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微单拍摄时F值ISO值以及曝光的问题
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这个前提非常重要),光圈越大、镜头焦距越长,背景虚化效果越好。
曝光时间越长,车流的运动轨迹越多。在使用三脚架的前提下,可以用快门优先模式拍摄,让相机自动设置光圈值。假设你对景深有要求,那么可以用手动模式设置光圈和快门,利用ISO来调节照片的曝光。
拍摄剪影效果,关键是逆光拍摄,对着明亮的背景测光,让主体曝光不足,这个可以通过调整EV控制你想要的效果,用什么模式拍摄都无所谓。光圈值的设定取决于你对景深的要求。
想要得到纯净的画面,一般建议用最低ISO拍摄,由于感光元件的尺寸相对单反较小,微单的噪点控制方面不如单反。除非光线不允许(弱光下手持拍摄,无法用低速快门),光圈值取决于你的创作意图。
改变焦距和改变物距(相机离被拍摄对象的距离)效果是不同的:改变物距的同时,会改变透视效果,比如近距离拍摄人脸,会出现透视变形(前端位置的鼻子会显得比较大,象照哈哈镜一样),所以改变焦距还是物距,取决于你的创作意图。
B. 复印机的各个部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原理:静电原理 电荷有正负两种极性,所谓静电原理是指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 相互吸引。即所谓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光学成像原理 光学成像的基本知识:物体通过光学镜头成像为图像。半导体原理 半导体原理就是在静态、或加反向电压时为绝缘体.。 复印机用的感光鼓材料则是感光型半导体:即在暗态时(不受光)为绝缘体;而在亮态(受光)时为导体。
总结: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导体的电位特性,在光导体 没有受光照的状态下进行充电,使其表面带上均匀的电荷,然后通过光学成像原理,使原稿图像成像在光导体上。有图像部分因没有受到光照(相当于暗态),所以光导体表面仍带有电荷,而无图像区域则受到光照 (相当于亮态),所以光导体表面的电荷通过基体的接地,使表面的电荷消失,从而形成了静电潜像。再后是通过静电原理,使用带有极性相反电荷的墨粉,使光导体表面的静电潜像转化成为光导体表面的墨粉图像 。最后,仍然通过静电原理,将光导体表面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复印纸表面,完成复印的基本过程。
复印机的工作过程
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及各部件: 复印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按照复印顺序) 充电部件(高压发生器、电极架、电机丝) 使感光鼓表面均匀地带上电荷。曝光部件(扫描曝光灯、反光镜、镜头) 使感光鼓表面按照原稿图像,形成图像的反转电位潜像。 显影部件(显影器、高压发生器)将感光鼓表面的电位潜像转化为墨粉图像。(前章 已经讲解) 送纸部件(马达、搓纸轮) 马达带动搓纸轮将复印纸送入机内,为下一步将鼓 表面的墨粉图像转印到纸上做准备。转印部件(高压发生器、电极架、电机丝) 通过转印电极使复印纸表面带上均匀的与墨粉电荷 相反的电荷,将感光鼓上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复印纸上。 分离部件(高压发生器、电极架、电机丝)由于复印纸和感光鼓表面均带有电荷,而且极性相 反,所以复印纸在复印过程中不易从感光鼓上分开。因此要将完成复印的复印纸顺利从鼓上分开,需要采取 分离的措施。早前的复印机采用机械分离,但易卡纸;当前的复印机均采用电流分离。其中分离电流含有高频交流和固定直流成分。 清洁部件(清洁器) 将感光鼓表面的残留墨粉清洁干净,为下一复印做 好准备工作。所有复印机都不可能通过转印将感光鼓表面的墨粉完全转印到复印纸上。所以,鼓表面均有残留墨粉,不进行清洁,则影响以后复印品质量。 定影部件(定影热棍、压力棍、加热器) 复印纸上的墨粉图像通过定影固定在复印 纸上,以便于保存。若不经过定影,复印纸上的图像一碰就掉落。(所以定影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
复印机的过程同时还包括许多辅助过程,主要有: 消电部件(全面曝光灯) 将感光鼓表面的残留电位清除,为以后的 复印做准备。否则复印品会有残留图像或底灰。删边部件 (像间像边消电灯) 复印品均有前端、前 后侧、后端或缩小部分的空白,所以需要通过像间像边消电灯将不需要的感光鼓表面电位清除。第三章 复印机的机械结构复印机的机械结构通过其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复印机机械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光学成像系统 主要由曝光灯、反光镜(1~6或1~4块)、光学镜头组 成。其作用就是将原稿成像到感光鼓上,所以,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直接影响复印品的质量。光学系统的清洁保养和注意事项将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讲解。 感光鼓及成像系统 主要由感光鼓、充电电极、转印电极、分离电极以及像间 像边消电灯和全面消电灯组成。其作用就是将光学成像系统在感光鼓表面成像的光学图像转化为电位潜像;再将感光鼓上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复印纸上;然后将复印纸从感光鼓上顺利剥离下来完成原稿到复印品的过程 。
显影系统
主要由加粉马达、墨粉盒、显影磁棍、磁棍刮片 、墨粉搅拌器、墨粉输送螺旋杆、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是加粉马达将墨粉盒内的墨粉通过墨粉输送螺旋杆 送入显影器内,然后墨粉搅拌器将墨粉进行充分搅拌使墨粉带上电荷后吸附在显影磁棍上,磁棍上墨粉的厚度由磁棍刮片控制。最后通过感光鼓表面的电荷将磁棍表面的墨粉吸附到感光鼓上形成感光鼓墨粉图像。
送纸系统 主要由送纸马达、搓纸轮、纸盒、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就是将复印纸送入机内,为下一步将鼓表面的墨粉 图像转印到纸上做准备。 清洁系统 主要由清洁刮片、回收棍、废粉传动螺旋杆、废粉盒、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是清洁刮片将感光鼓表面的残留墨粉刮下来,然后通过回收棍、废粉传动螺旋 杆将废粉收集到废粉盒。因为所有复印机都不可能通过转印将感光鼓表面的墨粉完全转印到复印纸上。所以,鼓表面均有残留墨粉,不进行清洁,则影响以后复印品质量。 定影系统 主要由定影热棍、压力棍、加热灯管、热敏电阻 、过热保护开关、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就是通过加热灯管将热棍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此温度值由热敏电阻控制。然后利用热棍和压力棍之间的压力将复印纸上的墨粉熔化后固定在复印纸上。 传动系统 主要由主马达、扫描灯架马达、镜头马达、送纸 马达和显影马达(后两种一些复印机没有)、传动齿轮、传动链条(皮带或钢丝绳)组成。主马达驱动感光鼓、输纸机构、清洁器、定影器、显影器和送纸机构(一些机型由独立马达驱动);镜头马达控制镜头按不 同的比例前后移动,保证复印品效果;灯架马达驱动灯架的前进和后退,同时也要保证灯架的移动与感光鼓的转动同步(具体如何实行后面章节详细讲解);送纸马达则驱动搓纸轮将纸送入机内;显影马达则驱动显 影器的转动,将墨粉同步输送到磁棍上(如何、为何实行同步后章节详述)。输纸系统 主要由输纸导棍、输纸轮、输纸皮带、树枝风扇、输纸导板组成。复印纸被搓纸轮送入复印机到定影后出复 印机完成,除了送纸、转印、定影过程外,需要其他的辅助过程,而输纸系统就是实行复印纸在复印机内正常传输必不可少的部分。当然,这里也涉及复印纸的定位、同步问题.
复印机的电气结构
复印机的电气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电源部分 主要由电源线、开关、交流到直流转换开关电源组 成。开关电源的作用是将通过电源线提供的外部交流电源,转换为复印机控制部分需要的直流电源,直流电源一般均采用多组不同电位的输出(常见为24V、12V、5V)。 24V —— 提供传感器、马达、电磁离合器等输出部件的电源; 12V —— 提供控制板等部件的电源; 5V —— 二极管、控制板内芯片、传感器等的电源。 控制部分 主要由主控制板、曝光灯控制板、马达控制板等 组成 主控制板 控制复印机的整个复印过程。 曝光灯控制板根据原稿的不同浓度控制曝光灯的发光强度。 马达控制板 根据不同的复印倍率控制扫描灯架、镜头的位置和前进后 退速度(一些机型此控制部分集成在主控制板内)。 高压部分高压发生器根据主控制板的指令,提供复印过程所需的充电、转印、分离、显影偏压、栅极偏压、消电和预 转印(一些机型没有)的高压。 显示部分 主要部件为操作面板。自动测试部分 主要由自动浓度传感器、原稿尺寸传感器组成。 自动曝光 自动浓度传感器探测不同的原稿浓度获得不同的电位传输给主控制板,然后主控制板给曝光灯控制板不同的指令,控制曝光灯的发光强度,达到最佳的复印效果。 自动选纸和倍率 原稿尺寸传感器探测不同的原稿尺寸大小获得不同的组合 传输给主控制板,然后主控制板根据不同的组合:1、根据已选择的倍率选择与原稿尺寸相同的纸路;2、根据已选择的复印纸尺寸选择合适的倍率。 传感器部分 主要由扫描灯架原始位置传感器、镜头原始位置传感器、 纸路传感器、对位传感器、出纸传感器、无纸传感器、纸尺寸传感器等组成。第五章复印机的调整 复印机的调整分机械调整和图像、电气调整两大部分 一、机械调整: 光学系统调整 光学系统的调整主要是:全程扫描灯架和半程扫 描灯架之间距离的调整(其它诸如反光镜的倾仰角本教程强烈建议不能调整)。此调整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需调整: 更换扫描灯架钢丝绳; 复印品与原稿间存在倍率差异; 复印品模糊。 不同型号 复印机调整的标准位置不同,具体机型的调整以该机型的维修手册为准! 显影器磁穗高度调整 显影器磁穗高度会随着磁棍的老化、磁棍 刮片的磨损而改变,磁穗高度的高和低均影响复印品质量。 不同型号 复印机调整的标准位置不同,具体机型的调整以该机型的维修手册为准!定影器压力调 整 定影压力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复印品的质量才有 保证,过大则容易引起复印纸皱褶;过小则容易定影不老。定影器压力调整在以下情况需调整: 复印品定影不老,内容一擦就掉;复印纸出现皱褶,复印品不平整。 定影器压力的测试如下:复印机正常工作中复印一张A3全黑版,待复 印品一出定影器口立即关机,让复印纸在机内停留15秒钟左右取出复印纸,其效果如下图所示:尺寸 宽度 b 4.0±0.5mm |a-c| 0.5mm或更少调整标准如上表 二、图像、电气调整: 光学图像调整 光学图像调整主要是:图像前端空 白、图像对位、图像删边、图像倍率、曝光灯亮度的调整。图像前端空白调整:复印品的前端空白目的为防止卡纸,所以前端空白必须但有一定 的范围,一般复印机的空白为1.5±0.5mm。 图像对 位调整:复印机的对位是指复印纸与感光鼓的同步情况,可以通过调整使复印纸提前或滞后,从而满足复印品的前端空白在范围内。 图像的删边调 整:此调整主要使复印品的两侧图像完整;若是套色复印机,则为了两种或以上的几种颜色在复 印中保持一致,不产生套印的漏印或重叠。图像倍 率调整:微调镜头或反光镜位置,使复印品的倍率达到标准(部分机型没有此项调整)。 曝光灯亮度调整:在曝光灯和感光鼓老 化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曝光灯的亮度获得满意的复印效果。电气调整 电气调整主要是:电极丝 高度、充电电位高低、显影偏压的调整。 电极丝高度调整 :更换电极丝后应进行高度调整,虽然每种机型的标准不一,但是要求都是不能离感光鼓太近,否则感光鼓容易老化或被强电击穿。 充电电位的调 整:除非更换的主控制板或高压发生器,否则尽量不要调整。或在一定的基础后,小范围微调( 若是在高压发生器上的电位器,则强烈建议不做任何调整)。显影偏压的调整:显影偏压的高低直接影响复印品浓度的深浅,具体的调整应参照特 定机型的维修手册进行! 不同型号复印机调整的标准和方法不 同,具体机型的调整以该机型的维修手册为准!第六章 复印机的自诊断功能 复印机的自诊断主要有两大功能:即元器件输入、输出诊断和故障代码 自诊断。一、输入输出自诊断: 复印机的自诊断需要先进入维修调试状态。如何进入维修状态各维修手册均有详细介绍。 输入诊断则是在复印机进入维修状态的基础上 ,输入相应的代码,然后改变各传感部件(光电遮断传感器、微触开关、热敏电阻等)的通断状态达到检测 它们的工作是否正常。不同机型的代码不同,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代码相近但略有不同,所以应参考各自的维修手册进行测试。 输出诊断则是在复印机进入维修状 态的基础上,输入相应的代码,判断各输出零部件(马达、电磁离合器、继电离合器、)是否有相应的动作 ,从而判断它们的工作是否正常。不同机型的代码不同 ,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代码相近但略有不同,所以应参考各自的维修手册进行测试。具体的代码指令维修手 册都有具体说明。二、故障代码自诊断: 复印机在运行中都会对不同的零部件的运转进行实时监控,如果某一零部件的输入、输出异常,则在复印机的操作面板上显示相应的代码,较常见的故障代码一般有卡纸、门开关 、缺墨粉、废粉满等用户可以自行解决的故障。其它一些涉及元器件损坏的代码诸如:曝光异常(灯断、温度保险熔断丝断、曝光灯控制器不良等)、定影异常(定影灯断、热敏电阻不良、固态继电器不良、定影温 度保险开关不良、控制板不良等);扫描灯架移动异常(电机不良、钢丝绳不良、灯架传感器不良、马达控制板不良等);传动异常(主马达不良、马达驱动板不良、电源板不良、控制板不良等)等等,则需要维修 人员检查获更换零部件后才能解决。 具体的故障排除则将在后面的章节举例分析。第七章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复印机的常见故障主要分零部件及控制故障和图像质量故障二大类。 没有一定电路知识基础的读者, 请勿采用开机状态下测量各输出端子电压的方法,防止万用表表棒短路引起线路板烧坏!
零部件及控制故障
零部件及 控制故障主要包括:马达运转不良、控制线路板指令有误、传感器信号不良、电磁离合器工作失常、电源供 给不良、操作指令失效、面板显示异常以及安装不良或机械零部件的正常磨损等等。马达运转不良 故障表现:马达的运转不 良就是主机、灯架、镜头、显影、加粉、搓纸等马达(某些型号不包含以上所有马达)不能启动或虽然启动 但扭力不足或转速不均匀。故障原因:启动电 容不良(仅限交流马达);马达线圈断路;某一组线圈断路;马达内磁性锭子磁力不足;线路或接插件接触 不良;马达控制板不正常(后面讨论)。 故障排除: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马达线圈的通断情况(在关机状态下),排除线圈的故障可能;在开机状态 下,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检测线圈端子的电压变化,判断控制信号是否正常;若是交流马达则应检测启动电容有否损坏。最后若是有备件更换后即可解决。 控制线路板指令有误 故障表现:主机、马达、曝光灯、继电器等控制 线路板给相对应的输出部件动作的驱动信号没有或不正常。故障原因:控制板中元器件损坏或不良;电源供电没有或异常;线路或接插件接触不 良等 故障排除: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检测电源 部件输出是否正常,排除电源供电的故障可能;按照故障代码显示判断可能出现故障的控制线路板,然后判断其输出是否正常(根据具体的线路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检测相应输出端子的电压变化)。若属于控制板问 题,一般情况仅作零件更换。 传感器信号不良 故障 表现:光电遮断型传感器的输出为常开或常闭;光电池型、热敏电阻型的输出为高于或低于阈值;微触开关型的接触为常通或常断。 故障原因: 电源供电异常;元器件不良;线路或接插件接触不良。 故障排除:判断供电情况参照第2条,元器件的判断主要判断其输出情况。光电遮断型为非高即低电平输出(一般为5V或0V);光电池型、热敏电阻型为高至低电平范围输出(一般为0~5V, 但有一定的高低阈值);微触开关型为非断即通输出(开关闭合与断开)。所以了解以上特性,即可用万用表针对性测量解决。 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续一) 电磁离合器工作失常 故障表现:电磁离合器不工作;工 作但吸合不正常。 故障原因:电源供给异常; 电磁离合器线圈断路;离合器内有油污影响吸合力;吸合后不能按时断开。故障排除:检测电源供电在前面已经讲解;检 查电磁离合器线圈的通断在前面马达一条也已讲解;离合器有油污则将离合器从复印机中拆下,然后将其分 解用酒精进行清洁,如何分解请仔细观察后进行,恢复则是分解的逆步骤。电源供给不良 故障表现:复印机不工作 ;无显示;显示但不正常;多处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 故 障原因:外部电源没有;电源线不良;电源部件内元器件损坏或焊点不良;线路及接插件接触不良。 故障排除:用万用表交流电压250V档检测 电源插座是否有220V供电;检测机内电源部件是否有220V供电;用直流50V档检测电源部件是否有直流输出 24V、5V(不同机型有12V或-12V等的直流输出);检测各部件的直流供电是否正常;检查电源部件印刷线路板的焊点是否良好,否则用电烙铁将焊点重焊。 操作指令失效 故障表 现:操作面板的所有按键动作无效。 故障原因 :机器出现过热、过压、漏电、负荷过重等非常规故障情况下的自动保护;面板内按键常通。故障排除:根据故障代码显示,先解决故障然 后解除保护功能;检查面板内按键是否有常通。 面板显示异常 故障表 现:面板显示发光二极管常亮、不停闪烁或不亮。 故障原因:电源供电;面板按键;闪烁指示灯相应部件。故障排除:电源供电是否正常(5V);面板按 键接触是否正常;指示灯闪烁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安装不良或机械零部件的正常磨损 故障表现:机器运转声音异常;复印品质量有疵病;走纸不顺畅或经常卡纸。 故障原因:安装不到位; 零部件有磨损;易损件寿命;传动部件的润滑。 故障排除 :检查各部件安装是否到位;检查各传动零部件的润滑和磨损情况;检查易损零部件寿命情况。
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图像质量故障
图像质量故障主要是复印品出现全黑、全白、底灰(深、浅)、黑条、 白条、重影、模糊、定影不牢、卡纸等现象。 以下故障分析均按复印 过程进行解析,故障原因和排除中列举了可能出现的原因和排除方法。若任何其中一项就将故障排除,则不必继续其他的检查。
全黑
故障表现: 复印品没有任何文字(或隐约有文字),但整版全部为均匀的黑版。 故障原因:曝光灯断;曝光灯温度保险丝熔断 ;反光镜位置(倾斜角度)不对;光路被遮断;消电电极丝不良(施乐机型较多);显影偏压不良;感光鼓接地不良;曝光灯或主控制线路板异常;高压发生器及转接线不良。 故障排除: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曝光灯和曝光灯温度保险丝的通断;检查反光镜的倾 斜角度是否正确(可用手电筒照射代替曝光灯,检查在感光鼓上是否有成像的亮光);检查光路之间是否有异物遮断;检查消电电极丝、电极座是否断或击穿(施乐机型较多);检查显影偏压是否有输出(万用表的 直流电压1000V以上档);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感光鼓接地情况。若以上所有情况均正常,但故障仍不能排除,则考虑更换曝光灯或主控制线路板。 注意!!! 反光镜倾斜角度的调整需要专用工具,因此强烈建议读者不作 此项调整!
全白
故障表现: 复印品没有任何文字,白纸一张。 故障原因: 充电电极丝断或电极座漏电;像间像边灯组件常亮;显影偏压不良;显影器不转;感光鼓不转; 转印电极丝断或电极座漏电;高压发生器有无输出;光路漏光。故障排除:常用的方法是:复印使复印纸介于转印电极时关机,查看感光鼓上是否有 墨粉图像。 若有墨粉图像则转印电极或转印电极的高压部分有故障, 检查电极丝是否断;转印电极绝缘座是否击穿(判断电极座的击穿一般是查看有否击穿点、闻有否焦糊味);高压部分有否输出;高压连接线和接插件接触是否良好。 若没有墨 粉图像则检查显影组件是否运转;感光鼓组件是否运转;像件像边灯组件是否常亮;充电电极丝是否断、充电电极绝缘座是否击穿;光路是否有漏光(主要是镜头后的遮断部分没有安装或保护部分损坏);高压部分 有无输出;控制线路板有无输出;电源部分供电是否良好等等。
底灰(深、浅)
故障 表现:底灰是复印机的专业用语是指复印品无图像区有比较均匀的墨粉点。底灰的深浅则是根据 墨粉点的深浅划分。 故障原因:曝光灯的亮度 或老化;光路污染;感光鼓老化;清洁刮片或电磁铁不良;消电灯或消电电极不良;充电高压过高;显影偏压不良;自动曝光浓度调整不良。 故障排除: 用工业酒精清洁光路(清洁光路的基本要点是不能用干的布或纸在反光镜或镜头来回擦,以免将反光镜或镜 头的镀层擦毛,影响成像质量);复印完成后检查感光鼓上是否有残留墨粉,若有检查清洁刮片或电磁铁;清洁消电灯或消电电极;清洁曝光灯或调整曝光灯的亮度;调整充电和显影偏压的范围(佳能品牌均有调整 代码,施乐及其它机型一般需要专用机具);用标准测试版进行图像密度、灰度等级的自动曝光浓度调整;判断曝光灯和感光鼓的老化情况。
黑条
故障表现: 复印品有横向或纵向的黑色线条。 故障原因: 光路污染或有杂物阻挡;曝光灯或馈线有断点;充电电极污染;感光鼓损坏;清洁刮片不良;显 影磁棍墨粉或载体的覆盖情况;像间像边灯组件发光二极管不良或污染;对位棍污染;转印导板污染;定影上下棍污染或损坏。 故障排除:根据黑条的纵 、横向判定故障的发生区域。清洁光路中的反光镜、防尘玻璃;清洁电极座、架和电极丝(若有栅极丝更应 清洁);清洁像间像边灯组件并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检查清洁刮片情况;清洁对位棍、转印导板;检查磁棍载体或墨粉的覆盖情况;检查感光鼓是否有损伤;检查定影棍是否污染或损伤。若黑线的产生伴随曝光灯 的熄灭则检查曝光灯和馈线是否有断点。
白条
故障表现: 复印品有横向或纵向的白色线条(漏印)。 故 障原因:充电、转印电极的污染;显影磁棍的墨粉覆盖不匀(或没粉);感光鼓有损伤;像间像 边灯组件不良;光路漏光或周围有光线照射到感光鼓上;定影上棍或导板有异物或损伤。故障排除:检查周围环境的光照射情况,清洁 充电和转印电极的绝缘座和电极丝;检查像间像边灯组件的发光二极管有否个别常亮现象;检查显影磁棍的 墨粉覆盖情况,没粉或不均匀则进行处理;检查感光鼓是否有损伤;检查复印纸是否有受潮;检查定影上棍或导板是否有异物或损伤。 黑点(斑) 故障表现 :复印品有规律或不规律的墨粉点或斑。 故障 原因:根据黑点或黑斑的特征进行分析。1、固定或有周期:稿台玻璃脏;感光鼓损伤;磁棍损伤;定影棍损伤。2、无规律:显影组件喷粉;清洁组件漏粉。 故障排除:根据复印品黑点或黑斑的特征进行分析。 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续四) 黑条 故障表现: 复印品有横向或纵向的黑色线条。故障原因: 光路污染或有杂物阻挡;曝光灯或馈线有断点;充电电极污染;感光鼓损坏;清洁刮片不良;显 影磁棍墨粉或载体的覆盖情况;像间像边灯组件发光二极管不良或污染;对位棍污染;转印导板污染;定影上下棍污染或损坏。 故障排除:根据黑条的纵 、横向判定故障的发生区域。清洁光路中的反光镜、防尘玻璃;清洁电极座、架和电极丝(若有栅极丝更应 清洁);清洁像间像边灯组件并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检查清洁刮片情况;清洁对位棍、转印导板;检查磁棍载体或墨粉的覆盖情况;检查感光鼓是否有损伤;检查定影棍是否污染或损伤。若黑线的产生伴随曝光灯 的熄灭则检查曝光灯和馈线是否有断点。 白条 故障表现: 复印品有横向或纵向的白色线条(漏印)。故 障原因:充电、转印电极的污染;显影磁棍的墨粉覆盖不匀(或没粉);感光鼓有损伤;像间像 边灯组件不良;光路漏光或周围有光线照射到感光鼓上;定影上棍或导板有异物或损伤。故障排除:检查周围环境的光照射情况,清洁 充电和转印电极的绝缘座和电极丝;检查像间像边灯组件的发光二极管有否个别常亮现象;检查显影磁棍的 墨粉覆盖情况,没粉或不均匀则进行处理;检查感光鼓是否有损伤;检查复印纸是否有受潮;检查定影上棍或导板是否有异物或损伤。 黑点(斑) 故障表现 :复印品有规律或不规律的墨粉点或斑。 故障 原因:根据黑点或黑斑的特征进行分析。1、固定或有周期:稿台玻璃脏;感光鼓损伤;磁棍损伤;定影棍损伤。2、无规律:显影组件喷粉;清洁组件漏粉。 故障排除:根据复印品黑点或黑斑的特征进行分析。
C. 佳能复印时出现e05字样,机器不工作了是何原因呢
给你个资料自己看吧:
canon NP7163代码
佳能NP—7163/7164维修方式及自诊
A概述 本机的维修方式分以下7种
[1] DISPLAY (显示器)
[2] I/O DISPLAY (I/O显示器)
[3] ADJUST (调整)
[4] FUNCTION (功能)
[5] OPTION (选项)
[6] COUNTER (计算器)
[7] APPLICATION (应用程序)
B维修方式的操作
1进入维修方式的操作
1) 按用户方式键
一边进行复印一边进行确认(I/O显示方式)时,设置复印方式后再按用户方式键。
2) 同时按数字键2和8,按0.5秒以上。
3) 再次用户方式键。
进入维修方式后,操作部上显示[1]。 按复位键,解除维修方式。
2维修方式的选择
1) 对希望确认,调整的方式(表10-701),用数字键输入。
十位的显示切换为输入的数字。
按复印键,按照进入维修方式前的设置进行复印。
2)按AE键。 显示3位数字,百位闪烁,十位和一位点灯。
3)对希望确认和调整的维修方式按数字输入键。
十位和一位切换为输入的数字。
按AE键的话则回到步骤1)。
4) 按复印键,进行选择的维修方式。
维修方式进行中如果AE键,回到步骤3)。
C、Adjust Mode[3](调整方式)
项目的选择:数字键
项目的实行:复印键
值的变更:数字键+键和-键
值的登记:复印键
项目的解除:清除键
No. 说明
301 AE自动调整
AE调整时使用(参照10~19页)
302 AE方式时的扫描灯光量调整 0~590
增大设定值时,原稿扫描灯(LA1)的光量也增加,复印变淡(AE调整时使用)
303 AE方式时的复印浓度(显影偏压)倾向调整0~255
增大设定值时复印变淡(AE调整时使用)
305前端余白调整(对位辊离合器(CL1)的ON时序)0~500
增大设定值时,对应图象的复印纸的搓纸延迟,前端余白减少。[单位:0.21mm]
306前端空白幅度调整(空白曝光灯(LA3)的OFF时序)0~500
增大设定值时,LA3的OFF时序延迟,前端空白幅度增大。[单位:0.21mm]
307连续复印时右面的前端复印调整(对位辊离合器(CL1)的ON时序)0~500
增大设定值时,对应图象的复印纸的搓纸延迟,前端余白减少。[单位:0.21mm]
308连续复印时右面的前端复印调整(空白曝光灯(LA3)的OFF时序)0~500
增大设定值时,LA3的OFF时序延迟,前端空白幅度增大。[单位:0.21mm]
309后端余白调整(空白曝光灯(LA3)的ON时序)0~500
增大设定值时,LA3的ON时序提前,后端余白增大。[单位:0.21mm]
319手送供纸时的纸环量调整(手动搓纸离合器(CL3)的OFF时序)0~200
增大设定值时,CL3的OFF时序延迟,纸环量增大。[单位:0.21]
320 纸盒1供纸时的纸环量调整(搓纸离合器(CL2)的OFF时序)0~200
增大设定值时,CL2的OFF时序延迟,纸环量增大。[单位:0.42mm]
321 纸盒2供纸时的纸环量调整(搓纸离合器的OFF时序)0~100
增大设定值时,离合器的OFF时序延迟,纸环量增大。[单位:0.42mm]
326原稿扫描灯点灯电压的调整0~390
增大设定值时,原稿扫描灯(LA1)的光量也增加,复印变淡
327镜头原位(倍率100%)调整0~200
设定值增大,图象也增大。[单位:0.1mm]
328反光镜原位(倍率100%)调整0~400
设定值增大,图象缩小。[单位:0.05mm]
329根据倍率镜头移动量的表选择0~3
为工厂的调整,更换DC控制板以及清除RAM时,在前门内侧的维修标贴上输入
本项目的值。
330根据倍率第4/第5反光镜移动量的表选择0~3
为工厂的调整,更换DC控制板以及清除RAM时,往附着在前门内侧的维修标
贴上输入本项目的值。
331手送搓纸离合器(CL3)的ON时序调整。在调整分离棒的压力作为重送及搓纸不
良的对策后,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时,调整本方式。0~999
增大设定值时,CL3的ON时序延迟。[单位:0.02秒]
332手送搓纸离合器(CL3)的后退ON时序调整。发生厚纸的搓纸不良时,调整本方式。
增大设定值时,CL3的后退时序延迟。[单位:0.02秒]
厚纸不能被搓到对位辊时,增大设定值。
G、Function Mode(功能方式)
项目的选择:数字键
项目的实行:复印键
项目的停止:停止键
项目的解除:清除键
注意:各项目的动作在待机中进行
401墨粉搅拌 显示器(主马达)转动4分钟。(前曝光灯(LA2)和扫描灯(LA3)点灯,全部高压输出为OFF)
402手动供纸中板解除 进行手动供纸中板的压力解除/加压。
403感光鼓组件设置方式(设置感光鼓组件以及更换感光鼓组时实行本方式) 感光鼓及显影器转动40秒。
406定影间隙量检查 进行间隙量检查动作。(停止键无效)
408原稿扫描灯(LA1)点灯检查 原稿扫描灯点灯5秒钟。
409操作全部点灯检查 操作部上的所有LED点灯5秒钟。
410光学系统前进后退检查 按+键时,光学系统前进
按-键时,光学系统后退
411前曝光灯LA2点灯检查 前曝光灯点灯5秒钟。
412解除E000,E001,E002,E003,E004的显示
错误代码(E000,E001,E002,E003,E004)显示状态下,按复印键。
440光学系统,镜头,第4/第5反光镜组件的输送位置移动
运输本机时实行本方式,移动光学系统,镜头,第4/第5反光镜组件到输送位置
450支持RAM的清除 顺序按数键1,复印键。(电源一切断,RAM的数据初始化及开始)
H、Option Mode[5](选择方式)
项目的选择:数字键
项目的实行:复印键
值的变更:数字键及+键和-键
值的登记:复印键
项目的解除:清除键
505 U1尺寸设定 参照表10—711
506 U2尺寸设定 参照表10—711
510感光鼓清洁设定。为了清除感光鼓表面附着的脏污,复印结束后往感光鼓表面上墨粉,通过清洁刮板清除墨粉等脏污。另外延长LSTR6.5秒。 0:不进行感光鼓清洁(标准) 1:每50张复印结束后进行感光鼓清洁(对中国的标准)。 2:每25张复印结束后进行感光鼓清洁 3:每10张复印结束后进行感光鼓清洁
511预约复印时的复印启始温度设定 0:140度(标准)
1:160度
512复印启始温度设定 0:160度(标准) 1:180度
513 A3,A4,279x432mm(11”x17”)LTR的定影目标温度设定
0:标准目标温度 1:标准目标温度+10度 2:标准目标温度+5度
3:标准目标温度-5度 4:标准目标温度-10度
514 B4,B5,LG的定影目标温度设定
0:标准目标温度 1:标准目标温度+10度 2:标准目标温度+5度
3:标准目标温度-5度 4:标准目标温度-10度
515 A4R,A5,B5R,LTRR的定影目标温度设定
0:标准目标温度 1:标准目标温度+10度 2:标准目标温度+5度
3:标准目标温度-5度 4:标准目标温度-10度
516 A5R的定影目标温度设定
0:标准目标温度 1:标准目标温度+10度 2:标准目标温度+5度
3:标准目标温度-5度 4:标准目标温度-10度
517纸盒供纸动作的再供纸 纸盒供纸时,对第一次的对位延迟卡纸,操作部不显示,再次进行供纸动作。
0:不做再供纸动作 第一次发生对位延迟卡纸时,显示卡纸。
0:做再供纸动作(标准) 第二次发生对位延迟卡纸时,显示卡纸。
518手动供纸时控制卡的计数器设定 0:全部尺寸1个计数器(标准)2:全部尺寸2个计数器
519对销售地区的规格设定 改变本方式的设定时,“510”的设定也转变为以下设定:本方式由0变为1时,“510”转变为1
本方式由1变为0时,“510”转变为0 但是,只有在改变本方式的设定后,“510”的设定才可能改变
0:一般(标准) 1:中国 定影的标准目标温度比一般降低10度,并且,在用户方式里追加“U14”。
I、 Counter Mode[6](计数器方式)
项目的选择:数字键
项目的实行:复印键
项目的解除:清除键
显示值X100等于实际值
601大尺寸纸计数
602大尺寸纸计数
603总计数
604 ADF大尺寸原稿供纸计数
601 ADF小尺寸原稿供纸计数
606计数器清零
按复印键,清除601—605的计数,操作部上显示“0”
J Application mode[7](应用方式)
项目的选择:数字键
项目的实行:复印键
值的变更:数字键及+键和-键
值的登记:复印键
项目的解除:清除键
701 ADF原稿停止位置调整 1~255 减少设定值,原稿停止位置向原稿的排纸方向移动。[单位:0.116mm]
A、 复印机主机的自我诊断
E000热敏电阻(TH1,TH2)的接触不良或断线 定影加热器(H1)断线 热开关(TSW1)的开动 双向可控硅不良 DC控制板不良
通电后14秒以内上定影辊的表面温度没有达到40度时。
E001热敏电阻(TH1,TH2)短路 双向可控硅不良 DC控制板不良 上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超过230度时。
E002热敏电阻(TH1,TH2)的接触不良或断线 定影加热器(H1)断线 热开关(TSW1)的开动 双向可控硅不良 DC控制板不良
上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超过40度以后,10秒内没有达到60度时。
上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超过60度以后,10秒内没有达到80度时。
上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超过80度以后,10秒内没有达到100度时。
上定影辊的表面温度超过100度以后,10秒内没有达到120度时。
E003热敏电阻(TH1,TH2)的接触不良或断线 定影加热器(H1)断线 热开关(TSW1)的开动 双向可控硅不良 DC控制板不良
上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在待机时达到目标温度(160度)以后,检测到130度以下时。
E004 DC控制板不良 检测到双向可控硅短路时。
E010主马达(M1)不良 DC控制板不良
主马达驱动时,连续1秒钟以上检测到主马达阻塞信号(MM-LKDT*)
E003废粉输送螺旋杆阻塞 废粉输送螺旋杆传感器(PS8)不良。DC控制板不良 主马达驱动过程中,废粉输送螺旋杆检测信号(TROMLDT)0.5秒以上没有转换时。
E030双向可控硅不良 DC控制板不良 启动键打开(ON)时以及计数器驱动时,检测到总计数器断线。
E031附件计数器断线 DC控制板不良 启动键打开(ON)时以及计数器驱动时,检测到附件计数器断线。
E202光学系统原始位置传感器(PS3)不良 光学系统马达 DC控制板不良 光学系统移动时,在所定的时间骨光学系统没有回到原始位置时。 图象曝光(前进)时,光学系统原始位置传感器(PS1)保持ON时。
E208反光镜原始位置传感器(PS3)不良 反光镜马达(M4)不良
DC控制板不良 第4,5反光镜组件移动时,所定时间内第4,5反光镜组件没有使反光镜原始位置传感器(PS3)ON或者OFF时。
E210镜头原始位置传感器(PS2)不良 镜头马达(M3)不良
DC控制板不良 镜头组件移动时,所定时间内镜头组件没有使镜头原始位置传感器(PS2)ON或者OFF时。
E220灯控板不良 DC控制板不良 待机过程中,原稿照明灯亮的情况 复印过程中,原稿照明灯熄灭的情况
E261电源频率不良 电源板不良
零交叉信号的间隔超出50Hz,60Hz的允许的范围的情况。
E710 DC控制板不良 电源输入时,DC控制板上的JC114(IPC)不能初始化时。
E711 DC控制板不良 电源输入后,1秒以内检测到2次以上的IPC通信错误时。
E712 DC控制板不良 ADF控制板不良 ADF束线不良
不能解除ADF控制板上的通信错误时。
E717 DC控制板不良 Remote diagnostic device II 电路板不良
连续3次不能收到来自Remote diagnostic device II的应答时。
E800自动电源切断电路的断路 DC控制板不良
电源输入时,检测到5V,24V的断路。
E805排气风扇(FM2,FM4)不良 DC控制板不良
排气风扇(FM2,FM4)驱动开始0.5秒后不能检测到排气风扇驱动检测信号(EXFAN-DC*,EXFAN0-DT*)时
E821臭氧隔板阻塞 清洁器热敏电阻(TH3)的接触不良或断路
D. 曝光三要素是什么 它们怎样影响曝光
影响曝光的三个因素是: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这三个因素共同组合形成一次正确的曝光。
1、光圈:即常说的f1.4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这每一级表示差一档曝光量,也就是说,f2比f1.4小一档。可以看出,一档曝光量对应的光圈相差1.4倍,为什么?
它实际是个比值。光圈=镜头焦距/通光孔径。(所以,老镜头上的标识多为1:1.4)也就是说,以标头为例,50mm f2,此时的实际通光孔径为25mm。
理解了这个就能明白为啥相差一档曝光,光圈差1.4倍。(因为既然这个比值跟孔径相关,而光线通过量显然跟横截面积成正比,而面积跟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理解了这个也能明白为啥长焦大光圈镜头那么贵。以200mmF2的镜头为例,在最大光圈下,他的通光孔径为100mm,所以,他的前端镜片不得小于100mm;而50mmF1.4的镜头,其最大光圈下的通光孔径仅为50/1.4=35mm。所以,你看到的长焦大光圈镜头通常会比较粗,而由于镜片比较大,自然重量也很客观,随之而来的镜头伺服系统即要精确又要迅速驱动,价格自然不菲(当然,这只是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
也能明白为啥有浮动光圈的镜头,比如18-35/f3.5-5.6。为啥是3.5-5.6?(在18端设置为最大光圈f3.5,可是一变焦,光圈自己就变了?)明白了么,这是节省成本的一种办法。因为恒定光圈的的变焦镜头,比如70-200/f2.8的镜头,在70端,最大光圈下的孔径是25mm,200端最大光圈下的孔径是71mm。为了获得恒定的f2.8光圈,整个变焦行程中,前段镜片必须紧着长焦端考虑。所以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
光圈的主作用是:景深(控制朦胧的范围和程度,是成色块还是正好可以意会出内容;清晰的范围)
副作用是会影响快门速度。
2、快门速度:用时间表示。30s,15s,8s,4s,2s,1s,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同样相邻的快门速度相差一档曝光量。很明显,数值上相差一倍。
快门的主作用是:凝固(是清晰还是重影,最重要的概念是安全快门---详见如何拍摄清晰的照片)
副作用是:影响光圈的大小。
3、ISO感光度:国标表示ISO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同样相邻的ISO相差一档曝光量。很明显,数值上成2的级数。
ISO的主作用作用是可以使用更快/慢的快门速度或更小/大的光圈
副作用是噪点。ISO越大噪点越明显,画质越差;但ISO提高可以使用小光圈或提高快门速度,有利于摄影师意图的实现。
E. 如何拍天空
你这个要求或描述范畴应该属于“剪影”,就是物体、人物几乎全黑,而背景相对明亮。物体、人物只有一个轮廓……是这个意思吗??
如果是,展开:
这就是一个曝光的概念,其实就是近处物体、人物曝光绝对不足,只是对背景测光曝光……
其实理解这个,就能知道怎么拍摄了。你用不同的快门速度试试便知,一般你提高你的快门速度就行了。
-------------------
呵呵,还真的有那种“黑白照相机”,不过这种“称呼方式”确实一直在听到……相机还真的有那种只能拍出黑白照片的,而不能拍成色的之分嘛?
这种照片也难道只能用黑白相机,黑白摄影来体现??
-------------------
故,就有了“包围式曝光”这个概念,时间精力问题,乃至“公众资源”原因这个概念就不在此展开了,网络下即有。
你说你不是单反……照样能拍出!而且效果完全可以,我常拍摄一些这样的图片(当然纯粹是个人觉得好玩,试验教学用,真要拍摄“剪影类题材”个人会很严肃的对待的)……你调整你相机的“曝光补偿键”试试吧,减曝光量,而不是增加,就是里面的“减号”,你试试减1到2级曝光试试吧。再视实际拍摄情况,直到你满意为止,哈。
F. 快手运费险怎么开通
1、电脑端:通过PC浏览器访问【快手小店】→【售后管理】→【退货补运费】;
PC:LAPTOP-B0BFJA5T+Windows 10 家庭中文版
移动端:通过手机访问【快手APP】→【卖家端】→【退货补运费】;
移动端:HONOR 9X+HLK-AL00+APP版本:版本 9.9.30.22470
2、点击页面下方的【开通服务】按钮;
3、进行账户充值;
4、确认开通(注:账户余额不低于充值门槛时,卖家可手动确认开通。充值门槛根据您最近一次发货时间前一周的交易情况计算得出)。
完成以上四步服务开通,开通后服务即刻生效,此后用户提交的符合条件的订单将开始享受退货补运费服务。
拓展资料:
一、开通价格
1、老模式(5月底之前):按照类目报价(报价表详见快手小店后台公示);
2、新模式(5.20~5.30期间逐步从老模式切换):
按照商家店铺风险率等因素报价;
新增之前未开通类目(6月起逐步开放之前不支持的部分末级类目,如食品、二手、奢侈品、图书文娱、美妆、运动户外、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电脑办公等等大类目之下之前部分不支持的末级类目)。
新模式优势:
服务费用报价更灵活、更具有合理性(对比之前一个类目一个报价,变更后更贴近于商家的经营行为:如店铺退货率高低,诚信经营情况等,商家可通过自身努力拿到更低的价格)。
二、现在开通优惠多多
1、前端更增加曝光,消费者端感知更强烈,为商家带来更多的转化(6月后增加在小店信任卡透传)。
2、平台补贴力度加大:
(1)2021.6.16补贴政策
凡是开通了退货补运费服务的商家(包含历史已开通功能的商家和新开通商家),期用户在5月20日-6月20日期间支付的符合退货补运费的订单,且商家在7.31之前发货并实际扣了服务费的,平台将以事后补贴的形式返还商家30%的服务费用,具体费用会在7月31日结束以后统一计算,并在一个自然月内通过现金的形式返还给商家的绑定快手小店的账户(商家恶意利用规则的情况,及风险&虚假交易将会被剔除)。
G. 摄像机参数如何设置
操作如下: 1、打开与摄像机在同一局域网的萤石工作室,单击左下角的“设备管理”;
2、在设备管理页面,单击对应设备的“高级配置”;
3、在高级配置页面,选择“前端参数”。 在前端参数中,可以设置摄像机的视频参数、白平衡、曝光、宽动态等相关参数。
H. Web前端主要是做什么工作的
web前端开发入行门槛低、前景好,如今web前端开发是众多年轻人的选择,毕竟现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这门行业不断走俏,web前端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很多企业都会用到这门技术开发,但当下经验丰富的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的人才不多。
当前web前端相关职位空缺相当大,发展前景广阔,初级web前端岗位起步月薪在6K-10K左右,在技术增长、业务熟练之后往往可以达到20K-30K,而且市场的供不应求导致大前端岗位薪资水涨船高。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招聘需求特道别大,相对来说好找工作一些,总的来说是一线城市急需web前端人才,二线城市紧随其后。
其次就是web前端人次可选工作岗位很多,可选行业也很多,岗位可回选APP开发工程师、答小游戏开发工程师、JS开发工程师、全栈工程师、H5开发工程师、小程序开发工程师、web前端工程师、web开发工程师等,学完web前端课程基本都可胜任以上岗位。
I. 前端指什么
前端前景是很不错的,像前端这样的专业还是一线城市比较好,师资力量跟得上、就业的薪资也是可观的,学习前端面授班的时间大约半年,学习前端可以按照路线图的顺序,
0基础学习前端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靠谱的前端培训机构,你可以深度了解机构的口碑情况,问问周围知道这家机构的人,除了口碑再了解机构的以下几方面:
1. 师资力量雄厚
要想有1+1>2的实际效果,很关键的一点是师资队伍,你接下来无论是找个工作还是工作中出任哪些的人物角色,都越来越爱你本身的技术专业前端技术性,也许的技术专业前端技术性则绝大多数来自你的技术专业前端教师,一个好的前端培训机构必须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
2. 就业保障完善
实现1+1>2效果的关键在于能够为你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即能够为你提供良好的就业保障,让学员能够学到实在实在的知识,并向前端学员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确保学员找到自己的心理工作。
3. 学费性价比高
一个好的前端培训机构肯定能给你带来1+1>2的效果,如果你在一个由专业的前端教师领导并由前端培训机构自己提供的平台上工作,你将获得比以往更多的投资。
希望你早日学有所成。
J. 前端可视化开发平台哪个好用
ThingJS 不错,ThingJS 基于 HTML5 和 WebGL 技术,可方便地在主流浏览器上进行浏览和调试,支持 PC 和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