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山东个人存储设备产品介绍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山东个人存储设备产品介绍

发布时间: 2022-04-25 23:01:21

存储设备的可移动存储设备

PD是“相变式可重复擦写光盘驱动器(Phase Change Rewritable Optical DiskDrive)”英文缩写的简称。
PD光盘采用相变光方式,其数据再生原理与CD光盘一样,是根据反射光量的差以1和0来判别信号。PD光盘与CD光盘形状一样,为了保护盘面数据而装在盒内使用。
PD光盘系统采用了在计算机、工作站环境中被广泛使用,与软盘、硬盘同样数据构造的单元格式,而且还采用了在计算机环境内立即可被使用的512bit/单元的MCAV格式,采用该格式可比采用CLV格式的CD-R/CD-RW更高速地进行读写操作,并实现了寻找速度的高速化。依据以上优势,PD一开始就受到以Windows95为首的计算机OS的支持,并由于ATAPI接口的规格化,确立了其作为计算机标准装置的产品地位。相变光盘系统为了保护光盘,采用了将光盘放入保护盒中使用的做法,而CD光盘是裸盘使用。为了同时处理PD盒装盘、CD裸盘,PD光盘系统采取了新式托盘装填方式。这种方式也将在DVD-RAM上使用。 数据记录是热磁过程,它与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的门槛性质有关,称为居里点写入。在写入过程中,聚焦光点的能量把记录材料加热超过居里点(约200℃),外加不大的磁场(约300高斯)就可对材料的磁畴产生作用。当材料冷却至居里点以下,磁畴方向就固定下来。这种记录过程在材料性能不退化的情况下表现出了高度的可重复性(百万次以上)。
传统的MO记录信息的写过程需三遍:第一遍擦除原有记录数据:用聚焦激光光束连续照射介质,使其温度超过居里点,同时外加向一个方向的磁场,介质就被向同一方向磁化;第二遍记录数据,这时外加相反的磁场,用记录时间调制的激光脉冲照射介质,使对应脉冲的地方被方向磁化;第三遍验证数据是否正确地写入。每一遍对应了盘片旋转一周。
今后将采用直接重写(DOW,DirectOverwrite,或OW,Over?Write)技术可把第一、二遍结合为一遍,使得MO的存取速度提高到能在一般场合代替硬磁盘应用。目前MO介质已成为了一个计算环境,用户可把其整个计算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自己的工作文件,装在一个MO介质上。从MO系统的性能来看,可达到了完全在MO上运行,而不用加载到HDD上的水平。这就大大拓宽了MO的应用领域。这也使得MO具有了更强的技术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的介质技术已使得MO光盘的速度、可靠性、位存储价格、可重写次数、存档时间等方面,达到了令人比较满意的水平。这些特点使得MO在与纯光记录设备CDRW/DVD-RAM的竞争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 移动硬盘(Mobile Hard disk)顾名思义是以硬盘为存储介质,计算机之间交换大容量数据,强调便携性的存储产品。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移动硬盘都是以标准硬盘为基础的,而只有很少部分的是以微型硬盘(1.8英寸硬盘等),但价格因素决定着主流移动硬盘还是以标准笔记本硬盘为基础。因为采用硬盘为存储介制,因此移动硬盘在数据的读写模式与标准IDE硬盘是相同的。移动硬盘多采用USB、IEEE1394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可以较高的速度与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截至2009年,主流2.5英寸品牌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约为15-25MB/s,写入速度约为8-15MB/s。
另外普通的电脑硬盘通过硬盘盒或其他转换接口设备,也能做到移动硬盘的效果。通常采用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现也有以eSATA或USB 3.0接口与计算机接入的。
与闪存盘以Flash Memory作为存储介质不同,移动硬盘物理上还是以标准硬盘或微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因此,移动硬盘的抗震能力不如闪存盘,但所能提供的容量较闪存盘大。移动硬盘所需要电量比闪存盘大,有的时候,特别是使用前置式USB集线器的时候,一个USB接口不能够提供充足的电量,则需要使用两个USB接口为其供电。正因为此,许多移动硬盘产品使用的是一根三个分支的数据线,其中一个分支用于供电不足时补充供电,现也有一些使用低耗笔记本硬盘的移动硬盘由于耗电要求而不再需要带辅助供电的三叉USB线。对于使用台式机硬盘接入硬盘盒或转换线的移动硬盘,由于台式机硬盘所使用的电压和电流较笔记本硬盘高,所以全需要外置电源。另有一种WI-FI /Blue tooth无线网络硬盘,此类移动硬盘无需连线即可和个人电脑交换数据。 近十年来,3.5英寸的软磁盘驱动器一直是小型和微型计算机的必备外存储器,但是面对日益庞大的多媒体文件以及对数据备份的需求,容量小、速度慢、不稳定的传统1.44MB的软磁盘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局限性。传统的1.44M软盘市场,正在逐年萎缩。
大容量FD是在原有磁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有Zip、Supper软盘(原名LS120)、以及HiFD等。这三种大容量FD的发展目标都是取代现行的3.5英寸FD,争取在巨大的软盘市场上占居主导地位。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是zip与LS-120相争。
Zip磁盘的容量比1.44MB软盘大了70倍,Zip驱动器由于采用了硬盘磁头技术,因而实现了2945转/分的转速,平均寻道时间为29ms。ZIP的速度尽管较快,但使用Zip驱动器遇到的最大问题是:Zip驱动器不能读取现有上亿张的1.44MB软盘。因此3M、Compaq、O.R.、松下、三菱和日立等六家公司在1996年又推出了容量为120MB、并可兼容1.44MB软盘的LS-120软盘驱动器。 闪存是EPROM(电可擦除程序存储器)的一种,它使用浮动栅晶体管作为基本存储单元实现非易失存储,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方式即可实现实时擦写。闪存采用与CMOS工艺兼容的加工工艺,现在大多数闪存采用的是0.5mm、0.35mm工艺,三星已经推出了0.27mm工艺的闪存,不久0.25mm工艺也将实现。随着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发展,闪存内部电路密度越来越大,每个晶体管的存储字节数也越来越多,从而使闪存的容量不断增大,三星和东芝计划到2001年推出容量达1GB的闪存芯片。近几年各种形式的基于闪存的存储设备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它们的外形结构丰富多彩,尺寸越来越小,容量越来越大,接口方式越来越灵活。
目前最新的第四代闪存卡,主要有SanDisk的MultiMedia卡、NexcomTechnology的SerialFlash卡和Sony的MemoryStick记忆棒。第四代闪存卡均采用了串行闪存芯片,芯片外部引脚大大减少,同时由于采用串行方式读写数据,芯片功耗也降低了许多。MultiMedia卡采用7脚接口,外型尺寸为32mm×24mm×1.4mm,最大容量为32MB,数据传输速率为2MB/s,为扩展其应用范围,SanDisk还推出了并口和USB接口的MultiMedia卡适配器,计算机可以方便地读写MultiMedia卡。 尽管CD-ROM驱动器的价位低,并在电脑的存储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其不能写入的致命弱点,已逐步成为其发展的障碍,CD-R是英文CDRecordable的简称,意为小型可写光盘。它的特点是只写一次,写完后的CD-R光盘无法被改写,但可以在CD-ROM驱动器和CD-R刻录机上被多次读取。CD-R光盘的最大优点是其记录成本在各种光盘存储介质中最低,每兆字节所需花费的成本低于人民币0.1元,而且其使用寿命很长,因此CD-R已逐渐成为数据存储的主流产品,在数据备份、数据交换、数据库分发、档案存储和多媒体软件出版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另外一种相关的成功技术:CD-RW,也显露出它是一个信息存储合适的可选择性的产品。CR-RW提供次数有限的读写功能。事实上,CD-R/CD-RW已经成为一种价廉通用的桌面系统文件交换的工具。今后CD-R/CD-RW将在以下方面得以发展:
最新的CD-R刻录机将支持CD-UDF格式,在支持CD-UDF格式的DOS或Windows环境下,CD-R刻录机具有和软驱一样的独立盘符或图标。用户无需使用刻录软件,就可象使用软驱一样直接对CD-R刻录机进行读写操作,大大简化了CD-R刻录机的操作和管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除整盘刻写、轨道刻写和多段刻写三种刻录方式外,今后刻录机还将支持增量包刻写(Incremental Packet Writing)刻录方式。
为了减少追加刻录过程中的盘片空间浪费,Philips公司开发出了增量包刻录(Incremental Packet Writing)方式。增量包刻录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允许用户在一条轨道中多次追加刻写数据,由于数据区的前间隙和后间隙只占用了7个扇区,因此增量包刻录方式与软硬盘的数据记录方式类似。增量包刻录方式特别适用于经常仅需备份少量数据的应用。 闪存卡(Flash Card)是利用闪存(Flash Memory)技术达到存储电子信息的存储器,一般应用在数码相机,掌上电脑,MP3等小型数码产品中作为存储介质,所以样子小巧,有如一张卡片,所以称之为闪存卡。
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商和不同的应用,闪存卡大概有SmartMedia(SM卡)、Compact Flash(CF卡)、PCI-e闪存卡、MultiMediaCard(MMC卡)、Secure Digital(SD卡)、Memory Stick(记忆棒)、XD-Picture Card(XD卡)和微硬盘(MICRODRIVE)这些闪存卡虽然外观、规格不同,但是技术原理都是相同的。
CF卡(Compact Flash)是1994年由SanDisk最先推出的。CF卡具有PCMCIA-ATA功能,并与之兼容;CF卡重量只有14g,仅纸板火柴般大小(43mm x 36mm x m3.3mm),是一种固态产品,也就是工作时没有运动部件。CF卡采用闪存(flash)技术,是一种稳定的存储解决方案,不需要电池来维持其中存储的数据。对所保存的数据来说,CF卡比传统的磁盘驱动器安全性和保护性都更高;比传统的磁盘驱动器及Ⅲ型PC卡的可靠性高5到10倍,而且CF卡的用电量仅为小型磁盘驱动器的5%。这些优异的条件使得大多数数码相机选择CF卡作为其首选存储介质。
PCI-e闪存卡(PCI-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它原来的名称为“3GIO”,PCIe属于高速串行点对点双通道高带宽传输,所连接的设备分配独享通道带宽,不共享资源,主要支持主动电源管理,错误报告,端对端的可靠性传输,热插拔以及服务质量(QOS)等功能。PCIe交由PCI-SIG(PCI特殊兴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简称“PCI-E”。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其主要应用在服务器中的SSD(固态驱动器)中,PCIe闪存卡的供应商有很多,如IBM-TMS、英特尔、LSI、OCZ、、三星(计划中)、SanDisk、STEC、SuperTalent和东芝(计划中),其中以LSI生产的产品最为突出,质量和性能都在最佳。目前最新的版本为PCI-E 3.0,也有还未退市的PCI-E(即1.0版)。2.0比1.0带宽提高一倍,而3.0比2.0版带宽又提升一倍,为5GHz x 4。PCI Express 2.0规范的主要在数据传输速度上做出了重大升级,即从以前的2.5Gbps总线频率翻倍至5.0Gbps,这也就是说以前PCI Express 2.0 x16接口能够翻番达到惊人的10GB/s总线带宽(1GB/s=8Gbps)。
SM(Smart Media)卡是由东芝公司在1995年11月发布的Flash Memory存贮卡,三星公司在1996年购买了生产和销售许可,这两家公司成为主要的SM卡厂商。为了推动SmartMedia成为工业标准,1996年4月成立了SSFDC论坛(SSFDC即Solid State Floppy Disk Card,实际上最开始时SmartMedia被称为SSFDC,1996年6月改名为SmartMedia,并成为东芝的注册商标)。SSFDC论坛有超过150个成员,同样包括不少大厂商,如Sony、Sharp、JVC、Philips、NEC、SanDisk等厂商。SmartMedia卡也是市场上常见的微存贮卡,一度在MP3播放器上非常的流行。
Memory Stick记忆棒,是Sony公司开发研制的,尺寸为:50mm x 21.5mm x 2.8mm,重4克。采用精致醒目的蓝色外壳(新的MG为白色),并具有写保护开关。 和很多Flash Memory存储卡不同,Memory Stick规范是非公开的,没有什么标准化组织。采用了Sony自己的外型、协议、物理格式和版权保护技术,要使用它的规范就必须和Sony谈判签订许可。Memory Stick也包括了控制器在内,采用10针接口,数据总线为串行,最高频率可达20MHz,电压为2.7伏到3.6伏,电流平均为45mA。可以看出这个规格和差不多同一时间出现的MMC颇为相似。
XD卡全称为XD-PICTURE CARD,是由富士和奥林巴斯联合推出的专为数码相机使用的小型存储卡,采用单面18针接口,是目前体积最小的存储卡。。XD取自于“Extreme Digital”,是“极限数字”的意思。XD卡是较为新型的闪存卡,相比于其它闪存卡,它拥有众多的优势特点。袖珍的外形尺寸,外形尺寸为20mm×25mm×1.7mm,总体积只有0.85立方厘米,约为2克重,是目前世界上最为轻便、体积最小的数字闪存卡。优秀的兼容性,配合各式的读卡器,可以方便的与个人电脑连接。超大的存储容量,XD卡的理论最大容量可达8GB,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目前市场上见到的XD卡有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不同的容量规格。
微硬盘(Microdrive)最早是由IBM公司开发的一款超级迷你硬盘机产品。其最初的容量为340MB和512MB,而现在的产品容量有1GB、2GB以及4GB等。与以前相比,目前的微硬盘降低了转速(4200rpm降为3600rpm),从而降低了功耗,但增强了稳定性。 (Multimedia Card,MMC卡)是一种快闪记忆卡标准。在1997年由西门子及SanDisk共同开发,技术基于东芝的NAND快闪记忆技术,因此较早期基于IntelNOR快闪记忆技术的记忆卡,例如CF卡更细小。MMC卡大小与一张邮票差不多,约24mm x 32mm x 1.5mm。
MMC卡原本使用1bit串联界面,但较新的标准则容许同时传送4 bit或8 bits的资料。近年MMC卡技术已差不多完全被SD卡所代替,但由于MMC卡仍可被兼容SD卡的设备所读取,因此仍有其作用。
目前MMC卡的的容量多达 2 GB,并且用于几乎所有使用存储卡的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字音频播放机、数码相机和个人数码助理中。由于Secure Digital的出现,几乎没有公司将MMC插槽做进他们的设备中,但是稍微窄一点儿的、针脚兼容的MMC卡可以用在所有支持SD卡的设备上。然而,少数一些公司,最着名的如诺基亚仍然全部地支持MMC。

❷ 个人云存储设备和便携式硬盘和台式硬盘的区别哪个好

各有优劣吧,个人云存储当然是很方便,随便找台电脑都可以找到你预先存好的资料,但是万一某天云端服务器出点问题,把的数据丢失了,那就很麻烦了;便携式硬盘和台式硬盘都一样,如果一旦出点问题弄丢了或者损坏了,数据也就没了。没有绝对的安全,只能把重要资料多多备份吧~
话说,云存储里面又拍云存储应该算是比较稳定和值得信赖的!

❸ 挑选数据存储设备,有什么推荐么

导语READ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对数据的传输、存储、分享越来越频繁,各种数据存储设备也不断应运而生。那么,常见的存储设备有哪些呢?可移动存储设备又该怎么选呢?接下来,小编将简单介绍存储设备分类,并着重分享四大常用可移动存储设备:移动硬盘、U盘、存储卡、光盘的选购要点,帮助大家轻松选购到合适的存储设备。


存储设备有哪些

所谓存储设备,通常是将信息数字化后再以利用电、磁或光学等方式的媒体加以存储的设备。主要有以下四类:1、利用电能方式存储:如RAM、ROM等存储器;2、利用磁能方式存储:硬盘、磁带、U盘等;3、利用光学方式存储:CD或DVD;4、利用磁光方式存储:如磁光盘。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还是可移动存储设备,下面看看四大常用可移动存储设备怎么选吧。

四大可移动存储设备


NO.1 移动硬盘

移动硬盘是以硬盘为存储介质,与计算机之间交换大容量数据、强调便携性的存储产品。多采用USB、IEEE1394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可以以较高的速度与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选购要点:1、容量大小,市场主流都在500GB及以上,容量越大价格越高;2、体积大小,2.5寸移动硬盘盒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一般没有外置电源。3、传输速度,主流2.5英寸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约为50-100MB/s,写入速度约为30-80MB/s。

❹ 存储设备包括哪些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可分为内存和外存。内存,又称为主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外存,又称为辅助存储器。微机中标配的硬盘、光盘,以及常用的U盘等,都是常见的外存储器。

❺ 存储设备主要有哪几种

硬盘:

硬盘是用来存储数据的仓库。看到“硬盘”这个名字,有的同学可能会问,硬盘外面看起明明是个盒子为什么叫个“盘”呢?这是因为传统的机械硬盘(HDD)盒子般的外表下藏着一张(或者几张)盘子的“心”。我们存在电脑上的数据都在这些盘子里,这些盘子的学名叫“磁盘”。磁盘上方有一个名叫“磁头”的部件,当电脑从磁盘上存读数据的时候,“磁头”就会与“磁盘”摩擦摩擦,魔鬼般的步伐…当然不是真的“摩擦”,它们之间是通过“心灵(电磁)感应”实现交流的。传统的机械硬盘容量已经从G时代步入了T时代,它的量价比(存储容量/价格)是最大的(嗯,给日本大姐姐们安家很合适)。

固态硬盘(SSD)是近几年渐渐被普及的新产品,相比HDD来说,固态硬盘的这个“盘”字就有点名不副实了。SSD用闪存替代了HDD的“磁盘”来作为存储介质,直接通过电流来写入、读取数据,摒弃了HDD中的机械操作过程,并且SSD的读和写可以将一个完整数据拆成多份,在主控的控制下并行操作,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读写的吞吐量。一般来说固态硬盘的随机存取速度(读取大量小文件)比HDD快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持续存取速度(一次读取一个大文件)也比HDD快一倍以上。不过相对HDD来说,SSD还是硬盘界的高富帅,相同容量的SSD的售价可以买十几块同容量的HDD。

U盘、SD卡、MiniSD卡和各种卡:

这几类产品都是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常用存储设备,不过相比SSD而言,存储容量较小(人家身材好嘛),也没有复杂的主控电路实现数据的并行写入,所以存取速度上比SSD慢不少。 U盘的英文名是“USB flash disk”,名字中有个“USB”,顾名思义,这种“盘”经常与电脑上的USB接口插来插去,一般用来做数据中转站。

❻ 存储设备包括哪些

可移动存储设备包括有: PD光驱, MO(MagnetoOptical), 移动硬盘, 大容量软驱, 艾美加的Clik和IBM的CF卡式硬盘, FlashRAM, 磁带机, CDR/CDRW, U盘, 多媒体记忆卡等

1、软盘
软盘(Floppy Disk)是个人计算机(PC)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软盘的读写是通过软盘驱动器完成的。软盘驱动器设计能接收可移动式软盘,目前常用的就是容量为1.44MB的3.5英寸软盘。
2、硬盘
硬盘是计算机最为重要的存储设备,存放着用户所有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的价值远远高于硬盘本身,同时硬盘又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用户的操作体验。
3、光盘
光盘是以光信息做为存储的载体并用来存储数据的一种物品。分不可擦写光盘,如CD-ROM、DVD-ROM等;和可擦写光盘,如CD-RW、DVD-RAM等。
光盘是利用激光原理进行读、写的设备,是迅速发展的一种辅助存储器,可以存放各种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媒体数字信息。

(6)山东个人存储设备产品介绍扩展阅读:
多媒体数据实际上是由多种不问类型的数据组成的,通常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不同数据类型,而且同一类型数据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例如,可以用编码形式表示、
也可用二进制非编码形式表示:可以用内部数据结构(如图形数据常用图段、层次、边界、几何结构等多种小同数据结构)表示,也可采用无结构的位图形式来表示。特别是,这些内部数据结构都随具体应用而变化。
多媒体数据返一复杂性不仅使多媒体数据的建立、存储、检索以及数据处理技术各不相同,而且使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功能较普通微机、工作站的功能要复杂得多。

❼ 十台电脑用的个人云存储硬盘哪款比较合适

可以,My Book Live 3.5" 2TB 黑色 个人云存储硬盘(WDBACG0020HCH)可以多人使用。

但不清楚您所说的10台电脑的数据调取负载是多少,也就是数据吞吐量,如果只是文档和小规模数据库应用,那该款硬盘足够10人左右的数据调取。
但如果是多媒体,甚至是高清数据的调取,特别是同一时刻10台电脑同时请求数据的情况下,该硬盘无法提供足够的带宽。建议使用西部数据(WD) My Cloud Ex4系列云存储 WDBWWD0000NBK-SESN,需要另外购置硬盘的。

希望能帮到你,我个人使用的就是WDBACG0020HCH),但只用于家庭多媒体共享。

❽ 现在数码产品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设备都有那些都有什么特点什么用途存储原理是什么啊

1. SD卡是Secure Digital Card卡的简称,直译成汉语就是“安全数字卡”,是由日本松下公司、东芝公司和美国SANDISK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全新的存储卡产品。SD存储卡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标准(系统),多用于MP3、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电子图书、AV器材等等,尤其是被广泛应用在超薄数码相机上。SD卡在外形上同MultiMedia Card卡保持一致,大小尺寸比MMC卡略厚,容量也大很多。并且兼容MMC卡接口规范。不由让人们怀疑SD卡是MMC升级版。另外,SD卡为9引脚,目的是通过把传输方式由串行变成并行,以提高传输速度。它的读写速度比MMC卡要快一些,同时,安全性也更高。SD卡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加密功能,可以保证数据资料的安全保密。它还具备版权保护技术,所采用的版权保护技术是DVD中使用的CPRM技术(可刻录介质内容保护)。

2. XD卡全称为XD-PICTURE CARD,是由富士和奥林巴斯联合推出的专为数码相机使用的小型存储卡,采用单面18针接口,是目前体积最小的存储卡。。XD取自于“Extreme Digital”,是“极限数字”的意思。XD卡是较为新型的闪存卡,相比于其它闪存卡,它拥有众多的优势特点。袖珍的外形尺寸,外形尺寸为20mm×25mm×1.7mm,总体积只有0.85立方厘米,约为2克重,是目前世界上最为轻便、体积最小的数字闪存卡。优秀的兼容性,配合各式的读卡器,可以方便的与个人电脑连接。超大的存储容量,XD卡的理论最大容量可达8GB,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目前市场上见到的XD卡有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不同的容量规格。

3. Memory Stick记忆棒,是Sony公司开发研制的,尺寸为:50mm x 21.5mm x 2.8mm,重4克。采用精致醒目的蓝色外壳(新的MG为白色),并具有写保护开关。
和很多Flash Memory存储卡不同,Memory Stick规范是非公开的,没有什么标准化组织。采用了Sony自己的外型、协议、物理格式和版权保护技术,要使用它的规范就必须和Sony谈判签订许可。Memory Stick也包括了控制器在内,采用10针接口,数据总线为串行,最高频率可达20MHz,电压为2.7伏到3.6伏,电流平均为45mA。可以看出这个规格和差不多同一时间出现的MMC颇为相似。
记忆棒推出后,三星、爱华、三洋、卡西欧、富士通、奥林巴斯、夏普等一系列公司已表示了对此格式的支持。索尼公司目前还在寻求家用电子行业和IT行业对记忆棒格式的认同。 Sony将在今后把更多代表记忆棒最新发展的产品介绍到国内市场

❾ 1.介绍目前主流网络存储设备厂商及其主要产品的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朋友们急啊,请各位帮帮忙~~~

你的问题太泛了!
1)主流厂商:EMC、HDS、NetApp、Fujitsu、IBM、HP、DELL...LSI Promise 3PAR..........
2)产品特点:厂商很多,机型很多,没办法总结,请参考各个存储厂商主页
3)主要指标:
性能指标---IOPS、吞吐量,SPC-1等等,各个档次机型不同
关键参数:控制器数量/工作模式,缓存容量,主机接口,后端磁盘接口,最大扩展能力,增值软件功能.......

❿ 移动存储设备有哪些

可移动存储设备有PD光驱、MO(MagnetoOptical)、活动硬盘、大容量软驱、FlashRAM、磁带机、CDR/CDRW、U盘、闪存卡及读卡器。

1、PD光驱

“相变式可重复擦写光盘驱动器()”英文缩写的简称。

PD光盘采用相变光方式,其数据再生原理与CD光盘一样,是根据反射光量的差以1和0来判别信号。PD光盘与CD光盘形状一样,为了保护盘面数据而装在盒内使用。

2、MO(MagnetoOptical)

数据记录为热磁过程,它与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的门槛性质有关,称为居里点写入。在写入过程中,聚焦光点的能量把记录材料加热超过居里点(约200℃),外加不大的磁场(约300高斯)就可对材料的磁畴产生作用。

当材料冷却至居里点以下,磁畴方向就固定下来。这种记录过程在材料性能不退化的情况下表现出了高度的可重复性(百万次以上)。

3、活动硬盘

个人计算机,主要的存储设备是固定硬盘和软盘。固定硬盘为计算机提供了大容量的存储介质,但是其盘片无法更换,存储的信息也不便于携带和交换。

4、大容量软驱

大容量FD为在原有磁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有Zip、Supper软盘(原名LS120)、以及HiFD等。这三种大容量FD的发展目标都是取代现行的3.5英寸FD,争取在巨大的软盘市场上占居主导地位。国内市场上主要是zip与LS-120相争。

5、FlashRAM

闪存为EPROM(电可擦除程序存储器)的一种,它使用浮动栅晶体管作为基本存储单元实现非易失存储,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方式即可实现实时擦写。闪存采用与CMOS工艺兼容的加工工艺,大多数闪存采用的是0.5mm、0.35mm工艺。



(10)山东个人存储设备产品介绍扩展阅读

移动存储设备具有高度集成、快速存取、方便灵活、性价优良、容易保存等性能。从存储介质上来区分,的移动存储设备大致分为磁介质存储(如ZIP、LS-120、USB移动硬盘等)、光介质存储(如CD-RW、dvd、MO)和闪存介质存储(如USB闪存盘、各种闪存卡)三种。

磁介质存储由于价格高、标准众多,因而较难普及。

光介质存储是较为成熟的移动存储解决方案,尤其适合于PC与PC之间的数据交换。基于半导体技术的闪存(Flash Memory)是较为理想的一种移动存储技术。它可以满足计算机应用过程中对低功耗、高可靠性、高存储密度、高读写速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