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云存储节点间分布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云存储节点间分布

发布时间: 2022-06-10 09:19:29

A. 云存储的基本结构包括那几部分

云存储结果有4层组成:
1、存储层
存储层是云存储最基础的部分。存储设备可以是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可以是NAS和 iSCSI等IP存储设备,也可以是 SCSI或SAS等 DAS存储设备。云存储中的存储设备往往数量庞大且分布多不同地域,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互联网或者 FC光纤通道网络连接在一起。
存储设备之上是一个统一存储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存储设备的逻辑虚拟化管理、多链路冗余管理,以及硬件设备的状态监控和故障维护
2、基础管理层
基础管理层是云存储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云存储中最难以实现的部分。基础管理层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中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的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同一种服务,并提供更大更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
CDN内容分发系统、数据加密技术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被未授权的用户所访问,同时,通过各种数据备份和容灾技术和措施可以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丢失,保证云存储自身的安全和稳定。
3、应用接口层
应用接口层是云存储最灵活多变的部分。不同的云存储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开发不同的应用服务接口,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比如视频监控应用平台、IPTV和视频点播应用平台、网络硬盘引用平台,远程数据备份应用平台等。
4、访问层
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系统,享受云存储服务。云存储运营单位不同,云存储提供的访问类型和访问手段也不同。

B. 云计算计算节点服务器应该怎样分区

不知道您指的服务器节点是计算节点还是存储节点。存储是采用分布式,可以提高数据安全。计算的话,和单一的服务器原理是一样的。只是通过管理平台他是可以更好的实现负载均衡,集群运算和管理。

C. 云存储架构分哪些层次,各自实现了什么功能

(1)存储层
云存储系统对外提供多种不同的存储服务,各种服务的数据统一存放在云存储系统中,形成一个海量数据池。从大多数网络服务后台数据组织方式来看,传统基于单服务器的数据组织难以满足广域网多用户条件下的吞吐性能和存储容量需求;基于P2P架构的数据组织需要庞大的节点数量和复杂编码算法保证数据可靠性。相比而言,基于多存储服务器的数据组织方法能够更好满足在线存储服务的应用需求,在用户规模较大时,构建分布式数据中心能够为不同地理区域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云存储的存储层将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互连起来,实现海量数据的统一管理,同时实现对存储设备的集中管理、状态监控以及容量的动态扩展,实质是一种面向服务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2)基础管理层
云存储系统架构中的基础管理层为上层提供不同服务间公共管理的统一视图。通过设计统一的用户管理、安全管理、副本管理及策略管理等公共数据管理功能,将底层存储与上层应用无缝衔接起来,实现多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以更好的性能对外提供多种服务。
(3)应用接口层
应用接口层是云存储平台中可以灵活扩展的、直接面向用户的部分。根据用户需求,可以开发出不同的应用接口,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数据存储服务、空间租赁服务、公共资源服务、多用户数据共享服务、数据备份服务等。
(4)访问层
通过访问层,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一台联网的终端设备,按照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平台,享受云存储服务。
2云存储技术的优势
作为新兴的存储技术,与传统的购买存储设备和部署存储软件相比,云存储方式存在以下优点:
(1)成本低、见效快
传统的购买存储设备或软件定制方式下,企业根据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硬件设备、搭建平台。软件开发则经过漫长的可行性分析、需求调研、软件设计、编码、测试这一过程。往往在软件开发完成以后,业务需求发生变化,不得不对软件进行返工,不仅影响质量,提高成本,更是延误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同时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低水平重复投资以及企业内部周期性、高成本的技术升级。在云存储方式下,企业除了配置必要的终端设备接收存储服务外,不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来搭建平台。企业只需按用户数分期租用服务,规避了一次性投资的风险,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对于选定的服务,可以立即投入使用,既方便又快捷。
(2)易于管理
传统方式下,企业需要配备专业的IT人员进行系统的维护,由此带来技术和资金成本。云存储模式下,维护工作以及系统的更新升级都由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完成,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享受到最新最专业的服务。
(3)方式灵活
传统的购买和定制模式下,一旦完成资金的一次性投入,系统无法在后续使用中动态调整。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落后的硬件平台难以处置;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软件需要不断地更新升级甚至重构来与之相适应,导致维护成本高昂,很容易发展到不可控的程度。而云存储方式一般按照客户数、使用时间、服务项目进行收费。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变化、人员增减、资金承受能力,随时调整其租用服务方式,真正做到“按需使用”。
3云存储技术趋势
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集群技术、网格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拓展,CDN内容分发、P2P、数据压缩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完善,云存储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以“用户创造内容”和“分享”为精神的Web2.0推动了全网域用户对在线服务的认知

D. 云存储的基本结构包括几部分

你好,
云存储系统的结构模型由4层组成。
存储层:存储层是云存储最基础的部分。存储设备可以是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可以是NAS和 iSCSI等IP存储设备,也可以是 SCSI或SAS等 DAS存储设备。云存储中的存储设备往往数量庞大且分布多不同地域,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互联网或者 FC光纤通道网络连接在一起。
存储设备之上是一个统一存储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存储设备的逻辑虚拟化管理、多链路冗余管理,以及硬件设备的状态监控和故障维护。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层是云存储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云存储中最难以实现的部分。基础管理层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中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的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同一种服务,并提供更大更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

应用接口:应用接口层是云存储最灵活多变的部分。不同的云存储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开发不同的应用服务接口,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比如视频监控应用平台、IPTV和视频点播应用平台、网络硬盘引用平台,远程数据备份应用平台等。

访问层: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系统,享受云存储服务。云存储运营单位不同,云存储提供的访问类型和访问手段也不同。

E. 什么是云存储你们的产品有哪些优势

云存储是将数据存储在一大堆廉价的硬件上,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结合起来协同工作,对外提供统一的海量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服务。

我们的产品针对绝大多数数据密集型应用的特点从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从而在一定规模下达到成本、可靠性和性能的最佳平衡,具有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低功耗、高密度、在线伸缩、易用、通用等鲜明特点。

高可靠---支持副本容错和超安存容错方式,任意损坏一个或多个节点,数据完整可靠,不会丢失。
可灵活设置数据块备份数目,自动备份,不须人工干预。
超安存是公司自有的一项专利技术,支持N+M冗余容错方式,它可以在有效提高数据可靠性的情况下,大大的减少冗余备份带来的容量损失
高性能---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架构,随着存储节点的增加,I/O性能呈线性增长。
在线伸缩---能在不需要停止服务的情况下,很方便地动态增加或减少存储节点;
低功耗---采用超低功耗主板,主板功耗只有10W,为传统方式的二十分之一
超高集成度---由于采用超低功耗主板,成功解决了散热问题,42U单机柜容量能够达到1.125PB
易用性---云存储的感觉就好像是你的机器上多了一个超大容量的硬盘,操作简单,无须另外学习
低成本---云存储是可以构建在大量廉价的硬件之上的,总造价只有传统方式的五分之一。

F. 基于hadoop的云存储实例

基于Hadoop平台的云存储应用实践

http://cio.itxinwen.com/case_studies/2012/0327/402100.html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人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目前,对于云计算仍没有普遍一致的定义。结合上述定义,可以总结出云计算的一些本质特征,即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特性、高扩展性、用户友好性、良好的管理性。

1云存储架构图

橘色的作为存储节点(StorageNode)负责存放文件,蓝色作为控制节点((ControlNode)则是负责文件索引,并负责监控存储节点间容量及负载的均衡,这两个部分合起来便组成一个云存储。存储节点与控制节点都是单纯的服务器,只是存储节点的硬盘多一些,存储节点服务器不需要具备RAID的功能,只要能安装Linux即可,控制节点为了保护数据,需要有简单的RAIDlevelO1的功能。

云存储不是要取代现有的盘阵,而是为了应付高速成长的数据量与带宽而产生的新形态存储系统,因此云存储在设计时通常会考虑以下三点:

(1)容量、带宽的扩容是否简便

扩容是不能停机,会自动将新的存储节点容量纳入原来的存储池。不需要做繁复的设定。

图1云存储架构图


(2)带宽是否线形增长

使用云存储的客户,很多是考虑未来带宽的增长,因此云存储产品设计的好坏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有些十几个节点便达到饱和,这样对未来带宽的扩容就有不利的影响,这一点要事先弄清楚,否则等到发现不符合需求时,已经买了几百TB,后悔就来不及了。

(3)管理是否容易。

2云存储关键技术

云存储必须具备九大要素:①性能;②安全性;③自动ILM存储;④存储访问模式;⑤可用性;⑥主数据保护;⑦次级数据保护;⑧存储的灵活;⑨存储报表。

云计算的发展离不开虚拟化、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等核心技术的发展成熟。下面对其介绍如下:

(1)集群技术、网格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

云存储系统是一个多存储设备、多应用、多服务协同工作的集合体,任何一个单点的存储系统都不是云存储。

既然是由多个存储设备构成的,不同存储设备之间就需要通过集群技术、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的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同一种服务,并提供更大更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如果没有这些技术的存在,云存储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所谓的云存储只能是一个一个的独立系统,不能形成云状结构。

(2)CDN内容分发、P2P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数据加密技术

CDN内容分发系统、数据加密技术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被未授权的用户所访问,同时,通过各种数据备份和容灾技术保证云存储中的数据不会丢失,保证云存储自身的安全和稳定。如果云存储中的数据安全得不到保证,也没有人敢用云存储了。

(3)存储虚拟化技术、存储网络化管理技术

云存储中的存储设备数量庞大且分布多在不同地域,如何实现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甚至于不同类型(例如FC存储和IP存储)的多台设备之间的逻辑卷管理、存储虚拟化管理和多链路冗余管理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存储设备就会是整个云存储系统的性能瓶颈,结构上也无法形成一个整体,而且还会带来后期容量和性能扩展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