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疫情对半导体存储的影响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疫情对半导体存储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2-05-03 06:49:50

‘壹’ 受疫情影响,国际芯片市场出现了短缺潮,这会影响哪些行业

受疫情影响,国际芯片市场出现了短缺潮,这会对汽车,手机行业出现影响,因为这两个行业芯片需求量非常大,芯片短缺对它们业务造成严重的伤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已经是一个地球村,高科技产品已经到了分工合作的阶段,只要任何一个部门出现问题,高科技产品可能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受疫情影响,国际芯片市场出现了短缺潮,这对汽车行业和手机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芯片是高精度产品,一般企业是没有办法替代生产,芯片短缺对于汽车的生存以及手机的生产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导致这些行业出现涨价,从而增加成本压力。

三、国际芯片市场出现了短缺潮这对半导体企业带来利好。

经济学告诉我们,东西稀缺的时候就会涨价,芯片也不例外,芯片这么紧缺,半导体公司肯定会涨价,成本没有变化,产品涨价肯定有利于公司提高业绩,这对半导体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利好消息。

‘贰’ 全球多家车企因为缺芯而被迫减产,半导体芯片为何供应不足

美国广播公司称,受疫情影响,全球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汽车行业也受到影响。本月8日,福特表示,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其在肯塔基州的生产线将被迫提前停产。日产还表示,半导体芯片无法满足需求,迫使他们调整日本工厂的产量。菲亚特克莱斯勒近日宣布,将暂时关闭其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厂,以及在墨西哥的一家小型SUV工厂。大众汽车去年12月曾表示,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将调整在中国、北美甚至欧洲的生产,并将在今年一季度实施。此外,丰田、本田等车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汽车芯片生产周期长,生产能力难以规划。这个问题在正常年份也可能存在,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另一方面,如果规划不好,仓库和废品都会有压力,所以是把双刃剑。上述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高管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以来,中国车市持续回暖。虽然一季度市场情绪悲观,但二、三季度整个行业明显感受到了汽车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中国需求的增长和其他市场的逐步复苏,出现了汽车零部件的局部短缺。据一些零部件企业高层介绍,如果按照汽车厂商原有的产能规划,芯片供应问题不大。然而,由于新的产能,我们需要向半导体公司追加订单,这需要69个月的更长时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需要较长的产品开发和验证周期,汽车芯片也是如此。而且,由于Tier1的话语权很强,汽车企业很难调整供应商体系。

‘叁’ 新冠肺炎发生后,对哪个行业的影响是最小的

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有几个动向值得关注。一是在线教育可能大规模兴起。由于之前两个阶段的影响,在线教育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二是产业互联网平台可能获得大规模发展,进而改变一些行业的价值链和商业生态形式。

疫情期间,医用防护服成为了大家瞩目的“热点”,“防护服告急!”防护服紧缺频频登上新闻头条,牵动着亿万人的心。除了医院、各大小区、各大商场的消毒乃至城市的消毒杀菌工作,防护服都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物品,在疫情相对还不稳定时期,防护服的市场需求依旧很大。

工厂每多生产一件防护用品,就能多守护一条生命,中国制造,曾一直在幕后,但在关键时刻,临危受命,挺身而出,极速生产,让众人放下了焦虑。

‘肆’ 芯片涨了5倍,带动整个半导体行业全面涨价,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芯片之所以产量会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有两个。

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经济的严重影响,导致很多工厂面临停工或者是破产的边缘,让原来的工厂数量急剧减少,所以从源头上芯片的供应产量已经受到严重打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芯片肯定会面临短缺的问题。因此,就会导致芯片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但是这样的情况会对各个行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为芯片的价格一旦过高,其他生产和利用芯片制造产品的企业所指导的产品成本就会升高,这样高昂的价格就会转嫁在消费者身上。不仅对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将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恶性循环,一旦恶性循环越来越大,那么对于行业的打击就会越来越大。

现在的经济不再是地区经济,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过程,一旦某一个产业的供应链发生了破坏问题,那么对整个行业甚至是整个经济都会导致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必须要保障每一个供应链平稳运转才能保证经济运转不会出问题。

‘伍’ 受疫情影响全球芯片短缺,哪些产品都离不开芯片

好多产品都离不开芯片,但是最离不开芯片的行业是汽车业,因为受疫情影响,芯片短缺导致汽车公司减产停产范围扩大。再加上东南亚地产容量不足等多重因素,芯片短缺问题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该如何反思意料之外的事?广本因芯片短缺打破预警,上汽大众因芯片问题暂停部分低端车型生产,再次将问题推到风口浪尖。芯片短缺随着尚未结束的疫情,受影响的汽车企业越来越多。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深入,汽车芯片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新车中,包括自动驾驶、5G、智能联网、多媒体系统、智能钥匙、安全气囊、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系统、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驻车、电动助力转向、电子稳定系统等,半导体芯片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目前汽车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合理安排生产节奏,调整库存周期,增加供应商,优化供应链布局。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也要加强指导和提醒,保持整个行业健康有序运行。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芯片的供需失衡最终会得到缓解。同时也给汽车企业上了一课,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备货,供应商的区域规划,供应商数量的落实,这些都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应该引起汽车厂商足够的重视。

‘陆’ 芯片缺货涨价大潮仍在持续,导致缺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从MCU、PMIC(电源管理芯片)、显示驱动IC到MOSFET,从车用芯片、家电芯片到可穿戴设备所需的蓝牙、触控芯片……今年下半年以来,产能吃紧逐渐从晶圆端传导到下游芯片厂商,多种芯片品类面临供货压力。本轮供应吃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设计、晶圆代工及IDM厂商如何看待本次“缺货潮”,又将采取何种对策?

芯片供应全线告急

“从半导体产业宏观结构上看,中国大陆产业的供应链依然是以国际为主。目前全球性的疫情还在发酵,产业链的物流依然处于不通畅状态,这加剧了供应的不足。”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向记者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供应吃紧中最为短缺的PMIC和MCU,普遍采用8英寸晶圆代工。但是,成本效益和缺乏设备等原因,导致8英寸产能逐渐落后于下游需求。当下游市场急剧反弹,8英寸代工产能紧缺的问题也更加凸显。

“由于半导体设备厂家主要生产12英寸的设备,导致8英寸缺乏新设备,扩产主要靠旧设备或者翻新设备,所以产能扩展比较受限。”顾文军指出。

厂商积极化解供应压力

在市场反弹、恐慌性备货、代工产能紧张等多重因素叠加下,Fabless、Foundry和IDM等主流模式的半导体厂商,都在采取相应对策,提升对下游客户的供应能力。

收购、扩产、加强上下游合作……作为IDM厂商,安森美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产能压力,包括购买了日本富士通位于会津若松的8英寸晶圆厂的大部分股权,以及收购了美国纽约州东菲什基尔12英寸晶圆厂。目前,两个工厂都在扩大产能,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我们有80%的元器件是由我们的工厂生产,如果用ATO(面向订单装配)角度来看,比例占70%。我们正在与制造以及封测合作伙伴协作,不断增加产能,提升供应能力。”Somo指出。

与此同时,主要Foundry厂商也在通过扩充产能和优化产能利用效率,为下游客户纾压。

“台积电将持续优化现存产能利用率,以积极应对客户需求。”台积电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指出。

被问及“缺芯”问题时,中芯国际也在上证e互动回答中表示,会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产能扩充和平台拓展,持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对于衔接晶圆代工和终端客户的Fabless厂商,与上游渠道供应链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并增强对下游市场的调研能力,成为越来越多厂商的选择。

“我们会加强与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的沟通交流,发挥本土供应链优势,与合作伙伴共渡难关。”黄继颇指出。

顾文军也表示,Fabless厂商要从供、需两端着手,应对产能危机。

“在需求端,认真做好市场预测、客户需求分析;从供应端,要加强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主动给上游加价、锁定产能等多种方式,增强供应稳定性。”顾文军表示。

‘柒’ 半导体涨价风波继续,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为科技的先锋,顶尖指标,半导体已经成为全世界追逐的科技领域。

半导体是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在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发电、照明、大功率电源转换等领域都有应用,如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

3、由于电子产品需求不断攀升,有些新产品功能不断升级,增加其对半导体的刚性需求,这对半导体构成了二次需求提升。比如,5G手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驾驶等。

4、2020年中美关系紧张,一个制造业大国,一个是科技研发大国,中美科技脱钩,美国对中国进行封杀,也助推了科技产品的稀缺性。在这个关键时期,各国贸易摩擦加大,无形中推升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

‘捌’ 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华润微(688396)、三安光电(600703)、士兰微(600460)、闻泰科技(600745)、新洁能(605111)、露笑科技(002617)、斯达半导(603290)等。

本文核心数据:第三代半导体分类、SiC、GaN电子电力和GaN微波射频产值、SiC、GaN电子电力和GaN微波射频市场规模

行业概况

1、定义

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氧化锌(ZnO)、金刚石、氮化铝(AI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是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

与传统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更适合制造耐高温、耐高压、耐大电流的高频大功率器件,因此,其为基础制成的第三代半导体具备更宽的禁带宽度、更高的击穿电场、更高的导热频,以及更强的抗辐射能力等诸多优势,在高温、高频、强辐射等环境下被广泛应用。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玖’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全球芯片短缺的困境

(一)近年来,全球芯片行业产能投资相对保守,供需不平衡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就已经有所表现。疫情加剧了产能投资的谨慎,上半年芯片行业对消费电子和汽车市场预测偏保守,对今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好预判及准备不足。

(二)在5G技术发展推动之下,今年消费电子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芯片产能遇到挑战,抢占了部分汽车芯片的产能。且这种趋势在2021年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同时许多芯片领域制造商都在消减汽车行业的必要的资本开支,提升价格,降低汽车行业芯片的生产配额。

(三)欧洲和东南亚受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主要芯片供应商降低产能或关停工厂的事件陆续发生,这进一步加剧了芯片供需失衡,导致部分下游企业出现芯片短缺甚至断供的风险。

(四)伴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车用芯片的单车价值持续提升,推动全球车用芯片的需求将快于整车销量增速,这也直接造成了芯片的供需失衡。

微评:总是以为汽车芯片在体积上要求不是太高,中国应该可以做。而只要中国可以生产,其产能就不会成为问题。

可事实上,汽车同样需要高端芯片。而这些高端芯片也得从国外进口。而主要芯片供应商受疫情影响,导致产能下降。

看样子,在国际化大写作的今天,很多产业都无法“自力更生”了。

‘拾’ 全球半导体产品销售额仍在增长,半导体高需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02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量将比2019年增长3.3%。这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半导体分析机构今年以来首次对行业规模给出正增长预期。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公布的最新数据还显示,6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345亿美元,同比增长5.1%。那么,是什么支撑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长呢?下一阶段半导体市场将如何发展?在日前召开的2020年世界半导体大会上,与会专家对半导体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解读。

此外,中国市场也是上半年以来最大的亮点。据新航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达到2085亿美元,同比增长4.52%。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1546.1亿美元,同比增长12.2%。相比之下,中国的进口增长一直高于全球销售增长。对此,魏少军指出,可以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的增长100%是由中国市场贡献的。随着中国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经济迅速复苏,对中国半导体的需求稳步增长,带动了全球半导体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