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SD是什么
SSD(Solid State Disk)泛指使用NAND Flash组成的固态盘。
相比传统的磁盘,闪存(FLASH)有固有的优势,非易失性,存取速度快,抗震和低功耗。所以,它在嵌入式系统中被广泛采用,如USB闪盘,CF卡存储器,移动设备等。SSD很有可能彻底改变存储系统的前景。
闪存可分为两大规格,一种是NAND FLASH ,一种是NOR FLASH。NOR FLASH具有单独的地址线和单独的数据线,NAND FLASH的数据,地址都是通过同一个IO总线传递。NAND FLASH的擦写次数,最大可达到百万次,而NOR FLASH:只能擦写十几万次。NOR FLASH的读速度比NAND FLASH稍快一些,NAND FLASH的写入和擦除速度比NOR FLASH快很多。
而且NAND FLASH与NOR FLASH相比,成本要低一些,而容量大得多。因此,NOR FLASH比较适合频繁随机读写的场合。NAND FLASH主要用来存储资料,我们常用的闪存产品,如闪存盘、数码存储卡都是用NAND FLASH。
NAND FLASH分为SLC-单层式储存(Single-Level Cell)和MLC-多层式储存(Multi-Level Cell)。SLC每个存储单元存放1 bit 数据,该值由高低不同的两个阈值电压来区分。MLC 的每个存储单元存放2 bit或3 bit数据,可以表示4个或8个不同的值。与SLC闪存相比,MLC闪存价格较低,但性能和寿命却不如SLC。SLC可以存取10万次,而MLC只能承受约1万次的存取。由于SLC的寿命和性能的提高,普遍认为SLC非常适合企业级应用。所以,一般SLC用在工业和军事领域,MLC主要用在消费电子领域。目前,SLC的单颗粒一般为16Gb-32Gb,MLC的单颗粒为32Gb-64Gb。
SSD(Solid State Disk)泛指使用NAND Flash组成的固态盘。
SSD必须包含主机接口逻辑来支持某些形式的物理主机接口连接(USB,FiberChannel,PCI Express,SATA)和逻辑磁盘仿真,就像FTL(flash translation layer)机制可以使SSD模拟硬盘。主机互联的带宽严重的制约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所以,它必须和flash的性能相匹配。沿着基本数据路径有未处理的和已经处理的请求,内部的缓冲管理放置这些请求。复用器可以发出指令,并且处理flash的串行接口的数据传输。复用器也可以包含附加的逻辑,例如指令和数据的缓冲。处理器用来处理请求流和管理逻辑块地址到flash上物理位置的映像。处理器,缓冲管理和复用器通常在例如ASIC、FPGA的分离元件上实现,而且数据在这些逻辑部件之间的流动是非常快的。处理器及其相关的RAM是可以集成的。
2. 储存器可分为哪三类
储存器可分为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三类。
一、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又称作“随机存储器”,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内存)。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
二、只读存储器:其英文简称是ROM,它所存储的数据通常都是装入主机之前就写好的,在工作的时候只能读取而不能像随机存储器那样随便写入,但是只读存储器有的所存储的数据十分稳定。而且只读存储器的结构十分简单,读出很简便,因此一般用于存储各种的程序与数据的地方。
三、外存储器:外存储器包括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移动存储器、闪存盘(优盘)、移动硬盘、固态硬盘(SSD)、光盘存储器等。外储存器是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缓存以外的储存器,此类储存器一般断电后仍然能保存数据。
(2)非永久性存储扩展阅读
储存器主要采用半导体器件和磁性材料。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就是一个双稳态半导体电路或一个CMOS晶体管或磁性材料的存储元,它可存储一个二进制代码。由若干个存储元组成一个存储单元,然后再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一个存储器。
一个存储器包含许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字节。每个存储单元的位置都有一个编号,即地址,一般用十六进制表示。一个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可存放数据的总和称为它的存储容量。
3. 固态硬盘的分类
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IDE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本硬盘、微硬盘、存储卡、U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
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几个因素主要是:
主控芯片、NAND闪存介质和固件。在上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何种接口也可能会影响SSD的性能。
主流的接口是SATA(包括3Gb/s和6Gb/s两种)接口,亦有PCIe3.0接口的SSD问世。
由于SSD与普通磁盘的设计及数据读写原理的不同,使得其内部的构造亦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固态硬盘(SSD)的构造较为简单,并且也可拆开;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有关SSD性能评测的文章之中大多附有SSD的内部拆卸图。
而反观普通的机械磁盘,其数据读写是靠盘片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气流来托起磁头,使得磁头无限接近盘片,而又不接触,并由步进电机来推动磁头进行换道数据读取。所以其内部构造相对较为复杂,也较为精密,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拆卸。一旦人为拆卸,极有可能造成损害,磁盘无法正常工作。这也是为何在对磁盘进行评测时,我们基本看不到关于磁盘拆卸图的原因。
4. 固态硬盘,usb移动硬盘是当前常见的非永久存储器的吗
按照存储器的划分:http://course.cug.e.cn/interface/ch6/6-1.htm
断电后信息即消失的存储器,称为非永久记忆的存储器。断电后仍能保存信息的存储器,称为永久性记忆的存储器。磁性材料做成的存储器是永久性存储器,半导体读写存储器RAM是非永久性存储器。
固态是芯片和usb移动硬盘是磁性材料,掉电后还能继续保存信息,应该是永久记忆存储器。
内存、CPU的缓存,是费用就记忆的存储器。
5. .虚拟机文件存储时,分为永久和非永久性存储,请分别简述其含义
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你使用虚拟机的时候,有时候你只想恢复快照,但是一些数据你不想删除,这时候,你就可以给你虚拟机添加一块永久磁盘
步骤:编辑虚拟机设置——>添加——>硬盘——>独立模式,并且永久——>创建新的虚拟磁盘——>存储单个文件——>完成(需要给新硬盘分区并格式化)
实验:添加永久磁盘,然后新建一个快照A,在永久磁盘里面新建001.txt,002.txt文件,然后恢复到快照A,配置对的情况下001和002还存在。
6. 储存器有几种
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外存储器三类。
随机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英语: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也叫主存,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
只读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英语:Read-Only Memory,简称:ROM)。ROM所存数据,一般是装入整机前事先写好的,整机工作过程中只能读出,而不像随机存储器那样能快速地、方便地加以改写。ROM所存数据稳定 ,断电后所存数据也不会改变;其结构较简单,读出较方便,因而常用于存储各种固定程序和数据。
外存储器
外储存器是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缓存以外的储存器,此类储存器一般断电后仍然能保存数据。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7. 何为永久性存储器和非永久性存储器
永久性存储器是指不用继续通电也能持久保存数据的东东.比如
U盘、硬盘等。
非永久性存储器是一直通电的情况下才保存数据的东东,一断电就丢失数据。比如,CPU的高速缓存、内存等。
8. 存储器可分为哪三类
存储器不仅可以分为三类。因为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存储器可分为不同种类。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下。
一、按存储介质划分
1. 半导体存储器:用半导体器件组成的存储器。
2. 磁表面存储器:用磁性材料做成的存储器。
二、按存储方式划分
1. 随机存储器:任何存储单元的内容都能被随机存取,且存取时间和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
2. 顺序存储器:只能按某种顺序来存取,存取时间和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有关。
三、按读写功能划分
1. 只读存储器(ROM):存储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的半导体存储器。
2. 随机读写存储器(RAM):既能读出又能写入的存储器。
二、选用各种存储器,一般遵循的选择如下:
1、内部存储器与外部存储器
一般而言,内部存储器的性价比最高但灵活性最低,因此用户必须确定对存储的需求将来是否会增长,以及是否有某种途径可以升级到代码空间更大的微控制器。基于成本考虑,用户通常选择能满足应用要求的存储器容量最小的微控制器。
2、引导存储器
在较大的微控制器系统或基于处理器的系统中,用户可以利用引导代码进行初始化。应用本身通常决定了是否需要引导代码,以及是否需要专门的引导存储器。
3、配置存储器
对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片上系统(SoC),可以使用存储器来存储配置信息。这种存储器必须是非易失性EPROM、EEPROM或闪存。大多数情况下,FPGA采用SPI接口,但一些较老的器件仍采用FPGA串行接口。
4、程序存储器
所有带处理器的系统都采用程序存储器,但是用户必须决定这个存储器是位于处理器内部还是外部。在做出了这个决策之后,用户才能进一步确定存储器的容量和类型。
5、数据存储器
与程序存储器类似,数据存储器可以位于微控制器内部,或者是外部器件,但这两种情况存在一些差别。有时微控制器内部包含SRAM(易失性)和EEPROM(非易失)两种数据存储器,但有时不包含内部EEPROM,在这种情况下,当需要存储大量数据时,用户可以选择外部的串行EEPROM或串行闪存器件。
6、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
存储器可分成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前者在断电后将丢失数据,而后者在断电后仍可保持数据。用户有时将易失性存储器与后备电池一起使用,使其表现犹如非易失性器件,但这可能比简单地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更加昂贵。
7、串行存储器和并行存储器
对于较大的应用系统,微控制器通常没有足够大的内部存储器。这时必须使用外部存储器,因为外部寻址总线通常是并行的,外部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也将是并行的。
8、EEPROM与闪存
存储器技术的成熟使得RAM和ROM之间的界限变得很模糊,如今有一些类型的存储器(比如EEPROM和闪存)组合了两者的特性。这些器件像RAM一样进行读写,并像ROM一样在断电时保持数据,它们都可电擦除且可编程,但各自有它们优缺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存储器
9. .虚拟机文件存储时,分为永久和非永久性存储,请分别简述其含义。
一、auto
auto称为自动变量。
局部变量是指在函数内部说明的变量(有时也称为自动变量)。用关键字auto进7行说明, 当auto省略时, 所有的非全程变量都被认为是局部变量, 所以auto实际上从来不用。
局部变量在函数调用时自动产生, 但不会自动初始化, 随函数调用的结束, 这个变量也就自动消失了, 下次调用此函数时再自动产生, 还要再赋值, 退出时又自动消失。
二、static
static称为静态变量。根据变量的类型可以分为静态局部变量和静态全程变量。
1. 静态局部变量
它与局部变量的区别在于: 在函数退出时, 这个变量始终存在, 但不能被其它、函数使用, 当再次进入该函数时, 将保存上次的结果。其它与局部变量一样。
2. 静态全程变量
Turbo C2.0允许将大型程序分成若干独立模块文件分别编译, 然后将所有模块的目标文件连接在一起, 从而提高编译速度, 同时也便于软件的管理和维护。静态全程变量就是指只在定义它的源文件中可见而在其它源文件中不可见的变量。它与全程变量的区别是: 全程变量可以再说明为外部变量(extern), 被其它源文件使用,而静态全程变量却不能再被说明为外部的, 即只能被所在的源文件使用。
三、extern
extern称为外部变量。为了使变量除了在定义它的源文件中可以使用外, 还要被其它文件使用。因此, 必须将全程变量通知每一个程序模块文件, 此时可用extern来说明。
四、register
register称为寄存器变量。它只能用于整型和字符型变量。定义符register说明的变量被Turbo C2.0存储在CPU的寄存器中, 而不是象普通的变量那样存储在内存中, 这样可以提高运算速度。但是Turbo C2.0只允许同时定义两个寄存器变量,一旦超过两个, 编译程序会自动地将超过限制数目的寄存器变量当作非寄存器变量来处理。因此, 寄存器变量常用在同一变量名频繁出现的地方。另外, 寄存器变量只适用于局部变量和函数的形式参数, 它属于auto型变量,因此, 不能用作全程变量。定义一个整型寄存器变量可写成: register in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