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页前端 » 小肠前端是什么部位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小肠前端是什么部位

发布时间: 2022-08-05 09:31:31

⑴ 小肠的起始端是什么

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全长约4-6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小肠内消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食物经过小肠内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后,基本上完成了消化过程,同时营养物质被小肠黏膜吸收了。
中文名小肠外文名small intestine分 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位 置腹腔的后上部

解剖结构
小肠上端起于胃幽门口,下端止于回盲瓣,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部分,在成人全长5-7m,按位置与形态,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是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管径由十二指肠(约3-5cm)向下逐渐变细,末端回肠管腔仅1.0-1.2cm,异物易在此处嵌顿。
生理功能
小肠的组织结构学特点为小肠的吸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小肠的生理功能表现毛小肠的运动、分泌、消化及吸收等方面,并且与药物代谢密切相关。如小肠平滑肌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可以完成对食糜的研磨、混合、搅拌等机械消化,小肠腺分泌的小肠液与小肠内胆汁、胰液一起完成食糜的化学消化,小肠黏膜分泌内分散存在有许多内分泌细胞,可分泌多种消化道激素,如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和胃动素等,它们对胃肠运动和分泌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⑵ 小肠有哪几个部分,又有哪些区别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有位置、结构、功能的区别:

1、位置不同:

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

空肠:哺乳类动物的小肠十二指肠以后,回肠以前。

回肠:位于腹腔右下部,部分位于盆腔内。

2、结构不同:

十二指肠:由于相当于十二个横指并列的长度而得名,全长约25cm。十二指肠整体上早“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十二指肠除始、末两端被腹膜包裹,较为活动之外,其余大部分均为腹膜外位器官,被腹膜覆盖而固定于腹后壁。

空肠:稍粗,由于有很多血管分布而微带红色。

回肠:形状弯曲,其特点是色淡红,管壁薄管径小,粘膜面环形皱襞稀疏而低,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还可见集合淋巴滤泡,系膜内血管弓较多,脂肪较丰富。

3、长度不同:

十二指肠: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部分。

空肠:始于十二指肠空肠曲,占空回肠全长的2/5,占据腹腔的左上部;

回肠:占空回肠全长远侧3/5,在右髂窝续盲肠。

⑶ 小肠在什么部位

您好:
小肠位于腹腔内,整个腹腔均有分布。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三部分。其中空、回肠被小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故合称系膜小肠。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进行消化吸收的最主要部位。小肠的上端起自幽门,下端与盲肠相接,成人全长约5--7米。

⑷ 小肠的结构

小肠(small intestine),一般根据形态和结构变化分为三段,分别为十二指肠(odenum),空肠(jejunum)和回肠(ileum)。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的后上部,全长25厘米。它的上部(又称球部)连接胃幽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肝脏分泌的胆汗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胆总管和胰腺管在十二指肠上的开口,排泄到十二指肠内以消化食物。十二指肠呈“c”字形,从右侧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等四部分。
1、上部(superior part)在第l腰椎的右侧起自胃的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肝门下方急转向下移行为十二指肠降部。上部与幽门相接的2.5cm的一段肠管,管壁较薄,黏膜光滑无环形皱襞又称十二指肠壶腹(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2、降部(descending part)沿第1—3腰椎右侧下降,至第3腰椎体平面折转向左移行为水平部。降部的后内侧壁有一纵行黏膜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longitudinal fold of odenum),其下端有十二指肠大乳头(major odenal papilla),为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处。它距中切牙约75cm,可作为插放十二指肠引流管深度的参考值。
3、水平部(horizontal part)在第3腰椎平面由右向左横过下腔静脉和第3腰椎体的前方,在腹主动脉前方移行为升部。水平部的前方有肠系膜上动、静脉跨过。
4、升部(ascending part)自水平部斜向左上方升至第2腰椎的左侧,转向前下续于空肠,此转折部形成的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odenojejunal flexure)。
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后上壁被十二指肠悬肌(suspensory muscle 0f odenum)固定在腹后壁。 十二指肠悬肌由肌纤维与结缔组织构成,表面有腹膜覆盖,临床上称Treitz韧带,是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
空肠连接十二指肠,占小肠全长的2/5,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回肠位于右下腹,占小肠全长的3/5。空肠和回肠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⑸ 小肠的解剖和组织学特点及功能

小肠(small intestine),一般根据形态和结构变化分为三段,分别为十二指肠(odenum),空肠(jejunum)和回肠(ileum)。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的后上部,全长25厘米。它的上部(又称球部)连接胃幽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肝脏分泌的胆汗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胆总管和胰腺管在十二指肠上的开口,排泄到十二指肠内以消化食物。十二指肠呈“c”字形,从右侧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等四部分。

⑹ 小肠分为哪几个部分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连接胃的幽门部,长约6~7米的管道。由十二指肠开始,经空肠、回肠在腹腔内曲折下行,在右下腹部与盲肠(大肠的开始部位)相接。

小肠通过蠕动慢慢运送食物,约经过3~4个小时就可运到大肠。食物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各种消化液的作用而被充分消化和吸收。

十二指肠自幽门部开始呈“J”字型弯曲,与空肠相接,长约25~30厘米。胆囊和胰脏由一根细管与十二指肠相连,向十二指肠输送在消化上起重要作用的胆汁和胰液。胆汁可乳化脂肪使其易于消化,胰液则是含有糖、蛋白、脂肪等消化酶的强力消化液。

空肠和回肠在腹腔里曲折下行通向盲肠部,其粘膜有许多皱褶。而且粘膜表面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称为绒毛的小突起,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显着扩大,同时又加快了吸收速度。

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像网一样张开,旺盛地摄取吸收进来的养分。另外,在绒毛之间还有许多肠腺开口,分泌含有各种消化酶的肠液。

肠液与胆汁和胰液一道作用于食物,在通过小肠的过程中,将食物中的糖、蛋白质、脂肪分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

小肠的运动和调节小肠的运动有三种,振子动动、分节运动和蠕动运动。振子运动和分节运动是搅拌肠内的内容物,使食物与肠壁充分接触以易于吸收;蠕动运动则起运送内容物的作用。

小肠的粘膜也能分泌出各种激素以调节肠的功能。

肠促胰液肽可促进胰液和肠液的分泌,肠促胰酶素会促使排出胰液,缩胆囊素可促使排出胆汁,缩肠绒毛素具有使粘膜表面的绒毛运动活泼化的作用。

⑺ 直肠回肠和十二指肠,哪个部位微生物含量较少

应该是十二指肠。
直肠位于大肠末端,回肠位于小肠与大肠的连接处,而十二指肠位于胃与小肠的连接处。
在消化系统中,大多数微生物属于正常寄生菌,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等。其数量以胃部最少,越往大肠末端越多。到直肠处,微生物数量达到最大值。
所以,位于小肠前端的十二指肠中的微生物相对较少。

⑻ 小肠和大肠在人体什么位置

小肠和大肠在人体腹腔内,小肠上端与胃连接,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下端在回盲部与大肠连接,大肠有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下端与直肠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