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
1、检验部门所属各检验站(组)应设有不合格品隔离区(室)或隔离箱。
2、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及时做出标识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存放,避免造成误用或误装,严禁个人或作业组织随意储存、移用、处理不合格品。
3、及时或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分析处理。
4、对确认为拒收和判废的不合格品,应严加隔离和管理,对私自动用废品者,检验人员有权制止、追查、上报。
5、根据对不合格品分析处理意见,对可返工的不合格品应填写返工单交相应生产作业部门返工;对降级使用或改作他用的不合格品,应做出明确标识交有关部门处理;对拒收和报废的不合格品应填拒收和报废单交供应部门或废品库处理。
(1)不合格品送至前端工序扩展阅读
根据GB/T19000-2008的规定,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有三种方式:
1、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2、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不合格品经确认无法返工和让步接收,或虽可返工但返工费用过大、不经济的均按废品处理。
3、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2.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法律分析:1 、对于检验员能判定立即返工的少量一般不合格品,可要求加工者立即返工,并将检验情况记录在《检验纪录 》内。返工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仍不合格或不适用者有技术部经理杂、在相应的检验记录上做出处理决定( 让步接收、返工、报废等)有技术部将记录发至生产部和仓库进行相应的处理。 ( 1 )让步接收时,检验员在不合格标签上注明“让步接收”,转至下道工序或入仓库。只有产品虽不符合要 求,但不影响顾客使用时,才能办理让步接收。有规定时,让步接收应取得顾客同意; ( 2 )返工由生产部执行,返工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并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重检不合格时,生产部经理 可在检验记录上作出处理决定; ( 3 )报废产品由生产部放置于废品区,由组织统一处理,保证不合格产品不能 ; 2 、检验员检验判定的严重不合格,需贴上“不合格”标签放置不合格品区,由技术部经理在相应的检验记录上 签字确认,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交总经理作出报废、降级或改作它用的决定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十二条 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第十五条 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划和组织。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
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根据监督抽查的需要,可以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并不得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用。监督抽查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
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作出复检结论。
3. 如何控制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
一、原材料检验(IQC) 1、原进厂检验包括三个方面: ① 库检:原材料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等是否符合实际,一般由仓管人员完成。 ②质检:检验原材料物理,化学等特性是否符合相应原材料检验规定,一般采用抽检方式。 ③试检:取小批量试样进行生产,检查生产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2、来料不合格的处理: ①标识:在外包装上标明“不合格”,堆置于“不合格区”或挂上“不合格”标识牌等。 ②处置:退货或调货或其他特采。 ③纠正措施:对供应商提供相关要求或建议防止批量不合格的再次出现。 3、紧急放行:因生产急需,在检验报告出来前需采用的物资,为紧急放行。需留样检验,并对所放行物资进行特殊标识并记录,以便需要时进行追踪。 4、特采:① 从非合格供应商中采购物资——加强检验。 ②检验不合格而采用的物资——挑选或修复后使用。 5、应特别关注不合格品所造成的损失: ①投入阶段发现,损失成本为1元。 ②生产阶段发现,损失成本为10元。 ③在客户手中发现,损失成本为100元。 二、过程检验(IPQC) 1、IPQC的检验范围包括: ①产品:半成品、成品的质量。 ②人员:操作员工艺执行质量,设备操作技能差。 ③设备:设备运行状态,负荷程度。 ④工艺、技术:工艺是否合理,技术是否符合产品特性要求。 ⑤环境:环境是否适宜产品生产需要。 2、工序产品检验:对产品的检验,检验方式有较大差异和灵活性,可依据生产实际情况和产品特性,检验方式更灵活。 3、质检员全检:适用于关键工序转序时,多品种小批量,有致命缺陷项目的工序产品。工作量较大,合格的即准许转序或入库,不合格则责成操作员工立即返工或返维。 4、质检员抽检:适用于工序产品在一般工序转序时,大批量,单件价值低,无致命缺陷的工序产品。 5、员工自检:操作员对自己加工的产品先实行自检,检验合格后方可发出至下道工序。可提高产品流转合格率和减轻质检员工作量,不易管理控制,时有突发异常现象。 6、员工互检:下道工序操作人员对上道员工的产品进行检验,可以不予接收上道工序的不良品,相互监督,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但也会引起包庇、吵执等造成品质异常现象。 7、多种方式的结合:有机结合各种检验方案,取长补短,杜绝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或入库,但检验成本较高。 8、工序品质检验:对人员、设备工艺技术环境等的检验。 三、成品出厂检验(OQC) 成品出厂前必须进行出厂检验,才能达到产品出厂零缺陷客户满意零投诉的目标。 1、检验项目包括: ①成品包装检验:包装是否牢固,是否符合运输要求等。 ②成品标识检验:如商标批号是否正确。 ③成品外观检验:外观是否被损、开裂、划伤等。 ④成品性能检验。 批量合格则放行,不合格应及时返工或返修,直至检验合格
4.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及处理方式
一般说来,不合格品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品或达不到质量要求的产品,对于此类产品,一般处理起来按照以下流程:一、由生产质检部门下达不合格品通知书。二、将不合格品单独存放,检查不合格原因。三、根据不合格品实际情况,作出处理意见。四、将不合格品处理,根据情况,可以销毁或者拆解等。
5. 加工的零件出现质量问题后,进行现场会诊时制订临时措施应考虑哪三个方面
摘要 01、确认上道工序零部件的加工质量
6. 施耐德不良品的处理流程5步骤
1.不合格品的标识原料、辅料、成品仓库保管员或车间工序检验员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并填写有关记录,在记录中注明不合格品情况已经存放区域。
2.不合格原辅料的处置方式由质检部确定处置措施(挑选、让步接收、退货等),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3.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处理:处理方式有让步接收、返工、返修、报废等。
经质检部检验为不合格的半成品,未入库的由生产科做好标识、隔离,入库的由包装车间负责标识和隔离或报废处理,由车间人员进行返工返修。
经检验员检验为不合格的成品,在《不合格品通知单》中做好记录注明不合格情况,并通知封装车间将其做好不合格品标识,单独存放。报质检部确定处置方式(让步接收、返工、返修、报废等)经总经理审批,进行相应的处理。
4.其他不合格品的处理包装车间发现的不合格品、搬运过程中造成的不合格品等,报质检部重新检验,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品质主管在《不合格品报告单》上做出(让步接收、返工、返修、报废等)处理意见,报总经理审批,发至相关部门执行。
5.出厂不合格品的处理以顾客利益为重,以最快的速度、最短时间给予处理。
7. 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 、对于检验员能判定立即返工的少量一般不合格品,可要求加工者立即返工,并将检验情况记录在《检验纪录
》内。返工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仍不合格或不适用者有技术部经理杂、在相应的检验记录上做出处理决定(
让步接收、返工、报废等)有技术部将记录发至生产部和仓库进行相应的处理。
( 1 )让步接收时,检验员在不合格标签上注明“让步接收”,转至下道工序或入仓库。只有产品虽不符合要
求,但不影响顾客使用时,才能办理让步接收。有规定时,让步接收应取得顾客同意;
( 2 )返工由生产部执行,返工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并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重检不合格时,生产部经理
可在检验记录上作出处理决定;
( 3 )报废产品由生产部放置于废品区,由组织统一处理,保证不合格产品不能 ;
2 、检验员检验判定的严重不合格,需贴上“不合格”标签放置不合格品区,由技术部经理在相应的检验记录上
签字确认,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交总经理作出报废、降级或改作它用的决定
8. 生产中工人把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应该怎么处罚
让步放行报告,要如实描述不合格事实,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和不符合事实对产品功能实现的实际影响,建议让步放行。
9. 不合格品不履行审批手续,不能转入下道工序对吗
该说法陈述不完整,所以不正确。
不合格品在修复后经品质方面检验合格,并经履行审批手续后确认为合格品的,可以转入下工序继续加工,否则,不得交下工序继续加工。
如上陈述是常规做法,应按照实际已制定的工艺流程规定进行判断,完善准确完整的文字表达。
10.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通常有哪些方式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有三种方式:
一、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
a)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
b)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c)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
二、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不合格品经确认无法返工和让步接收,或虽可返工但返工费用过大、不经济的均按废品处置。对有形产品而言,可以回收、销毁。
三、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让步接收品是指产品、零部件不合格,但其不符合的项目和指标对产品的性能、寿命、安全性、可靠性、互换性及产品正常使用均无实质性的影响,也不会引起顾客提出申诉、索赔而准予使用和放行的不合格品。让步接收实际上就是在对使用或放行的一定数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零部件或成品准予放行的书面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