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阅读下列文学作品,试写一个分镜头脚本
序号 内容 景别 角度 镜头运动 音乐音响
1 从瀑布上部向下拍摄全貌,停在瀑布下波光粼粼的水潭,激流飞下激起翻腾的水花
全景
平拍
向下移镜头
瀑布巨大的轰鸣声,随着镜头的下移渐强
2 诗人李白长袍羽扇,从山间小林快步走出,用袖子拭汗,仰头望向瀑布,慢慢走近
全景中景近景
平拍
推
人物匆匆穿过林中的音响,脚步声及瀑布的水声
3 主观视角。香炉峰顶水雾弥漫,紫气缭绕,瀑布从中泻下,似乎发源于云端
全景
仰拍
静止
瀑布轰鸣声及音乐响起
4 诗人伫立在香炉峰前,久久仰视瀑布
远景
平拍略微俯视
拉
音乐
ps:画面右上用竖排列行书写出诗句
㈡ 编导的电影剪辑技巧
编导的12条电影剪辑技巧
电影的剪辑手段,主要是为了保证人物刻画的鲜明性、故事情节的连贯性、时间空间关系的合理性、节奏处理的准确性。那么电影剪辑技巧都有哪些?以下仅供参考!
1.剪辑要紧凑。
演员对话中不必要的停顿。缩短每句中间的空白部分,甚至可以减去冗长不重要的对话。不过在剪去对话前,请先征求导演的意见。
通常来说,我的方法是一开始就剪辑出精确的版本,而非剪出较长的电影再缩减。大部分电影观众的注意力一般不超过90分钟,相当于一般电影的长度。如果初剪完后电影长度大约100分钟,那你基本上还需继续剪到90分钟使电影更紧凑。但如果初剪完后电影长达两个小时甚至更长,那就需要"动大手术"了。
2.临时音乐。
许多剪辑师喜欢用临时背景音乐剪辑电影,把临时音乐当做占位符。
在此我提出不提倡该做法的两个原因:
第一,一旦人们喜欢上临时音乐就很难再找到感觉不错的合适配乐。
第二,临时音乐会成为你的"精神支柱"。当无趣的场景配上有趣的音乐时,你会更加宽容。我更愿意剪辑出有力的电影场面并通过适当编辑使它完美呈现。
如果一个场景可以自己站得住脚,那配乐会锦上添花。唯一的例外是蒙太奇镜头的音乐设置。因此,我在剪辑时候可以做的更好。
3.不要使用法网剪辑方法。
最初的法网电视连续剧使用特定对话剪辑方式:声音与画面完全同步,不存在重叠部分。
常用的方法是:剪A画面—A讲完对白—剪B画面—B讲完—剪回A画面,就这样一直轮流剪辑下去。
剪辑大师沃尔特·默奇将这种剪辑方法命名为法网风格剪辑法。但事实上,观众对与声音和画面剪辑不重合的反应更好。
我认为这种剪辑方法更贴近现实生活,我们先是听到有人开始说话,然后才抬头去看。或者一个人正在说话,我们会看看我们的朋友的反应。这种剪辑方法更贴近人的自然反应,会使影片更加流畅。
4.动作配合。
使用演员手势,道具,视线或者走位是剪辑方法之一。
但沃尔特·默奇说,最好的方式是让情绪自然流露,或者剪出流畅的叙事节奏,技术上的剪辑反而是最不需要考虑的。
但也绝不可忽略,因为动作不相配会让观众难以入戏。然而一个编辑朋友经常告诉我,"过分注重匹配会束缚剪辑"。如果观众能完全入戏,那他们常常会忽略那些镜头存在的不连续问题。剪辑的职责就是尽量使观众融入剧情之中。
5.移动拍摄镜头。
移动镜头是拍摄动作片的主要方式,可以是轨道摄影机,旋臂摄影机,摄影机稳定器或手持摄影机。
动作电影通常要呈现出紧张的氛围。当我剪辑电影时,我喜欢在镜头运动时作剪辑,保证一个接一个的镜头都处于运动状态,但许多导演兵不同意,他们更喜欢在摄影机开始移动前或停止移动后才剪辑。但我更喜欢紧凑的剪辑方式,让观众目不暇接。
6.不要一直用同一个角度进行剪辑。
如果导演拍摄了许多不同角度的镜头,不要一直机械的切回到同样角度,或者重读不久前使用的同一系类镜位。
当然,在一个对话场景中只有两个角度,难以避免重复剪辑,但是如果导演根据不同需要不同镜头框架进行拍摄,那不妨通过剪辑体现导演的意图。不要被剪辑规则束缚,比如主镜头/单镜头/反转,主镜头/单镜头/反转等等。可以尝试混搭一下。
7.镜头三个一组。
当需要切换场景时,通常都是三个一组。至少保持1.5到2秒也可更长。
举个例子,在主角进入房间环顾四周的场景中,以三个为一组剪辑视点镜头可以直观展示给观众主角所看到的整个场景,模仿我们真实的世界让观众身临其境。
8.重点剪辑演员的眼睛。
演员在电视上、电影中和舞台上都凭脸蛋吸引注意,但最重要的是演员的眼睛。
当剪辑激烈的对话场景时,我都注意演员的眼睛。他们是否传达出适当的情绪?对戏的演员反应如何?演员的表演决定我的剪辑。这个原则使我更专注于传达对话的主要演员而剪掉其他人的反应。
9.排除演员表演中的"空气"。
和第一点相似—我喜欢紧凑的剪辑。注意大多数演员都表演夸张,超过合适的程度。演员会强调停顿、比脚本要求的增加更多错误、表现的更为口吃、瞥的时间更长,但剪辑的职责是通过适当剪辑使表演恢复正常。剪掉冗长动作和对白,使电影真实而不做作。
10.形成故事情节。
据说世界上有三种电影:剧本型、拍摄型、剪辑型。
无论你剪辑哪一种类型时,都要高度注意故事脉络,不要害怕改变剧本或拍摄内容,只要是有意义为之。许多剪辑师利用在画面分镜剧本作记录从视觉上呈现出故事情节。这可以帮助你确定以最通顺的逻辑呈现故事给观众。
11.利用数字辅助设备。
像现代的NLEs和finishing techniques这样的数字媒介提供给制作人很多辅助工具。
比如,数字图像可以放大很多倍。你可以用这些工具变焦拍摄者放大一个镜头来拍摄广阔场景或特写镜头,如果用的是用RED数字摄像配35mm胶片拍摄那会很容易做到。只要保证图像质量,不必害怕拉近焦距拍摄。
许多剪辑师经常讨论用多画面屏幕来进行剪辑。通常是指两个演员的时间安排与预设不符(比如在一个过肩镜头或双人特写镜头中)但是可以剪辑出适当的场景节奏,放慢两个演员间的时间。
如果摄像机被锁定,演员动作重叠的部分不太复杂,那么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创造全新的OTS镜头。产生一种两个演员在表演的`时间选择上有所偏差的视觉效应。
12.做自己的选择但也要考虑其他人。
作为剪辑师的职责是形成故事情节把握电影节奏。
最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导演达到创造性的视觉效果。但是你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剪辑师都是独立完成初剪。这是你在电影打上鲜明的个人烙印的第一个机会。当初剪完成后,导演会和剪辑师通力合作把剪辑变成导演想要的版本。
你在剪辑和改变某一演员的表演时所做的种种选择都影响了观众的观影感受。比如,剪掉对话中重复的部分可以使增强画面的紧张感。这传达出一点,即使拍摄完毕剪辑工作也不可怠慢。
剪辑师做出的决定可以轻易改变场景传达出的感情,因此任何决定必须服从剧情。当然,只有有符合逻辑的理由并且导演同意时你才能作这样的剪辑,如果不同意就要提供备选方案。
我喜欢在选择最好的场景前回顾一下取景镜头。起初,导演也许从四个镜头中标记了第三个和第四个为取景范围,我实际上可能开始用第一个镜头,接着用第四个镜头的后半段。
在反复简介演员对话对白时,我经常剪掉包含很少取景镜头的过场场景。虽然你已经想好解释你所做剪辑的理由,但也要准备好应对改变。
大部分导演不会在后期制作时回顾每一个取景镜头,而是根据你剪辑表演的版本进行修改,无论是否欣赏演员的表演。如果他们的确欣赏某一演员的不同的表演,他们会建议修改剪辑或从取景镜头找到合适部分。剪辑的场景越让人感觉焕然一新并呈现出最令人信服的表演,导演就会越认同你的技术。
;㈢ 剧本、脚本、台本是一个东西吗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
脚本script是使用一种特定的描述性语言,依据一定的格式编写的可执行文件,又称作宏或批处理文件。脚本通常可以由应用程序临时调用并执行。
台本即专指供舞台演出使用的剧本
㈣ 台词和脚本有区别吗
有区别,脚本是指表演戏剧、拍摄电影等所依据的底本,载有台词、故事情节等,也叫故事构成。
而台词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
也就是说,脚本包括台词,台词是脚本的组成部分。
㈤ 求个编导艺考时候说的小段子
你会快板吗?有一届相声大赛中的一段才艺是快板《武松打虎》,还特别哏
㈥ 分镜头脚本怎么写
一般脚本分为两种:1,脚本文案(wrod) 2,分镜头表格
脚本文案格式
分镜头表格模式
其实能够和拍摄人员、演员对接好,形式不限,重点在于内容打造,关于这个,如果你是小白,或者运营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传智播客新媒体+短视频直播学科的老师,他们讲的还是挺细的,并且讲练结合,实操性也很强。我就是从那学出来做编导的
㈦ 编导生 需要幽默带有讽刺的搞笑段子
老板:你过完年就不用来上班了!
员工:为什么?
老板:你不服从管理!
员工:我服从啊!
老板:那你被开除了。
员工。。。
㈧ 编导在策划完节目并且拍摄完成后 送到后期制作的时候需要写一个文案 这个文案怎么写,就是让后期怎么剪
标准的称呼是脚本,一般情况编导的工作是“选题”、“文案”、“脚本”。其中文案是对节目的文字阐述,不用给剪辑。
给剪辑的是脚本,标准的格式为三个内容
1、解说词
2、对应画面
3、字幕
节目每个部分的内容都是这样
这个脚本一定要准确,原因很简单,电视节目是编导负责制,如果做砸了,你要负责。
现在电视剧、综艺访谈栏目一般是剪辑师按照脚本剪。
专题片还是需要编导盯
关于编导方面的资料,你可以参考我的网络空间。
㈨ 脚本和剧本有什么区别,脚本怎么写
一、写作上的区别:
脚本可以根据故事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而进行的修改。只有在脚本确定之后,则才进行剧本的编写工作。剧本编写完成之后,则才是分镜的确定。场景,角色确定。
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搬上舞台表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
脚本:
二、用途上的区别:
脚本是指表演戏剧、拍摄电影等所依据的底本又或者书稿的底本。脚本可以说是故事的发展大纲,用以确定故事的发展方向。
剧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它是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三、内容性质上的区别:
脚本可以说是故事的发展大纲,用以确定故事的发展方向。之后,确定故事到底是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有哪些角色,角色的对白,动作,情绪的变化,等等,这些细化的工作都是剧本上所要清楚确定下来的。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在戏曲、歌剧中则常用唱词来表现。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㈩ 分镜头脚本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写分镜头脚本?
编导大师姐
2019年10月20日
分镜头脚本是最实用的影视创作脚本,它是在文学脚本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思维和蒙太奇技巧进行再创作的脚本,即根据拍摄提纲或文学脚本,参照拍摄现场的实际情况,分隔场次或段落,并运用形象的对比、呼应、积累、暗示、并列、冲突等手段,来建构屏幕上的总体形象。分镜头脚本设计是从文字到影像的预演,是影视思维的具体呈现,是影视导演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
分镜头脚本设计的目标
//
微电影作为影视创作的新类型,虽然具有“微投入”“微时长”“微周期”的创作特点,但它也必须符合影视创作的基本规律,在重要的工作环节上更是缺一不可。尤其是对微电影制作团队是影视艺术的初学者而言,他们的影视创作手段还未达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因此,分镜头脚本设计在其创作中的地位更为突出。
电影分镜
分镜头脚本设计是导演确定影像风格、划分段落和场次的创造性工作。导演依据文字脚本加工成分镜头脚本,不是对文字脚本进行简单的图解和翻译,而是在文字脚本基础上进行影视语言的再创造。因此,分镜头脚本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将文字思维转化为影视思维,构建影片的整体形象。
分镜头脚本是各工种之间协调合作的指导书。虽然分镜头脚本也是用文字书写的,但它是可以在脑海里“放映”出来的影像,可在某种程度上展现视听效果。分镜头脚本建构了未来屏幕上的总体形象,使抽象的文字表达变为具体的画面、声音、时长、场景等,是创作团队内部沟通、交流的文本。因此,分镜头脚本设计的第二个目标是成为一份拍摄“说明书”,剧组各工种看了这份“说明书”之后,对自己的职责会有更清晰明了的认识。
//
分镜头脚本设计的任务
//
将文字脚本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用精练、具体的语言描述出要表现的画面内容,必要时借助图形、符号表达,并按顺序列出镜头的镜号。确定每个镜头的拍摄方式,如固定镜头拍摄还是运动镜头拍摄,如果是运动镜头,则要标明摄影机的运动方式。
“
确定每个镜头的拍摄景别,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确定每个镜头的时长。排列组成镜头组,并说明镜头组接的技巧。
设计相应镜头组的人声。故事类微电影设计相应镜头组的对白;纪实类微电影撰写相应镜头组的解说词。设计相应镜头组或段落的音乐与音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