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风力发电是什么原理,需用什么设备,大约需要多大的风
机舱:机舱包容着风电机的关键设备,包括齿轮箱、发电机。维护人员可以通过风电机塔进入机舱。机舱前端是风电机转子,即转子叶片和轴。
转子叶片:捉获风,并将风力传送到转子轴心。在600千瓦级别的风电机上,每个转子叶片的测量长度大约为20米;而在5兆瓦级别的风电机上,叶片长度可以达到近60米。叶片的设计很类似飞机的机翼,制造材料却大不相同,多采用纤维而不是轻型合金。大部分转子叶片用玻璃纤维强化塑料(GRP)制造。采用碳纤维或芳族聚酰胺作为强化材料是另外一种选择,但这种叶片对大型风电机是不经济的。木材、环氧木材、或环氧木纤维合成物目前还没有在转子叶片市场出现,尽管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了发展。钢及铝合金分别存在重量及金属疲劳等问题,目前只用在小型风电机上。。实际上,转子叶片设计师通常将叶片最远端的部分的横切面设计得类似于正统飞机的机翼。但是叶片内端的厚轮廓,通常是专门为风电机设计的。为转子叶片选择轮廓涉及很多折衷的方面,诸如可靠的运转与延时特性。叶片的轮廓设计,即使在表面有污垢时,叶片也可以运转良好
轴心:转子轴心附着在风电机的低速轴上。
低速轴:风电机的低速轴将转子轴心与变速齿轮箱连接在一起。在一般的风电机上,转子转速相当慢,大约为19至30转每分钟。轴中有用于液压系统的导管,来激发空气动力闸的运行。
齿轮箱:齿轮箱连接低速轴和高速轴的变速装置,它可以将高速轴的转速提高至低速轴的50倍。
高速轴及其机械闸:高速轴以超过1500转/分钟运转,并驱动发电机。它装备有紧急机械闸,用于空气动力闸失效时,或风电机被维修时。
发电机:风电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风电机上的发电机与普通电网上的发电设备相比,有所不同:风电机发电机需要在波动的机械能条件下运转。通常使用的风电机发电机是感应电机或异步发电机,最新的风电机已经开始使用永磁同步发电机。目前世界上单机最大电力输出超过6000千瓦(德国enercon的E-112/114)。
偏航装置:借助电动机转动机舱,以使转子叶片调整风向的最佳切入角度。偏航装置由电子控制器操作,电子控制器可以通过风向标来探知风向。通常,在风改变其方向时,风电机一次只会偏转几度。值得注意的是,小功率级别的风电机都是通过统一的偏航装置调整所有叶片的角度,而最新的风电机大都是每个叶片设置单独的偏航系统。
电子控制器:一般都使用一台或多台不断监控风电机状态的计算机,用于控制偏航装置。一旦风电机发生故障(即齿轮箱或发电机的过热),该控制器可以自动停止风电机的转动,并通过网络信号通知风电机管理中心。
液压系统:用于重置风电机的空气动力闸。
Ⅱ 风力发电怎么做好防雷措施
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高度较高,叶片成了最易受直接雷击的部件。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最昂贵的部件之一,大部分雷击事故只损坏叶片的叶尖部分,少量的毁损坏整个叶片。雷击造成叶片损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雷电击中叶尖后,释放大量能量,强大的雷电流使叶尖结构内部的温度急骤升高,水分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造成叶尖结构爆裂破坏,严重时使整个叶片开裂。另一方面雷击造成的巨大声波,对叶片结构造成冲击破坏,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雷击一般是击中叶片上翼面。
针对雷电对设备的破坏特性,试验证明降低被击物体结构内部阻抗,对地形成通路就可以免遭雷击破坏。根据这一特性,在叶片上翼面复合材料中加入具有良好导电性能和比重轻的碳纤维,并在叶尖部位装一个接闪器,通过电缆与叶片法兰连接,再由轮毂通过塔架内的接地线接入地网形成雷电通道。当雷电击中叶片时,强大的雷电流通过雷电通道泻入大地,达到避雷效果,而不致使对叶片及其他设备造成损坏。这样实际上叶片成了引雷针,将周围的雷电引来并提前放电,因此应特别注意雷电通道阻抗要非常小,连接导线要有足够导电截面及良好的导电性,接地网一定要保证尽量小的阻抗值。
另一方面,雷电能量非常巨大,雷击方式是复杂的,采用合理适当的防雷措施只能减少损失,只有更多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才能对雷电进行完全防护并加以利用。
【参考资料:风力发电系统防雷方案http://kejia.cn/html/yingyong/dianli/201410/00000004.html】
Ⅲ 如何自制小型风力发电机
首先你需要一个发电机马达,如果是你做的是微型的风力发电机,那四驱车的马达就可以代替,之后你在马达的前端转子头部放上你做好的叶子板,用来引风,当风吹动马达转子转动时,马达的后端两个导线端可会产生电力,这个就是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原理,但这种也仅仅是可以发出电而已没有实用性。
其次如果你需要一台真正意义上实用的微型风力发电机的话,你还需要进行以下的一些步骤,并准备一些材料,如一个二极管,一个稳压器(稳压电路板),一颗蓄电池等。
当你准备好这些材料时,首先可以把发电机马达的一个导线端接上二极管,防止产生的电力回流至马达,之后再接上稳压器上(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稳压器的稳压功率事先需要确定好,并需要满足马达所产生电压的参数要求,防止稳压电路版烧掉)之后再把蓄电池接入稳压器上(蓄电池的电压也要在稳压器额定参数之内)就大功告成了,当风驱动你的马达转动时,所产生的电力就会被稳压电路处理住并储存在蓄电池中~
Ⅳ 如何自制小型风力发电机
首先你需要一个发电机马达,如果是你做的是微型的风力发电机,那四驱车的马
达就可以代替,之后你在马达的前端转子头部放上你做好的叶子板,用来引风,
当风吹动马达转子转动时,马达的后端两个导线端可会产生电力,这个就是风力
发电机的发电原理,但这种也仅仅是可以发出电而已没有实用性。
其次如果你需要一台真正意义上实用的微型风力发电机的话,你还需要进行
以下的一些步骤,并准备一些材料,如一个二极管,一个稳压器(稳压电路板),
一颗蓄电池等。
当你准备好这些材料时,首先可以把发电机马达的一个导线端接上二极管,
防止产生的电力回流至马达,之后再接上稳压器上(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稳压器的
稳压功率事先需要确定好,并需要满足马达所产生电压的参数要求,防止稳压电
路版烧掉)之后再把蓄电池接入稳压器上(蓄电池的电压也要在稳压器额定参数
之内)就大功告成了,当风驱动你的马达转动时,所产生的电力就会被稳压电路
处理住并储存在蓄电池中~
最近发现一个DIY 发烧友自己自制了个风力发电机,很有借鉴意义,现在就跟着他一步一
步来DIY 个风力发电机吧:
首先,购买一个功率200w,额定转速为400rpm左右的发电机
然后就是制造叶片了,这位达人用的是这种黑色的ABS 管道,在国内好像白色的比较普遍,
现在下水管都是这种材料的。切割之后适当打磨光滑。
找一个类似下图的金属圆盘,用来连接发电机和叶片,也就是发电机中的轮毂。
在叶片和金属盘上打孔,注意打孔的时候最好配打给轮毂找一个轮毂罩,这样能防止螺丝风
吹日晒,同时也能起到导流的作用
做一个放发电机的支架,木头的就行了,然后用铁丝或者铁片将发电机固定
做一个连接杆,最好这个地方能装一个轴承
用水管做一个塔架,塔架底部如下所示,连发电机的电线正好能从这个洞穿出来。
连接塔架和发电机,用斜拉钢索固定
做一个控制器和整流器,这样就能充电或者直接连电器了,电路原理图如下
自己制作一个风力发电机也不是很难吧!
Ⅳ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简述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单元(WPCU)是每台风机的控制核心,分散布置在机组的塔筒和机舱内。由于风电机组现场运行环境恶劣,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而风电控制系统是专门针对大型风电场的运行需求而设计,应具有极高的环境适应性和抗电磁干扰等能力,其系统结构如下:
风电控制系统的现场控制站包括:塔座主控制器机柜、机舱控制站机柜、变桨距系统、变流器系统、现场触摸屏站、以太网交换机、现场总线通讯网络、UPS电源、紧急停机后备系统等。风电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1、塔座控制站
塔座控制站即主控制器机柜是风电机组设备控制的核心,主要包括控制器、I/O模件等。控制器硬件采用32位处理器,系统软件采用强实时性的操作系统,运行机组的各类复杂主控逻辑通过现场总线与机舱控制器机柜、变桨距系统、变流器系统进行实时通讯,以使机组运行在最佳状态。
控制器的组态采用功能丰富、界面友好的组态软件,采用符合IEC61131-3标准的组态方式,包括:功能图(FBD)、指令表(LD)、顺序功能块(SFC)、梯形图、结构化文本等组态方式。
2、机舱控制站
机舱控制站采集机组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压力、转速以及环境参数等信号,通过现场总线和机组主控制站通讯,主控制器通过机舱控制机架以实现机组的偏航、解缆等功能,此外还对机舱内各类辅助电机、油泵、风扇进行控制以使机组工作在最佳状态。
3、变桨距系统
大型MW级以上风电机组通常采用液压变桨系统或电动变桨系统。变桨系统由前端控制器对3个风机叶片的桨距驱动装置进行控制,其是主控制器的执行单元,采用CANOPEN与主控制器进行通讯,以调节3个叶片的桨距工作在最佳状态。变桨系统有后备电源系统和安全链保护,保证在危急工况下紧急停机。
4、变流器系统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目前普遍采用大功率的变流器以实现发电能源的变换,变流器系统通过现场总线与主控制器进行通讯,实现机组的转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
5、现场触摸屏站
现场触摸屏站是机组监控的就地操作站,实现风力机组的就地参数设置、设备调试、维护等功能,是机组控制系统的现场上位机操作员站。
6、以太网交换机(HUB)
系统采用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以实现单台机组的控制器、现场触摸屏和远端控制中心网络的连接。现场机柜内采用普通双绞线连接,和远程控制室上位机采用光缆连接。
7、现场通讯网络
主控制器具有CANOPEN、PROFIBUS、MODBUS、以太网等多种类型的现场总线接口,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配置。
8、UPS电源
UPS电源用于保证系统在外部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机组控制系统、危急保护系统以及相关执行单元的供电。
9、后备危急安全链系统
后备危急安全链系统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保护措施,即使控制系统发生异常,也不会影响安全链的正常动作。安全链是将可能对风力发电机造成致命伤害的超常故障串联成一个回路,当安全链动作后将引起紧急停机,机组脱网,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机组的安全。
所有风电机组通过光纤以太网连接至主控室的上位机操作员站,实现整个风场的远程监控,上位机监控软件应具有如下功能:
①系统具有友好的控制界面。在编制监控软件时,充分考虑到风电场运行管理的要求,使用汉语菜单,使操作简单,尽可能为风电场的管理提供方便。
②系统显示各台机组的运行数据,如每台机组的瞬时发电功率、累计发电量、发电小时数、风轮及电机的转速和风速、风向等,将下位机的这些数据调入上位机,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必要时还可以用曲线或图表的形式直观地显示出来。
③系统显示各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如开机、停车、调向、手/自动控制以及大/小发电机工作等情况,通过各风电机组的状态了解整个风电场的运行情况。
④系统能够及时显示各机组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在显示故障时,能显示出故障的类型及发生时间,以便运行人员及时处理及消除故障,保证风电机组的安全和持续运行。
⑤系统能够对风电机组实现集中控制。值班员在集中控制室内,只需对标明某种功能的相应键进行操作,就能对下位机进行改变设置状态和对其实施控制。如开机、停机和左右调向等。但这类操作有一定的权限,以保证整个风电场的运行安全。
⑥系统管理。监控软件具有运行数据的定时打印和人工即时打印以及故障自动记录的功能,以便随时查看风电场运行状况的历史记录情况。
Ⅵ 请问风力发电用什么发电机
风能发电机的原理
新型水冷式交流发电机原理和应用
水冷式交流发电机利用水来代替风扇进行冷却。交流发电机主要的发热部位是定子,水冷式交流发电机重点冷却部分就是定子及线圈绕组。发电机的前端盖和后端盖用铝材制造,开有水道槽。定子及线圈绕组用合成树脂固定密封,定子与转子之间有铝质围板与水道隔离。水道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发动机冷却水系统连通。
这样,当发动机运转时,冷却水在发动机水泵的带动下循环流动,通过发电机壳体,可以有效地冷却定子线圈绕组、定子铁芯,同时也冷却转子、内藏式调节器和轴承等其它发热零部件。
水冷式交流发电机与风冷式交流发电机相比,内部构造复杂了,防漏密封要求提高了,成本也会增加。同时因联接水管的问题,安装布置也受到诸多限制,自由度减少了。但是,水冷式交流发电机的发电及低噪声性能,是风冷式交流发电机无法比拟的。
首先,水冷式交流发电机具有良好的低速充电特性。我们知道,在交流发电机的电流特性曲线上有一个“拐点”,即超过所谓“0安培速度”之后才会有电流产生,电流上升到一定程度才能充电。在哪个转速以上才出现“拐点”和达到可充电电流与励磁电流的大小相关。
由于水冷式交流发电机大幅度抑制了定子、转子及调节器的温升,可以相应提高励磁电流,励磁电流越大输出电压也越高,因此当水冷式交流发电机低速转动时也会有良好的充电表现,这种低速充电性能对城市用车的正常使用相当重要。
第二,水冷式交流发电机具有低噪声。由于省略了风扇,所以不存在发电机风扇发出的噪声。据介绍在3500转/分时,水冷式交流发电机与风冷式交流发电机相比,噪声要低15分贝。
水冷式交流发电机的优点被看好,认为是汽车发电机的发展方向。有人认为在12伏特汽车中,2500瓦以下适宜用风冷式交流发电机,2500瓦以上或者42伏特电系适宜用水冷式交流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结构
机舱:机舱包容着风力发电机的关键设备,包括齿轮箱、发电机。维护人员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塔进入机舱。机舱左端是风力发电机转子,即转子叶片及轴。
转子叶片:捉获风,并将风力传送到转子轴心。现代600千瓦风力发电机上,每个转子叶片的测量长度大约为20米,而且被设计得很象飞机的机翼。
轴心:转子轴心附着在风力发电机的低速轴上。
低速轴:风力发电机的低速轴将转子轴心与齿轮箱连接在一起。在现代600千瓦风力发电机上,转子转速相当慢,大约为19至30转每分钟。轴中有用于液压系统的导管,来激发空气动力闸的运行。
齿轮箱:齿轮箱左边是低速轴,它可以将高速轴的转速提高至低速轴的50倍。
高速轴及其机械闸:高速轴以1500转每分钟运转,并驱动发电机。它装备有紧急机械闸,用于空气动力闸失效时,或风力发电机被维修时。
发电机:通常被称为感应电机或异步发电机。在现代风力发电机上,最大电力输出通常为500至1500千瓦。
偏航装置:借助电动机转动机舱,以使转子正对着风。偏航装置由电子控制器操作,电子控制器可以通过风向标来感觉风向。图中显示了风力发电机偏航。通常,在风改变其方向时,风力发电机一次只会偏转几度。
电子控制器:包含一台不断监控风力发电机状态的计算机,并控制偏航装置。为防止任何故障(即齿轮箱或发电机的过热),该控制器可以自动停止风力发电机的转动,并通过电话调制解调器来呼叫风力发电机操作员。
液压系统:用于重置风力发电机的空气动力闸。
冷却元件:包含一个风扇,用于冷却发电机。此外,它包含一个油冷却元件,用于冷却齿轮箱内的油。一些风力发电机具有水冷发电机。
塔:风力发电机塔载有机舱及转子。通常高的塔具有优势,因为离地面越高,风速越大。现代600千瓦风汽轮机的塔高为40至60米。它可以为管状的塔,也可以是格子状的塔。管状的塔对于维修人员更为安全,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内部的梯子到达塔顶。格状的塔的优点在于它比较便宜。
风速计及风向标:用于测量风速及风向
Ⅶ 希望高手能指点一下 关于风电机组里面滑环的作用 以及滑环一般的连接方式,在什么位置,谢谢
部分类型的风机是通过滑环给转子加励磁电流的,比如双馈异步式发电机就是这样的,还要看极对数,通过正负极连接在滑环上,安装在发电机的前端,齿轮箱联轴器的后面。
Ⅷ 双馈风力发电机非驱动端是前端还是后端
双馈风力发电机非驱动端指的是出编码器的那一端,也就是除与增速机相连的一端的另外一端,也可以称为后端。
Ⅸ 风电机的基本结构
风电机结构: 机舱:机舱包容着风电机的关键设备,包括齿轮箱、发电机。维护人员可以通过风电机塔进入机舱。机舱前端是风电机叶轮,即叶片、轮毂和轴。叶片:捉获风,并将风力传送到轮毂。在600千瓦级别的风电机上,每个叶片的长度大约为20米;而在5兆瓦级别的风电机上,叶片长度可以达到60米。叶片的设计很类似飞机的机翼,制造材料却大不相同,多采用纤维而不是轻型合金。大部分叶片用玻璃纤维强化塑料(GRP)制造。采用碳纤维或芳族聚酰胺作为强化材料是另外一种选择,但这种叶片对大型风电机是不经济的。除此之外,已经有厂家用竹子做叶片,实际运行情况还有待试验。木材、环氧木材、或环氧木纤维合成物目前还没有在叶片市场出现,尽管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了发展。钢及铝合金分别存在重量及金属疲劳等问题,目前只用在小型风电机上。。实际上,叶片设计师通常将叶片最远端的部分的横切面设计得类似于正统飞机的机翼。但是叶片内端的厚轮廓,通常是专门为风电机设计的。为叶片选择轮廓涉及很多折衷的方面,诸如可靠的运转与延时特性。叶片的轮廓设计,即使在表面有污垢时,叶片也可以运转良好。轮毂:轮毂附着在风电机的主轴上。主轴:风电机的主轴将轮毂与变速齿轮箱连接在一起。在一般的风电机上,叶轮转速相当慢,大约为19至30转每分钟。主轴一般是中空的,中间有用于液压系统的导管,来激发空气动力闸的运行。齿轮箱:齿轮箱连接主轴和高速轴的变速装置,它可以将高速轴的转速提高至主轴的n倍。(半直驱n=10左右,双馈机型n=50-120之间;直驱机型没有齿轮箱。)高速轴及其机械闸:高速轴的额定转速按照不同的增速比,有1500转/分钟、1000转/分钟运转、300转/分钟等。双馈机型和半直驱机型中由高速轴驱动发电机,直驱机型中主轴直接驱动发电机。高速轴上一般装备有紧急机械闸,用于空气动力闸失效时,或风电机被维修时。发电机:风电机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风电机上的发电机与普通电网上的发电设备相比,有所不同:风电机发电机需要在波动的机械能条件下运转。通常使用的风电机发电机是感应电机或异步发电机,最新的风电机已经开始使用永磁同步发电机。目前世界上单机最大电力输出超过6000千瓦(德国enercon的E-112/114)。主控系统:主控系统是用于调整风电机最佳工作状态的控制系统,分别是用于控制风电机机舱部分的偏航系统(YAW系统)和控制叶片切割角度(攻角)的变桨系统(Pitch或者Stall)。YAW系统借助电动机转动机舱,以使叶轮调整风向的最佳切入角度。该系统由电子控制器操作,电子控制器可以通过风向标来探知风向。通常,在风改变其方向时,风电机一次只会偏转几度。关于叶片攻角的调整:小功率级别的风电机都是通过统一的变桨系统调整所有叶片的角度,而最新的风电机大都是每个叶片设置单独的变桨系统。电子控制器:一般都使用一台或多台不断监控风电机状态的计算机,用于控制偏航装置。一旦风电机发生故障(即齿轮箱或发电机的过热),该控制器可以自动停止风电机的转动,并通过网络信号通知风电机管理中心。液压系统:用于重置风电机的空气动力闸。冷却系统:发电机在运转时需要冷却。在大部分风电机上,发电机被放置在管内,并使用大型风扇来空冷,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油冷却元件,用于冷却齿轮箱内的油;还有一部分制造商采用水冷。水冷发电机更加小巧,而且电效高,但这种方式需要在机舱内设置散热器,来消除液体冷却系统产生的热量。一些新型风电机也采用水冷和风冷并用系统(比如德国Multibrid的M5000)。从外形上看,空冷发电机一般为长方体形,水冷发电机一般为圆柱形。机塔:风电机塔载有机舱及叶轮。通常高的塔具有优势,因为离地面越高,风速越大。600千瓦风电机的塔高为40至60米,5兆瓦级别的塔高则超过100米。根据底座的不同,机塔可以为管状塔筒,也可以是桁架。塔筒对于维修人员更为安全,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内部的梯子到达塔顶。桁架结构的机塔优点在于它重量轻,技术相对成熟(与海上石油钻井台原理相同)。基础:早期小功率的风电机基础和机塔是结合到一起的,随着风电机单机功率越来越大,机塔也越来越长,对机塔底部的力学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所以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将基础从机塔中分离出来单独制造。目前常见的基础结构包括直杆式、三脚架、桁架、重力式、吸盘式以及一些浮力基础。风速计及风向标:用于测量风速及风向。输出电压欧洲风电机通常产生690伏特(美国风电机通常为575伏特)的三相交流电,电流通过风电机旁(或在塔内)的变压器,电压被提高至一万至三万伏,这取决于当地电网的标准。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风机采用高压或者中压电机发电,发电机直接发出超过1万伏的高压电或者3000伏左右的中压整机制造商可以提供50赫兹风电机类型(用于世界大部分的电网),或60赫兹类型(用于美国电网)。发电机电网的设计风电机可以使用同步或异步发电机,并直接或非直接地将发电机连接在电网上。直接电网连接指的是将发电机直接连接在交流电网上。非直接电网连接指的是,风电机的电流通过一系列电力设备,经调节与电网匹配。采用异步发电机,这个调节过程自动完成。
Ⅹ 哪个国家风电技术最先进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报道,荷兰以风车发电而着名,目前,科学家最新设计的一款家用风力发电装置,竟然外型颇似打蛋器,但是其性能却十分优异,它旋转时比普通发电风车更加安静,较低风速低于传统螺旋推进类型涡轮。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能源球”发电装置的大型风力发电涡轮都采用推进式叶片,多数旋转风力都产生于叶片前端,叶片在风中旋转时处于垂直状态,会导致一股哗哗响声,致使附近的许多居民声称被这种噪音搞得身心交疲。与之相比,这种被称为“能源球”最新发电装置的旋转体呈现弯曲形状,像一个球形的打蛋器,这样基本上可以形成一股平行的风力,从而形成很少的噪音。这款新型风力发电装置是由荷兰国际家用能源公司(Home Energy International)研制的,该公司市场销售主管埃里克-奥瑞克说,“适合家庭使用的小型风力涡轮必须静音无声,否则居民们会十分讨厌它的。”他在接受美国生活科学网记者采访时称,能源球的噪音要比当时的风声小一些,即使在风速下降至4.5英里/小时(相当于2米/秒)时,该发电装置也能持续运行。但平时该装置正常运一般需要9英里/小时的风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