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非挥发性存储设备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非挥发性存储设备

发布时间: 2022-06-05 14:33:00

1. 什么是挥发性存储器非挥发性存储器呢

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存储器跟掉电丢失与否有关。前者为掉电数据丢失。
RAM为随机存取存储器,理论上断电后数据全丢失,但是非挥发性RAM内置了一个电源,有个检测系统是否掉电的电路,当监测到掉电时,即接通内部电源以确保时间保持和内存数据不受破坏。这相当于没有掉电,即RAM的数据也没丢失。

2. hdd硬盘 sata硬盘的区别

一、主体不同

1、hdd硬盘:是电脑上使用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非挥发性存储设备。

2、sata硬盘:是一种以存储器作为永久性存储器的电脑存储设备。

二、特点不同

1、hdd硬盘: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储和检索数字数据,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磁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

2、sata硬盘:数据的存取主要由NAND Flash及其主控芯片来实现,没有活动的机械部件,为纯芯片结构。


二、工作噪音不同

1、hdd硬盘:有工作噪音。

2、sata硬盘:没有工作噪音。


3. 硬盘属于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

硬盘属于外存储器。

硬盘(英语: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是电脑上使用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非挥发性存储设备,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储和检索数字数据,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磁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读取,例如读头经过纪录数据的上方时磁场导致线圈中电气信号的改变。硬盘的读写是采用随机存取的方式,因此可以以任意顺序读取硬盘中的数据[2]。硬盘包括一至数片高速转动的磁盘以及放在执行器悬臂上的磁头。

早期的硬盘存储介质是可替换的,不过今日典型的硬盘采用的是固定的存储介质,盘片与磁头被封装在机身里(除了一个有过滤的气孔,用来平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致的气压差)。

硬盘是由IBM在1956年开始使用[3],在1960年代初成为通用式电脑中主要的辅助存放设备,随着技术的进步,硬盘也成为服务器及个人电脑的主要组件。

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大致分为ATA(IDE)和SATA以及SCSI和SAS。接口速度不是实际硬盘数据传输的速度,目前非基于闪存技术的硬盘数据实际传输速度一般不会超过300MB/s。

4. 什么叫"非挥发"存储器

化肥会挥发
非化肥会非挥发

5. 存储系统中的EPROM是指什么

本教程操作环境:windows10系统、Dell G3电脑。

内存按存储信息的功能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EPROM和随机存储器RAM。EPROM即为可擦写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EPROM由以色列工程师Dov Frohman发明,是一种断电后仍能保留数据的计算机储存芯片——即非易失性的(非挥发性)。它是一组浮栅晶体管,被一个提供比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压更高电压的电子器件分别编程。一旦编程完成后,EPROM只能用强紫外线照射来擦除。通过封装顶部能看见硅片的透明窗口,很容易识别EPROM,这个窗口同时用来进行紫外线擦除。可以将EPROM的玻璃窗对准阳光直射一段时间就可以擦除。

EPROM是一种具有可擦除功能,擦除后即可进行再编程的ROM内存,写入前必须先把里面的内容用紫外线照射它的IC卡上的透明视窗的方式来清除掉。这一类芯片比较容易识别,其封装中包含有“石英玻璃窗”,一个编程后的EPROM芯片的“石英玻璃窗”一般使用黑色不干胶纸盖住, 以防止遭到阳光直射。

特点:

EPROM的编程需要使用编程器完成。编程器是用于产生EPROM编程所需要的高压脉冲信号的装置。编程时将EPROM的数据送到随机存储器中,然后启动编程程序,编程器便将数据逐行地写入EPROM中。

一片编程后的EPROM,可以保持其数据大约10~20年,并能无限次读取。擦除窗口必须保持覆盖,以防偶然被阳光擦除。老式电脑的BIOS芯片,一般都是EPROM,擦除窗口往往被印有BIOS发行商名称、版本和版权声明的标签所覆盖。EPROM已经被EEPROM取代(电擦除只读寄存器)。

一些在快闪记忆体出现前生产的微控制器,使用EPROM来储存程序的版本,以利于程式开发;如使用一次性可编程器件,在调试时将造成严重浪费

以上就是eprom是指什么存储器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html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6. 半导体存储器分哪两类,区别是什么

半导体存储器可区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存储器两大类。挥发性的如DRAM和SRAM,若其供应电源关闭,将会丧失所储存的信息。相比之下,非挥发性存储器却能在电源供应关闭时保留所储存的信息。

7. NVRAM是什么

NVRAM( 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 是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指断电后仍能保持数据的一种RAM。

如果通俗地解释非易失性存储器,那就是指断电之后,所存储的数据不丢失的随机访问存储器。

1.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断电之后信息就丢失了。

2.NVRAM可以随机访问。因此有些解释中,说Flash是属于NVRAM,是不准确的。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Flash分有两种:nand flash和nor flash。其中的nor属于是可以随机访问的,而nand flash不是真正的随机访问,属于顺序访问(serial access)。

(7)非挥发性存储设备扩展阅读:

与普通储存器的区别

一些的方案如NVDIMM,就是拿普通的内存条加电容和flash,断电以后可以提供保护,机制都是一样的,形态不一样。NVRAM的优势一个是容量大,再一个NVRAM占用PCIE槽,而不是占用DIMM槽。

NV DIMM有很多劣势需要BIOS支持,NV DIMM插到主板上跟其他的内存怎么区分,BIOS需要区分开,应用需要区分开。混插的时候就比较难,OS要改,要分清楚哪一块内存有断电保护的。

再有就是需要硬件的支持,DRAM支持,以及额外支持NV DIMM插槽,这块更多牵扯到主板,最严重的是NVDIMM占用CPU周期内存,影响应用软件。

NVRAM 里有一个专门移动数据的处理器,会代替CPU把数据移动到NVRAM里。如果用DIMM的话,没有人做这件事的,只能靠CPU从普通的DIMM读出来再写到NV DIMM里面。所以CPU耗费大量的周期去拷贝数据很不划算。

8. 介绍存储器

内存(memory),亦称为存储器,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技术做成的电子装置,用来储存资料。电子电路的资料是以二进制的方式储存,内存的每一个储存单元称做记忆元或记忆胞(Cell)。

分类
根据储存能力与电源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挥发性(Volatile)内存:指的是当电源供应中断后,内存所储存的资料便会消失,一般称之为RAM。有两种主要的类型
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
SRAM:静态随机存取内存
非挥发性(Non-Volatile)内存:即使电源供应中断,内存所储存的资料并不会消失,重新供电后,就能够读取内存资料
ROM(Read-Only Memory,唯读内存)
一种只能读取资料的内存。在制造过程中,将资料以一特制光罩(mask)烧录于线路中,其资料内容在写入后就不能更改,所以有时又称为光罩式唯读内存(mask ROM)。此内存的制造成本较低,常用于计算机中的开机启动。
PROM (Programmable ROM,可编程唯读内存)
内部有行列式的镕丝,视需要利用电流将其烧断,写入所需的资料,但仅能写录一次。
EPROM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抹除可编程唯读内存)
利用高电压将资料编程写入,抹除时将线路曝光于紫外线下,则资料可被清空,并且可重复编程使用。通常在封装外壳上会预留一个石英透明窗以方便曝光。
OTPROM(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OTP,一次编程唯读内存)
写入原理同EPROM,但是为了节省成本,编程写入之后就不再抹除,因此不设置透明窗。
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子式可抹除可编程唯读内存)
类似EPROM 但是抹除的方式是使用高电场来完成,因此不需要透明窗。
Flash memory (闪存)
此内存每一个记忆胞都具有一个控制闸与浮动闸,利用高电场改变浮动闸的临限电压即可进行编程动作。

9. 计算机中S1,S3,S4,S5各自的状态是什么

S1
:最耗电的睡眠模式。处理器的所有寄存器
被刷新,并且CPU
停止执行指令。CPU
和内存
的电源一直维持着,一些设备
如果没有被使用那么就会被停止供电。这种模式通常指上电待机
或者简单叫做POS
,特别在BIOS
设置界面上。一些新式的计算机不再支持S1;老式的
电脑对S1支持可能要比S3好。
S2
:一个比S1更深的睡眠状态,不过已经不给CPU
供电了;然而,通常这种模式并不被采用。
S3

在BIOS中叫做"挂到内存
"
(Suspend
to
RAM/STR),在Windows
XP
以后的Windows
版本和一些Linux

行版中叫做"待机
(Standby)",在Windows
Vista
和Mac
OS
X
则叫做"睡眠(Sleep)",虽然ACPI规范仅仅提到
术语"S3"和"睡眠(Sleep)"。在这个状态下,主存储器(RAM
)仍然有电源供给,尽管它也是几乎唯一的有电源供给的原件。因为操作系统
、所
有应用程序和被打开的文档等等的状态都是保存在主存储器中,用户可以把工作恢复到正好上次他们保持的状态-计算机从S3状态回来时主存储器的内容和它进入
S3状态时候的内容是相同象的。(规范中提到了S3和S2是相当类似的,只有更多的组件在S3状态下会被关掉电源。)
相比较S4来说S3有两个好处;计
算机恢复的过程比重启要快,第二,如果任何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被打开的文档等等)有私有信息在里面,这些信息是不会被写到硬盘上的。然而,在系统不能被
唤醒比如遇到了电源故障的时候,
高速缓冲存储器
可能会被flushed来防止数据毁坏。
S4


Windows
中叫休眠
,在Mac
OS
X
中叫作安全睡眠
,也称为挂到硬盘
,虽然ACPI规范中只提到了一个术语
S4
(main
article:Hibernate(OS
feature)
)。在这个状态下,所有主存储器
的内容被储存在非挥发性存储器,例如
硬盘
,保护操作系统当前的状态,包括所有应用程序,打开的文档等.这意味着从S4恢复后,用户可以恢复到原本的工作状态,采用的方法和S3是一样的。
S4和S3之间的差异是,除了把主存储器中的内容移进移出所消耗的时间以外,在S3状态下的时候如果一旦停电了,所有主存储器上的数据就会丢失,包括所有
的没有保存的文档,而在S4状态下则没有影响.S4和其他的S
状态有很大不同,事实上更类似G2Soft
Off
状态和
G3
Mechanical
Off
状态,而不是S1-S3.在S4状态下的系统同样可进入G3(Mechanical
Off
)状态,并且保留S4
时候的状态信息.所以它可以恢复到以前的运行状态在关掉电源之后.
G2
(S5
)Soft
Off
--G2
,S5

和Soft
Off
都是相同的叫法。G2和G3Mechanical
Off
几乎是相同的,但有些部件仍然带电,使计算机仍然可以被键盘、时钟、
modem
(电话唤醒)、LAN
(网络唤醒)还有USB
设备所唤醒。[1]
在启动系统从G2恢复到G0正常工作
模式的过程中,无论是
G3
Mechanical
Off
还是G2都得运行启动程序
来启动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