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药品GSP要求阴凉库温湿度应该是%多少
1、疫苗冷库:0℃~8℃ 常用于疫苗、药剂的存储。
2、药品阴凉库:2℃~8℃ 也可叫药品冷库,主要用于药品、生物试剂的存储。
3、血液冷库:-5℃~1℃可储存血液,药物生物制品等。
4、血浆冷库:-20℃~-30℃用于血浆,生物材料,疫苗,试剂等的储存。
医药阴凉库广泛用于各种药品、疫苗、血液、血浆、药剂、试剂、精液、干细胞、骨髓、生物制品等医药用品的贮藏储存。库板厚度一般有60mm、75mm、100mm、120mm、150mm、180mm六种规格。
(1)血液存储湿度要求扩展阅读
冷库作业时的注意事项:
1、防止冻伤:进入库房的人员,在进入前必须加以保温防护,如穿戴手套、工作鞋。身体裸露部位不得接触冷冻库内的物品,包括货物、排管、冷库货架、专门的作业工具等。
2、防止人员缺氧窒息:作业人员在进入冷库房后,尤其是长期封闭的库房前,需要进行通风,以免因氧气不足而窒息。
3、避免人员被封闭库内:库门应设专人开关,限制无关人员入库,应在门外悬挂告示牌等。作业班需明确核查人数的责任承担人,在确定人员出库后,才能摘除告示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医疗冷库
2. 生物制品的湿度范围是多少
医药冷库主要作用是在低温冷藏条件下使药品不变质失效,用于冷藏储存在常温条件下无法保质的各类医药产品,延长药品的保质期,关于一些常用的生物医疗产品,所需库温一般为:
药品类:2*8 ℃用于储存药品及生物制品等;
疫苗类:0*8 ℃可用于储存疫苗,药剂等;
血液类:5*1 ℃ 可用于储存血液,药物生物制品等。
另外,也可以根据医药冷库的温度来分辨——
低温保温库:-20*-30 ℃ 保存血浆,生物材料,疫苗,试剂等;
超低温保存库:-30*-80 ℃可用于保存精液,胎盘,干细胞,血浆,骨髓,生物样品等。
一般需用医药冷库储存的药品都标明了应存放于何种温湿度下,那就应当设置相应温湿度范围的保鲜冷库。因此,医药冷库、阴凉库及常温库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应以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品规定的储存条件为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
3. 药品冷库温湿度要求是多少
药品冷库的温湿度要求主要跟存放的要求有关系,一般疫苗库的温度在0~8℃范文,药品冷库的温度范围是2~8℃。不同的药品试剂的温湿度范围是不一样的。
常见的医药冷库温度范围:
疫苗库;0℃~8℃ 可用于储存疫苗,药剂等。 药品库:2℃~8℃ 用于储存药品及生物制品等。
血液储存库:5℃~1℃ 可用于储存血液,药物生物制品等。
低温保温库:-20℃~-30℃ 保存血浆,生物材料,疫苗,试剂等。
超低温保存库: -30℃~-80℃ 可用于保存胎盘,精液,干细胞,血浆,骨髓,生物样品等。
药品冷库
药品冷库在储存管理中要遵循哪几点?
1.药品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库中。
2.在库药品均应实行色标管理。
3.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定期翻垛。
4.药品与仓间地面、墙、顶、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
4. 医用冰箱湿度是多少
医用冰箱湿度都是一个范围值,不同的医用冰箱湿度范围有差别,湿度不是一个关键值,记录一下就行。温度是最关键的,一定要设置正确。
需要冷处保存药品时,一定注意观看药品说明书中的内容,如胰岛素要求冷处保存(2—8度),就应该放进冷藏室。药品放入冰箱时也应该注意,药品与冰箱壁之间要至少留有1—2厘米的空隙。放在冷藏室中的药品,应该严防药品冻结。
平时注意监测冰箱的温度,可以在冰箱内放置温度计,以便及时发现冰箱的温度异常。冰箱内一般湿度较大,可以先将药物,特别是开封后的药物放入密封的塑料盒或瓶中,再放入冰箱,防止药品受潮。
(4)血液存储湿度要求扩展阅读
应用范围
1、用于储存血袋、药品、试剂等,可以和其他仪器搭配用于蛋白提取、摇菌培养等实验中的低温维持。
2、作为实验室常规的冰箱,储存如酶、血液制品、核酸等。
3、超低温冰箱主要用于保存药品、疫苗、酶、激素、干细胞、精液、移植的皮肤以及从人体抽取的标本、基因克隆库和一些重要的生物和化学试剂等。
4、未来主要关注低温冰箱的可靠性和能够满足不同样品的储存条件。纳米材料将成为未来低温冰箱中很有前途的材料。监测系统也将成为重要的部分。
5. 冰箱里放药温湿度是多少
正常情况下的温度应该是在5℃左右,这种情况是比较正常的,合理范围区间之内,千万不要再高温度。
6. 恒温恒湿仓库温湿度范围是多少
恒温恒湿仓库的温度、湿度范围具体的不是很清楚,主要还是看仓库里存储的物品需要的温度、湿度吧,毕竟不同物品相应的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也会略有差别的。
一、一般仓库的温湿度控制范围是多少合适?有以下规定!
1、普通仓库温度最好维持在25±3度上下。
2、当普通仓库温度高过允许的上限(38度)或者等于低于允许的下限(0度),应当立即启动环控设备,进行降温、升温等措施。
3、当普通仓库湿度过允许的上限(85%),管理人员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为此仓库正常湿度。
二、冷库温湿度要求
一般情况下恒温仓库的温度规定为22℃±5℃,湿度规定为30%-70%,但细分可分为如下:
(一)常见冷库温湿度要求
1、高温库(恒温库)
温度标准:5~15℃,适合存放红酒、巧克力、药品、种子等;
2、中温库(冷藏库)
温度标准:5~-5℃,适合存放冻结后食品的冷藏;
3、低温库(冷冻库)
温度标准:-18~-25℃,适合存放猪牛羊肉、鱼、禽肉,疫苗;
4、超低温库(深冷库)
温度标准:-45~-60℃,适合存放水饺、速冻食品、快速冰冻;
5、速冻库(急冻库)
温度标准:-35~-40℃,适合存放金枪鱼、三文鱼;
6、气调库
温度标准:5~-2℃,适合存放水果、蔬菜等。
(二)一般仓库的温湿度控制范围是多少合适?来看医药冷库温湿度要求!
1、药品冷库的温湿度要求主要跟存放的要求有关系,疫苗库通常温度要求是在0~8℃范围,药品冷库的温度范围是2~8℃。不同的药品试剂的温湿度范围是不一样的。
2、常见的医药冷库温度范围:
(1)疫苗库:0℃~8℃ 可用于储存疫苗等。药品库:2℃~8℃ 用于储存药品及生物制品等。
(2)血液储存库:2℃~6℃ 可用于储存血液,药物生物制品等。
(3)低温保温库:-20℃~-30℃ 保存血浆,生物材料,疫苗,试剂等。
(4)超低温保存库: -30℃~-80℃ 可用于保存胎盘,干细胞,血浆,骨髓,生物样品等。
三、危险品仓库温湿度标准要求
危险品仓库的温度宜控制在-10℃~+35℃之间。化学品仓库宜设置温湿度计及空调,以控制化学品仓库内的温湿度。但具体物品具体分析,比如:
1、硝酸钾温湿度要求: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2、硫酸温湿度要求: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一般仓库的温湿度控制范围是多少合适?关于这个问题已在文中给出详细答案,至于如何提高仓库温湿度的稳定性,应当安装一套具有采集、分析、存储、报警等功能的仓库温湿度监控系统。
7. 药品储存要求中,冷库温度为
1.药品冷库的温湿度要求主要跟存放的要求有关系,一般疫苗库的温度在0~8℃范文,药品冷库的温度范围是2~8℃。不同的药品试剂的温湿度范围是不一样的。
2.常见的医药冷库温度范围:
(1)疫苗库;0℃~8℃ 可用于储存疫苗等。药品库:2℃~8℃ 用于储存药品及生物制品等。
(2)血液储存库:5℃~1℃ 可用于储存血液,药物生物制品等。
(3)低温保温库:-20℃~-30℃ 保存血浆,生物材料,疫苗,试剂等。
(4)超低温保存库: -30℃~-80℃ 可用于保存胎盘,干细胞,血浆,骨髓,生物样品等。
(7)血液存储湿度要求扩展阅读:
1.药品冷库在储存管理中要遵循:药品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库中;在库药品均应实行色标管理;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定期翻垛;药品与仓间地面、墙、顶、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
2.冷库主要用作对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化工、医药、育苗、科学试验等的恒温贮藏冷气设备,冷库实际上是一种低温冷库(冷藏库)也属于制冷设备的一种与冰箱相比较,其制冷面积要大很多,但他们有相通的制冷原理。
8. 血液应保存在什么温度范围内
血液保存
普通冷冻为零下20度保存期相对较短。
长期极限冷冻应该在零下80度。保存期相对较长。
冷冻血的学术用语是冷冻红细胞技术。这项技术1956年起源于美国,中国于1975年引进这项技术,目前血液只能保存35天左右,而冷冻血可以保存10年。
采集来的全血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在红细胞中加入冷冻保护剂(甘油),在无菌状态下由普通采血袋转入特制塑料袋中,放在摄氏零下80度的冰箱里保存。
用的时候,拿出来在摄氏37度的水中解冻,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洗液洗涤三次,去除甘油。洗涤过程全部自动化。洗涤完以后的红细胞跟生理盐水混合,24小时内提供给临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及《血站基本标准》对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作了明确规定:
“采供血机构采集血液必须使用有生产单位名称和批准文号的采血器材,发出的血液必须标有供血者姓名、血型、品种、采血日期、有效期、采供血机构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
新鲜冰冻血浆贮存温度-20℃以下,冰冻红细胞贮存温度-70℃以下,血小板贮存温度20℃-24℃以下,冷沉淀贮存温度-20℃以下。
(8)血液存储湿度要求扩展阅读
脐袋血保存的意义:
脐血含有丰富的干细胞,可以成为器官克隆的种子,治疗80多种疾病,而保留脐血的机会一生只有一次,呼吁广大产妇把多年来作为医疗废弃物的脐血捐献出来,或者保留下来供日后全家使用。
宝宝的脐带血与自己的配型完全吻合,没有任何排斥反应;而宝宝的脐带血有1/4的几率与兄弟姐妹的配型相合、与父母的配型半相合,因此可以全家受益。
9. 储血对温度的要求
4℃
血液可以存放为一定温度冷藏,而不是进行冷冻保存。在低温冷藏的环境下,血液中细胞仍然具有“活性”,冷藏的最长期限为35天
最早期的输血,都是从供血者采取血液后即刻输给患者,不存在保存问题。现在一般都是输库存血,即血液在血库有一个短暂的保存期。为了输入最有效的血液。也就是说要保存细胞的生存力,使其能在输入后继续生存,能完成其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设法解决在保存中可能引起的细胞损伤的各种问题,例如盛血容器、抗凝剂、保存液等问题,其中以后两者更为重要的。
(一)红细胞的储存损伤
把血液储存在液体基质中时,红细胞会发生一毓生物化学与结构上的改变,这些变化统称这为红细胞储存损伤。这些损伤是影响输血后红细胞生存与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储存血液中发生了致死性伤害的红细胞在输入后很快被受体清除。通常衡量血液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血液输入24小时,后其存活的红细胞能否达到输入量的70%,如能达到70%即为合格。
储存损伤中重要变化之一就是红细胞中ATP的消失。ATP降解成ADP又成AMP,AMP脱胺后变成IMP,并再降解,这样下去核酸池可消耗殆尽。人红细胞缺乏合成腺嘌呤可在有5-磷酸核糖-1-焦磷酸盐存在时,在腺嘌呤磷酸核酸糖转移酶的作用下又合成AMP,并生成ATP.这就癖发人们向储存中加入腺嘌呤与磷酸,从而延长红细胞的生存期。虽然上述看法由来已久,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但近来民有报告认为ATP含量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红细胞其它变化缩短了其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