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布局
南昌临空经济区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域。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有利于促进南昌、九江两市城市共建融合和产业互补对接,推动昌九一体化发展。
223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空间如何布局?10年间发展目标如何?入区发展企业将获得哪些政策支持?目前临空经济区招商、建设进展如何?……昨日下午,江西省发改委、南昌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正式对外公布《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首次揭开223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规划的神秘面纱,并就上述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公众释疑解惑。
总体布局三大区域
根据《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临空经济区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及周边服务区为核心,包括桑海经开区,新建县樵舍镇、乐化镇、金桥乡的部分区域和南昌经开区的白水湖管理处、冠山管理处,总共约223平方公里。
临空经济区总体格局为空港枢纽区、集聚发展区和临空辐射区。空港枢纽区包括昌北机场周边约23平方公里范围(机场区占地13.3平方公里,机场周边直接关联产业与服务区9.9平方公里);集聚发展区总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桑海经开区的58平方公里,新建县樵舍镇的68平方公里、乐化镇的23平方公里、金桥乡的22平方公里,南昌经开区的白水湖管理处、冠山管理处29平方公里;临空辐射区主要向南昌市新建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九江市永修县等周边区域辐射拓展。
规划体系初步形成
新规明确了临空经济区战略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长江中游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绿色智慧空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和改革创新示范区;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强力引擎。
为此,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按照“统筹规划、分区启动、同步招商、早见成效”的思路,南昌临空经济区以10平方公里产业核心区建设为引爆点,聚焦政策和资源,通过短短几个月的奋力拼搏,在昔日的荒山荒漠上,一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已初具雏形,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据悉,根据省政府批复的《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南昌市已经起草了《南昌临空经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和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讨论后将立即组织实施。同时,即将启动《南昌临空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明年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1000万人次
“发展目标分阶段制定,每五年一次‘裂变’。”相关人士介绍说,到201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到2020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300亿元,初步形成临空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2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集聚人口100万人。
未来,南昌将建成国内大型客运航空枢纽和中部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临空产业体系,临空经济区基本成型。
功能布局为“一心、一廊、两轴、两区”
构建“一心、一廊、两轴、两区”,形成向鄱阳湖扇形敞开式的功能布局。
一心:以昌北国际机场为核心,重点建设航空客货枢纽、多式联运设施和客运换乘中心,形成多功能立体交通枢纽。
一廊:沿梅岭-溪霞水库-白马庙休闲旅游中心-象山森林公园-南矶山湿地候鸟观景区-环鄱阳湖西侧生态旅游带,形成一条西南至东北的弧形生态屏障,打造集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两轴:沿昌九高速公路、昌九城际铁路以及昌九大道形成昌九城市发展轴;沿赣江依托港口形成赣江黄金水道发展轴。
两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发展临空型先进制造业;产城融合区,包括机场周边和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镇化区域,重点发展物流基地、总部基地、商务基地、休闲基地和配套基地等。
争取尽快批复设立综合保税区
据悉,《规划》制定的政策措施涉及体制机制创新、航线航班发展、产业发展引导、扩大开放合作、保障建设用地等各个方面。
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支持组建精简统一高效的开发建设管理机构,推行企业化运作和管理;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做法,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支持开展环评、能评试点等;航线航班发展方面,省、市财政共同出资设立航空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航线航班发展,鼓励培育机场航空口岸和开辟客货运新航线航班。
产业发展引导方面的政策尤为值得关注。“对进入临空经济区的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在专项资金安排上给予特殊扶持。”据相关人士介绍,南昌临空经济区将建立临空产业投资项目库,明确准入条件,重点引入符合临空产业发展导向、带动性和创新能力强的知名企业。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高科技、产品新、成长快的创业投资企业等。
另外,将争取尽快批复设立综合保税区;落户的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可申请减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颁发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省、市政府还将保障建设用地,统筹安排临空经济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切块保障临空经济区内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形成“航、铁、公、水”四位一体交通运输优势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位于临空经济区最核心区域内,湖滨北路、小微大道、建业大道、瓜洲圩堤围绕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南片区的环形路网已全面贯通、对接;对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北7平方公里内的主要路网进行了梳理,制作了临空经济区现状图,对临空经济区内小微工业园片区和桑海开发区片区路网连接问题形成了初步意见。连接昌九大道干线道路工程正分五个标段同时展开施工;港口北大道项目将于10月1日前通车。
“拥有4个2000吨泊位的龙头港码头建成后将与赣江黄金水道连接,真正形成临空经济区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集成、多式联运交通优势。”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域内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快速推进,确保路建到哪里,水、电、气就配套跟进到哪里。同时,为产业发展配套的10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产业专用标准厂房, 13栋单体建筑主体已全部完工。邻里中心概念性规划已出具第一阶段成果。
吸引欧菲光、中国北车项目入驻
招商引资方面,南昌在产业定位上确定了“1+X”的发展战略,其中“1”指以临空经济指向特征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X”指关联产业或其他临空导向的高端制造业。在政策扶持和交通优势的吸引下,南昌临空经济区大力开展定向招商,引进了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产业项目。
其中,总投资53亿元的深圳欧菲光产业园已经落户,总投资110亿元、一期投资60亿元的深圳莱宝高科,中国北车、快递物流园、艾炜特、电商产业园等招商项目进展顺利,酷派手机6000万台(第一期3000万台)生产线即将入驻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第一期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并投入生产运营。
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下辖五个园区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确立。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下辖五个园区,即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航空物流产业园、其他产业园。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对管辖园区实行统一规划制定与监管、统一产业布局与准入、统一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统一招商政策和考核。
同时,将桑海生物医药产业园58平方公里、小微工业园起步区10平方公里(含综合保税区3.3平方公里)范围划归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直接管辖负责开发推进;其余范围进行统筹管辖,由县区(新建县和经开区)平行推进。
管委会内设机构采取大部制,内设“四部一局”:即综合协调部、产业协调部、规划建设和资源环境协调部、社会管理部和财税局。同时,管委会加挂南昌市临空经济区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牌子。管委会下辖的产业园区均采用企业化管理运作模式,专司负责招商引资和园区项目建设。
‘贰’ 安徽合肥欧菲光有没有清真食堂
央广网合肥4月30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4月30日上午,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合肥巢湖CCM生产线亮灯仪式举行,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出席并见证。据了解,2020年6月,合肥市政府与欧菲光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101亿元,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封测、器件为一体的综合性光学光电全产业链基地。项目位于巢湖市半岛核心启动区域——黄麓镇,达产后年产值约 370 亿元,年利税约 12 亿元,解决就业约 20000 人。签约以来,项目推进迅速。今天,正式亮灯。
欧菲光集团创始人蔡荣军表示,自从欧菲光项目落地合肥巢湖以来,深受各级领导关怀,项目进展迅速,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创造一流速度、一流工程,为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项目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欧菲光成立于2002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微摄像头模组、光学镜头、微电子业务、新材料和智能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等,广泛应用于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产品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目前,欧菲光已走在行业前端,建设有南昌、深圳、苏州、天津等生产基地,在中国南昌/上海/台湾、美国圣何塞、日本东京/熊本、韩国水原等地分别设立了研究中心,通过研发创新为发展赋能。今后,欧菲光将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汇集创新资源,不断进行技术突破,打造集研发、智造一体的综合性光学光电全产业链基地,与本地产业链企业相互协同,促进本地科技创新战略性产业生态发展。
巢湖是一个人杰地灵山川秀美生态之城,也是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充满创新开放活力。当前巢湖正奋力冲刺“长三角第一方阵、全国县域百强”目标,深度融入合肥经济圈,积极参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今年2月,巢湖市确立了“工业立市”三年倍增行动,力争到2023年末,工业竞争力显着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工业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数实现倍增。
‘叁’ a 股中具备ar和vr的概念股都有哪些
你这样 换一个APP就可以了 去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比较麻烦,我推荐直接在手机上使用开户软件进行开户,就好像蝌蚪的股票开户,在你手机应用宝上,或者软件商城上面可以找到,你可以试试,只需要身份证和银行卡,蝌蚪股票这个APP还是很方面的
‘肆’ 华为p40售价公布,涨幅不大,为何被喷
华为P40系列手机已经正式登场了,作为2020年第一季度颜值最高的手机,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关注它的核心配置了吧,而近日就有数码大V曝光了华为P40系列核心供应商的名单,从名单中可以看到,除了处理器、音频、控制等多个芯片是华为自主研发的,其余绝大部分配件也都是国产供应商 ,没有一个是美国的东西。
但是其实手机的价格除了显性成本以外,还有隐性成本。主要是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尤其是研发成本这一块,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在研发领域,华为在整个手机行业里,投入都是最多的之一。考虑到这些因素,华为的高端手机,售价自然也不会太低。再加上品牌溢价,所以相比较而言,同样的高端旗舰,华为的售价肯定会看上去要高一些。
‘伍’ 华为P40不用美国器件行吗
家都知道,华为和美国的博弈,已经持续非常久的时间。
美国的部分华为供应商,被禁止继续向华为供货,为的就是要打击华为的手机业务。
毕竟美国的确掌握大量的核心技术,不让华为使用的话,似乎能起到一定的威胁作用。华为这次的新机,使用多少美国零部件,自然就成为很多人感兴趣的焦点。今年 P40 系列的美国零部件,比去年又少了一些。
拆解结果显示,华为 P40 Pro 只有一个模块,仍然使用来自美国的技术。
那就是——射频前端模块。
这个模块由美国三大芯片公司,高通,思佳讯和科沃生产,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变频器以及一些射频连接和匹配电路。
主要负责在天线和基带电路之间,以射频的形式传输信号。
p40
国外媒体特意把华为 P40 系列当中,用到的主要零部件列举出来。
除了仍然使用美国技术的射频前端模块,和去年的 P30 一对比,华为 P40 系列在闪存方面,已经不再使用美国美光生产的零件。
至于通信和射频芯片,虽然无法识别供应商,但很明显也不是去年 P30 上,使用的美国科沃芯片。
满打满算,华为 P40 系列上用到美国零部件的比例,可能还不足 1%。
‘陆’ 哪些手机支持人脸识别
目前人工智能是创投界的明星投资领域,AI在大中小公司中都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过去的2年里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大力扶持和发展,目前已经在很多应用场景里都进行了商业化尝试。
北京西站、沈阳站、青岛机场的安检都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天坛公园和成都的人民公园也采用了人脸识别,刷脸取纸,防止浪费;在移动端,三星GalaxyS8创新性的采用人脸识别解锁;据称,北京市政府正在研讨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北京地铁上,通过刷脸的方。式来进行安检,提高出行效率。
目前社保系统正在进行改善升级,通过原有基础上增加人证合一识别系统,用来防止冒领和骗保的事件发生。所谓人证合一识别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人脸识别采集的人像和证件识别出的头像进行对比,按照一定相似度来判断是否为同一个人的识别系统。
从早期简单的考勤机到现在的企业系统应用级别的产品,业界新进产品层出不穷,下面来说说人脸识别在市场上的产品形态。
摘要:现在市场上的人脸识别人证合一的产品形
考勤机:应用的是静态1:N的人脸识别算法。先把人员的人脸图片存入人脸数据库,然后每次拍摄人脸和人脸库图像对比,以记录考勤情况和考勤时间。

活体检测技术技术可在移动端平台进行运算,提供android、ios平台SDK;由于人脸比对算法的运算量非常大,所以需部署在服务器端,目前支持windows、linux等主流平台。
通过人证识别与活体检测技术技术,非常好的解决了实名认证环节存在的风险与漏洞。
此文章为原创,如为通过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活体检测人脸识别技术转载,请联系苗大伟
‘柒’ 声纹识别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近几年来,我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主体数量呈迅速增长的趋势,截至目前,行业企业数量超4000家。据统计,2013-2018年,我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新增企业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8年,行业新增企业数量达558家,同比上年微增3.14%。截至2019年8月底,我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新增企业数量达428家。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