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网闸的意义
为什么要使用安全隔离网闸呢?其意义是:
(一)当用户的网络需要保证高强度的安全,同时又与其它不信任网络进行信息交换的情况下,如果采用物理隔离卡,用户必须使用开关在内外网之间来回切换,不仅管理起来非常麻烦,使用起来也非常不方便,如果采用防火墙,由于防火墙自身的安全很难保证,所以防火墙也无法防止内部信息泄漏和外部病毒、黑客程序的渗入,安全性无法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隔离网闸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弥补了物理隔离卡和防火墙的不足之处,是最好的选择。
(二)对网络地隔离是通过网闸隔离硬件实现两个网络在链路层断开,但是为了交换数据,通过设计的隔离硬件在两个网络对应的上进行切换,通过对硬件上的存储芯片的读写,完成数据的交换。
(三)安装了相应的应用模块之后,安全隔离网闸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户可以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在不同网络上的数据库之间交换数据,并可以在网络之间交换定制的文件。 安全隔离网闸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那些呢? 其性能指标包括:
系统数据交换速率:120Mbps
硬件切换时间:5ms 1.有哪些功能模块 :安全隔离闸门的功能模块有:
安全隔离、内核防护、协议转换、病毒查杀、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身份认证
2.防止未知和已知木马攻击:
为什么说安全隔离网闸能够防止未知和已知木马攻击?
通常见到的木马大部分是基于TCP的,木马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需要建立连接,而安全隔离网闸由于使用了自定义的私有协议(不同于通用协议)。使得支持传统网络结构的所有协议均失效,从原理实现上就切断所有的TCP连接,包括UDP、ICMP等其他各种协议,使各种木马无法通过安全隔离网闸进行通讯。从而可以防止未知和已知的木马攻击。
3.具有防病毒措施:
安全隔离网闸具有防病毒措施吗?
作为提供数据交换的隔离设备,安全隔离网闸上内嵌病毒查杀的功能模块,可以对交换的数据进行病毒检查。
‘贰’ 网闸的概念
网闸是使用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由于物理隔离网闸所连接的两个独立主机系统之间,不存在通信的物理连接、逻辑连接、信息传输命令、信息传输协议,不存在依据协议的信息包转发,只有数据文件的无协议摆渡,且对固态存储介质只有读和写两个命令。所以,物理隔离网闸从物理上隔离、阻断了具有潜在攻击可能的一切连接,使黑客无法入侵、无法攻击、无法破坏,实现了真正的安全。
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即网闸,是新一代高安全度的企业级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它依托安全隔离技术为信息网络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安全防护能力,不仅使得信息网络的抗攻击能力大大增强,而且有效地防范了信息外泄事件的发生。
第一代网闸的技术原理是利用单刀双掷开关使得内外网的处理单元分时存取共享存储设备来完成数据交换的,实现了在空气缝隙隔离(Air Gap)情况下的数据交换,安全原理是通过应用层数据提取与安全审查达到杜绝基于协议层的攻击和增强应用层安全的效果。
第二代网闸正是在吸取了第一代网闸优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利用全新理念的专用交换通道PET(Private Exchange Tunnel)技术,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完成内外网之间高速的数据交换,有效地克服了第一代网闸的弊端,第二代网闸的安全数据交换过程是通过专用硬件通信卡、私有通信协议和加密签名机制来实现的,虽然仍是通过应用层数据提取与安全审查达到杜绝基于协议层的攻击和增强应用层安全效果的,但却提供了比第一代网闸更多的网络应用支持,并且由于其采用的是专用高速硬件通信卡,使得处理能力大大提高,达到第一代网闸的几十倍之多,而私有通信协议和加密签名机制保证了内外处理单元之间数据交换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信性,从而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供更好的处理性能,能够适应复杂网络对隔离应用的需求。
‘叁’ 隔离网闸有哪些功能
安全隔离网闸,又名“网闸”、“物理隔离网闸”,用以实现不同安全级别网络之间的安全隔离,并提供适度可控的数据交换的软硬件系统。
安全隔离网闸的组成:
安全隔离网闸是实现两个相互业务隔离的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通用的网闸模型设计一般分三个基本部分:
a. 内网处理单元
b. 外网处理单元
c. 隔离与交换控制单元(隔离硬件)
其中,三个单元都要求其软件的操作系统是安全的,也就是采用非通用的操作系统,或改造后的专用操作系统。一般为Unix BSD或Linux的经安全精简版本,或者其他是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等,但都要对底层不需要的协议、服务删除,使用的协议优化改造,增加安全特性,同时提高效率。
下面分别介绍三个基本部分的功能:
内网处理单元:包括内网接口单元与内网数据缓冲区。接口部分负责与内网的连接,并终止内网用户的网络连接,对数据进行病毒检测、防火墙、入侵防护等安全检测后剥离出“纯数据”,作好交换的准备,也完成来自内网对用户身份的确认,确保数据的安全通道;数据缓冲区是存放并调度剥离后的数据,负责与隔离交换单元的数据交换。
外网处理单元:与内网处理单元功能相同,但处理的是外网连接。
隔离与交换控制单元:是网闸隔离控制的摆渡控制,控制交换通道的开启与关闭。控制单元中包含一个数据交换区,就是数据交换中的摆渡船。对交换通道的控制的方式目前有两种技术,摆渡开关与通道控制。摆渡开关是电子倒换开关,让数据交换区与内外网在任意时刻的不同时连接,形成空间间隔GAP,实现物理隔离。通道方式是在内外网之间改变通讯模式,中断了内外网的直接连接,采用私密的通讯手段形成内外网的物理隔离。该单元中有一个数据交换区,作为交换数据的中转。
安全隔离网闸的两类模型:
在内外网处理单元中,接口处理与数据缓冲之间的通道,称内部通道1,缓冲区与交换区之间的通道,称内部通道2。对内部通道的开关控制,就可以形成内外网的隔离。模型中的用中间的数据交换区摆渡数据,称为三区模型;摆渡时,交换区的总线分别与内、外网缓冲区连接,也就是内部通道2的控制,完成数据交换。
还有一种方式是取消数据交换区,分别交互控制内部通道1与内部通道2,形成二区模型。
二区模型的数据摆渡分两次:先是连接内、外网数据缓冲区的内部通道2断开,内部通道1连接,内外网接口单元将要交换的数据接收过来,存在各自的缓冲区中,完成一次摆渡。然后内部通道1断开,内部通道2连接,内外网的数据缓冲区与各自的接口单元断开后,两个缓冲区连接,分别把要交换的数据交换到对方的缓冲区中,完成数据的二次摆渡。
内部通道一般也采用非通用网络的通讯连接,让来自两端的可能攻击终止于接口单元,从而增强网闸的隔离效果。安全隔离网闸设计的目的,是隔离内外网业务连接的前提下,实现安全的数据交换。也就是安全专家描述的:协议落地,数据交换。
功能
由于职能和业务的不同,用户的应用系统及其数据交换方式也多种多样:各种审批系统、各种数据查询系统需要在网络间传输和交换指定数据库记录;各种汇总系统、各种数据采集系统需要在网络间传输和交换指定文件;各种复杂的应用系统需要传输和交换定制数据;内外网之间的邮件互通和网页浏览需求要求网络之间能够进行邮件转发和网页转发。
故主流的安全隔离网闸一般具有如下功能模块:数据库模块、文件模块、消息模块、邮件模块和浏览模块。
‘肆’ 网闸和防火墙的区别
网闸是一种由带有多种控制功能专用硬件在电路上切断网络之间的链路层连接,并能够在网络间进行安全适度的应用数据交换的网络安全设备。
与防火墙的区别
防火墙一般在进行IP包转发的同时,通过对IP包的处理,实现对TCP会话的控制,但是对应用数据的内容不进行检查。这种工作方式无法防止泄密,也无法防止病毒和黑客程序的攻击。无论从功能还是实现原理上讲,安全隔离网闸和防火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产品,防火墙是保证网络层安全的边界安全工具(如通常的非军事化区),而安全隔离网闸重点是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因此两种产品由于定位的不同,因此不能相互取代
‘伍’ 有没有人遇到跨网闸调用webservice的情况
如果是摆渡的网闸,就算开了端口也没有用,因为不是实时的通讯,
楼主可以了解下金瀚海科技的iCom-NetStrobe安全隔离网闸,是基于通讯重组的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
我是金瀚海科技的销售人员,楼主可以HI我取得更多的咨询。
‘陆’ 谁能详细阐述一下网闸的工作原理
网闸采用高速固态开关,在内外网络之间切换,开关的物理特性决定了任意一个时刻,系统在物理链路上只能处于内网或者外网的一侧;当连入外网时,与内网断开,从外网获取需要交换的数据;断开外网连接,连接内网,交换数据到内网。往复不断,从而完成内外网络信息的交换;连接建立后,采用自定义信息交换报文和协议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防止黑客利用标准网络协议的各种漏洞进行攻击;由于采用自定义安全传输协议,系统在底层自行完成对文件的分片、传递工作,在另一端负责对其进行重组、检测;系统提供应用接口,对应用系统的表单内容进行严格的信息检测和过滤,防止利用各种非法的查询来获取信息或者破坏信息;由于通过高速固态开关交换信息,时间延迟极短,为毫秒级,为用户应用系统提供实时的在线访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安全网闸不但提供标准的信息交流服务,如文件交流、数据库交流和邮件交流等。还提供其他具体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接口,帮助用户更快、更好的建立自己的安全信息交流平台。支持第三方安全软件,如对传递和交换的数据进行杀毒等
‘柒’ 数据安全交换系统跟网闸比起来,有什么优势吗
网闸类产品主要用于政府部门,其优势是在实现物理隔离基础上实现数据交换,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包括:
· 无法实现多对多的数据交换
· 无法对交换行为进行审批和集中管控
· 无法对交换数据进行审批
· 系统过于封闭,很难与第三方系统集成审批
联软数据安全交换系统,也叫安全数据摆渡系统(以下简称“安渡”)。“安渡”产品相比于网闸有以下优势:
· 功能更强,在不降低网络安全性的情况下,功能远比“网闸”类产品强大和丰富,应用的场景更多;
· 支持多网间相互交换“安渡”允许多个网络间相互交换,而不仅仅是两个网络间交换数据;
· 性能更高,“安渡”的体系架构以及在使用对比过程中确定,同性能情况下,“安渡”性能高于“网闸”类产品;
· 高效方便;只要策略允许,无论是同一个网络还是不同网络间的两台主机,都可通过浏览器、专用客户端软件或Windows共享盘符的方式,方便、高效地交换数据文件;
· 易于扩展,“安渡”能非常方便地与用户的OA等各种业务系统集成,扩展方便;
·维护方便,一方面,无论是单台设备,还是多台“安渡”设备的管控、部署、维护、升级,都可以通过Web页面集中管理、设置;另一方面,同一用户无论有在哪个网络上操作,都只需要一个帐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