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页前端 » 批量检测web群口令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批量检测web群口令

发布时间: 2022-08-08 19:17:19

A. 用Java Web实现记录用户输入错误的账号或口令的次数。

哈哈,看来我们是同学!!!这是我做的完整的LoginServlet.java的代码,有点乱,不过看在同学的份上还是采纳吧!

packageservlets;

importjava.io.IOException;
importjava.io.PrintWriter;
importjava.util.Date;
importjavax.servlet.ServletException;
importjavax.servlet.annotation.WebServlet;
importjavax.servlet.http.Cookie;
import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import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import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

{

longnow=0;
longlast=0;
longfirst=0;

protectedvoidprocess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response)
throwsServletException,IOException{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PrintWriterout=response.getWriter();
Stringuid=request.getParameter("uid");
Stringpwd=request.getParameter("pwd");
if(first!=0&&(now-first)<60){
longnows=newDate().getTime()/1000;
if((nows-now)<60){
response.sendRedirect("err.html");
}
}else{
if(uid.equals("")&&pwd.equals("")){
response.sendRedirect("index.jsp");
return;
}elseif(!(uid.equals("guest")&&pwd.equals("1234567"))){
HttpSessionsession=request.getSession();
if(session.getAttribute("now")!=null){
if(last!=0){
first=last;
}
last=Long.parseLong(session.getAttribute("now").toString());
}
session.setAttribute("now",newDate().getTime()/1000);
now=Long.parseLong(session.getAttribute("now").toString());
if(first!=0){
if((now-first)<60){
response.sendRedirect("err.html");
return;
}
}
response.sendRedirect("index.jsp");
}elseif(uid.equals("guest")&&pwd.equals("1234567")){
HttpSessionsession=request.getSession();
session.setAttribute("load",newDate().getTime()/1000);
Cookiecookie=newCookie("login","guest");
cookie.setMaxAge(600);
response.addCookie(cookie);
cookie.setPath("/");
response.sendRedirect("admin");
}

}
}

@Override
protectedvoiddoGet(HttpServletReques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response)
throwsServletException,IOException{
processRequest(request,response);
}

@Override
protectedvoiddoPost(HttpServletReques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response)
throwsServletException,IOException{
processRequest(request,response);
}

@Override
publicStringgetServletInfo(){
return"Shortdescription";
}
}

B. 目标web应用表单存在口令猜测攻击怎么解决

WEB程序的Form文件夹目录权限不足,需将Form文件赋予Everyone或Users帐号完全控制权限。

C. 用易查分制作web查询系统后,怎样设置开门口令

通过对易查分开门口令的设置,用户在访问查询主页时,首先会提示需要输入开门口令的页面,只有正确输入开门口令后才能进入到查询页面,否则将无法进入查询,也无法查看到查询页面任何信息,大大提升任务发起方的私密性。

易查分设置开门口令步骤:

进入易查分后,选择系统设置-开门口令,即可对开门口令进行设置;

D. 如何进行Web渗透测试

什么是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渗透测试工程师完全模拟黑客可能使用的攻击技术和漏洞发现技术,对目标网络、主机、应用的安全作深入的探测,发现系统最脆弱的环节。

如何进行Web渗透测试?

完整web渗透测试框架当需要测试的web应用数以千计,就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测试框架,流程的最高目标是要保证交付给客户的安全测试服务质量。

1、立项:项目建立,时间安排,人力分配,目标制定,厂商接口人确定;

系统分析&威胁分析:针对具体的web应用,分析系统架构、使用的组件、对外提供的接口等,以STRIDE为威胁模型进行对应的安全威胁分析,输出安全威胁分析表,重点关注top3威胁;

制定测试用例:根据威胁分析的结果制定对应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按照模板输出,具备可执行性;

测试执行&漏洞挖掘:测试用例执行&发散测试,挖掘对应的安全问题or漏洞;

问题修复&回归测试:指导客户应用开发方修复安全问题or漏洞,并进行回归测试,确保安全问题or漏洞得到修复,并且没有引入新的安全问题;

项目总结评审:项目过程总结,输出文档评审,相关文档归档。

2、Web应用的渗透测试流程

主要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信息收集→漏洞发现→漏洞利用,下面仔细分析一下各个阶段流程:

一、信息收集

在信息收集阶段,我们需要尽量多的收集关于目标web应用的各种信息,比如:脚本语言的类型、服务器的类型、目录的结构、使用的开源软件、数据库类型、所有链接页面,用到的框架等

脚本语言的类型:常见的脚本语言的类型包括:php、asp、aspx、jsp等

测试方法:

1 爬取网站所有链接,查看后缀

2 直接访问一个不存在页面后面加不同的后缀测试

3 查看robots.txt,查看后缀

服务器的类型:常见的web服务器包括:apache、tomcat、IIS、ngnix等

测试方法:

1 查看header,判断服务器类型

2 根据报错信息判断

3 根据默认页面判断

目录的结构:了解更多的目录,可能发现更多的弱点,如:目录浏览、代码泄漏等。

测试方法

1 使用字典枚举目录

2 使用爬虫爬取整个网站,或者使用google等搜索引擎获取

3 查看robots.txt是否泄漏

使用的开源软件:我们如果知道了目标使用的开源软件,我们可以查找相关的软件的漏洞直接对网站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

指纹识别(网络上有很多开源的指纹识别工具)

数据库类型:对于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

1 使应用程序报错,查看报错信息

2 扫描服务器的数据库端口(没做NAT且防火墙不过滤时有效)

所有链接页面:这个跟前面的获取目录结构类似,但是这个不只是获取网站的所有功能页面,有时候还可以获取到管理员备份的源码。

测试方法

1 使用字典枚举页面

2 使用爬虫爬取整个网站,或者使用google等搜索引擎获取

3 查看robots.txt是否泄漏

用到的框架:很多网站都利用开源的框架来快速开发网站,所以收集网站的框架信息也是非常关键的。

测试方法

指纹识别(网络上有很多开源的指纹识别工具)

二、漏洞发现

在这个阶段我们在做测试的时候要对症下药,不能盲目的去扫描,首先要确定目标应用是否使用的是公开的开源软件,开源框架等、然后在做深一度的漏洞扫描。

关于开源软件的漏洞发现

开源的软件:常见的开源软件有wordpress、phpbb、dedecms等

开源的框架:常见的开源框架有Struts2、 Spring MVC、ThinkPHP等

中间件服务器:常见的中间件服务器有jboss、tomcat、Weblogic等

数据库服务:常见的数据库服务mssql、mysql、oracle、redis、sybase、MongoDB、DB2等

对于开源软件的测试方法

1 通过指纹识别软件判断开源软件的版本信息,针对不同的版本信息去开放的漏洞数据库查找相应版本的漏洞进行测试

2 对于默认的后台登录页、数据库服务端口认证等入口可以进行简单的暴力破解、默认口令尝试等操作

3 使用开源的漏洞发现工具对其进行漏洞扫描,如:WPScan

关于自主开发的应用

手动测试: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手工测试所有与用户交互的功能,比如:留言、登入、下单、退出、退货、付款等操作

软件扫描:使用免费的软件扫描,如:appscan、wvs、netsparker,burp等

可能存在的漏洞

Owasp关键点

代码安全之上传文件

代码安全之文件包含

代码安全之SSRF

逻辑漏洞之密码重置

逻辑漏洞之支付漏洞

逻辑漏洞之越权访问

平台安全之中间件安全

三、漏洞利用

针对不同的弱点有不同的漏洞利用方式,需要的知识点也比较多。一般这个阶段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工测试,一种是工具测试

手工测试

手工测试是通过客户端或服务器访问目标服务,手工向目标程序发送特殊的数据,包括有效的和无效的输入,观察目标的状态、对各种输入的反应,根据结果来发现问题的漏洞检测技术。手工测试不需要额外的辅助工具,可由测试者独立完成,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这种方法高度依赖于测试者,需要测试者对目标比较了解。手工测试可用于Web应用程序、浏览器及其他需要用户交互的程序。

这种方式对于有特殊过滤等操作,或者网络上没有成型的利用工具的时候可以使用。

工具测试

网络上有很多好用的免费利用工具,比如针对sql注入的sqlmap、针对软件漏洞的matesploit等。

E. web在线考试系统步骤

Web在线考试系统组织一场在线考试的步骤如下:

一、注册账号并登录

提醒:填写正确的手机号码和邮箱,因为后期很多的服务提醒都是根据这个来发送的。

手机号码后期可以更改,但是邮箱的话是唯一识别ID,后续不可以变更的。

特别说明:

如果是多选题,考试云还支持按比例得分,或者漏选固定得分;

同样发布成绩,考试云支持考完即发布,也可以固定时间统一发布,还可以手动发布。

步骤四:一键发布,邀请考生参考

支持:微信扫码、链接、邮箱通知等多种方式,通知考生参考。

以上就是考试云web在线考试系统的所有基础操作步骤了,希望能帮到你。

F. 比较好的web安全扫描工具有哪些

随着网站业务所承载内容的日益增多且重要性日益增强,网站本身的价值也越来越大,随之由网站漏洞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也愈发严峻。新开通网站、新增专栏的准入质量评估,网站系统日常运行状况的检查预防和风险掌控,这些已成为各行业每年安全大检查中的关键要素。作为具体落实定期检查工作的安全人员,也急需选择一款优秀的网站扫描产品进行高效彻底的Web脆弱性评估检查,而如何选择一款真正实用的产品成为一个比较纠结的难题。
常见Web扫描方案的优劣势
目前常见的支持Web扫描解决方案的产品有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有集成Web扫描模块的多合一系统扫描器,网上可免费下载的开源扫描器软件以及近几年刚崭露头角的独立Web扫描器产品等,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Web安全扫描和漏洞发现。那么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的选择时,大家如何细致区分辨识其差异,就需严格立足于实际需要,最终做出最佳的判断。
多合一的系统扫描器,通常会集主机扫描、配置核查、Web扫描及弱口令扫描于一身,是一款强大全面的多功能产品。但多合一的高度封装导致其在进行安全扫描时,除不能分配全部计算资源在Web扫描方面,扫描引擎自身还要兼顾到全方位的权衡与调优。反观目标Web应用呈现的种类多样性、规模庞大性和运行特殊性,在面对动辄上万、十万甚至百万级别网页数量的网站时,这种多合一产品就表现得差强人意,使用起来有种牛拉火车的感觉;同时,高效执行扫描评估就必须具备高并发的网页链接爬虫识别和Web插件交互逻辑判断能力,这一现实的冲突导致多合一扫描器在Web扫描及性能体验方面效果平平,优势不突出。
网上开源的Web扫描器软件,尽管完全免费并可以发现一些基本的漏洞信息,但其在第一时间发现新爆Web漏洞和漏洞趋势跟踪分析、修补方面,完全不具备后期支撑能力。而且在人性化设计及低学习门槛方面也存在太多先天的不足,其性能与稳定性更是与商业软件相差甚远。
面对综上同类产品,困惑于Web扫描场景需求种种局限的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了近几年声名鹊起的Web扫描器产品。它作为一款自动化评估类工具,依据制定的策略对Web应用系统进行URL深度发现并全面扫描,寻找出Web应用真实存在的安全漏洞,如跨站点脚本、SQL注入,命令执行、目录遍历和不安全的服务器配置。Web扫描器产品可以通过主动生成统计分析报告来帮助我们正确了解Web应用漏洞的详细分布、数量和风险优先级,并对发现的安全漏洞提出相应有力的改进意见供后续修补参考,是帮助我们高效彻底地进行Web脆弱性评估检查的坚实利器。
Web扫描器的三个误区
针对现有市面上诸多品牌的Web扫描器,大家在评价它们孰优孰劣时时常过于片面极端,主要表现为三个认识误区。
误区1:多就是好!
认为漏洞库条目多,检查出来的漏洞多就是好。Web扫描器面对庞大繁多、千差万别的应用系统,为提升检测性能,多采用高效率的Web通用插件,以一扫多,其不再局限于某个专门应用系统,深层次聚合归并,尽可能多地发现多种应用系统的同类漏洞。同时,对于扫描出来的非误报漏洞,若同属某一页面不同参数所致的相同漏洞,归纳整理,让最终呈现的漏洞报表简约而不简单,避免数量冗余、杂乱无章。故若以毫无插件归并能力,仅靠大量专门Web系统插件、罗列各类漏洞列表数量多来博取赞许的Web扫描器,其本质存在太多的不专业性。
误区2:快就是好!
认为扫描速度快耗时短的就是好。网站规模日趋复杂,日常检查时我们期待Web扫描器能有更高效率地完成扫描任务,这点无可厚非,但检查的本质是要最大限度地提前发现足够多的漏洞,并第一时间制定后续相应的修补计划。故在面对同一目标站点时,Web扫描器若能在单位时间内检测出来的有效存在漏洞数越多,这个快才是真的好。
误区3:小就是好!
认为扫描过程中对目标业务影响小就是好!这句话本身也没有问题,只要Web扫描器在执行扫描过程中,对目标系统负载响应和网络链路带宽占用,影响足够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损扫描”,它就具备了一款优秀Web扫描器应有的先决条件。但是,这必须是在能最大限度发现Web漏洞的前提下才能考虑的关键因素,脱离这个产品本质,就本末倒置了。
五个基本评优标准
那么,评优一款Web扫描器,我们该从何处着手?具体的判断标准有哪些呢?
全——识别种类繁多的Web应用,集成最全的Web通用插件,通过全面识别网站结构和内容,逐一判断每一种漏洞可能性,换句话说,漏洞扫描的检测率一定要高,漏报率务必低,最终才能输出全面详尽的扫描报告。这就要求其在Web应用识别方面,支持各类Web语言类型(php、asp、.net、html)、应用系统类型(门户网站、电子政务、论坛、博客、网上银行)、应用程序类型(IIS、Apache、Tomcat)、第三方组件类型(Struts2、WebLogic、WordPress)等;插件集成方面,支持国际标准漏洞分类OWASP TOP 10和WASC插件分类模板,允许自定义扫描插件模板,第一时间插件更新速度等。
准——较高的漏洞准确性是Web扫描器权威的象征,可视化分析可助用户准确定位漏洞、分析漏洞。而误报是扫描类产品不能回避的话题。Web扫描器通过通用插件与目标站点任一URL页面进行逻辑交互,通过可视化的漏洞跟踪技术,精准判断和定位漏洞,并提供易读易懂的详细整改分析报告。除此之外,一款好的Web扫描器还要更具人性化,在漏洞发现后,允许扫描者进行手工、自动的漏洞批量验证,进而双重保障较高的准确性结果。
快——快速的扫描速度,才能在面对越来越大的网站规模,越发频繁的网站检查时游刃有余,进度保障。一款快速的Web扫描器除了有强劲马力的扫描引擎,高达百万/天的扫描速度,还要具备弹性灵活的集群扫描能力,任意增添扫描节点,轻松应对可能苛刻的扫描周期时间要求。
稳——稳定可靠的运行过程,对目标环境近乎零影响的Web扫描器,才能在诸行业大面积投入使用,特别是一些对业务影响要求苛刻的行业会更受青睐,毕竟没有人能够接受一款评估类产品,会对目标造成额外的损伤。市面上现在已有一些Web扫描器产品,其通过周期探寻目标系统,网络链路,自身性能负载等机制,依据目标环境的负载动态变化而自动调节扫描参数,从而保障扫描过程的足够稳定和几乎零影响。此外,随着网站规模,检查范围的不断扩大,保证持续稳定的扫描执行和统计评估,尽量避免扫描进度的半途而废,也提出了较高的可靠性运行要求。
易——人性化的界面配置,低成本的报表学习和强指导性修补建议。尤其是漏洞分布详情和场景重现方面,市面上大多数Web扫描器的报表都需要专业安全人员的二次解读后,普通的安全运维检查人员才能看懂,才知道长达百页报表给出的重要建议和下一步的具体修补措施,这无疑给使用者造成了较高的技术门槛,那么如何解决此易读、易用问题,就成为评定其优劣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之,一款优秀的Web扫描器产品,它需要严格恪守五字核心方针,全、准、快、稳、易,做到全方位均衡,这样才能做到基本优秀。同时,随着网站检查诉求的日益多元化,它若能附带一些差异化特性,满足大家不同场景的网站安全运维扫描要求,如网站基本信息搜集,漏洞全过程时间轴跟踪,逐步可视化的漏洞验证和场景重现,自动修补直通车等,定会大大增加该款扫描器的评优力度。

G. 微信群发,检测僵尸粉怎么获取webwxgetcontact

买软件清僵尸

H. 如何进行Web漏洞扫描

Web漏洞扫描通常采用两种策略,第一种是被动式策略,第二种是主动式策略。所谓被动式策略就是基于主机之上,对系统中不合适的设置、脆弱的口令以及其他与安全规则抵触的对象进行检查;而主动式策略是基于网络的,它通过执行一些脚本文件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并记录系统的反应,从而发现其中的漏洞。利用被动式策略的扫描称为系统安全扫描,利用主动式的策略扫描称为网络安全扫描。 Web漏洞扫描有以下四种检测技术: 1.基于应用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应用软件包的设置,发现安全漏洞。 2.基于主机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对系统进行检测。通常,它涉及到系统的内核、文件的属性、操作系统的补丁等。这种技术还包括口令解密、把一些简单的口令剔除。因此,这种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定位系统的问题,发现系统的漏洞。它的缺点是与平台相关,升级复杂。 3.基于目标的漏洞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系统属性和文件属性,如数据库、注册号等。通过消息文摘算法,对文件的加密数进行检验。这种技术的实现是运行在一个闭环上,不断地处理文件、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属性,然后产生检验数,把这些检验数同原来的检验数相比较。一旦发现改变就通知管理员。 4. 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它采用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来检验系统是否有可能被攻击崩溃。它利用了一系列的脚本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它还针对已知的网络漏洞进行检验。网络检测技术常被用来进行穿透实验和安全审记。这种技术可以发现一系列平台的漏洞,也容易安装。但是,它可能会影响网络的性能。 网络Web漏洞扫描 在获得目标主机TCP/IP端口和其对应的网络访问服务的相关信息后,与网络漏洞扫描系统提供的漏洞库进行匹配,如果满足匹配条件,则视为漏洞存在。此外,通过模拟黑客的进攻手法,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攻击性的安全漏洞扫描,如测试弱势口令等,也是扫描模块的实现方法之一。如果模拟攻击成功,则视为漏洞存在。 在匹配原理上,网络漏洞扫描器采用的是基于规则的匹配技术,即根据安全专家对网络系统安全漏洞、黑客攻击案例的分析和系统管理员关于网络系统安全配置的实际经验,形成一套标准的系统漏洞库,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构成相应的匹配规则,由程序自动进行系统漏洞扫描的分析工作。 所谓基于规则是基于一套由专家经验事先定义的规则的匹配系统。例如,在对TCP80端口的扫描中,如果发现/cgi-bin/phf/cgi-bin/Count.cgi,根据专家经验以及CGI程序的共享性和标准化,可以推知该WWW服务存在两个CGI漏洞。同时应当说明的是,基于规则的匹配系统有其局限性,因为作为这类系统的基础的推理规则一般都是根据已知的安全漏洞进行安排和策划的,而对网络系统的很多危险的威胁是来自未知的安全漏洞,这一点和PC杀毒很相似。 这种Web漏洞扫描器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通过控制平台发出了扫描命令之后,控制平台即向扫描模块发出相应的扫描请求,扫描模块在接到请求之后立即启动相应的子功能模块,对被扫描主机进行扫描。通过分析被扫描主机返回的信息进行判断,扫描模块将扫描结果返回给控制平台,再由控制平台最终呈现给用户。 另一种结构的扫描器是采用插件程序结构。可以针对某一具体漏洞,编写对应的外部测试脚本。通过调用服务检测插件,检测目标主机TCP/IP不同端口的服务,并将结果保存在信息库中,然后调用相应的插件程序,向远程主机发送构造好的数据,检测结果同样保存于信息库,以给其他的脚本运行提供所需的信息,这样可提高检测效率。如,在针对某FTP服务的攻击中,可以首先查看服务检测插件的返回结果,只有在确认目标主机服务器开启FTP服务时,对应的针对某FTP服务的攻击脚本才能被执行。采用这种插件结构的扫描器,可以让任何人构造自己的攻击测试脚本,而不用去了解太多扫描器的原理。这种扫描器也可以用做模拟黑客攻击的平台。采用这种结构的扫描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着名的Nessus就是采用这种结构。这种网络Web漏洞扫描器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其中客户端主要设置服务器端的扫描参数及收集扫描信息。

I. web漏洞攻击有哪些

一、SQL注入漏洞
SQL注入攻击(SQL Injection),简称注入攻击、SQL注入,被广泛用于非法获取网站控制权,是发生在应用程序的数据库层上的安全漏洞。在设计程序,忽略了对输入字符串中夹带的SQL指令的检查,被数据库误认为是正常的SQL指令而运行,从而使数据库受到攻击,可能导致数据被窃取、更改、删除,以及进一步导致网站被嵌入恶意代码、被植入后门程序等危害。
通常情况下,SQL注入的位置包括:
(1)表单提交,主要是POST请求,也包括GET请求;
(2)URL参数提交,主要为GET请求参数;
(3)Cookie参数提交;
(4)HTTP请求头部的一些可修改的值,比如Referer、User_Agent等;
(5)一些边缘的输入点,比如.mp3文件的一些文件信息等。
常见的防范方法
(1)所有的查询语句都使用数据库提供的参数化查询接口,参数化的语句使用参数而不是将用户输入变量嵌入到SQL语句中。当前几乎所有的数据库系统都提供了参数化SQL语句执行接口,使用此接口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SQL注入攻击。
(2)对进入数据库的特殊字符(’”<>&*;等)进行转义处理,或编码转换。
(3)确认每种数据的类型,比如数字型的数据就必须是数字,数据库中的存储字段必须对应为int型。
(4)数据长度应该严格规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比较长的SQL注入语句无法正确执行。
(5)网站每个数据层的编码统一,建议全部使用UTF-8编码,上下层编码不一致有可能导致一些过滤模型被绕过。
(6)严格限制网站用户的数据库的操作权限,给此用户提供仅仅能够满足其工作的权限,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注入攻击对数据库的危害。
(7)避免网站显示SQL错误信息,比如类型错误、字段不匹配等,防止攻击者利用这些错误信息进行一些判断。
(8)在网站发布之前建议使用一些专业的SQL注入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及时修补这些SQL注入漏洞。

二、跨站脚本漏洞
跨站脚本攻击(Cross-site scripting,通常简称为XSS)发生在客户端,可被用于进行窃取隐私、钓鱼欺骗、窃取密码、传播恶意代码等攻击。
XSS攻击使用到的技术主要为HTML和Javascript,也包括VBScript和ActionScript等。XSS攻击对WEB服务器虽无直接危害,但是它借助网站进行传播,使网站的使用用户受到攻击,导致网站用户帐号被窃取,从而对网站也产生了较严重的危害。
XSS类型包括:
(1)非持久型跨站:即反射型跨站脚本漏洞,是目前最普遍的跨站类型。跨站代码一般存在于链接中,请求这样的链接时,跨站代码经过服务端反射回来,这类跨站的代码不存储到服务端(比如数据库中)。上面章节所举的例子就是这类情况。
(2)持久型跨站:这是危害最直接的跨站类型,跨站代码存储于服务端(比如数据库中)。常见情况是某用户在论坛发贴,如果论坛没有过滤用户输入的Javascript代码数据,就会导致其他浏览此贴的用户的浏览器会执行发贴人所嵌入的Javascript代码。
(3)DOM跨站(DOM XSS):是一种发生在客户端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中的跨站漏洞,很大原因是因为客户端脚本处理逻辑导致的安全问题。
常用的防止XSS技术包括:
(1)与SQL注入防护的建议一样,假定所有输入都是可疑的,必须对所有输入中的script、iframe等字样进行严格的检查。这里的输入不仅仅是用户可以直接交互的输入接口,也包括HTTP请求中的Cookie中的变量,HTTP请求头部中的变量等。
(2)不仅要验证数据的类型,还要验证其格式、长度、范围和内容。
(3)不要仅仅在客户端做数据的验证与过滤,关键的过滤步骤在服务端进行。
(4)对输出的数据也要检查,数据库里的值有可能会在一个大网站的多处都有输出,即使在输入做了编码等操作,在各处的输出点时也要进行安全检查。
(5)在发布应用程序之前测试所有已知的威胁。

三、弱口令漏洞
弱口令(weak password) 没有严格和准确的定义,通常认为容易被别人(他们有可能对你很了解)猜测到或被破解工具破解的口令均为弱口令。设置密码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不使用空口令或系统缺省的口令,这些口令众所周之,为典型的弱口令。
(2)口令长度不小于8个字符。
(3)口令不应该为连续的某个字符(例如:AAAAAAAA)或重复某些字符的组合(例如:tzf.tzf.)。
(4)口令应该为以下四类字符的组合,大写字母(A-Z)、小写字母(a-z)、数字(0-9)和特殊字符。每类字符至少包含一个。如果某类字符只包含一个,那么该字符不应为首字符或尾字符。
(5)口令中不应包含本人、父母、子女和配偶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纪念日期、登录名、E-mail地址等等与本人有关的信息,以及字典中的单词。
(6)口令不应该为用数字或符号代替某些字母的单词。
(7)口令应该易记且可以快速输入,防止他人从你身后很容易看到你的输入。
(8)至少90天内更换一次口令,防止未被发现的入侵者继续使用该口令。

四、HTTP报头追踪漏洞
HTTP/1.1(RFC2616)规范定义了HTTP TRACE方法,主要是用于客户端通过向Web服务器提交TRACE请求来进行测试或获得诊断信息。当Web服务器启用TRACE时,提交的请求头会在服务器响应的内容(Body)中完整的返回,其中HTTP头很可能包括Session Token、Cookies或其它认证信息。攻击者可以利用此漏洞来欺骗合法用户并得到他们的私人信息。该漏洞往往与其它方式配合来进行有效攻击,由于HTTP TRACE请求可以通过客户浏览器脚本发起(如XMLHttpRequest),并可以通过DOM接口来访问,因此很容易被攻击者利用。
防御HTTP报头追踪漏洞的方法通常禁用HTTP TRACE方法。

五、Struts2远程命令执行漏洞
ApacheStruts是一款建立Java web应用程序的开放源代码架构。Apache Struts存在一个输入过滤错误,如果遇到转换错误可被利用注入和执行任意Java代码。
网站存在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网站采用了Apache Struts Xwork作为网站应用框架,由于该软件存在远程代码执高危漏洞,导致网站面临安全风险。CNVD处置过诸多此类漏洞,例如:“GPS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网站存在远程命令执行漏洞(CNVD-2012-13934);Aspcms留言本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NVD-2012-11590)等。
修复此类漏洞,只需到Apache官网升级Apache Struts到最新版本:http://struts.apache.org

六、文件上传漏洞
文件上传漏洞通常由于网页代码中的文件上传路径变量过滤不严造成的,如果文件上传功能实现代码没有严格限制用户上传的文件后缀以及文件类型,攻击者可通过 Web 访问的目录上传任意文件,包括网站后门文件(webshell),进而远程控制网站服务器。
因此,在开发网站及应用程序过程中,需严格限制和校验上传的文件,禁止上传恶意代码的文件。同时限制相关目录的执行权限,防范webshell攻击。

七、私有IP地址泄露漏洞
IP地址是网络用户的重要标示,是攻击者进行攻击前需要了解的。获取的方法较多,攻击者也会因不同的网络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在局域网内使用Ping指令,Ping对方在网络中的名称而获得IP;在Internet上使用IP版的QQ直接显示。最有效的办法是截获并分析对方的网络数据包。攻击者可以找到并直接通过软件解析截获后的数据包的IP包头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了解具体的IP。
针对最有效的“数据包分析方法”而言,就可以安装能够自动去掉发送数据包包头IP信息的一些软件。不过使用这些软件有些缺点,譬如:耗费资源严重,降低计算机性能;访问一些论坛或者网站时会受影响;不适合网吧用户使用等等。现在的个人用户采用最普及隐藏IP的方法应该是使用代理,由于使用代理服务器后,“转址服务”会对发送出去的数据包有所修改,致使“数据包分析”的方法失效。一些容易泄漏用户IP的网络软件(QQ、MSN、IE等)都支持使用代理方式连接Internet,特别是QQ使用“ezProxy”等代理软件连接后,IP版的QQ都无法显示该IP地址。虽然代理可以有效地隐藏用户IP,但攻击者亦可以绕过代理,查找到对方的真实IP地址,用户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方法隐藏IP,也要因情况而论。

八、未加密登录请求
由于Web配置不安全,登陆请求把诸如用户名和密码等敏感字段未加密进行传输,攻击者可以窃听网络以劫获这些敏感信息。建议进行例如SSH等的加密后再传输。

九、敏感信息泄露漏洞
SQL注入、XSS、目录遍历、弱口令等均可导致敏感信息泄露,攻击者可以通过漏洞获得敏感信息。针对不同成因,防御方式不同

十、CSRF
http://www.cnblogs.com/hyddd/archive/2009/04/09/1432744.html

Web应用是指采用B/S架构、通过HTTP/HTTPS协议提供服务的统称。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Web应用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网上购物、网络银行应用、证券股票交易、政府行政审批等等。在这些Web访问中,大多数应用不是静态的网页浏览,而是涉及到服务器侧的动态处理。此时,如果Java、PHP、ASP等程序语言的编程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对程序参数输入等检查不严格等,会导致Web应用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本文根据当前Web应用的安全情况,列举了Web应用程序常见的攻击原理及危害,并给出如何避免遭受Web攻击的建议。

Web应用漏洞原理
Web应用攻击是攻击者通过浏览器或攻击工具,在URL或者其它输入区域(如表单等),向Web服务器发送特殊请求,从中发现Web应用程序存在的漏洞,从而进一步操纵和控制网站,查看、修改未授权的信息。

1.1 Web应用的漏洞分类
1、信息泄露漏洞

信息泄露漏洞是由于Web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没有正确处理一些特殊请求,泄露Web服务器的一些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源代码、服务器信息、配置信息等。

造成信息泄露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Web服务器配置存在问题,导致一些系统文件或者配置文件暴露在互联网中;

–Web服务器本身存在漏洞,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些特殊的字符,可以访问未授权的文件或者动态脚本文件源码;

–Web网站的程序编写存在问题,对用户提交请求没有进行适当的过滤,直接使用用户提交上来的数据。

2、目录遍历漏洞

目录遍历漏洞是攻击者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通过在URL中或在有特殊意义的目录中附加“../”、或者附加“../”的一些变形(如“..\”或“..//”甚至其编码),导致攻击者能够访问未授权的目录,以及在Web服务器的根目录以外执行命令。

3、命令执行漏洞

命令执行漏洞是通过URL发起请求,在Web服务器端执行未授权的命令,获取系统信息,篡改系统配置,控制整个系统,使系统瘫痪等。

命令执行漏洞主要有两种情况:

–通过目录遍历漏洞,访问系统文件夹,执行指定的系统命令;

–攻击者提交特殊的字符或者命令,Web程序没有进行检测或者绕过Web应用程序过滤,把用户提交的请求作为指令进行解析,导致执行任意命令。

4、文件包含漏洞

文件包含漏洞是由攻击者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时,在URL添加非法参数,Web服务器端程序变量过滤不严,把非法的文件名作为参数处理。这些非法的文件名可以是服务器本地的某个文件,也可以是远端的某个恶意文件。由于这种漏洞是由PHP变量过滤不严导致的,所以只有基于PHP开发的Web应用程序才有可能存在文件包含漏洞。

5、SQL注入漏洞

SQL注入漏洞是由于Web应用程序没有对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进行判断,攻击者通过Web页面的输入区域(如URL、表单等) ,用精心构造的SQL语句插入特殊字符和指令,通过和数据库交互获得私密信息或者篡改数据库信息。SQL注入攻击在Web攻击中非常流行,攻击者可以利用SQL注入漏洞获得管理员权限,在网页上加挂木马和各种恶意程序,盗取企业和用户敏感信息。

6、跨站脚本漏洞

跨站脚本漏洞是因为Web应用程序时没有对用户提交的语句和变量进行过滤或限制,攻击者通过Web页面的输入区域向数据库或HTML页面中提交恶意代码,当用户打开有恶意代码的链接或页面时,恶意代码通过浏览器自动执行,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跨站脚本漏洞危害很大,尤其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网络银行,通过跨站脚本漏洞攻击者可以冒充受害者访问用户重要账户,盗窃企业重要信息。

根据前期各个漏洞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SQL注入漏洞和跨站脚本漏洞的普遍程度排名前两位,造成的危害也更加巨大。

1.2 SQL注入攻击原理
SQL注入攻击是通过构造巧妙的SQL语句,同网页提交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注入攻击。比较常用的手段有使用注释符号、恒等式(如1=1)、使用union语句进行联合查询、使用insert或update语句插入或修改数据等,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内置函数辅助攻击。

通过SQL注入漏洞攻击网站的步骤一般如下:

第一步:探测网站是否存在SQL注入漏洞。

第二步:探测后台数据库的类型。

第三步:根据后台数据库的类型,探测系统表的信息。

第四步:探测存在的表信息。

第五步:探测表中存在的列信息。

第六步:探测表中的数据信息。

1.3 跨站脚本攻击原理
跨站脚本攻击的目的是盗走客户端敏感信息,冒充受害者访问用户的重要账户。跨站脚本攻击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本地跨站脚本攻击

B给A发送一个恶意构造的Web URL,A点击查看了这个URL,并将该页面保存到本地硬盘(或B构造的网页中存在这样的功能)。A在本地运行该网页,网页中嵌入的恶意脚本可以A电脑上执行A持有的权限下的所有命令。

2、反射跨站脚本攻击

A经常浏览某个网站,此网站为B所拥有。A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B网站,B网站存储下A的敏感信息(如银行帐户信息等)。C发现B的站点包含反射跨站脚本漏洞,编写一个利用漏洞的URL,域名为B网站,在URL后面嵌入了恶意脚本(如获取A的cookie文件),并通过邮件或社会工程学等方式欺骗A访问存在恶意的URL。当A使用C提供的URL访问B网站时,由于B网站存在反射跨站脚本漏洞,嵌入到URL中的恶意脚本通过Web服务器返回给A,并在A浏览器中执行,A的敏感信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发送给了C。

3、持久跨站脚本攻击

B拥有一个Web站点,该站点允许用户发布和浏览已发布的信息。C注意到B的站点具有持久跨站脚本漏洞,C发布一个热点信息,吸引用户阅读。A一旦浏览该信息,其会话cookies或者其它信息将被C盗走。持久性跨站脚本攻击一般出现在论坛、留言簿等网页,攻击者通过留言,将攻击数据写入服务器数据库中,浏览该留言的用户的信息都会被泄漏。

Web应用漏洞的防御实现
对于以上常见的Web应用漏洞漏洞,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防御:

1)对 Web应用开发者而言

大部分Web应用常见漏洞,都是在Web应用开发中,开发者没有对用户输入的参数进行检测或者检测不严格造成的。所以,Web应用开发者应该树立很强的安全意识,开发中编写安全代码;对用户提交的URL、查询关键字、HTTP头、POST数据等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限制,只接受一定长度范围内、采用适当格式及编码的字符,阻塞、过滤或者忽略其它的任何字符。通过编写安全的Web应用代码,可以消除绝大部分的Web应用安全问题。

2) 对Web网站管理员而言

作为负责网站日常维护管理工作Web管理员,应该及时跟踪并安装最新的、支撑Web网站运行的各种软件的安全补丁,确保攻击者无法通过软件漏洞对网站进行攻击。

除了软件本身的漏洞外,Web服务器、数据库等不正确的配置也可能导致Web应用安全问题。Web网站管理员应该对网站各种软件配置进行仔细检测,降低安全问题的出现可能。

此外,Web管理员还应该定期审计Web服务器日志,检测是否存在异常访问,及早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3)使用网络防攻击设备

前两种为事前预防方式,是比较理想化的情况。然而在现实中,Web应用系统的漏洞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部分Web网站已经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而Web开发者和网站管理员并没有意识到或发现这些安全漏洞。由于Web应用是采用HTTP协议,普通的防火墙设备无法对Web类攻击进行防御,因此可以使用IPS入侵防御设备来实现安全防护。

H3C IPS Web攻击防御

H3C IPS入侵防御设备有一套完整的Web攻击防御框架,能够及时发现各种已经暴露的和潜在的Web攻击。下图为对于Web攻击的总体防御框架。

图1:Web攻击防御框架,参见:http://blog.csdn.net/moshenglv/article/details/53439579

H3C IPS采用基于特征识别的方式识别并阻断各种攻击。IPS设备有一个完整的特征库,并可定期以手工与自动的方式对特征库进行升级。当网络流量进入IPS后,IPS首先对报文进行预处理,检测报文是否正确,即满足协议定义要求,没有错误字段;如果报文正确,则进入深度检测引擎。该引擎是IPS检测的核心模块,对通过IPS设备的Web流量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与IPS攻击库中的特征进行匹配,检测Web流量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发现流量匹配了攻击特征,IPS则阻断网络流量并上报日志;否则,网络流量顺利通过。

此Web攻击防御框架有如下几个特点:

1) 构造完整的Web攻击检测模型,准确识别各种Web攻击

针对Web攻击的特点,考虑到各种Web攻击的原理和形态,在不同漏洞模型之上开发出通用的、层次化的Web攻击检测模型,并融合到特征库中。这些模型抽象出Web攻击的一般形态,对主流的攻击能够准确识别,使得模型通用化。

2) 检测方式灵活,可以准确识别变形的Web攻击

在实际攻击中,攻击者为了逃避防攻击设备的检测,经常对Web攻击进行变形,如采用URL编码技术、修改参数等。H3C根据Web应用漏洞发生的原理、攻击方式和攻击目标,对攻击特征进行了扩展。即使攻击者修改攻击参数、格式、语句等内容,相同漏洞原理下各种变形的攻击同样能够被有效阻断。这使得IPS的防御范围扩大,防御的灵活性也显着增强,极大的减少了漏报情况的出现。

3) 确保对最新漏洞及技术的跟踪,有效阻止最新的攻击

随着Web攻击出现的频率日益增高,其危害有逐步扩展的趋势。这对IPS设备在防御的深度和广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够防御已有的Web攻击,更要有效的阻止最新出现的、未公布的攻击。目前,H3C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攻防试验环境,可以及时发现潜在Web安全漏洞。同时还在继续跟踪最新的Web攻击技术和工具,及时更新Web攻击的特征库,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Web漏洞应对措施,确保用户的网络不受到攻击。

4) 保证正常业务的高效运行

检测引擎是IPS整个设备运行的关键,该引擎使用了高效、准确的检测算法,对通过设备的流量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通过和攻击特征进行匹配,检测流量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流量没有匹配到攻击特征,则允许流量通过,不会妨碍正常的网络业务,在准确防御的同时保证了正常业务的高效运行。

结束语

互联网和Web技术广泛使用,使Web应用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Web系统时时刻刻都在遭受各种攻击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Web攻击防御解决方案,通过安全的Web应用程序、Web服务器软件、Web防攻击设备共同配合,确保整个网站的安全。任何一个简单的漏洞、疏忽都会造成整个网站受到攻击,造成巨大损失。此外 ,Web攻击防御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随着Web技术的发展和更新,Web攻击手段也不断发展,针对这些最新的安全威胁,需要及时调整Web安全防护策略,确保Web攻击防御的主动性,使Web网站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为企业和客户服务。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