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三代电脑主存储器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三代电脑主存储器

发布时间: 2022-05-29 04:12:22

① 第三代计算机是什么计算机

即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1971)。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每片上集成一千个逻辑门以内)SSI(Small Scale Integration)、MSI(Medium-Scale Integration)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基本运算。在软件方面,出现了操作系统。

②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电子器件为哪个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电子器件为小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把多个电子元器件集中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上形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每个基片上集成几个到十几个电子元件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和每片上几十个元件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操作系统的逐步成熟是第三代计算机的显着特点。

(2)三代电脑主存储器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台式机和笔记本一样都是需要清灰的。灰尘等太多不只会影响散热,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硬件上布满的灰尘会变成导体,也存在会短路烧坏硬件的可能性,在比较油的环境下,硬件上的灰尘及油脂等会招蟑螂等。

下置电源是吸风的,一定要远离各种液体。尽量离窗户阳台远一点,特别是台风和雷电天气,一定要注意关好门窗,让电脑/显示器和路由器/猫都远离窗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③ 第三代计算机主要选择什么做为主要构成元件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着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④ 电脑的发展史是什么

电脑的发展史是:

计算工具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例如从“结绳记事”中的绳结到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等。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各自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启发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思想。

1889年,美国科学家赫尔曼·何乐礼研制出以电力为基础的电动制表机,用以储存计算资料。

1930年,美国科学家范内瓦·布什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ENIAC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英尺×8英尺,重达28t(吨),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

ENIAC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电脑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而又崭新的时代,计算机已经从功能单一、体积较大发展到了功能复杂、体积微小、资源网络化等。

计算机的未来充满了变数,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置疑的,而实现性能的飞跃却有多种途径。不过性能的大幅提升并不是计算机发展的唯一路线,计算机的发展还应当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同时也要注重环保等等。

计算机从出现至今,经历了机器语言、程序语言、简单操作系统和Linux、Macos、Windows等现代操作系统四代,运行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第四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几十亿次每秒。

计算机也由原来的仅供军事科研使用发展到人人拥有,计算机强大的应用功能,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要,未来计算机性能应向着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发展。

⑤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器件是什么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器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⑥ 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依次是什么

第一代叫做电子管电脑,第二代是晶体管电脑,第三代是集成电路电脑,第四代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

自1946年第一台电脑诞生起,至今不过短短半个多世纪历史,然而,它的发展之迅速、普及之广泛、对整个社会和科学技术影响之深远,是任何其它学科所不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脑已经发展了四代,现在正向第五代电脑发展。

第一代电脑叫做电子管电脑,体积庞大,可靠性差,输入输出设备有限,内存容量只有数百字到数千字,主要以单机方式完成计算,数据表示为定点数。

第二代电脑叫做晶体管电脑,用铁淦氧磁心和磁盘作为存储器,体积和质量比电子管电脑小,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

第三代电脑叫做集成电路电脑,包括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用半导体存储器取代了铁淦氧磁心存储器,采用了微程序控制技术。

第四代电脑叫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脑,主存储器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了多媒体电脑。

(6)三代电脑主存储器扩展阅读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3、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

4、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

⑦ 第3代计算机采用什么作为主存储器

第3代计算机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以半导体电路作为存储媒体的存储器,内存储器就是由称为存储器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组成。主要用作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堆栈存储器等。

⑧ 第三代计算机的逻辑部件采用的是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逻辑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是指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

第三代计算机,在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

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着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⑨ 笔记本电脑为什么属于第三代计算机

笔记本电脑属于第几代真的没有办法说清楚,因为这个需要你电脑的配置信息,甚至是所采用的不同的cPU厂家,划分办法也是不同的。现在市面上主流的cPU厂家,就两个,inter公司给笔记本电脑划分的等级来说吧!inter划分的笔记本电脑一代以i打头,比如i3,i5,后边是3位数。比如i5760,到了二代,前面还是一个字母加一个数,比如i52400,这里的2就是指弟二代。同理,第三代,比如就是i5357o,所以是第几代,你只需看后边那串数字的第一个数就可以了。所以,你首先可以给你的笔记本电脑安装一个鲁大师检测一下电脑配置信息,这样才能知道笔记本电脑属于第几代。

⑩ 第3代计算机诞生的特点

其特征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每片上集成几百到几千个逻辑门)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在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等,应用软件的开发已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现代产业。

其特征是用集成电路IC(Intergrated Circuit)代替了分立元件,集成电路是把多个电子元器件集中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上形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每个基片上集成几个到十几个电子元件(逻辑门)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和每片上几十个元件的中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已开始采用性能优良的半导体存储器取代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到几百万次基本运算。在存储器容量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操作系统的逐步成熟是第三代计算机的显着特点。多处理机、虚拟存储器系统以及面向用户的应用软件的发展,大大丰富了计算机软件资源。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解决软件兼容问题,出现了系列化的计算机。最有影响的是IBM公司研制的IBM-360计算机系列。这个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小型计算机的应用。DEC公司研制的PDP-8机、PDP-11系列机以及后来的VAX-11系列机等,都曾对计算机的推广起了极大的作用。
其特征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大量采用磁芯做内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作外存储器;体积缩小、功耗降低、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扩大到几十万字。同时计算机软件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FORTRAN、ALGOL-60、COB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大大方便了计算机的使用。因此,它的应用从数值计算扩大到数据处理、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并开始进入商业市埸。代表性的计算机是IBM公司生产的IBM-7094机和CDC公司的CDC1604机。
其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等。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只有几千个字。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由于体积大、功耗大、造价高、使用不便,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数值计算。代表性的计算机是1946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与他的同事们在普林斯顿研究所设计的存储程序计算机IAS。它的设计体现了“存储程序原理”和“二进制”的思想,产生了所谓的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结构体系,对后来计算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1946年到1958年是计算机发展的第一代。
从1958年到1964年是计算机发展的第二代。
从1964年到1975年是计算机发展的第三代。
从1975年到现在是计算机发展的第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