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页前端 » 安全生产事故预案演练脚本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安全生产事故预案演练脚本

发布时间: 2022-07-25 07:47:29

❶ 设计一份演练脚本

xx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一、组织机构:1、参加桌面演练的成员单位:2、现场记录组成员:3、摄像组成员:4、应急办公室值勤人员二、演练目标目标1:某小区一住宅楼内液化石油气用户液化气钢瓶泄漏爆炸着火。 事态发展情况:(1)有人员受伤;(2)住宅楼内多处发生着火;(3)住宅楼内液化石油气钢瓶与炉具之间的胶管发生破损泄漏,一时控制不住,有发生二次爆炸的危险;(切断楼栋电源,有水对液化石油气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防止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爆炸,进一步查明现场,关闭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目标2:棉花加工厂发生火灾事故;(1)棉花加工厂某车间内由于电气事故发生火灾;(2)车间内火灾已向外漫延,车间内火势短时间内无法控制。三、任务(一)液化石油气火灾事故1、灭火;消防灭火人员对着火建筑进行灭火,并对火源进行控制,防止火灾扩大化。在灭火过程中,在液化石油气钢瓶气源未切断时,不得将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着火点的火源灭掉;只可采取对液化石油气钢瓶进行降温处理。2、切断气源;3、抢救受伤人员;4、组织、疏散50m范围之内的居民;5、对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取证;(二)棉花加工厂火灾事故1、切断事故区域的电源;2、灭火:消防灭火人员对着火区域进行灭火,并对周围可燃物进行转移,无法转移的物质,应采取措施与火源进行隔离(特别是采用水幕形式)3、组织对着火点周围10m内的可燃物资进行转移;四、程序1、xx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应急预案启动:(1)2、xx社区的应急预案启动;(1)3、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启动;(1)接警;(2)向领导报告;(3)团领导下达“xx应急预案启动”的指令;(4)指挥办公室拟定现场指挥部及应急小组组成方案;(5)指挥部办公室向相关单位转达“xx应急预案启动”的指令;(6)接到指令的单位分别奔赴现场;五、现场指挥的成立:1、现场总指挥听取“某社区”、“棉花加工厂”人员的情况汇报;2、成员单位到达现场后向指挥部报导;3、指挥部下达抢险救灾任务;六、抢险救灾1、xx企业消防队对着火建筑物实施灭火;2、液化石油气储备站想法切断钢瓶气源;3、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实施救护;4、派出所、社区人员对50m范围内的居民实施疏散;5、液化石油气储备站的技术人员对户内损坏的燃气设施实施恢复;7、气象、环保检测组对风力、风向、现场燃气浓度进行检测并报告;注:xx - 企业名称。

❷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内容怎么做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为了保证在公司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以快速度、高效能实施应急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一、应急组织结构设置
应急救援反应系统:

二、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案的启动及职责界定
1、在应急反应系统内,以项目部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其责任人必须快速反应,紧急启动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有关人员在一小时内报告和救援保护现场等措施。当项目经理缺位时,由技术负责人为负责人,以此类推(详见《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分公司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以分公司为应急救援中心,其责任人在接报后一小时内立即启动分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赶赴事发现场,取代项目部进行全面指挥,采取救援和保护现场等一系列措施。当分公司领导缺位时,按应急救援反应系统顺序类推。
三、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
1)以下程序由项目部实施。
2)报告:向分公司简单报告事故时间、地点、人数、现状等。
3)救援:在报警和报告后,分公司和有关部门尚未到达前,应采取措施救援和送医院。
4)现场保护:安排专人封闭现场和物品。
2、以下程序由分公司组织有关职能科室实施。
1)快速赶赴现场,有权调动应急救援所需的一切资源。
2)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银川建筑行业管理处及相关政府部门口头或初步报告。
3)向总公司进行报告。
4)统一指挥开展救援,随时向上级报告最新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5)接受上级政府部门有关批示,做好其它善后工作。
四、应急救援预案联络方式:
1、联系电话:
急救中心 120 分公司经理
警方 110 分公司技术负责人:
建筑行业管理处 分公司安全管理科:
财务负责人:
项目部经理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2、车辆调动
车号 驾驶员 联系电话 备注

3、分公司救援小组名单
主任 2
副主任
组员

❸ 求一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范本参考

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1
第一章 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范围. 2
1.4分类分级. 2
1.5预案体系. 3
1.6应急原则. 4
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 5
2.1企业概况. 5
2.2项目概况. 6
2.3危险辨识. 12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20
3.1指挥机构. 20
3.2救援组织. 21
3.3办公机构. 24
3.4咨询机构. 24
3.5组织体系. 25
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26
4.1危险源管理. 26
4.2预警行动. 26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27
第五章 应急响应. 28
5.1响应分级. 28
5.2响应程序. 30
第六章 信息发布. 30
第七章 后期处置. 31
第八章 保障措施. 32
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 33
9.1培训. 33
9.2演练. 33
第十章 奖惩. 34
第十一章 附则. 34
第十二章 预案编制领导小组及任务. 35
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 36
第一章 煤粉制备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36
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6
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8
1.3组织机构及职责. 39
1.4预防与预警. 40
1.5信息报告程序. 40
1.6应急处置. 41
1.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44
第二章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45
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45
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47
2.3组织机构及职责. 47
2.4预防与预警. 48
2.5信息报告程序. 48
2.6应急处置. 49
2.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53
第三章 触电伤害专项应急预案. 54
3.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54
3.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56
3.3组织机构及职责. 56
3.4预防与预警. 57
3.5信息报告程序. 58
3.6应急处置. 59
3.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62
第四章 机械伤害专项应急预案. 63
4.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63
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65
4.3组织机构及职责. 65
4.4预防与预警. 66
4.5信息报告程序. 66
4.6应急处置. 67
4.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0
第五章 高处坠落专项应急预案. 71
5.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71
5.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72
5.3组织机构及职责. 72
5.4预防与预警. 73
5.5信息报告程序. 74
5.6应急处置. 75
5.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8
第六章 锅炉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79
6.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79
6.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85
6.3组织机构及职责. 85
6.4预防与预警. 86
6.5信息报告程序. 86
6.6应急处置. 87
6.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91
第七章 汽轮机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92
7.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92
7.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94
7.3组织机构及职责. 95
7.4预防与预警. 96
7.5信息报告程序. 96
7.6应急处置. 97
7.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01
第八章 总降压变电站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102
8.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02
8.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05
8.3组织机构及职责. 106
8.4预防与预警. 106
8.5信息报告程序. 107
8.6应急处置. 108
8.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12
第九章 中毒窒息专项应急预案. 113
9.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3
9.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15
9.3组织机构及职责. 116
9.4预防与预警. 116
9.5信息报告程序. 117
9.6应急处置. 118
9.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20
第十章 窑头窑尾电收尘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122
10.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22
10.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23
10.3组织机构及职责. 123
10.4预防与预警. 124
10.5信息报告程序. 125
10.6应急处置. 126
10.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28
第十一章 油库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129
1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29
11.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32
11.3组织机构及职责. 132
11.4预防与预警. 133
11.5信息报告程序. 134
11.6应急处置. 135
11.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38
第十二章 电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39
12.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39
12.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40
12.3组织机构及职责. 141
12.4预防与预警. 141
12.5信息报告程序. 142
12.6应急处置. 143
12.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45
第十三章 化学药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46
13.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46
13.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49
13.3组织机构及职责. 149
13.4预防与预警. 150
13.5信息报告程序. 151
13.6应急处置. 152
第十四章 雷电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155
14.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55
14.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62
14.3组织机构及职责. 163
14.4预防与预警. 164
14.5信息报告程序. 164
14.6应急处置. 165
14.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68
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 169
第一章 锅炉房现场处置方案. 169
1.1事故特征. 169
1.2事故应急. 169
第二章 空压机房现场处置方案. 173
2.1事故特征. 173
2.2事故报警. 173
2.3应急处理. 173
2.4注意事项. 173
第三章 清库现场处置方案. 174
3.1事故特征. 174
3.2防范措施. 174
3.3应急处理. 176
3.4注意事项. 176
第四章 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178
4.1事故特征. 178
4.2应急处置. 178
4.3注意事项. 179
第五章 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180
5.1事故特征. 180
5.2防范措施. 180
5.3应急处置. 181
5.4注意事项. 182
第六章 触电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183
6.1事故特征. 183
6.2应急处置. 183
6.3现场急救. 183
6.4注意事项. 184
第七章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185
7.1事故特征. 185
7.2应急处置. 185
7.3注意事项. 187
第八章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189
8.1事故特征. 189
8.2应急处置. 189
8.3注意事项. 191
第九章 坍塌现场处置方案. 192
9.1事故特征. 192
9.2应急处置. 192
9.3应急方法. 193
第十章 烧烫伤现场处置方案. 194
10.1事故特征. 194
10.2应急措施. 194
第十一章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处置方案. 197
11.1事故特征. 197
11.2防范措施. 198
11.3应急原则. 201
11.4注意事项. 201
第四部分 附录. 202
4.1应急通讯方式. 202
4.2应急救援物资清单. 204
4.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5
4.4厂区平面布置示意图. 206
4.5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207
4.6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图. 208
4.7教育培训记录. 209
4.8应急演练记录. 210
4.9救援队伍行进路线. 211
4.10重点部位逃生路线. 212
4.11厂区周边环境卫星图. 214

❹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怎么写

重大事故隐患监控与应急预案实用性研究

作者:周家铭

【摘要】本项实用性研究是将高新技术手段应用于重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大享故隐患监控、应急预定计划方案、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一项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本项研究应用了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决策学的学术内容,在方法论上综合了社会环境,入文因素对工程客体变异过程的影响,同时在管理科学的实用意义上,又将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文档整理、信息收集、数据处理、自动警示、动态分析和预测、预防起到技术推动作用,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项创造性工作。

【关键词】隐患,危险源监控,应急预案,安全,管理评价

1前言

正在全国各地区进行的新一轮重大隐患调查上报工作表明:有些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这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与预警的有关工作是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国家用行政、经济和科技三种手段相结合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辨识与监控的力度。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主要贯彻执行劳动部1997年3号令,即切实抓紧“三同时”的落实。对在用的工业设施,则必须摸清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的确切状况,并加以跟踪、检测、监控和预警。重大危险源或重大隐患的安全监控,越来越被各级领导重视并提到安全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针对安全生产现状,重要对策之一就是重视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电脑安全监控,即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对企业的各类重大隐患或重大危险源进行跟踪监视,变事故处理为事故预防,随时发现隐患,随时排除,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掌握企业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实现保障安全的目的。

2模型的设计与棵索

模型设计是对重大事故隐患实施电脑安全监控的基础。按正确设计并经论证的模型,编制多媒体电脑软件,在有条件时建立必要的电脑网络,才能有效地实施对重点大型企业的电脑安全监控。本项实用性研究涉及到的隐患和危险源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危险源是某种危险的根源,一般指客观存在着某种可能导致发生事故、伤害、损失等灾难性后果的有关危险物质或能量,且其数量超过了临界值。这些是事故或灾害的基础原因或间接原因。而隐患则是隐藏着的祸患,一般指存在着某种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这些是发生事故或灾害的直接原因。本项实用性研究方案考虑隐患因素,同时也考虑危险源因素。 本项实用性研究的设计方案是建立在计算机图文数据库的设想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和 Windows(视窗)界面,易学、易懂、易操作,适用于劳动安全监察部门或企业管理部门的各类人员,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软件应完全汉化,全部用汉字显示菜单,提示帮助等信息,供使用者查阅,便于无英语基础的人员使用。 本项实用性研究的设计方案表明: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危险源)实施安全监控的结论输出形式为文本文件、数据文件和图形文件三种形式,如查询某个政策法规或查询某项安全生产制度等,是以档案文本文件形式输出,如对企业安全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或是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的评价等,则是以数据文件形式输出,而对企业隐患监控,则是以图形文件形式输出。由于厂区平面布置图(电子地图)将本企业的隐患(危险源)所处位置和危险程度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并可显示一旦发生事故或灾害所产生的后果——人员伤亡估计与财产损失估计。 安全监控的实施应考虑先应用于试点企业,然后再选部分企业进行推广,在此基础上应筹建必要的电脑网络。首先要使劳动安全监察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指定)的监控站、点与试点企业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将电脑系统联结起来,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并实施定时数据更新,初步实现重大事故隐患的电脑安全监控。然后,考虑在已经预留的接口上接入各种控制信号,即采用各种相应的传感器材、检测仪器跟踪、监视作为检测对象的重大隐患(危险源)的各种技术参数,如压力、温度、浓度、液位等等,将参数信号转换成4~20mA的标准电流信号,再将标准电流信号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这样就能得到隐患(危险源)实时状态信号与正常状态信号的对比数据,井且进行信号反债,这样,重大事故隐患(危除源)的电脑安全监控才能系统实现。

3重大事故隐患监控

3.1设计隐息监按方案的原则

1)适合中国国情。这是本项实用性研究的基础。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事故、灾害的预防为本项实用性研究的立足点。

3)针对某种隐患或危险源,不仅有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而且也有考核评价办法。

4)尽力做到合理、简便、实用、节约。既适用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又适用于劳动安全监察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实施安全监控。

3.2隐患监控方案主要内容

1)企业主要隐患(危险源)的基本状况 本模型研究根据对重大隐患进行重点监控的原则,主要针对燃、爆、危房进行重点监控,另对毒气泄漏、机械伤害、粉尘危害、噪声与振动危害等已考虑了模型的拓延与扩展,以适应不同企业的不同隐患(危险源)因素。对于一个具体企业,需辨识其主要的隐患点或主要的危险源单元。如:易燃、易爆物质,应详细说明其物质构成和数量,以及闪点、爆炸上下限等有关燃烧爆炸的理化参数。危房应详细说明其建筑结构、历史档案、危险症状、加固维修等有关数据。

2)隐患(危险源)的监控图 厂区平面布置电子地图(或厂区模拟地图)显示,各隐患单元(或危险源单元)应显示其名称、数量、工作或贮存方式、危险程度、是否有安全措施及其落实程度,管理责任人等。还应显示如事故或灾害发生,可能造成的入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情况,正是本项实用性设计方案的核心。

3)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落实情况 (1)针对燃、爆隐患,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在如下方面采取安全技术措施:①厂区布置与建筑;厂区布置的合理性;建筑结构满足防火防爆要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②设备与装置:易燃、易爆物质的可靠密封;安全装置按规定设置等瘤工艺过程:领配料、投出料的规程;有效控制超温超压等;④电气安全:电源及配变电设备、电缆或线路、用电器以及防雷击、防静电措施;⑤消防设施:消防水源配置、消火拴、固定灭火系统及灭火器材等 (2)针对危险建构筑物也应相应考虑以下因素:①环境自然条件下的措施:如建筑年限、老化影响的相应借施;大气酸碱性等环境影响的相应措施;地面沉降影响的相应措施;冻融影响的相应措施等。②生产过程影响下的措施: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的影响的相应措施,高温影响的相应措施;振动影响的相应措施等。 4)事故苗头、险情分析与处理 具有重大隐患(危险源)的企业应有计划地定期对自身的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分析与总结,尤其是对已出现过的事故苗头、灾害险情及时记录,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是隐患监控的重要内容。

4应急预定计划方案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然而无论预防措施如何周密,事故和灾害总是难以根本杜绝,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必须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认真做好应急预案实施的各类准备工作,才能把事故与灾害所造成的入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所谓迅速的反应是指:迅速查清事故发生的位置、环境、规模及可能发展的势态;迅速沟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队伍、辅助人员以及事故或灾害现场人员之间的联络;迅速启动各类应急设施、调动应急入员奔赴灾区;迅速组织医疗、后勤、保卫等队伍各司其责;迅速通报灾情,通知邻区做好各项必要准备。正确的措施包括:保护或设置好避灾通道和安全联络设备,撤离灾区人员。无法设置安全通道时,应开辟僻难所,并采取必喜的向救借施;力争迅谏消灭灾害,并冲意采取隔离灾区的惜梳,转移灾区附近的易引起灾害蔓延的设备和物品;撤离或保护好贵重设备,尽量减少损失;对灾区仔细检查,防止死灰复燃及二次事故发生。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从容地应付紧急情况,需要周密的应急计划、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敏捷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设施。

4.1制定应急预案的主要原则

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火灾、爆炸、危房倒塌、毒气泄漏等。

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计划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入身安全、防止入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4.2应急预案的主裹内容

1)指挥系统组织构成:建立坚强有力的应急组织是落实应急计划的关键。健全的应急组织应包括处理紧急事故的领导机构、专业和自愿救护队伍以及医疗、后勤、保卫等其它必要的配合人员。如图2所示。对具体企业而言,应责任落实到人。

2)应急装备的设置:应急装备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报警系统;主要有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探测器、火灾控制器等),气体和粉尘爆炸监测报警装置(爆炸性气体监测装置、报警断电仪、遥测报警仪、爆炸性粉尘监测装置等)及毒气泄漏报警仪等届救护人员的装备:主要有救护人员的头盔、防护服、防护靴、呼吸保护器具及安全带、绳等主要装备。③消防器材:主要指灭火剂、灭火器、专用消防车及简易灭火工具等。④救生器材:主要指自动苏生器、自救器等。⑤救灾通信联络设备:应急预案应考虑到原有通信系统破坏时,采用的应急通信联络工具。 制定应急预案时,应据企业情况,选配以上各种应急装备,加强装备的选购、设置、贮备的管理,使装备处于完好、足量、有效、可靠、启用方便、操作简单、不易破坏和标志明显的状态。

3)事故或灾害发生的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编制若干套应急处置方案,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从最坏处设想。以火灾为例,应急处置方案应包含报警、调度力量(专业消防队伍、企业消防组织)、火场侦察、灭火行动、救人、物资疏散、破拆、排烟、通信及录像等内容。

4)事故处理与恢复生产 应急预案还应包含事故或灾害的事后处理,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等内容,应有如下几项: ①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②认真查明事故、灾害的原因,依法严肃处理责任者。③分析存在隐患,采取整改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④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灾害及伤亡、损失报告。⑤设备维修;安全装置、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等。

5安全管理绩效评价

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的安全进行预测和度量,它既不同于安全生产竞赛评比,也不同于安全生产检查验收,它既要考核企业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也须查验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这种评价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从侧面反映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不是评价企业安全技术职能机构或者单一的安全管理工作,而是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全过程、全员、全面的评价。 在国内,安全管理评价或企业系统安全分析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笔者对国内机械、化工、建筑、纺织、轻工等各具行业特点的企业安全管理及其绩效评价有关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和综合,充分意识到这是工业安全工作的一次重大改革,不仅是认识上、方法上的改革,而且是管理模式上的改革。改传统管理为现代科学管理,改事故处理为事故预测、预防,改纵向单科管理为纵横交叉的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管理。随着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也必将跨L一个新台阶,企业安全管理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也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众所周知,不同的隐患或危险源具备不同的事故发生概率,然而,事故实际发生的概率与安全管理的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表达。本项研究对企业通常性的安全工作(如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措计划等等)和针对具体重大隐患点或危险源单元所采取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综合归纳,研究设汁企业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的综合性模型。 本项研究应用了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决策学的理论,在方法论上综合了社会环境,人文因素对工程客体变异过程的影响,特别是把人对各类危险因素所产生的现实危险、危害程度的控制作用纳入综合评价。同时在管理科学的实用领域将重大事故隐患监控、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编成应用性电脑监控软件,必将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文档、信息收集,数据处理、自动警示、动态分析和预测、预防起到技术推动作用,此研究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项创造性劳动,进入了国内同领域的最新层次。

6结束语

本项实用性研究是将高新技术手段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大事故隐患监控、应急预定计划方案、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一项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与充实,在跨世纪的进程中,争取为我国的劳动安全工作作出有益的贡献。

责任编辑:寒戈

❺ 如何编写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演练记录

就依据导致一项一项地编写就行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9002-2006
演练记录:就把时间、地点、参演人员和程序记录一下就可以,只要清晰、明确,不在乎篇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