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家怎么使用氧气袋
氧气袋是一个特制的长方形橡皮枕,袋内灌满氧气,袋子的一角连接橡皮管,用以供给氧气,解除病人呼吸困难和增加心肌供氧量。它携带方便,可供家中抢救危重病人或转送病人途中使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氧气袋灌满氧气后要用螺旋夹将橡皮管夹紧。检查氧气袋是否漏气,可用双手压氧气袋,贴近面颊,若有漏气,则面颊上可感到一股气流,有时还可听到气流的响声。如发现漏气,要及时修理好,以保证及时供氧。
2.将消毒鼻导管接上玻璃接管,使之与氧气袋皮管连紧,打开螺旋夹,将鼻导管口端对准面颊,如感到有气流,则表示鼻导管通畅;也可将鼻导管口端放入一只盛有冷开水的杯中,如见水中有气泡逸出,则表示鼻导管通畅,并可从气泡逸出的多少,了解给氧量的大小。
3.用棉签蘸)令开水清洁一侧鼻腔,然后把带有氧气经过冷开水湿润的鼻导管插入鼻孔,注意用胶布把鼻导管固定在鼻孔边上,以防滑脱。
4.如有鼻塞也可用鼻塞吸氧,它比鼻导管刺激性小,较舒适,病人易于接受。买不到鼻塞时,可用滴管橡皮头改装,即把橡皮头连接在接管上,在橡皮头前端剪一个小孔即成。
5,氧气袋内压力降低时,可用手加压,以利氧气排出,或把氧气袋当枕头放在病人头下,用病人头部的重量,使氧气排出。
6,有条件的最好能在氧气袋皮管中间加1个湿化瓶,这样可以使氧气湿润,以免病人因吸入干燥的氧气而损害呼吸道粘膜。湿化瓶内盛1/3的)令开水,瓶塞上有两个孔,可插入长、短两根玻璃管,长玻璃管上端接氧气袋皮管,下端要深入到水面以下2—3厘米处,使氧气通过玻璃管从水下面逸出,再进入离水面4—5厘米处的短玻璃管及与其上端连接的皮管、鼻导管输送氧气。这样进入病人鼻腔的氧气,因经过水的湿化,使病人感到舒适。但千万注意不能把两个玻璃管接错了位置,否则湿化瓶中的水会因氧气通入,压力升高而进入病人口乎吸道,导致病人窒息。
B. 氧气袋能压吗会不会漏气
氧气袋一般情况下最好是不要压,因为里面也就装的气体,如果你压力过大的话肯定是会导致漏气的,所以正常情况下为了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最好是不要压会比较好。
C. 【每日一学】临床护理操作规范流程——吸氧
三. 吸氧①在病房:核对病人→xx,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今天您的治疗护理由我负责。由于您最近胸闷气急,这是缺氧的表现,根据医嘱我来为您进行鼻导管吸氧。吸氧就是将鼻导管前端插入鼻腔,吸氧可以减轻您缺氧的症状,您也会感觉舒服些。现在让我看一下您的鼻腔。
您的鼻腔无分泌物。我去准备一下,一会儿就来。
②在治疗室:洗手、戴口罩→检查氧气筒及各部位→冲尘→装氧流表(略倾斜接气门,用手旋紧,扳手加固直立)→在治疗车上打开吸氧包→接灰管→打开蒸馏水冲洗瓶口→倒入湿化瓶1/3-1/2高度→接湿化瓶→查流量表是否关好,开总开关,开流量开关,查有无漏气(用棉签)氧气是否通畅→关总开关,关流量开关→推氧气筒至病人床边固定稳妥→推治疗车至病房。
③在病房:将治疗盘放在床头柜上→将剩余的蒸馏水倒入治疗碗内→对病人说我先帮你清洗一下鼻腔,用2根棉签蘸水分别清洗两侧鼻腔→接鼻导管→打开总开关、流量开关调节氧流量(刻度以红球的中心部分为标准)→将鼻导管前端放入治疗碗内查有无气泡→插鼻导管→固定鼻导管于耳后→挂卡片(观察记录)→对病人说我现在已经帮您插好了,请您跟您的家属不要吸烟,周围不要有明火,不要随意调节氧流量,如果有事请按床头铃,我也会随时来看你的。→撤。
④拔管:在病房,对病人说XX,您的缺氧症状已有所改变,根据医嘱来为您拔管停止吸氧。→拔管,关总开关,关流量表(待红球降至最低部),清理用物(如病人有鼻腔分泌物用纱布擦一下)→记录停止吸氧时间→撤。敬请期待下期:临床护理操作规范流程——穿脱隔离衣
D. 求护理操作双鼻导管吸氧法口述部分
(一) 适应症
1、 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
2、 心脏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致呼吸困难者。
3、 中毒,使氧不能由毛细血管渗入组织而产生缺氧者。
4、 昏迷病人,如脑血管意外等。
5、 某些外科手术后病人,大出血休克或颅脑疾患病员、产程不定期长或胎心音不良等。
(二) 准备质量标准
1、 着装整洁。
2、 用物准备
① 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鼻导管,橡胶管,清水一碗。
② 检查鼻导管及氧气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环境是否安全。
③ 口述吸氧适应症。
(三)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 装表
① 先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少量氧气,以冲气门上灰尘后关上。
② 按氧气表并用扳手旋紧。
③ 橡胶管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
④ 检查小开关是否关好,开总开关,再开小开关,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全套装置是否适用,关小开关待用。
2、 输氧
① 将装好的氧气与吸投送用物带至床旁,向病员说明目的以取得合作,使病员卧于舒适位置,备胶布两条(均为五厘米),用湿棉签擦净鼻孔。
② 量鼻导管长度(耳垂至鼻尖2/3),用一胶布做标记。
③ 连接鼻导管,打开小开关调节好流量,将鼻导管前端放于清水中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并达到湿润的目的,然后沿下鼻道轻轻插入若无呛咳即固定(鼻翼、面颊部),记录开始用氧时间。
④ 密切观察缺氧改善状况。
⑤ 停氧时轻轻撕去胶布拔出鼻导管,关小开关——关总开关——再开小开关放出余气——关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⑥ 整理单位,将用物归还原处。
(四) 终末质量标准
1、 装表动作迅速,符合操作规程。
2、 输氧操作熟练,关心体贴病员。
3、 口述输氧注意事项。
4、 根据病情调节流量。小儿1-2升/分,严重缺氧4-6升/分。
(五) 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氧气筒应置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米,暖气1米,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也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
2、 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氧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一旦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嘏损伤肺部组织。
3、 在用氧中,经常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持续用氧者应每日更换导管1-2次,并由另一鼻孔插入,以减少对鼻粘膜刺激。
4、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公斤/平方厘米时,即不可再用,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
5、 对未用或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于及时调换氧气筒。
E. 别人用过的氧气袋还能再用吗
氧气袋是一个特制的长方形橡皮枕,袋内灌满氧气,袋子的一角连接橡皮管,用以供给氧气,解除病人呼吸困难和增加心肌供氧量.它携带方便,可供家中抢救危重病人或转送病人途中使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1.氧气袋灌满氧气后要用螺旋夹将橡皮管夹紧.检查氧气袋是否漏气,可用双手压氧气袋,贴近面颊,若有漏气,则面颊上可感到一股气流,有时还可听到气流的响声.如发现漏气,要及时修理好,以保证及时供氧. 2.将消毒鼻导管接上玻璃接管,使之与氧气袋皮管连紧,打开螺旋夹,将鼻导管口端对准面颊,如感到有气流,则表示鼻导管通畅;也可将鼻导管口端放入一只盛有冷开水的杯中,如见水中有气泡逸出,则表示鼻导管通畅,并可从气泡逸出的多少,了解给氧量的大小. 3.用棉签蘸)令开水清洁一侧鼻腔,然后把带有氧气经过冷开水湿润的鼻导管插入鼻孔,注意用胶布把鼻导管固定在鼻孔边上,以防滑脱. 4.如有鼻塞也可用鼻塞吸氧,它比鼻导管刺激性小,较舒适,病人易于接受.买不到鼻塞时,可用滴管橡皮头改装,即把橡皮头连接在接管上,在橡皮头前端剪一个小孔即成. 5,氧气袋内压力降低时,可用手加压,以利氧气排出,或把氧气袋当枕头放在病人头下,用病人头部的重量,使氧气排出. 6,有条件的最好能在氧气袋皮管中间加1个湿化瓶,这样可以使氧气湿润,以免病人因吸入干燥的氧气而损害呼吸道粘膜.湿化瓶内盛1/3的)令开水,瓶塞上有两个孔,可插入长、短两根玻璃管,长玻璃管上端接氧气袋皮管,下端要深入到水面以下2—3厘米处,使氧气通过玻璃管从水下面逸出,再进入离水面4—5厘米处的短玻璃管及与其上端连接的皮管、鼻导管输送氧气.这样进入病人鼻腔的氧气,因经过水的湿化,使病人感到舒适.但千万注意不能把两个玻璃管接错了位置,否则湿化瓶中的水会因氧气通入,压力升高而进入病人口乎吸道,导致病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