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保密要求的含义是什么
“上网不涉密”指的是严禁在接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处理、存储、传输涉密信息。
“涉密不上网”指的是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在任何时候都不得直接或间接接入任何公共网络或国际互联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能理解为“上网的时候不涉密,涉密的时候不上网”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二十六条 禁止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
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禁止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第二十七条 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印制、发行,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网络及其他传媒的信息编辑、发布,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第二十八条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利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删除涉及泄露国家秘密的信息。
B. 如何避免在互联网计算机等非涉密网络上泄露国家秘密
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试行)
一、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任何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从事违法活动。
二、计算机操作人员未经上级领导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内部信息和资料以及用户名、口令等内容。
三、网络设备必须安装防病毒工具,并具有漏洞扫描和入侵防护功能,以进行实时监控,定期检测。
四、计算机操作人员对计算机系统要经常检查,防止漏洞,禁止通过网络传递涉密文件,严禁涉密软件、光盘、U盘、移动存储介质等在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
五、具有互联网访问权限的计算机访问互联网及其它网络时,严禁浏览、下载、传播、发布违法信息;严禁接收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六、对重要数据要定期备份,定期复制副本以防止因存储工具损坏造成数据丢失。备份工具可采用专用光盘、硬盘、U盘等方式,并妥善保管。
七、计算机操作人员调离时应将有关材料、档案、软件移交给其他工作人员,调离后对需要保密的内容要严格保密。接替人员应对系统重新进行调整,重新设置用户名、密码。
八、对于违反本规定,发生泄密事件的,将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九、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C. 非涉密网络是指什么
实际意义上的非涉密网络指的是未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的网络,法规意义上的非涉密网络还要把按照分级保护标准建设到未实际运行的网络去掉,这种网络在法规层面上属于涉密网络。
D. 专网不专的含义
当前,我国党政机关使用的网络主要分为涉密网络和非涉密网络,而非涉密网络有又分为与互联网直接连接的非涉密网络、与互联网逻辑隔离或物理隔离的非涉密网络。无论是哪种非涉密网络,都不能处理涉密信息。保密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中传递国家机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对非涉密网络,特别是非涉密工作内网定性不清或者存有侥幸心理,违规在非涉密网络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的情况比较突出。
稀里糊涂违规处理涉密信息
案件一:在非涉密的党政公文信息网传输涉密信息。2015年,某省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收到省发展改革委的1份秘密级办理件,办公室主任黄某请示领导同意后,交给办公室干部林某办理。林某按公文流转程序和派生定密“密来密复”的要求很快就将文件处理好,通过党政公文信息网将反馈意见传给省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机要员在党政公文信息网收文时发现是涉密文件,立即将情况向单位保密办报告。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对直接责任人林某进行通报批评,对负有领导责任的黄某进行诫勉谈话。为了规范党政公文信息网管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该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再次发文重申党政公文信息网是非涉密网络,严禁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严禁链接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等。
案件二:用非涉密专用网络终端存储涉密文件。2016年底,某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检查组在某单位开展专用网络专项检查时,发现该单位市场监管处副处长董某使用的终端存储1份秘密级文件。据董某回忆,2013年开展某专项工作时,因工作需要将该涉密文件用光盘拷贝到该专用网络中。单位曾多次强调这是非涉密网络、严禁处理涉密信息,董某表示当时为了赶任务就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十分后悔。检查组按照有关规定,下发整改意见书。该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检查组意见,指示分管领导督促抓落实,依法依规对当事人董某进行处理。
E. 非涉密网络严禁什么涉密信息,发现涉密信息
非涉密网络严禁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发现涉密信息应立即删除并及时报告。如果涉事终端属于连接国际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至少要立即断开与网络的连接。
F. 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什么和什么之间交叉使用
呵呵 我也不晓得楼主到底想问什么 不过我知道 移动存储介质不能在 “涉密计算机” 和 “非涉密计算机” 之间交叉使用 不知道对不对 不能这样做的原因嘛 是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极有可能使涉密计算机被植入间谍窃密程序或感染计算机病毒。以优盘为例,如果优盘插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并被植入特种“木马”间谍程序,当该优盘插入涉密计算机时,在无任何操作和显示的情况下,优盘内的间谍程序会自动按照预先的设计,将涉密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复制到涉密计算机中。当该优盘再次插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时,间谍程序就会迅速将优盘上的涉密信息自动发送到互联网上的指定邮箱,窃密者就可以获取涉密计算机上的全部涉密信息。
G. 计算机保密管理“八不得”包括哪些内容
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联接,不得在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等。
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联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不得在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电子公告系统、聊天室、网络新闻组上发布、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
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利用电子函件传递、转发或抄送国家秘密信息。互联单位与接入单位、接入单位与用户所签定的协议和用户守则中,应当明确规定遵守国家保密法律,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信息的条款。
(7)非涉密网可以存储吗扩展阅读:
计算机保密管理要求规定:
1、涉密计算机使用的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按涉密计算机的同等级别进行管理,不得与其他非涉密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网络连接。
2、涉密计算机的维修,应进行登记,将涉密信息备份后,彻底清除涉密信息或拆除所有涉密存储介质,到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维修点进行,并有保密人员在场。
3、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低密级的计算机或设备上使用,严禁在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H. 严禁传播什么什么和内部敏感信息
严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
不在非涉密网络中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私、敏感信息;不使用互联网电子邮箱、即时通信工具(QQ、微信、MSN、微博)等办理涉密业务,或者存储、处理、传输涉密信息;不使用QQ共享、网盘、云盘等互联网存储服务存储涉密信息;不在互联网网站、论坛、博客、社交媒体等发布涉密信息;不在互联网各类网络传媒的制作和播放中涉及国家秘密信息;不在连接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公共信息网络的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上存储、处理、传播涉密信息。
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能安装和使用摄像头等音视频输入设备涉密场所是集中制作、使用、存放涉密载体和处理涉密信息的地方,有的涉密载体可能摆放在办公桌上,工作人员的谈话也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如果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安装和使用音频、视频输入设备,极易被窃听、窃照,造成泄密。因此不在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终端上安装、使用麦克风、摄像头等音频视频输入设备以及无线收发装置。
私人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不能用于存储、处理涉密信息私人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属于私有财产,无法按照保密规定要求进行管理。同时,私人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往往连接过互联网,存在很大的泄密隐患和安全风险,不能用于存储、处理泄密信息。
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时,有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当这个移动存储介质又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时,“木马”窃密程序会自动复制到涉密计算机中,并将涉密计算机中的涉密信息打包存储到移动存储介质上。当移动存储介质再次接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时,涉密信息就会被自动发往指定主机,造成泄密。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应当采取保密防护措施。
I. 非涉密网络保密管理主要有哪些要求
(1)涉密信息的定密制度和管理制度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有关法规。 (2)应当符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3)涉密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国际联网,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4)物理安全。
J. 电脑不上网能涉密吗
保密法规定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如果你建立一个内网的话,最好那台电脑只能登陆内网而不能登录互联网,否则你在内网下载使用的涉密文件有可能会被互联网上的病毒木马盗取。要是条件有限不能配置几台电脑同时又想要上互联网,可以配置物理隔离卡进行内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