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人是怎么加工大米的
所谓“砻谷舂米”,就是先用砻(形状略像磨,多以竹、木料和泥制成)去掉稻壳,然后用舂舂捣(捣米于臼曰舂)出白米来。
2. 古代农民怎么将稻子去壳
专业名词叫舂米,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去壳的过程,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们吃的白米,舂米的工具有点像捣药罐,有一个棒槌、一个盛器。用棒槌砸谷子,把米糠砸掉。
3. 影响大米储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大米的存储禁忌是什么
大米贮存:主要防潮、霉菌、干燥设施。存贮环境、通风良好、防蛀、防潮、防火。
4. 古人是怎样对稻谷脱粒的
舂米对,一种古代简单机械,如图所示。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A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B端就会立即下落,打在石臼内的谷物上,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去壳的过程,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们吃的白米,舂米(脱粒)是古代最繁重的家务劳动之一。
5. 古人怎么造出酒曲的怎么保存啊
四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应用霉菌糖化谷物进行酿酒,由此发明的酒曲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酿酒界的一大贡献。“若作酒醴,尔唯曲蘖”,说明酿酒必须依靠酒曲的作用。酒曲是多种微生物的复合,是酿酒发酵的原动力。要酿酒必须制曲,制曲实际上是扩大培养酿酒微生物的过程。一般先用谷物为原料来富集微生物制成曲、再用曲促使更多的谷物经糖化、发酵酿成酒,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酒的质量和产量。因而要出好酒必须用好曲。
使用谷物芽酿酒和使用酒曲酿酒大不一样,前者仅利用谷物发芽所产生的水解酶类等对原料内含物进行分解,而后者是利用多种微生物产生的复杂酶进行糖化发酵作用,是边糖化边发酵的固态复式发酵过程,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它包含着高深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如固体曲的制作、保藏,曲种的传代和优化等等,都深刻地影响着现代酿酒技术的发展。
我国生产酿酒时常用酒曲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大曲、小曲、红曲、麦曲、麸曲。
小曲也称酒药、白药、酒饼等,是用米粉、米糠、麸皮等为原料,添加少量中药材,接种曲母,人工控制培养温度而制成。因为颗粒小,习惯上称它为小曲。由于小曲制作方法代代相传,小曲中的微生物经过反复的筛选,使小曲得以保持优良的品质。
在小曲制作过程中,以往还常添加一些中药材,目的是促进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增加酒的香味,但经研究为了节约成本,防止盲目使用中药材。目前已减少甚至不加中药材,制成无药小曲(无药糠曲),同样获得满意的效果。
用小曲酿造的白酒酒味醇净、香气幽雅,风格独特。同时,人们还常利用小曲来酿制营养丰富的黄酒,以及生产甜型、半甜型的封缸酒、香雪酒、沉缸酒等等。
麸曲以麸皮为主要原料,接种霉菌扩大培养而成,它主要应用于麸曲白酒的生产,作为糖化剂使用。利用麸曲代大曲和小曲来生产白酒,是解放后推行的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其主要优点是麸曲的糖化力强,原料淀粉利用率高达80%以上,在节粮方面有显着的效果,麸曲法白酒发酵周期短,原料适用面广。
保存方法:保证密封、不漏气,并存放在避光、通风、干燥之处。防止生虫、变质。
6. 大米可以冷冻存放吗
可以。
最好是不要冷冻,会影响米质的口感。可以放在保鲜层里,或者放在一些通风干燥的地方,不要晒着阳光就行了。因为冰箱里的温度较外界更低,大米适合在恒温的条件下保持,放在冰箱时间长了,反而会影响大米的口感和味道。
方法:
保存大米可以准备一些可以密封的,干净的,无水无油的饮料瓶,把大米装进去,盖好盖子,密封好,这样就可以阻断空气的进入,使装米的容器处于一个无氧的状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这样大米可以存放较长时间。
大蒜独有的刺激性气味,可以用来驱赶米虫,方法是将大蒜去皮,用纱布包起来,上中下分别放上一包,每包3颗就可以了,可以有效防止滋生米虫。这主要是因为大蒜中含有一种叫大蒜素的物质,这种物质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把它放入到大米中,可以抑制虫卵的产生,从而防止大米长虫。
干海带具有吸潮、杀菌、杀虫的作用,可以把干海带跟大米放在一起,可以有效吸潮、杀灭大米中的粉螨、蛾虫等。大米装入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准备一两白酒,建议高度酒,用一个小的容器插埋在米的正中央,瓶口露出米面,然后盖上密封容器的盖子储存,白酒散发出来的乙醇气味可以有效消毒、杀灭米虫。
7. 古代人怎么去除大米的外壳
椿米啊
手工机器 很累。 但是可以做到 谷壳和大米的分离
现在很多偏远农村依然在采用这种方式!
从前,潮汕乡镇居民常用土砻(石磨的一种)将稻谷脱壳成米,然后才将大米用水浸湿,再然后经过石臼捣碎成米粉末儿———潮语将这个过程称为“椿米志”。经这种办法制成的米志粉大多于时年八节来临之时,用以作原料。
“椿米志”也叫做“椿臼”。民间用的石臼分为两种,其中有用双手抱臼锤,上下捣动的称为手臼。另一种是需用脚踏动支在两只支架上,其一头为木质短脚踏柄,以带动另一头其前端装有铁锤头的长臂木柄,它的铁质锤头在镶入地里的大石臼中不断撞击的脚臼。脚臼比手臼要大好几倍,工作效率也要高好几倍。旧时乡镇上的邻里及族亲之间,常常凑钱置设一个或数个共用的石脚臼,以应付年节急用。
8. 在古代,大米没有机器脱谷的。难道一个一个剥开嘛
舂米 chōng mǐ
三千年前,人类开始食用种植和食用稻谷的时候,伴随着就发明了舂米。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去壳的过程,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们吃的白米,舂米的工具有点像捣药罐,有一个棒槌、一个盛器。用棒槌砸谷子,把米糠砸掉。
下图就是舂米的一种方式。
9. 家里面买了一整袋大米,整袋大米的储存用什么方式比较好
可以将大蒜去皮,然后和大米放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灭菌,驱蛾,也能够防止一些小虫子的产生。也可以在里面放八角。
10. 影响大米存储的因素有哪些
储存时间,温度,水分和氧气是影响稻米老化的主要因素。由于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大米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会发生各种变化,使大米失去其原有的颜色,香气和口味以及营养成分食用质量会下降。甚至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