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ROM称为程序存储器
ROM 属于内存储器。
内存又称为内存储器,通常也泛称为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内存从使用功能上分,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以及高速缓存(CACHE)。
所以,ROM是属于内存器的。
ROM是只读存储器,顾名思义,它的特点是只能读出原有的内容,不能由用户再写入新内容。原来存储的内容是采用掩膜技术由厂家一次性写入的,并永久保存下来。它一般用来存放专用的固定的程序和数据。只读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一旦写入信息后,无需外加电源来保存信息,不会因断电而丢失。
Ⅱ 在单片机里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区别是什么
程序存储器顾名思义就是放程序的存储器。就是把你写的程序放到里面去。就算断电了但是里面的数据还在,好比手机里面存的电话薄,你换块电池这中间有个断电的过程但是数据还在。数据存储器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放数据的,哪样才是数据呢,比如说一个测温度的设备,温度时时都在变化我们不可能存某一固定的值进去,这个时候时时变化的温度数据就是放在数据存储器里面的。只要一断电它就不会保留数据
Ⅲ 什么是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是放程序的存储器,就是把写的程序放到里面,程序在断电后也不会丢失,比如说电脑里的程序,关机后断掉电里面的程序还是有不会丢失。数据存储器就是把运行程序过程中所用到的和产生的数据暂时放到里边,当断电后里边的数据就没有了。
Ⅳ 简述程序存储器分类及其特点
程序存储器
是指ROM半导体存储器,主要特点是断电后,保存在存储器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保存信息不用刷新,计算机操作时只能进行读操作,因此叫做只读半导体存储器
一般主要用来
存放计算机的程序代码
。
种类有:
1
掩模程序存储器ROM
由生产商排版写程序,适合批量生产
程序不能再修改
使用起来不够灵活。
2紫外线可擦除的程序存储器EPROM:
可以由用户烧写程序
也可以随时用紫外线照射来擦除
成空白芯片
可以反复使用。
3电擦除程序存储器EEPROM
即也叫E2PROM
可以反复擦除
跟紫外线可擦除相比
擦除方便
擦除时间更快
4一次性写入的PROM,
可以用户自己写入程序
但只能写入一次
不能再擦除
成本低
适合批量生产
5闪存Flash
:
非易失随机访问存储器(NVRAM)的俗称(不是只读存储器)写速度远远高于电擦除程序存储器EEPROM
。
Ⅳ 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有哪些类型
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是专门用来存放程序和常数的,有掩模ROM、OTPROM、EPROM、FlashROM等类型。
掩模这种形式的程序存储器适用于成熟、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如彩色电视机等家电产品中的单片机。用户把应用程序代码交给半导体制造厂家,单片机在生产时,程序就被固化到芯片中,因此芯片一旦生产出来,程序就无法改变了。
采用EPROM的单片机具有可以灵活修改程序的优点,但存在需要紫外线擦除、较费时间的缺点。
在自己做试验或样机的研发阶段,推荐使用Flash单片机,它有电写入、电擦除的优点,使得修改程序很方便,可以提高开发速度。
对于初具规模的产品可选用0TP单片机,它不但能免去较长的产品掩膜时间,加快产品的上市时间,而且方便程序的修改,能够对产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升级。
程序存储器的容量可根据程序的大小确定。8位单片机片内程序存储器的最大容量能达到64KB,不够时还可以扩展。
Ⅵ 外部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的区别是什么
外部数据存储器是指机器关闭后数据仍能存放的存储器,例如: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移动硬盘,NAS,云存储等等;而程序存储器是指机器运行时程序存放的存储器,如:内存,缓存等等。
Ⅶ 指令和程序是以什么形式存放在程序存储器中
在存储器中,数据和程序是以二进制形式存放的。计算机的程序和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即“存储程序”的概念。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无需人工干预,能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并得到预期的结果。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数据。程序是计算机操作的依据,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
存储容量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来度量。经常使用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千兆字节)和TB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KB=1024B=210B,1MB=1024KB=220B,1GB=1024MB=230B,1TB=1024G=240B。(1024 = 2^32)
(7)程序和存储器扩展阅读
位(bit):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机器字中一个单独的符号“0”或“1”被称为一个二进制位,它可存放一位二进制数。
字节(Byte,简称B):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度量单位,也是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8个二进制位构成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存储空间称为一个存储单元。
根据存储器与CPU联系的密切程度可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两大类。
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广泛应用半导体存储器,从使用功能角度看,半导体存储器可以分成两大类:断电后数据会丢失的易失性(Volatile)存储器和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的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中的RAM属于可随机读写的易失性存储器,而ROM属于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
Ⅷ 为什么事先将程序和数据存储于存储器
之所以将“程序”和“数据”事先存储于存储器中,
是因为输入的速度满足不了机器处理的速度,
为使机器连续自动处理,
所以要“存储程序”。
Ⅸ 在单片机中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分别
单片机存储器结构分为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他们各自又有芯片内和扩展部分。所以实际上单片机存储器结构共分四部分,即:片内程序存储器、片外程序存储器、片内数据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
从名字上也能看出来,一个负责存储程序,一个负责存储数据。
Ⅹ 计算机如何区分存储器中存储的是数据还是程序
广义讲,程序也是数据。对于计算机来讲,存储器中存储的都是数据,只是人们的把某些特定的数据让计算机在特定的状态下运行,就是程序。也就是说运行状态的就是程序,非运行状态的就是数据。
在计算机内部,信息都是釆用二进制的形式进行存储运算处理和传输的。信息存储单位有位、字节和字等几种。各种存储设备存储容量单位有KB、MB、GB和TB等几种。
(10)程序和存储器扩展阅读
为提高存储器的性能,通常把各种不同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价格的存储器按层次结构组成多层存储器,并通过管理软件和辅助硬件有机组合成统一的整体,使所存放的程序和数据按层次分布在各存储器中。
主要采用三级层次结构来构成存储系统,由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组成。图中自上向下容量逐渐增大,速度逐级降低,成本则逐次减少。
一个较大的存储系统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构成,形成具有多级层次结构的存储系统。该系统既有与CPU相近的速度,又有极大的容量,而价格又是较低的。可见,采用多级层次结构的存储器系统可有效地解决存储器的速度、容量和价格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