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存储 » 存储成本高
扩展阅读
webinf下怎么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垒机怎么打开web 2023-08-31 21:54:11

存储成本高

发布时间: 2022-04-25 11:28:00

1. 什么叫存储成本

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即为存货的储存成本,主要包括:存货资金占用费或机会成本、仓储费用、保险费用、存货残损霉变损失等。
至于计算机上的存储器的存储成本,应该是指使用这些存储器占用的系统资源,如存取时调用CPU的时间等。

2. 比较各个存储类型的优缺点

【块存储】

典型设备:磁盘阵列,硬盘

块存储主要是将裸磁盘空间整个映射给主机使用的,就是说例如磁盘阵列里面有5块硬盘(为方便说明,假设每个硬盘1G),然后可以通过划逻辑盘、做Raid、或者LVM(逻辑卷)等种种方式逻辑划分出N个逻辑的硬盘。(假设划分完的逻辑盘也是5个,每个也是1G,但是这5个1G的逻辑盘已经于原来的5个物理硬盘意义完全不同了。例如第一个逻辑硬盘A里面,可能第一个200M是来自物理硬盘1,第二个200M是来自物理硬盘2,所以逻辑硬盘A是由多个物理硬盘逻辑虚构出来的硬盘。)

接着块存储会采用映射的方式将这几个逻辑盘映射给主机,主机上面的操作系统会识别到有5块硬盘,但是操作系统是区分不出到底是逻辑还是物理的,它一概就认为只是5块裸的物理硬盘而已,跟直接拿一块物理硬盘挂载到操作系统没有区别的,至少操作系统感知上没有区别。

此种方式下,操作系统还需要对挂载的裸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后,才能使用,与平常主机内置硬盘的方式完全无异。

优点:

1、 这种方式的好处当然是因为通过了Raid与LVM等手段,对数据提供了保护。

2、 另外也可以将多块廉价的硬盘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大容量的逻辑盘对外提供服务,提高了容量。

3、 写入数据的时候,由于是多块磁盘组合出来的逻辑盘,所以几块磁盘可以并行写入的,提升了读写效率。

4、 很多时候块存储采用SAN架构组网,传输速率以及封装协议的原因,使得传输速度与读写速率得到提升。

缺点:

1、采用SAN架构组网时,需要额外为主机购买光纤通道卡,还要买光纤交换机,造价成本高。

2、主机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在服务器不做集群的情况下,块存储裸盘映射给主机,再格式化使用后,对于主机来说相当于本地盘,那么主机A的本地盘根本不能给主机B去使用,无法共享数据。

3、不利于不同操作系统主机间的数据共享: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操作系统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统,格式化完之后,不同文件系统间的数据是共享不了的。例如一台装了WIN7/XP,文件系统是FAT32/NTFS,而Linux是EXT4,EXT4是无法识别NTFS的文件系统的。就像一只NTFS格式的U盘,插进Linux的笔记本,根本无法识别出来。所以不利于文件共享。


【文件存储】

典型设备:FTP、NFS服务器

为了克服上述文件无法共享的问题,所以有了文件存储。

文件存储也有软硬一体化的设备,但是其实普通拿一台服务器/笔记本,只要装上合适的操作系统与软件,就可以架设FTP与NFS服务了,架上该类服务之后的服务器,就是文件存储的一种了。

主机A可以直接对文件存储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与块存储不同,主机A是不需要再对文件存储进行格式化的,因为文件管理功能已经由文件存储自己搞定了。

优点:

1、造价交低:随便一台机器就可以了,另外普通以太网就可以,根本不需要专用的SAN网络,所以造价低。

2、方便文件共享:例如主机A(WIN7,NTFS文件系统),主机B(Linux,EXT4文件系统),想互拷一部电影,本来不行。加了个主机C(NFS服务器),然后可以先A拷到C,再C拷到B就OK了。(例子比较肤浅,请见谅……)

缺点:

读写速率低,传输速率慢:以太网,上传下载速度较慢,另外所有读写都要1台服务器里面的硬盘来承担,相比起磁盘阵列动不动就几十上百块硬盘同时读写,速率慢了许多。


【对象存储】

典型设备:内置大容量硬盘的分布式服务器

对象存储最常用的方案,就是多台服务器内置大容量硬盘,再装上对象存储软件,然后再额外搞几台服务作为管理节点,安装上对象存储管理软件。管理节点可以管理其他服务器对外提供读写访问功能。

之所以出现了对象存储这种东西,是为了克服块存储与文件存储各自的缺点,发扬它俩各自的优点。简单来说块存储读写快,不利于共享,文件存储读写慢,利于共享。能否弄一个读写快,利 于共享的出来呢。于是就有了对象存储。

首先,一个文件包含了了属性(术语叫metadata,元数据,例如该文件的大小、修改时间、存储路径等)以及内容(以下简称数据)。

以往像FAT32这种文件系统,是直接将一份文件的数据与metadata一起存储的,存储过程先将文件按照文件系统的最小块大小来打散(如4M的文件,假设文件系统要求一个块4K,那么就将文件打散成为1000个小块),再写进硬盘里面,过程中没有区分数据/metadata的。而每个块最后会告知你下一个要读取的块的地址,然后一直这样顺序地按图索骥,最后完成整份文件的所有块的读取。

这种情况下读写速率很慢,因为就算你有100个机械手臂在读写,但是由于你只有读取到第一个块,才能知道下一个块在哪里,其实相当于只能有1个机械手臂在实际工作。

而对象存储则将元数据独立了出来,控制节点叫元数据服务器(服务器+对象存储管理软件),里面主要负责存储对象的属性(主要是对象的数据被打散存放到了那几台分布式服务器中的信息),而其他负责存储数据的分布式服务器叫做OSD,主要负责存储文件的数据部分。当用户访问对象,会先访问元数据服务器,元数据服务器只负责反馈对象存储在哪些OSD,假设反馈文件A存储在B、C、D三台OSD,那么用户就会再次直接访问3台OSD服务器去读取数据。

这时候由于是3台OSD同时对外传输数据,所以传输的速度就加快了。当OSD服务器数量越多,这种读写速度的提升就越大,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了读写快的目的。

另一方面,对象存储软件是有专门的文件系统的,所以OSD对外又相当于文件服务器,那么就不存在文件共享方面的困难了,也解决了文件共享方面的问题。

所以对象存储的出现,很好地结合了块存储与文件存储的优点。

最后为什么对象存储兼具块存储与文件存储的好处,还要使用块存储或文件存储呢?

1、有一类应用是需要存储直接裸盘映射的,例如数据库。因为数据库需要存储裸盘映射给自己后,再根据自己的数据库文件系统来对裸盘进行格式化的,所以是不能够采用其他已经被格式化为某种文件系统的存储的。此类应用更适合使用块存储。

2、对象存储的成本比起普通的文件存储还是较高,需要购买专门的对象存储软件以及大容量硬盘。如果对数据量要求不是海量,只是为了做文件共享的时候,直接用文件存储的形式好了,性价比高。

3. 企业怎么才能够降低存储成本

从四个方面企业如何节省存储成本:

1.企业存储初期设计要想好。

企业往往很在意企业存储的初期成本,而忽略企业存储的长期投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厂商往往过多在意初期建设的成本,而忽略了公司存储设备的整体规划,往往是为了省钱,而将存储初期设计的没有规矩,这样在企业后期的升级过程中,往往可能会面临资金的成倍增长,往往造成前期投资的浪费。

还有一些存储厂商,为了吸引客户,往往以低价诱惑企业,虽然企业在前期节省了一些投资,但是在后期升级过程中,却要面临存储提供商的更多的敲诈,得不偿失。

2.利用IT实施三原则。

虚拟化、预留空间和动态分层往往是实施存储的技术建议,这三种方式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能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

云存储

云存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存储地方,包括数据备份、归档等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云存储尚处在发展阶段,尤其是在我国,公有云发展更是举步维艰,私有云倒是因为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很多企业选择的存储方式。

4.改变企业文化。

在西方的一些国家,一个项目得到批准,不是自己进行建设,而是雇佣一个项目组来进行组件,购买服务器、存储和其它IT设备,项目完成后离开,但是依然负责维护工作,而且不需要付费。

这种一次性支付的方式能够持续多年,不需要支付日常的维护费用,公司应该接受这种消费模式,从长远来看,他们是降低成本的,而且增强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

总结:

大数据时代,让企业存储面临更多的挑战,如何恰如其分的部署好存储设施,将是每个企业的挑战,当我们进行存储部署的时候,不妨多想一想,扩展下思路,尽量避免因为我们的决策失误而造成公司资金的浪费。

4. 我们公司在数据存储方面的运维成本太高了,最近想要降低成本另选方案,不知道有没有可以推荐的

以开源Ceph为核心架构的软件定义分布式存储是比较符合你的要求的,因为它具备六大优势,即高性能、支持分级存储、多副本读取的强一致性、容灾和备份、弹性扩张、存储系统标准化。最后的一点优势能够简化异构存储基础架构的操作,以实现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并能够自动执行创建、变更、回收等整个存储生命周期流程。基于异构存储整合的功能,用户可以实现跨不同品牌、介质地实现容灾,如用中低端阵列为高端阵列容灾,用不同磁盘阵列为闪存阵列容灾等等,从侧面降低了存储采购和管理成本。在这一领域做得比较出色的有深圳元核云、杉岩、星辰天合这几个公司都还做得不错。

5. 什么存储器价格最高

摘要 介质成本的话,现在LTO7的磁带大概是600块可以存放6TB,每TB要100元。虽然理论上可以压缩存放15TB数据,但视频音频数据基本上都已经进行过一次压缩,基本上不可能再压缩——除非你要存储的是原始未经压缩过的RAW视频和PCM音频。

6. 存储成本的内容是什么

存储成本是指物资存放在仓库经过一定时期后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即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存储成本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因为对实物的保管而发生的多种支出,如仓库的折旧费、保险费、修理费、冷暖气费、通风照明费等仓储费用,以及仓库内部的装卸搬运费、仓库管理费等;
二是因为存储的货物本身占用资金的费用,为储存物资占用资金而支付的利息或占用费、物资陈旧变质、损坏、拆耗所发生的损失等。
储存成本也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与存货数量的多少无关,如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月工资等。
变动成本与存货的数量有关,如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的破损和变质损失、存货的保险费用等。
存储成本的控制:
确定存货的最优水平关键在于如何做到既能满足生产销售需要,又能满足库存控制的要求,即使库存费用与采购费用的总和最低。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经济订货量模型法、定期订货控制法、即时订货管理模式法等。