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所有读写存储区或io端口操作都是由什么通过系统总线完成的
按照数据传输方向,总线操作可以分为总线读操作和总线写操作。总线读操作就是指CPU从存储器或I/O端口读取数据,包括取指、存储器读、I/O读,中断应答操作也可以看成特殊的总线读操作;总线写操作是指CPU将数据写入存储器或I/O端口的操作,包括存储器写、I/O写 T1状态 从T1状态开始,M/IO#信号有效,它指出CPU要进行的是存储器访问还是I/O访问。 T1状态为地址状态,处理器发出所要访问的内存或I/O端口的地址。CPU通过地址/状态线A19/S6——A16/S3送出高4位地址,通过地址/数据线AD15——AD0 送出低16位地址。由于8086的20位地址线是和状态与数据线分时复用的,因此,地址信号在T1状态内必须被锁存起来。在T1状态,CPU的地址锁存使能ALE信号有效,ALE为一个正向脉冲,它用来作用于地址锁存器8282,ALE的下降沿将地址信号锁存在8282当中。高位数据总线使能信号BHE#也是一个分时复用信号,在T1状态通过BHE#/S7管脚送出, BHE#信号用作奇地址存储体的选择。通常BHE#和20位地址信号一起,用地址锁存器进行锁存,使它们的状态在整个总线周期有效。 此外,数据总线收发器的数据传输方向控制信号DT/R#也将在T1状态有效,由于本总线周期为读周期,DT/R#端输出低电平,控制数据总线收发器接收数据。 T2状态 在T2状态,地址信号结束,AD15——AD0进入高阻状态,为读入数据作准备;而A19/S7——A16/S3及BHE#/S7上输出状态信息S7——S3。 CPU输出读信号RD#,RD# 信号送到系统中所有的存储器和I/O接口芯片上,和地址线一起,打开选中地址的存储单元或I/O端口的三态门,将数据从存储单元或I/O端口中读出,送到系统的数据总线上。 同时,数据使能信号DEN#变为低电平,控制总线收发器进入有效状态。 T3状态 基本总线周期就是不须插入等待状态的总线周期,由4个T状态组成。在基本总线周期,CPU通常在T3的下降沿锁存出现在数据线上的数据。 T4状态 T4状态为总线周期结束状态,除CPU读写数据以外,M/IO#、地址和数据等均变为高阻状态,结束当前总线周期。
㈡ 什么是指每秒钟从存储器读取或向存储器写入信息的数量
存储器的带宽。
存储器(英语:Memory)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磁性介质等技术制成的存储数据的电子设备。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按用途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也有分为外部存储器和内部存储器的分类方法。
㈢ 在计算机中什么是内存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
存取时间,指的是CPU读或写内存内数据的过程时间。
以读取为例,从CPU发出指令给内存时,便会要求内存取用特定地址的数据,内存响应CPU后便会将CPU所需要的数据送给CPU,一直到CPU收到数据为止,便成为一个读取的流程。
存储周期:连续启动两次读或写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
内存的存取周期一般为60ns-120ns。单位以纳秒(ns)度量,换算关系1ns=10-6ms=10-9s,常见的有60ns、70ns、80ns、120ns等几种,相应在内存条上标为-6、-7、-8、-120等字样。这个数值越小,存取速度越快。
(3)取数是指从存储器里读取数据扩展阅读
存储器的两个基本操作为“读出”与“写入”,是指将存储单元与存储寄存器(MDR)之间进行读写。存储器从接收读出命令到被读出信息稳定在MDR的输出端为止的时间间隔,称为“取数时间TA”。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最短时间称为“存储周期TMC”。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取周期一般为6ns~10ns。
其中存储单元(memory location)简称“单元”。为存储器中存储一机器字或一字节的空间位置。一个存储器划分为若干存储单元,并按一定顺序编号,称为“地址”。如一存储单元存放一有独立意义的代码。即存放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或运算的一组数字,则称为“字”。
字的长度,即字所包含的位数,称为“字长”。如以字节来划分存储单元,则一机器字常须存放在几个存储单元中。存储单元中的内容一经写入,虽经反复使用,仍保持不变。如须写入新内容,则原内容被“冲掉”,而变成新写入的内容。
㈣ 从储存器中取出数据的操作称为什么和储存器中存入新信息,并抹去原有的信息的内容的操作称为什么
分别是 读取和写入
㈤ 取指阶段访问存储器取的是
取指阶段访问存储器取的是二进制代码的指令;通常完成一条指令可分为取指阶段和执行阶段。 在取指阶段通过访问存储器可将指令取 出;在执行阶段通过访问存储器可以将操作数取出。
㈥ CPU从存储器中读出数据的过程
CPU属于高速运算状态所以存储器的数据读取速度跟不上CPU的处理速度。存储器会把数据寄放在存储器提前调用,这样不会浪费CPU的资源。所以程序运行时会把数据线放到寄存器,寄存器里面的数据可以随时高速的调用。这样能更好地支持CPU的运算。所以内存这个寄存器相当于一个临时仓库的形式。方便CPU随时调用。
㈦ 计算机是如何区分从存储器中取出的二进制代码是指令还是数据
计算机硬件主要通过不同的时间段来区分指令和数据,即:取指周期(或取指微程序)取出的既为指令,执行周期(或相应微程序)取出的既为数据。
另外也可通过地址来源区分,从PC指出的存储单元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地址码部分提供操作数地址。
㈧ 关于编程的,为什么不能单单从存储器取出“2”和“3”,而要分别从存储器和内存中取出呢
你用汇编来写程序的话,就可以直接把数字方在寄存器里面,但是我们用高级语言写程序的时候,是放在变量里面的(变量就是内存)
用汇编写:
MOV AX,2
MOV BX,3
ADD AX,BX
用高级语言写:
X=2;
Y=3;
Z=X+Y;
翻译为汇编语言:
MOV AX,[X]
MOV BX,[Y]
ADD AX,BX
MOV [Z],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