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标准的心脏复苏该怎么做
心肺复苏是指因外界原因或自身生理原因而导致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情况发生,需立即采取有效的外部干预手段对患者进行救治,使其尽快恢复呼吸、心跳的措施,称之为心肺复苏。
三、心肺复苏的终止指标
在进行了心肺复苏后,如果病人恢复了自主心跳和呼吸后,即可终止心肺复苏;在进行了30分钟以上的心肺复苏后,病人仍无任何反应,呼吸、脉搏及心跳皆无,或已经确定病人死亡的,即可终止心肺复苏。
❷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按照当前正在使用的15版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的流程为CAB,当发现有人无意识倒地后立即轻拍其双肩检查并在其双耳边大声呼喊检查意识情况,若无意识检查是否有呼吸(一听二看三感觉),10秒内无呼吸检出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周围无人先呼救,周围有人请求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并在附近安置有自动体外除颤器时获取设备)。
第一步C为胸外按压,以掌根接触胸骨下段按压,手臂垂直胸壁用力,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频率100次/分~120次/分,共按压三十次。
第二步A为开放气道,以压额抬颌法开放气道,必要时清理气道异物,为人工呼吸准备。
第三步B为口对口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在保持开放气道动作的前提下以自己的口包住患者的口吹气一秒,吹气前普通吸气即可。吹气后放开捏鼻的手,让气体自然呼出。一共吹气两次。
以如上30:2的按压通气比例反复进行操作,直至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出现自主循环体征。
❸ 最新心肺复苏步骤及方法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对心肺复苏急救(CPR)及心血管急救(ECC)的操作指南进行了重点更新,并在Circulation官网上共发布了7个文件,同时在AHA官网推出了多国语言版本的摘要,内容涉及由调度员指导心肺复苏急救(CPR,DA-CPR)、心肺复苏急救(CPR)期间使用高级气道、心肺复苏急救(CPR)期间使用血管加压药物、体外心肺复苏及先兆晕厥的治疗方法等,知能医学模型选取了部分重要内容与大家分享。
心肺复苏急救
心肺复苏急救
一、建议由调度员指导进行院外心肺复苏急救:
2020(更新):我们建议紧急调度中心提供CPR指导,并授权调度员为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提供此类指导。调度员应指导呼叫者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人进行CPR。
2017(旧):我们建议,当需要调度员的指导时,调度员应指导呼叫者对疑似OHCA的成人进行单纯按压式CPR。
2015(旧):如果怀疑心脏骤停,调度员应指导呼叫者进行CPR。调度员应指导呼叫者对疑似OHCA的成人进行单纯按压式CPR。
理由:尽管所有审查的研究均未表明DA-CPR有明显预后获益,但AHA指南中这一变化反映了现有证据的优势,它涉及多个国家/地区成千上万的患者。这些结局提示DA-CPR与OHCA后临床预后改善之间存在关联。此外,DA-CPR可使旁观者实施CPR的可能性提高5倍以上,因此可得出结论,DA-CPR的总体获益值得强烈认可。
部分对调度员CPR指导类型的影响进行评估。因此,2015年“调度员应指导呼叫者对疑似OHCA的成人进行单纯按压式CPR”的建议保持不变。
二、建议将复苏患者送往专门的心脏骤停中心:
2020(更新):如果当地机构无法提供全面的心脏骤停后救治,则应采取区域化的心脏骤停后救治方法,其中包括将已复苏的患者直接送往专门的心脏骤停中心。
2015(旧):可以考虑采用区域化的OHCA复苏方法,包括使用心脏复苏中心。
理由:循证的全面心脏骤停后救治,包括采用紧急心导管置入、TTM、血流动力学支持和神经系统专业知识,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至关重要。这些干预措施可能代表了成功复苏(即恢复自主循环ROSC)与最终生存之间的逻辑临床联系。如果当地救治条件不足,则将己复苏的患者直接送往提供此类支持的区域中心可能是有益的,也是持续救治的合理方法,前提是其可行并且能够及时进行。
成人心血管疾病的生命支持
一、建议在心肺复苏急救(CPR)期间使用高级气道:
2020(更新):对成人心脏骤停进行CPR期间,任何情况下均可考虑球囊面罩通气或高级气道策略。
2020(更新):如果使用高级气道,则在气管插管成功率低或气管内导管放置培训机会少的情况下,声门上气道可用于成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
2020(更新):如果使用高级气道,则在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或气管内导管放置培训机会最佳的情况下,声门上气道或气管内导管均可用于成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
2020(更新):如果由经过这些操作培训的专业人员在医院内使用高级气道,则可以使用声门上气道或气管内导管。
2020(更新):建议实施气管插管的人员经常操作或反复再培训。
2020(更新):实施院前气管插管的EMS人员应提供持续质量改进计划,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并跟踪声门上气道和气管内导管放置的总体成功率。
2010和2015(旧):在IHCA和OHCA进行CPR时,可使用球囊面罩或高级气道进行氧合和通气。对于经过使用培训的医师,可使用声门上气道或气管插管作为CPR期间的初始高级气道。建议实施气管插管的医师经常操作或反复再培训。实施院前插管的EMS人员应提供持续质量改进计划,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
理由:对于在心脏骤停期间放置高级气道的建议,前提是医师应具有初步的培训和技能、以及插入气道并确认适当位置的经验,同时对胸外按压的干扰降至最低。因此,应根据医师的技能和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确定选择球囊面罩通气还是置入高级气道装置。经常操作和培训是保持较高的气道管理总体成功率的重要措施,并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一部分。因此,如果不对气道管理成功率进行追踪,就无法做出关于OHCA气道策略选择的明智决定。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为OHCA患者做出有关气道策略选择的明智决定。
❹ 心肺复苏步骤是怎样的
现在所使用的心肺复苏操作步骤以从原先的ABC改为CAB。即先胸外按压,后开放气道,最后人工呼吸。当然在开始心肺复苏前必须先确定患者是否已出现心跳呼吸停止,需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意识和呼吸,若无意识及呼吸则开始心肺复苏,先胸外按压30次,后以按额抬颌法开放气道,再人工呼吸两次。如此反复直至急救人员到达。
❺ 遇到突发的情况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呢
现如今,我们的医学水平越来越发达,但是也总有一些突发情况比如心梗脑梗引发的心脏骤停会杀我们个措手不及,而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在几分钟内,病人往往会因为心脏暂停跳动导致供血不足,身上各个器官迅速衰竭导致难以挽救的后果。所以,心肺复苏术也逐渐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全民去普及的急救手法,在紧急情况是可以救命的,那心肺复苏应该如何做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检查患者意识,判断是否心脏骤停
首先遇到这样的患者,我们先立马拨打120,然后在等待的时候应该先检查他的意识,用双手拍打他的双肩然后在耳边呼唤他的名字,试探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可以用手在试探患者有没有呼吸或者颈动脉有没有明显跳动,若没有的话,则判断患者现在处于心脏骤停的状态,要进行心肺复苏术。
最后,各位读者,您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欢迎一起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❻ 心肺复苏的操作过程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 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编辑本段心肺复苏ABC步骤A:开放气道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 A 开放气道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B 口对口人工 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 (或口唇 ),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内吹 气 ,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 人工循环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心脏按压部位·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一人心肺复苏方法: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二人心肺复苏方法: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称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两人可以数着1、2、3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30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0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 编辑本段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 ①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②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 ③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学会心肺复苏对于每个人都会很有用,生活中有很多意外,很难保证我们是时时安全的。为了能够有危急时刻挽救生命,建议大家一定要学会初步的心肺复苏方法! 编辑本段儿童婴儿的心肺复苏另外,如果是儿童心肺复苏(1岁~14岁),按压方式改为用单手每分钟100次频率按压,深度只需要3~4厘米,其余方法同上; 婴儿的心肺复苏,测动脉时取肱动脉(肱二头肌下方),首先将双手的食指置于二乳头上作为基点,而心脏就在此连线中央偏下,接近胸骨基底处;按压改为食指和中指按压,每分钟100次频率,深度只需1~2厘米,其余方法同上;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嘴不仅要包合婴儿的嘴,连婴儿的鼻也要包入。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大屏幕液晶彩显)GD/CPR400S ■ 大屏幕液晶显示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脉搏心电动态的模拟显示。 高级大屏幕液晶彩显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1]■ 模拟标准气道开放显示、语言提示。 ■ 人工手位胸外按压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语言提示: · 按压位置正确、错误的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错误的语言提示。 · 按压强度正确(4-5cm区域)、错误(<4-5cm<区域)的显示分别由条形(黄、绿、红)数码指示灯移动的动态反馈显示CPR按压深度;正确、错误的液晶计数显示及错误的语言提示。 ■ 人工口对口呼吸(吹气)的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语言提示: · 吹入的潮气量≤500ml/600ml-1000ml≤的显示由条形(黄、绿、红)数码指示灯移动的动态反馈显示吹气量度;正确、错误的液晶计数显示及错误的语言提示。 · 吹入潮气量过快或超大,造成气体进入胃部指示灯显示;液晶计数显示;错误语言提示。 ■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单人或双人) ■ 操作周期:2次有效人工吹气,再按压与人工吹气30:2五个循环周期CPR操作。 ■ 操作频率:最新国际标准:100次/分。 ■ 操作方式:训练操作;考核操作。■ 操作时间:以秒为单位计时,可设定考核操作时间。 ■ 语言设定:可进行语言提示设定及提示音量调节设定;或关闭语言提示设定。 ■ 成绩打印:操作结果可热敏打印长条成绩单与短条成绩单。 ■ 检查瞳孔反应:考核操作前和考核程序操作完成后模拟瞳孔由散大、缩小的自动动态变化过程的真实体现。 ■ 检查颈动脉反应:用手触摸检查,模拟按压操作过程中的颈动脉自动搏动反应;以及考核程序操作完成后颈动脉自动搏动反应的真实体现。 ■ 电源状态:采用220V电源,经过稳压器稳压输出电源24V。 材料特点:面皮肤、颈皮肤、胸皮肤、头发,采用进口热塑弹性体混合胶材料,由不锈钢摸具、经注塑机高温注压而成,具有解剖标志准确、手感真实、肤色统一、形态逼真、外形美观、经久耐用、消毒清洗不变形、拆装更换方便等特点,其材料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标准套配置: ■ 高级复苏全身人体模型一具; ■ 高级电脑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一台; ■ 豪华手拉推式人体硬塑箱一只; ■ 豪华便携式显示器铝塑箱一只; ■ 复苏操作垫一条; ■ 一次性消毒屏障面膜(50张/盒)一盒; ■ 人工呼吸屏障面罩(挂件式)一只; ■ 可换肺囊装置四套; ■ 可换面皮一只; ■ 热敏打印纸二卷; ■ 最新教材书一本; ■ 使用手册一本。 参考资料 1 GD/CPR400S心肺复苏模拟人 http://mx.honglian8.com/Catalog/Index_Single.asp?Catalog_Star=001_021&Proc_Id=15扩展阅读: 1 图书<<心肺复苏>> http://www.ilucking.com/book/DA022877/2 http://jpkc.gzhtcm.e.cn/zyjzx/cusiwangzhan/xiongwaixinzanganya.htm3 http://health.sohu.com/10/41/harticle15344110.shtml4 http://hi..com/%B2%A9%D3%D1%D2%BD%D1%A7/
❼ 急救措施:心肺复苏
紧急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 2007-07-16 00:00 ▲畅通气道▲人工呼吸▲挤压胸部 ■ 虹聿在救护车、专业人士到来之前,对伤病者及时实施紧急救助,伤病者的获救比率比没有进行救助的高5倍!所以,当途中遇险时,无论如何请您及时伸出您的援助之手。何谓心肺复苏术急救的首要步骤是保证及维持伤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救治呼吸和心跳停止的伤病者,必须通过胸部按压结合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这种保持伤病者生命的急救方法称为“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三要点A:畅通气道托起伤病者的下颌,使其头部后仰。头部后仰能使后缩至喉内的舌头抬起,使气道不受阻塞。 B:维持呼吸 如果伤病者停止呼吸,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将你呼出的气用力吹入伤病者的肺中,以便为其血液提供氧。C:维持血液循环 如果伤病者的心跳停止,应采用“胸部按压”迫使其血液通过心脏循环于体内。人工呼吸与胸部按压要同时进行。1.要判断倒地的伤者有无知觉,在耳边跟他说话或小心摇晃他的肩膀。如“喂!喂!”“你怎么了?”,或发出“睁开眼睛”之类的指令。永远都要假设伤者头、颈部受伤,因此,处理头部时要特别小心,摇动其双肩的动作要十分轻柔。 2.如果伤者对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大声向周围的人呼救。3.使伤者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保持仰卧,使其头部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上,平放其双腿。4.跪在伤者身体右侧,位于其头部和胸部的中间位置。5.实施急救: A.用两个手指轻轻托起伤者的下颌,同时另一只手放在伤病者的额头,使其头部后仰,以便抬起舌头,畅通气道。伤者失去知觉,肌肉会松弛,使舌头后缩并堵住喉咙,不能呼吸。头后仰,下颌上扬,可使舌根部位抬起,气道畅通。B.跪在伤者身边,脸部贴近伤病者嘴边,看、听和感觉他的呼吸(用10秒钟观察伤病者胸部,看其是否起伏;听呼吸的声音;用面部感觉伤病者的呼吸)。如果确定伤病者没有呼吸,为其做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如下:用食指与拇指捏住伤病者鼻子,深深吸入一口气,用你的嘴罩住伤病者的嘴。向伤者口内用力吹气1-1.5秒钟直到其胸部鼓起。移开你的嘴,让伤病者胸部自然回落,这个过程需要5秒钟左右的时间。再重复一次。C.用两根手指(食指和中指,不可以用拇指)按在伤病者靠近你一侧的颈动脉上,测脉搏5-10秒钟。如果伤病者出现脉搏,但仍然没有呼吸,则要继续进行人工呼吸。每呼吸10次(每1分钟),即检查1次脉搏。持续进行直到救护车到来,或者有其他人代替你,或者你精疲力竭无法再继续为止。如果伤者没有脉搏或任何血液循环迹象,继续以下步骤,并检查伤者是否有大出血(控制大出血的急救方法我们将在下期具体讲解)。6.按压胸部的位置、姿势:■找到两排肋骨和中间胸骨的交汇点,中指按在这个点上,食指并排伸直。另一只手的掌跟沿胸骨方向并排靠拢食指上方。■抬起用手指按住胸骨的手,并把掌跟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面,两手手指交叉。7.以每分钟按压80-100次的频率按压心脏15次:侧身对着伤病者,伸直双臂,用身体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伤病者的胸部约4-5厘米,然后放松,掌跟不要离开其胸部。注意:不要屈肘,或用臂力进行按压。因为这样不但效果不好,还有可能造成内脏破裂或肋骨骨折。8.然后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9.按照这种频率,以15次胸部按压,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4个循环。10.然后再次检查伤者的脉搏和呼吸情况。如果伤病者仍然没有呼吸、没有脉搏或任何血液循环迹象,坚持以每分钟按压80-100次的频率胸部按压15次,然后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交替进行这一步骤,直至伤病者复苏,或者救援人员到达,或者你精疲力竭无法再继续为止。如果伤病者出现脉搏,但仍然没有呼吸,则要继续进行人工呼吸。每呼吸10次(每1分钟),即检查1次呼吸和脉搏,持续进行这一步骤,直至伤病者恢复呼吸为止。如果其脉搏又消失,则恢复对伤病者做上述步骤。如果伤病者恢复呼吸、有了脉搏,则停止进行心肺复苏,并使其以复原卧位躺卧。此时应继续监察其呼吸、脉搏及血液循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