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银行储蓄系统详细设计
银行储蓄系统详细设计
一、模块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方图:
银行储蓄系统又大致分为两个模块:存款模块和取款模块。
1.身份验证模块:
设置身份验证模块的目的保证储户信息的安全。功能在于对申请登录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者才能进入系统。
银行业务员输入储户用户ID,储户输入密码并确定,系统保存用户输入的用户ID和密码,并在customer表中查找customerid和customername字段值,看是否等于业务员输入的用户ID和密码,如相同则通过验证,否则不通过,并给出“密码错误”的提示,如数据库中不存在这样的记录,则给出“该用户不存在”的提示。
2.存款模块:
设置存款模块的目的在于将储户的金额存到系统中并记录信息。存款模块将储户存款金额录入存储到系统中,并附带显示其他储户信息。
该模块的输出项为存款金额,并且附带显示其他信息:用户名、账号、账户余额、利息金额。当银行业务员输入存款金额后,系统进行处理,显示出账户余额,并且显示其他固定信息。
3.取款模块:
设置取款模块的目的在于将储户的取款金额录入并存储到系统中。取款模块将储户取款金额录入存储到系统中,并附带显示储户其他信息。该模块的输出项为取款金额,并且附带显示其他信息:用户名、账号、账户余额、利息金额。当银行业务员输入取款金额后,点击确定按钮,系统进行处理,显示出账户余额,并且显示其他固定信息。
4.存款单打印模块:
设置存款单打印模块的目的在于将储户的存款信息以单据的形式及时反馈给储户。存款单打印模块将储户存款金额以及储户帐户信息以单据形式反馈给储户。该模块的输出项为存款人、存款银行、业务员编号、存款金额、存款日期、手续费、帐户余额。当银行业务员输入存款金额后,系统进行处理,显示出账户余额,并且显示其他固定信息。
5.取款单打印模块:
设置取款单打印模块的目的在于将储户的取款信息以单据的形式及时反馈给储户。取款单打印模块将储户取款金额以及储户帐户信息以单据形式反馈给储户。该模块的输出项为取款人、取款银行、业务员编号、取款金额、取款日期、手续费、帐户余额。当银行业务员输入取款金额后,系统进行处理,显示出账户余额,并且显示其他固定信息。
6.按用户名和ID查询模块
设置“按用户名和ID查询”模块的目的在于方便用户获知自己的存取款信息。功能在于通过储户输入用户名和ID来查询自己的信息。
该模块的输出项为储户各项信息。输入用户名和ID,单击检索按钮,系统判断用户名和ID是否与数据库中的customername , customerid相同,若相同则输出储户各项信息,若不同则输出“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的提示信息。
二、数据设计
1.用户验证模块流程图:
该模块的输入项:
名称 标识 数据类型 数据值 输入方式
用户ID customerid 字符 键盘输入
密码 password 字符或数字 键盘输入
2.存款模块流程图:
该模块的输入项:
名称 标识 数据类型 数据值 输入方式
存款金额 cunkuancount 数字( Double ) >0 键盘或鼠标
3.取款模块的流程图:
该模块的输入项:
名称 标识 数据类型 数据值 输入方式
取款金额 qukuancount 数字( Double ) >0 键盘或鼠标
三、、对话设计
在对话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了对话设计的原则:
1.对话要清楚、没有二义性。
2.对用户的响应要快,而且要进行了回答的有效性检验。
3.对话比较适合用户的要求与习惯,应该问的问题问了,问得不频繁。
4.注意询问格式的美观、实用,而且采用了统一的格式,体现了一定的风格。
四、可靠性设计
这里所说的可靠性是指数据的安全与保密。所谓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就是确定保证数据的安全与保密措施。
就保密措施采取了二重确认的方法。通过加强应用程序的容错性,设置了用户的权限,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存取、修改、查询等使用权限进行了控制。对于用户管理员的顶级权限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进行了控制工作。
② 银行存储数据流程图
画出银行储蓄存取款过程数据流程图
储户将填好的存(取)单及存折送交分类处理处。分类处理安三种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果存折不符或存(取)单不合格,则将存折及存(取)单直接退还储户重新填写;如果是存款,则将存折及存款单送交存款处处理。存款处理处取出底帐登记后,将存折退还给储户;如果是取款,则将存折及取款单送交取款处理处,该服务台取出底帐及现金,记账后将存折与现金退给储户。从而完成存(取)款处理过程。试按此画出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如下:
http://wenku..com/view/d7af28e09b89680203d82538.html?st=1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③ UML类图的建立类图
在软件开发不同阶段使用的类图具有不同的抽象层次,即概念层、说明层、和实现层。使用UML进行应用建模也应该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类图的层次的概念。
概念层类图描述应用领域中的概念,这些概念与实现它们的类有联系。通常没有直接的映射关系。画概念层类图时很少考虑或不考虑实现问题,因此概念层类图应独立于具体的编程语言。下面是一个概念层类的表示。
说明层类图。此时我们考察的是类的接口部分,而不是实现部分。这个接口可能因为实现环境、运行特性等有多种不同的实现。下面是一个说明层类的表示。
实现层类图才真正考虑类的实现问题,提供实现的细节。此时的类的概念才应该是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类。它揭示了软件实体的构成情况。实现层的类是最常用的,在很多的时候说明层的类更有助于人们对软件的理解。
UML的最终目标是识别出所有必须的类,并分析这些类之间的关系,类的识别贯穿于整个建模过程,分析阶段主要识别问题域相关的类,在设计阶段需要加入一些反映设计思想、方法的类以及实现问题域所需要的类,在编码实现阶段,因为语言的特点,可能需要加入一些其他的类。
建立类图的步骤:
(1)研究分析问题领域确定系统需求。
(2)确定类,明确类的含义和职责、确定属性和操作。
(3)确定类之间的关系。
类的识别是一个需要大量技巧的工作,寻找类的一些技巧包括:名词识别法;根据用例描述确定类;使用CRC分析法;根据边界类、控制类、实体类的划分来帮助分析系统中的类;参考设计模式确定类;对领域进行分析或利用已有领域分析结果得到类;利用RUP中如何在分析和设计中寻找类的步骤。
1. 名词识别法: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识别系统问题域中的实体。对系统进行描述,描述应该使用问题域中的概念和命名,从系统描述中标识名词及名词短语,其中的名词往往可以标识为对象,复数名词往往可以标识为类。
2. 从用例中识别类:
用例图实质上是一种系统描述的形式,自然可以根据用例描述来识别类。针对各个用例,可以提如下的问题辅助识别:
用例描述中出现了那些实体?
用例的完成需要哪些实体合作?
用例执行过程中会产生并存储哪些信息?
用例要求与之关联的每个角色的输入是什么?
用例反馈与之关联的每个角色的输出是什么?
用例需要操作哪些硬设备?
在面向对象应用中,类之间传递的信息数据要么可以映射到发送方的某些属性,要么该信息数据本身就是一个对象。综合不同的用例识别结果,就可以得到整个系统的类,在类的基础上,我们又可以分析用例的动态特性来对用例进行动态行为建模。
3. 使用CRC分析法:
CRC(Class,Responsibilities,Collaboration)卡的最大价值在于把人们从思考过程模式中脱离出来,更充分的专注于对象技术。CRC卡允许整个项目组对设计做出贡献。参与系统设计的人越多,能够收集到的好主意也就越多。因为CRC会议是大家全力参与的,通常只需要很少的有类名的卡片,实际上没有写出完整的卡片。CRC会议进行中,一些人模拟系统和对象交流,把消息传给其他的对象。通过一步步处理,问题很容易地被解决。它由三部分组成:类(Class)、职责(Responsibility)、协作(Collaborator)。下面是一个CRC卡的示例: 类名 职责1职责1的协作职责2职责2的协作…………职责是类需要知道或做的任何事物。这些职责是类自身所知的知识,或类在执行时所需的知识。协作是指为获取消息,或协助执行活动的其他类。创建CRC模型需要下面的步骤。
1) 建立团队,包括客户、设计人员、分析人员和一个导引者。如果没有那么多人,那么可以是客户和你自己两个人。
2) 找出需求中存在的名词和名词词组,特别注意复数(通常是集合),他们对应的单数才是。把你第一次想到的所有概念都写在白板或纸上。不管看起来这些概念是如何荒谬,把他们都写下来。
3) 筛选。把对象分为三类,核心对象(必须首先实现),可选的(目前不能确定),以及不需要的对象。这之前最好确定一下你的项目范围。某些不属于本项目范围的对象可以使用轻量的adapter或proxy实现。这里可以加入对分析、设计模式的考虑和应用。
4) 建卡。取出CRC卡,把核心类写在每一张卡上,把可选的类和排除的类分别写在不同的纸上。
5) 角色扮演。最好是一个团队执行,一个人很难做。每个人负责几个类。对每一个Use case其中的情景。导引者指定从某一个人的类开始,某一个人看一看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如果不能完成,大家看一看手中的类,谁能完成,就站起来,宣布自己能够完成,以致继续这个过程,每个人完成自己的职责就坐下。在这过程中不断修改类的责任,并写下协作者的名字。
4. 根据边界类、控制类、实体类帮助分析系统中的类
UML中类有三种主要的版型:边界类、控制类和实体类。引入边界类、控制类及实体类的概念有助于分析和设计人员确定系统中的类。
边界类位于系统与外界的交界处,窗体、报表、以及表示通讯协议的类、直接与外部设备交互的类、直接与外部系统交互的类等都是边界类。通过用例图可以确定需要的边界类,每个Actor/Use Case对至少要一个边界类,但并非每个Actor/Use Case对要唯一的边界类。
实体类保存要放进持久存储体的信息。持久存储体就是数据库、文件等可以永久存储数据的介质。实体类可以通过事件流和交互图发现。通常每个实体类在数据库中有相应的表,实体类中的属性对应数据库表中的字段。
控制类是控制其他类工作的类。每个用例通常有一个控制类,控制用例中的事件顺序,控制类也可以在多个用例间共用。其他类并不向控制类发送很多消息,而是由控制类发出很多消息。
5. 领域进行分析
建立类图的过程就是对领域及其解决方案的分析和设计过程。类的获取是一个依赖个人创造力的过程,有时需要和领域专家合作,对研究领域进行仔细分析,抽象出领域中的概念,定义其含义及相互关系,分析出系统类,并用领域中的术语为类命名。领域分析是:通过对某一领域中的已有应用系统、理论、技术、开发历史等的研究,来标识、收集、组织、分析和表示领域模型及软件体系结构的过程,并得到结果。
④ 数据库高手请进——关于银行储蓄系统问题
....要是设计好了,就可以自己开银行
⑤ atm取款顺序图uml
ATM机取款的顺序,先把你的银行卡插进ATM机,然后输入你的登录密码,然后点击取款,输入提款的金额必须是100的倍数,点确定,然后ATM机就会按你的数值取钱,你把钱拿走。以后可以确是否打印取款凭条?,然后你退出银行卡,取走银行卡
⑥ 软件工程基础 第四章 总体设计 用面向数据流的方法设计第二章习题17系统的软件结构
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DFD数据流为导向的设计方法。课程UML功能,表现很容易清除,面向对象的实现,将节省大量的努力,于未来。
的UML表达工具,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参与计划,包括用例图,活动图,类图,序列图,协作图,状态图;覆盖整个开发从需求分析到设计,编码过程模型使用。
的DFD表达工具,面向过程的分析方法是可能的用例图,活动图,连同ER模型,可以覆盖面向过程的分析(业务建模,概念建模)模型。
⑦ 求银行存储系统的系统设计、代码C++
小弟弟,这问题懂的也不能在这里答你的,呵呵,这样会违反银行信息安全规范,是银监局下的天条,必杀之。
看来你是来找课程作业的,唉~~可怜啊。
怎么现在的老师还出这些与实际应用不着边的课题~~
⑧ 急求c语言银行储蓄系统课程设计!!!
阿滕宏伟斯图尔特我个人过
⑨ UML 建模 类图
一般都是先画用例图,分析用例。然后把用例图中的actor去除,其余的名词中的大部分就是类了,再根据具体情况斟酌一下,就可以画类图。类图并非一下子画完的,可以在一开始先画出一些必要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然后分析业务逻辑,并且开始画状态图、活动图和协作图、顺序图,在画这些图的时候对业务逻辑会有进一步的认识。这时会发现类图中的一些漏洞,然后回过头来补充类图。
我的理解是:代码的编写是以最终的类图和对类图的补充说明文档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