不过虽说只有1200万苹果凭借自身优化可以和某些品牌的4800万抗衡,不过跟华为高端机型对比就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了,有些时候靠优化没问题但是在物理像素差距太大的情况下,你就是优化成一朵花也没用。
所以判定一部手机的定位我们先看手机处理器,因为他直接决定了手机的整体定位,一般情况下只要手机处理器是高端处理器那么其他配置也不会太差,所以看处理器是最直接的办法,如果不想去看这些参数,那么还是我开头说的那就话就是通过价格去判断,大体来说价格低于千元的基本上都是入门手机,价格在2000左右的都属于中端机型,价格在3000左右都是高端机型,价格5000到上万都是旗舰机型,所以有些时候通过价格来判断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某些机型价格很贵但是配置并不是最高,这部分手机被称为信仰手机大家可以忽略不计,个人建议最好从手机硬件来判断是最准确的,对此小伙伴们觉得呢?你们是怎么去判断手机的定位呢?
以骁龙处理器为例,骁龙4系列为低端机,6系列为中端,8系列为高端,麒麟处理器:9系高端,6系中端(华为低端机用骁龙和联发科)联发科就不好说了,x系列性能强悍,p系列功耗低(p系列是联发科口碑最好的)除了p系列和x系列其他系列为低端机,苹果:只有a系列处理器均为高端,三星:猎户座比肩高通处理器,不相上下,给个赞可以吗
年底将至,2017年又将画上一个句号。纵观2017年,尽管三星、苹果仍然是全球手机行业的核心力量,但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军团和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尤其在国内市场上,国产手机品牌格局渐渐清晰,以华为、小米、OPPO、vivo为主的新格局越发稳固,随着手机品牌化层级的逐渐清晰,二三线和中小品牌的日子愈发艰难。从高端旗舰机到低端千元机,市场红海也变成了市场血海,今天,我们就从品牌定位、性能配置、产品售价三个方面,为大家分析一下手机市场到底是怎么划分高、中、低产品的?品牌定位 在品牌为胜的时代,如何让手机品牌迅速抢占消费者心智,成为了手机品牌成败的关键。例如,手机巨头苹果公司的iPhone,以其 时尚 的外观、出色的设计以及昂贵的价格,定位高端市场,备受年轻人、白领和商务人士的青睐。华为公司推出的Mate系列同样是高端机的典型代表,主攻中年商务人士,荣耀系列则更定位中端机,主打年轻人和学生市场。而小米自诞生开始,就定位中端档位,性能和价格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后续延伸的红米系列,更是依靠超高的性价比,主打低端千元机市场。性能配置 苹果刚刚发布的iPhone X,搭载的A11仿生芯片,可以说是目前最强劲、最智能的芯片,而iPhone X的售价更是高达8388元起,无疑是高端市场的超级旗舰。而在安卓阵营,高、中、低档手机搭载的芯片,性能表现更是层级明显。骁龙835是由高通研发的支持QC 4.0快充的手机处理器,一加5T、小米6均采用了这款芯片,也是目前安卓阵营最强性能的代表。而在中低端市场,普遍采用骁龙625或者联发科处理器,性能自然也是能够满足日常需要。产品售价 说到价格,对于划分手机市场,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区别。三星、苹果、华为的自家旗舰售价都是4000元以上,定位高端机。而小米、华为荣耀、魅族Pro系列手机在2000-3000元,也是力争中高档位。1500元以下的红米手机、魅蓝手机,势必在中低端的市场要分一杯羹。看完上面的分析,相信大家一定对于高、中、低端手机市场都有了清晰的了解。那在购机的时候,从品牌、性能、售价综合考虑,绝对可以帮你买到最合适的手机。
高端机、中端机、低端机是怎么样来划分的?
虽说现在手机已经很普及了,各种功能配置都五花八门。但大家真正分高、中、低端的无非就两点:价格和配置(特别是处理器)!
跟 汽车 一样,大家喜欢从轴距来区分A、B、C级,当然也会参考车长。手机也一样,大家区分的最大参考就是处理器,毕竟现在旗舰机用旗舰芯片、高端机用高端芯片,这是基本不变的规矩。从用什么芯片就可以看出厂家的定位,消费者在进行对比的时候,也会把处理器列作第一参考对象。
除此之外,用的屏幕,快充功率、外观设计和拍照水平也是消费者重点参考的配置项。因为当处理器的差距小了后,大家就会对比其他选项,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些年,处理器越来越往高端走,所以的同一款处理器,最低可以到2000元,但最高可以到七八千,主流的都集中在四五千,所以产品定位错开后,这种单纯看处理器已经不明显了。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现在的厂家和消费者对于高中低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划分,大家都很模糊。但大家的产品售价和区分上还是能看出还是暗有所指的。
其实大家也不用刻意看旗舰机和低端机,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就好,有多大碗就吃多少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用过于追求啥高端旗舰。物美价廉和小而美一样是精髓所在!
第一、看配置。第二、看技术。但是配置强劲的不一定是高端机比如:小米6、华为荣耀系列,但是配置低的也不一定是低端机比如:oppo、vivo。我认为能准确定位高端机的只有这两点结合起来,配置是基础,但技术创新才能卖上高价格,走上高端机。就拿苹果来说,刚出的指纹解锁是苹果5s而他的价钱却也你卖到5000+,而苹果4s开创了金属机身先河,甚至有人卖肾去买。而华为手机使用了德国莱卡摄像头也开始打进高端机市场。所以,只有技术创新才有抬高价格的资本,才能拥有高端机市场的一席之地。
低端720p 中端1080p 高端2k这是最简单明了的 到现在因为美观问题 电池技术也不够支撑2k的手机 所以暂时大部分都不会使用2k屏幕 还有个好的理解就是手机技术 配置参数 做工颜值 企业底蕴 集这四个标准为一体的应该就是高端机了 当然还要走量 卖不出去的手机怎能算是好手机 其余的你配置再高其他再优秀也只能算中高端 目前我认为能做高端机资格的只有华为三星苹果具备
很多人只看cup,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屏幕材质,玻璃,音腔,摄像头模组,这些都是一分钱一份货,还有手机的工艺,设计,品控。基本上中第端机都是用的公版模具,商家只要往里面塞硬件就可以了
❹ 手机GPU性能天梯榜,差距最高可达10倍,你的手机处在哪个段位
文/小伊评 科技
前言:
在手机SOC行业,除了苹果之外,不同IC芯片厂商的同级别芯片在CPU方面的差距其实并没有特别大。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家全部都回归了ARM的Cortex核心的怀抱。曾经,高通和三星也都尝试过自研CPU的核心架构,也就是高通的Kyro架构和三星的猫鼬架构(高通目前对外宣传还自称自己使用的是Kyro,但是实际上就是Cortex)但是大多都不太成功,在能效比,IPC方面也都跑不赢ARM公版的架构,尤其是在一代“神核”Cortex A76(基于ARM V8指令集)核心架构发布之后,高通和三星全部回归ARM怀抱。
至于苹果,由于财大气粗以及在产品终端价格的天然优势,在CPU架构核心的堆料和架构设计方面可以不惜成本(前端多发射,超大缓存等),其在IPC性能方面始终能够跑赢ARM的公版架构,所以,目前苹果A系列处理器在CPU性能方面一骑绝尘。至于华为海思,联发科,紫光等一直采用的都是ARM的公版架构。
但是和CPU领域不同的是,在GPU领域各家IC芯片设计商的差距则比较巨大,高通和苹果的实力可以归为同一档,高通的GPU架构师承自AMD,也就是大名鼎鼎的A卡,当年AMD收购 ATI之后,曾经也要进军移动GPU领域,但是由于摊子铺得太大,自顾不暇,所以只能把架构卖给了高通,这就是adreno系列GPU架构的由来。
而苹果这边原本的GPU供应商是大名鼎鼎的 Imagination,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GPU公司之一,但是在2017年,苹果收购Imagination失败,于是把该公司骨干团队全部挖走之后,开始了自研GPU的脚步,一直到现在,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至于剩下的IC芯片厂商则一直是ARM Mali的忠实用户,包括华为海思,联发科等,而ARM在GPU领域的技术沉淀较少,能效比比较一般,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使用ARM公版架构的IC设计厂商的产品在GPU领域和高通以及苹果的差距都比较大,不过随着Mali G78架构的出现,ARMMali架构的能效比得到了不错的提升,未来可期。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客观的评价一下目前移动芯片领域的GPU天梯榜(仅选择手机领域的SOC,平板等领域的SOC不计算在内,苹果以Metal体系为主,安卓以OpenGL体系为主,均以1080P下的测试成绩为主,以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处理器为主)
荣耀王者段:
A15处理器 6核心版: 146帧 7.8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iPhone13Pro/ProMax
A15处理器 4核心版: 130帧 7.3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iPhone13/13MINI
王者段位:
骁龙8 GEN 1: 116帧 11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小米12系列,摩托罗拉edge X30系列。
A14处理器: 106帧 6.61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iPhone12系列手机。
至尊星耀段位:
A13处理器: 95帧 6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iPhone11系列手机。
麒麟9000处理器: 89帧 8.6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华为Mate40系列,P50系列机型。
骁龙888处理器: 82帧 8.4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机型中多,目前最便宜的是摩托罗拉S30。
麒麟9000E处理器: 81帧 8.1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华为Mate40普通版等。
钻石段位:
骁龙870处理器: 60帧 5.7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机型众多,出名的有K40,IQOO Neo 5等。
Exynos 1080处理器: 59帧 7.6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VIVO X70系列。
天玑1200处理器: 57帧 7.8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机型众多,以红米K40 游戏 增强版,realmeGTNeo2最为知名。
白金段位:
骁龙865处理器: 54帧 4.2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目前在售机型为三星S20,魅族17系列等。
天玑1100处理器: 52帧 6.3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VIVO S10,红米Note10Pro等
麒麟990 5G处理器: 47帧 4.2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华为一票老款机型。
黄金段位:
骁龙780G处理器: 40帧 4.2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小米11青春版。
麒麟985处理器: 36帧 (功耗未知)
搭载机型:华为Nova8Pro
骁龙778G处理器: 34W 2.8W满载功耗
搭载机型:机型中多,realmeQ3S,IQOO Z5,小米CIVI,荣耀50/60等。
白银段位:
天玑900(920)处理器: 29帧(功耗未知)
搭载机型:IQOO Z5X,红米Note11Pro系列。
骁龙768G处理器: 27帧(功耗未知)
搭载机型:在售机型为IQOO Z3
青铜段位:
骁龙695处理器: 19帧。(功耗未知)
搭载机型:荣耀X30
骁龙750G处理器:20帧(功耗未知)
天玑800W处理器:21帧(功耗未知)
黑铁段位:
天玑720,天玑700,骁龙662,联发科G80,紫光展锐等一票中低端SOC,GPU测试帧率普遍在10-15帧左右,入门级。
以上就是目前移动处理器的天梯榜,大家看看你的手机排在哪个段位?
❺ 到底什么是手机的前端和后端呢
运行操作系统所需的是硬件,单手机而言是没有前后端的。操作系统的前端是UI,后端就是各个线程
❻ 前端定位的几种方式
前端技术的发展是互联网自身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前端技术指通过浏览器到用户端计算机的统称,存贮于服务器端的统称为后端技术。
前端开发主要职能就是把网站的界面更好地呈现给用户。
以前会Photoshop和Dreamweaver就可以制作网页,随着网站开发难度加大、开发方式多样,网页制作更接近传统的网站后台开发,网页制作更多被称为Web前端开发。前端技术包括4个部分:前端美工、浏览器兼容、CSS、HTML“传统”技术与Adobe AIR、Google Gears,以及概念性较强的交互式设计,艺术性较强的视觉设计等。
在Web1.0时代,由于网速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大部分网站只能呈现简单的图文信息,并不能满足用户在界面上的需求,对界面技术的要求也不高。随着硬件的完善、高性能浏览器的出现和宽带的普及,技术可以在用户体验方面实现更多种可能,前端技术领域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2005年以后,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各种类似桌面软件的Web应用大量涌现,前端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页不再只是承载单一的文字和图片,各种富媒体让网页的内容更加生动,网页上软件化的交互形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这些都是基于前端技术实现的。
❼ 如何设置手机定位位置
导语:小编相信大家相必都有听说过,很多的智能手机都是带有gps手机定位系统的,有的时候,很多人发生危险之后,就是通过这个系统来找出这个人的所在的位置的。并且gps定位系统也被广泛的用于我们生活之中的各个方面,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那么gps定位手机系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它又是有哪些的分类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gps手机定位系统
手机定位系统,它是指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移动手机或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术或服务。手机定位系统不一定是手机GPS定位,首先说一下定位技术,
定位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基于GPS的定位,一种是基于移动运营网的基站的定位。基于GPS的定位方式是利用手机上的GPS定位模块将自己的位置信号发送到定位后台来实现手机定位的。基站定位则是利用基站对手机的距离的测算距离来确定手机位置的。后者不需要手机具有GPS定位能力,但是精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有时误差会超过一公里。前者定位精度较高,但GPS卫星信号穿透能力弱,因此在室内无法使用而且耗电量高。此外还有利用Wifi在小范围内定位的方式。
服务方式
手机定位系统按照提供服务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自有手机定位系统与公用定位系统。
自有的定位系统
自有的定位系统主要是为某个企业和政府部 门 使用的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对人员、事件、物品和车辆等的定位。这种定位方式广泛地用于公安执法、城管部件定位、物流行业、长途车定位、紧急救援定位等等。
公用手机定位系统
公用手机定位系统一般由移动运营商来提供,通过一个叫做基站定位(CellID)的技术确定用户使用的基站和他们与周围基站的距离。由于知道了手机使用的基站的分区,再加以基站的编号和位置,运营商就可以将手机的位置和基站的位置联系起来。由于农村的基站相隔较远,与农村地区相比,这个系统在市区拥有更高的精确度。这种手机定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WAP版的,还有一种是短信版本。短信版的手机定位使用起来相对简单一点,WAP版本的手机可以通过地图显示出你的具体位置。
短信版手机定位
短信版的手机定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一般在省内能定位到较精确位置,出省区后可以定位到具体的地区名(按照区号来区别)。短信费为0.10元/条,信息费为6元/月,这个信息费一般相当于月租费。
WAP版手机定位
只要拥有一部支持WAP功能的手机,开通WAP功能后,可以通过无线方式直接联入互联网,获取自己当前的位置。假如你在浙江省,当在手机上启动自己的WAP浏览器后,这时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然后点击一系列菜单进入“浙江风采→手机导航→找自己”业务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其每月收费5元再外加GPRS的流量费用。
因为WAP版手机的数据流量比较大,所以建议用户申请20元/月的手机任我行套餐。申请手机任我行套餐后就可享受到使用WAP移动梦网和百宝箱业务流量不限,再加上“任我行”专区内的业务免费使用。该套餐流量指用户以CMWAP方式使用移动梦网(WAP)和百宝箱所产生的GPRS流量,以CMNET方式产生的GPRS流量另行按0.01元/kB标准收费。
手机定位系统按照提供服务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自有手机定位系统与公用定位系统。根据手机的不同的功能可以有可以分为两种定位,短信版手机定位和WAP版手机定位。合理的使用这些定位系统,可以给生活或者工作提供很多便利。
通过分析了手机GPS以及手机定位系统,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尽管现在手机集成GPS已经被使用,但还不普及,随着GPS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机的性能的改善,手机GPS以及手机定位系统应该都会成为手机的基本的功能之一。
GPS定位手机怎么用?
我们需要安装地图软件,我们选择安装 高德地图,网络“百信手机下载中心”(或者直接输入网址),搜索 高德地图,选择“软件”搜索,里面Android、iOS、Windows phone版本的都有,找到适合自己手机操作版本的软件,点击下载(我的手机是安卓系统,所以下载安卓版本的)
选择下载到手机或者将下载到电脑的软件,移到手机内存卡中。点击一下,提示安装,选择安装到SD卡。
完成后在手机桌面会有一个图标,点击这个图标打开应用,同意服务条款
完成后,就会显示地图,显示你的位置信息。移动一些距离,手机地图上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
好啦,以上的这些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的有关于gps手机定位系统的一些相关的介绍以及它的具体的一些分类了,小编相信大家如今对于这个gps定位手机系统也一定都有了一些了解了吧!很多的智能手机都有着一个功能,并且还有一些手机可以与其他的手机相连接,这样我们就能够随时随地的知道家人朋友们的位置信息了,是不是很实用呢!
❽ 前端性能优化总结
gzip压缩
gzip压缩效率很高,可以达到70%的压缩率
//npm i -D compression-webpack-plugin 安装插件依赖
configureWebpack: config => {
const CompressionPlugin = require('compression-webpack-plugin')
config.plugins.push(new CompressionPlugin())
}
去掉console.log
生产环境中,不需要打印日志。通过对webpack进行配置,打包时自动去掉console.log
//npm i -D terser-webpack-plugin
configureWebpack:config =>{
const TerserPlugin = require('terser-webpack-pulugin')
config.optimzation.minimizer.push(
new TerserPlugin({
extractComments:false,
terserOptions:{compress:{drop_console:true}} //插件配置项 移除console
})
)
}
去除SourceMap
代码压缩后进行调bug定位将非常困难,于是引入sourcemap记录压缩前后的位置信息记录,当产生错误时直接定位到未压缩前的位置,将大大的方便我们调试。
sourcemap附带了很多信息,如果build需要生成sourcemap,将会大大降低build的速度,还会增加包的体积。
//vue 中
mole.exports = {
proctionSourceMap: false,
}
//react中
//打开webpack.config.prod.js
const shouldUseSourceMap = false
CDN
内容分发网络,它能够实时地根据网络流量和各节点的连接、负载状况以及到用户的距离和响应时间等综合信息将用户的请求重新导向离用户最近的服务节点上。其目的是使用户可就近取得所需内容,解决 Internet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所以可以通过将资源部署在CDN上来提高响应速度,提高用户体验
预渲染
简单来说,就是将浏览器解析JavaScript动态渲染的工作,在打包阶段完成了(只构建了静态数据)。换个说法,在构建过程中,webpack通过使用prerender-spa-plugin插件生成静态结构的html
// 1、安装prerender-spa-plugin
npm install prerender-spa-plugin --save-dev
// 2、安装vue-meta-info
npm install vue-meta-info --save-dev
// 3、相关配置
// 预渲染配置:在webpack.prod.conf文件中加入
const PrerenderSPAPlugin = require('prerender-spa-plugin')
const Renderer = PrerenderSPAPlugin.PuppeteerRenderer
// 在 plugins 中加入
new PrerenderSPAPlugin({
// 生成文件的路径,也可以与webpakc打包的一致。
// 下面这句话非常重要!!!
// 这个目录只能有一级,如果目录层次大于一级,在生成的时候不会有任何错误提示,在预渲染的时候只会卡着不动。
staticDir: path.join(__dirname, '../dist'),
// 对应自己的路由文件,比如a有参数,就需要写成 /a/param1。
routes: ['/',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userCenter/userFirst','/userCenter/userSecond','/userCenter/userThird'],
// 这个很重要,如果没有配置这段,也不会进行预编译
renderer: new Renderer({
inject: {
foo: 'bar'
},
// headless: false,
renderAfterDocumentEvent: 'render-event', // 在 main.js 中 document.dispatchEvent(new Event('render-event')),两者的事件名称要对应上。
args: ['--no-sandbox', '--disable-setuid-sandbox']
})
})
// 4、在main.js中
import MetaInfo from 'vue-meta-info'
new Vue({
el: '#app',
router,
components: { App },
template: '',
// 添加mounted,不然不会执行预编译
mounted () {
document.dispatchEvent(new Event('render-event'))
}
})
注意:路由模式必须为 history ,如果不设置 history 模式,也能运行和生成文件,每个 index.html 文件的内容都会是一样的
Service Worker
ServiceWorker 是运行在浏览器后台进程里的一段 JS,它可以做许多事情,比如拦截客户端的请求、向客户端发送消息、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离线资源缓存。
ServiceWorker 拥有对缓存流程丰富灵活的控制能力,当页面请求到 ServiceWorker 时,ServiceWorker 同时请求缓存和网络,把缓存的内容直接给用户,而后覆盖缓存
注意:需要HTTPS才能使用ServiceWorker
HTTP缓存
HTTP缓存一般分为两类:强缓存(本地缓存)、协商缓存(304缓存)
普通刷新会启用协商缓存
在地址栏输入网址、通过链接引入资源等情况下,浏览器才启用强缓存
强缓存(200)。本地缓存是最快速的一种缓存方式,只要资源还在缓存有效期内,浏览器就会直接在本地读取,不会请求服务端。在chrome控制台的Network选项中可以看到该请求返回200的状态码,并且Size显示from disk cache或from memory cache。强缓存可以通过设置两种 HTTP Header 实现:Expires 和 Cache-Control。
协商缓存(304)。协商缓存,顾名思义是经过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协商过之后,在决定是否读取本地缓存,如果服务器通知浏览器可以读取本地缓存,会返回304状态码,并且协商过程很简单,只会发送头信息,不会发送响应体。
协商缓存可以通过设置两种 HTTP Header 实现:Last-Modified 和 ETag
首先在精确度上,Etag要优于Last-Modified
第二在性能上,Etag要逊于Last-Modified,毕竟Last-Modified只需要记录时间,而Etag需要服务器通过算法来计算出一个hash值
第三在优先级上,服务器校验优先考虑Etag
缓存优先级:Service Worker -> Memory Cache(内存缓存) -> Disk Cache(硬盘缓存) -> Push Cache(推送缓存)
Push Cache 只在会话(session)中存在,会话结束就被释放,而且缓存时间很短
HTTP2
HTTP2 四个新特性:
多路复用,无需多个TCP连接,因为其允许在单一的HTTP2连接上发起多重请求,因此可以不用依赖建立多个TCP连接。
二进制分帧,将所有要传输的消息采用二进制编码,并且会将信息分割为更小的消息块。
头部压缩,用HPACK技术压缩头部,减小报文大小
服务端推送,服务端可以在客户端发起请求前发送数据,换句话说,服务端可以对客户端的一个请求发送多个相应,并且资源可以正常缓存。
。。。。。。。。。。。。。
作者:MonkeySoft
篇幅有限更多请见扩展链接:http://www.mark-to-win.com/tutorial/50671.html
❾ 如何测评手机性能
一、手机gpu性能
手机的GPU相当于电脑的显卡,对于喜欢玩手机游戏和看视频的人来说,GPU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者对手机的体验。
α版以GFXBench的霸王龙离屏分数为标准,Adreno420@600MHz为基准, 苹果 的A9X为第一,苹果,高通系列和三星系列的在高性能中占据主要定位。
β版以GFXBench的曼哈顿3.0离屏分数为标准,Adreno420@600MHz为基准,联发科和华为海思主要是在中等性能。
二、手机处理器排行榜
手机处理器相当于人类的大脑,它负责处理、运算手机内部的所有数据,是手机性能最核心的决定性芯片。一款智能手机的程序运行速度、流畅度、拍照、续航、网络制式等大量的基础性能的优劣,其决定权均来自于手机处理器。
1、高通四核MSM8996(骁龙820)
这是2016年最强劲的手机CPU,无论是运算能力还是图形处理能力,都是现时最出色的,支持全网通制式。该处理器性能卓越,无论是运行大型3D游戏还是多程序处理,都行业最强水准,在网络的处理和拍照功能的支持上,也有对手能够企及。
2015年高通810由于其功耗还有发热问题饱受争议,骁龙820芯片将采用高通自行设计的Kryo架构4核心设计,这个名为 Kryo 架构基于 ARMv8 指令集,支持 64 位运算,最高可支持 3GHz 的主频。在单线程上的处理能力和苹果依然有差距,但差距已经明显缩小。重要的是,骁龙820还将整合最新的 Adreno 530的GPU,支持运行虚拟显示技术。可见处理性能之强大。同时骁龙820也将抛弃台积电的16nm拥抱三星的14nm制程工艺,这将有效解决发热问题。GeekBench跑分:单线程2400、多线程5500。
2、三星八核Exynos 8890
虽然说高通820是性能最强,但三星8890就是综合性能也毫不示弱,虽然图形处理性能稍比820弱,但因为功耗控制更理想。缺点是不支持全网通。
3、海思 麒麟 950
海思麒麟950是国产处理器的骄傲,虽然总体性能对比高通和三星还有差距,但是优秀的功耗表现是超越高通和三星了。缺点是较弱的图像处理。虽然目前主流游戏配置不高,运行起来也没有压力,但未来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❿ 什么是前端,后端,终端,有什么区别
简单地说,前端就是你在浏览网页app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前端。后端就是程序员在背后做的一切努力,对数据等东西的处理。而终端就是你使用来浏览这些东西的设备。
展开来说的话,就比较长。
前端:
前端就是展现给用户浏览的部分。我们通常说的前端,其实是指前端开发,也就是创建PC端或移动端等前端界面给用户的过程,通过HTML,CSS及JavaScript以及衍生出来的各种技术、框架、解决方案,来实现互联网产品的用户界面交互。前端开发是从网页制作演变而来。早期的网页制作主要内容都是静态的,以文字图片为主,用户使用网站也以浏览为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代网页更加美观,交互效果显着,功能更加强大。因此现在的前端开发的主要技术通常是指html、css、js技术和一些开发框架的使用。大家熟知的Facebook就是Web前端技术的产物,完全基于前端框架打造出来的平台。另外,外卖平台饿了么旗下的部分产品也是基于Web前端技术的。像淘宝,网络,阿里等等,都已经将Web前端技术打入到了自己的产品中。
后端:
为了让服务器、应用、数据库能够彼此交互,后端工程师需要具有用于应用构建的服务器端语言,数据相关工具,PHP框架,版本控制工具,还要熟练使用 Linux 作为开发和部署环境。后端开发者使用这些工具编写干净、可移植、具有良好文档支持的代码来创建或更新 Web 应用。但在写代码之前,他们需要与客户沟通,了解其实际需求并转化为技术目标,制定最有效且精简的方案来进行实现。
终端:
“终端”即是指最后或最外层的节点。在计算机世界里一般指最外层的输入输出。那什么是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最常见的输出设备就是显示器、最常见的输入设备就是键盘鼠标。所以通俗来说,计算机的终端就是位于最外层的显示器、键盘或鼠标。
在过去(现在也有)因为计算机资源非常宝贵,经常一台高性能主机向多台终端设备提供计算能力。即终端设备通过键盘鼠标向中心主机输入信息,中心主机计算后将结果返回给终端进行显示。终端本身不具备核心计算能力,主要就负责数据的输入和输出,这就是“终端”。
现代我们管很多设备叫终端机,比如手机。因为手机作为接打电话的终端负责声音的输入和输出,而重要的信号处理工作由各个基站等设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